看到一个五官成型的男婴从氏体内流出,鹿姬又害怕又庆幸。如果这个孩子能够正常出生,以朱元璋目前只有四子的情况必然会受到重视。越被重视就越容易发现孩子的秘密,朱元璋一旦知道孩子是陈友谅的遗腹子,不仅这个孩子保不住,他们这些知情人也会被统统灭口。
想到这些,鹿姬心里的愧疚渐渐消散。瑜安人,我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你好啊!
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府进行大清洗
氏流产的原因就以误食薏米而盖棺定论。这个消息一出,府里立刻盛传流言,暗指马秀英故意在菊花宴请大家吃老鸭薏米煲就是不安好心,想要对怀孕的妃子下手。
郭惠、郭宁莲都急忙叫了大夫为自己看诊,确定孩子没事才放心。
李儿和李桂花则联袂拜访马秀英,向她禀告这些流言。李儿第一个孩子就是靠马秀英才保住,她不相信马秀英会加害其他妻妾的孩子。李桂花跟随马秀英多年,深知马秀英的为人,同样不相信马秀英会做出如此狠毒的事。
马秀英谢过两人的好意,她早从逊影口中知晓了此事,她有想过自己要为氏流产的事背黑锅,但是没想到还有人利用这件事来抨击自己,在府里引起恶劣的影响。看来她上次惩治恶仆的手段还不够重,还没有把王府的魍魉魑魅震慑住。
逊影为此懊恼不已,在马秀英面前流泪自责,“如果不是奴婢自作主张安排了那些菜肴,也不会给主子招惹祸端。”
“你是好意,岂能怪你。”马秀英淡淡说道,真刀真枪她都不惧,何况是这些流言蛮语。倒是从这件事暴露出弊端,她以前太放任奴仆,以至于惩罚了一批刁奴还有人贼心不死。
马秀英把丁管家叫来宣布道:“国公向来主张勤俭,我也打算开源节流,准备将府里的仆人裁掉三分之一。你把通知传下去,一个月的考核时间,期满表现好的留下,表现差的革除,以此类推,只留最好的,若是有人敢包庇徇私也一起革除。”
丁管家心颤,府里有近五百号仆从,马秀英如果要裁剪三分之一,起码有一二百人会被赶出王府,势必引起仆人极大的恐慌,况且王府规格在那里,仆从太少的话有些说不过去,光他知道个别官员府邸仆从就有近千人呢
他刚要说这种方式有点武断,就听马秀英不容置疑地说道:“除了裁掉一部分偷奸耍滑的人,我还打算重新招一些踏实勤快的。今后府里不养闲人,那些仗着资历和关系就在府里府外作威作福的人叫他们小心点,不要被我知晓撞见!”
马秀英决定把依附郭惠和投靠郭宁莲的仆人统统清算出去,她要的是一个和睦稳定的王府后院,而不是一堆拉帮结派的小集团。既然杀鸡儆猴都不能将个别人的宵小之心震慑住,那就把这些蠹虫、蛀虫全部赶出王府。
丁管家恍然大悟,马秀英这是要将王府大清洗一番啊。也是,最近府里实在有些不像话,都敢悄悄编排当家主母的不是了,甚至有些妃子派管事在外面用王府的名义做生意,这些事情他都清楚,却不好置喙,如今马秀英要大动干戈,估计就是冲着这些人去的。
消息一出,仆从争相告知自己的主子,许多人悄悄把生意撤回,有些不信邪的人仍旧派管事还在外面继续冒用王府名义,谁知第二天店铺就被查封,所有物资全部充公。
这样一来,有些妃子顿时血本无归,叫苦不迭。其中就有郭慧的生意,她开了一家粮食铺子,当管事屁滚尿流地跑回王府向她禀告粮食被衙役拉走颗粒不剩,她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应天府的官差哪来的胆子敢动她的东西,不知道她是朱元璋的爱妃吗?
她气急败坏地去求见朱元璋禀明来意。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她说道:“粮食铺子是我叫人查封的,王妃告诉我府里有人擅自在外面经商,我还不信,想不到竟是真的。府里短缺你的用度了吗?让你还要为蝇头小利奔走?我向来不喜唯利是图的商贾,你居然还要自甘堕落去做商妇?你是不是嫌这侧妃的位置委屈你了?”
最后一句话如同惊雷在耳边炸开,郭惠吓得差点摔倒在地,忙不迭地解释道:“求王爷饶恕,我是因为没有娘家人做依靠才想将来为孩子攒一些钱财,没有其他的意思啊。”
见郭惠提到孩子,朱元璋神情放缓,说道:“孩子的将来我自有安排,你就不要操心,今后在府里安安分分,不要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郭惠一惊,朱元璋向来对她宠爱有加,极少说出这样的重话,难道他察觉了什么,还是马秀英在他耳边说了些不利自己的话?
这一次因为马秀英的缘故不仅损失惨重还挨朱元璋的训斥,郭惠把马秀英恨得要死,她前脚离开朱元璋的房间,后脚就匆匆赶去氏的院子。
氏经过几天的将养,精神渐渐有所恢复,虽然还是郁郁寡欢,总算不像之前那样听到孩子就歇斯底里地发狂。
鹿姬劝她这就是命,或许上天也不同意这个孩子的降临。
氏听了鹿姬的话,心想也许上天不想看她左右为难,才帮她做出选择。就像鹿姬说的,万一这孩子不是朱元璋的,其结局恐怕比现在悄悄离开还糟糕。如此一想,她也就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愿意喝药吃东西了。
她这边刚把药端上,听闻郭惠来访,十分诧异,流产之后除了马秀英来看过她,其他女人都漠不关心,这会郭惠来是何意?
然而郭惠地位比她高,她没有拒见的权利,只能放下碗,向不请自来的郭惠行礼。
郭惠竟然亲自扶着她说道:“你身子都虚成这样,还行什么礼,快把药喝了,没有打扰到你休息吧。”
向来对她不屑一顾的郭惠居然突然亲近她!氏心惊胆战,愈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郭惠。
只听郭惠说道:“我听了你的遭遇真是替你难过,可惜你的孩子竟被一碗老鸭薏米煲祸害掉,否则再过几月你也能当母亲了啊。”
这一说又勾起了氏的伤心事,泪水情不自禁涌出,“都怪贱妾自己不小心,不该贪嘴。”
郭惠意有所指地说道:“依我看,要不是有人故意在菊花宴误导咱们,你何至于吃这么大个暗亏。那一日我也差点想喝薏米羹,幸好啊,幸好。”
氏心里打了个突,郭惠摆明在说马秀英啊。其实同样的话鹿姬也跟她提过,要不是她们都以为那老鸭薏米煲是滋补养颜的好东西,谁会想到喝啊。难道真是马秀英在害她,不想让她生下这个孩子?可是马秀英都能容忍李儿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容忍她的孩子,莫非马秀英也在怀疑这个孩子的来历?
第三百四十三章 好了伤疤忘了疼
朱标已经祭祀了祖坟正在返程路上,也不知是慑于朱元璋的威名还是精兵良骑起到了威慑的作用,又或者各地官员严密打击流寇山匪,这一路居然出奇顺利,除了朱标自己要求停车拜访乡老,聆听民意,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不长眼的人上前阻拦队伍。
听到朱标一路克俭守礼,无论是对自己的士兵还是对民间的百姓都很亲和,马秀英十分欣慰,她可不希望朱标仗着自己是吴王世子就狂傲自大,没看见郭天叙这种嚣张跋扈的官二代最后落到什么下场。
朱和朱也老实了许多,虽然还有些恶习没改掉,起码这二人再不像以前骄奢淫|逸,不学无术,马秀英考校文章时总算能结结巴巴答上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几个月,马秀英的伤势恢复得很快,毕竟王府的医疗环境比战场好上百倍,而且朱元璋还把应天府有名望的大夫都叫来坐诊,再有各种补品流水般的供应和丫鬟仆役悉心的照料,渐渐马秀英的脸色越来越红润,甚至还比以前胖了几斤。
精神足了,马秀英便有些不安分,寻思着是不是找个借口出府把儿子接回来。
她这想法刚刚冒出,就被逊影惊恐地打断。
逊影实在是服了自家的主子,别的女人是想方设法吸引朱元璋的注意,获求朱元璋的宠爱,她倒好,整天想着往外跑。外面兵荒马乱,哪有王府安谧啊,真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再说朱元璋现在极少亲征作战,基本天天都会回府,马秀英消失一天两天或许朱元璋还不会察觉,消失的时间长了,朱元璋不怀疑才怪。
为了防止马秀英偷偷出府,逊影几乎十二个时辰全程跟随,想尽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连睡觉都是歇在马秀英卧室外间的小榻上,只要里面稍有动静,她第一时间就睁开眼睛。
见到逊影如此诚惶诚恐,马秀英只好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心思,乖乖待在府里。
就这,逊影还不放心,时不时劝朱、朱来探望马秀英,还盛情邀请李儿带朱棣过来玩耍。
朱棣长得越来越像朱元璋了,所有人见了都说两人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是除了朱标以外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不过他和朱标的性情相反,朱标喜静,他喜动,朱标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习武,他从小力大无穷,朱元璋专门请了常遇春授他箭术,他小小年纪就能拉开五斗弓。
常遇春惊叹不已,对朱元璋说,假以时日朱棣或许能超越他拉开三石以上的弓呢。
朱元璋愈发喜爱这个四子,督促他勤练武艺,教导他以后要做一位勇猛的大将军,为他的大哥开疆辟土。
朱标向来对几个弟弟很关爱,因此朱棣对自己的大哥也很尊敬。每次朱元璋这样教导的时候,他就握着小拳头发誓将来一定要保护大哥,为大哥守好江山。其实这么点大的孩子哪里懂江山是什么,无非是朱元璋潜移默化让他觉得以后保卫大哥的江山就是他的责任罢了。
李儿心下黯然,儿子聪明伶俐,能文能武,可惜再优秀,将来也只能在朱标身边鞍前马后。这样一想,她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不再像从前那样往马秀英的主屋走动得勤了。每每逊影来请,她都以怀着孕不方便推辞掉。
逊影没有多想,只当李儿真是顾虑身体。
好在没有李儿还有李桂花和孙氏愿意巴结马秀英,时不时的来拜访马秀英。这两人一个本就出自马秀英身边,一个早早就投诚,所以马秀英也愿意和她们聊上几句。
李桂花跟随马秀英好几年,深知马秀英的为人,她才不信府里那些对马秀英不利的谣言,但凡马秀英指导她怀孕的注意措施,她都虚心采纳。
其实她本性不坏,只是当初被瑜素雪蛊惑迷失自我,一心想要攀上朱元璋这颗大树。这些年过去,她早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变为成熟理智的妇人,她清楚自己并不受朱元璋的宠爱,只有马秀英曾经给过她一段真心实意的关怀,她懊悔自己辜负了马秀英的信任,主动在府里反驳那些不利于马秀英的谣言,处处维护马秀英的名誉。
一来二去,马秀英被她感动,两人渐渐恢复了做主仆时的亲密关系。
孙氏是府里唯一没有怀孕的女人,她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怀孕。
马秀英请吴夫人为她诊治过,她跟李儿的情况不同,马世熊为了把她调教成一个由内而外都散发着芬芳和妩媚的尤物,专门用特殊药水浸泡她的身体,这些药水已经彻底损伤了她的肌体,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无法把她的身体调理如初了。
不能生子,也不能吃一辈子青春饭,故而孙氏非常聪明的依附到马秀英旗下,她很清楚,只要马秀英一天不倒,就能护她周全一天。
马秀英没有点破她的小心思,获得忠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刚好这个代价她付得起,对方也愿意投诚示好,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天早上喜鹊在枝头跳,逊影兴高采烈地禀告沈万三的夫人陆小倩求见。
马秀英惊喜万分,“陆姐姐居然来了?快快迎进来,不,还是我亲自去迎接。”说完急急忙忙赶到大门口。
只见一辆富丽堂皇的马车停在台阶下,车旁立着两个俏丽的丫鬟,挽着一位衣饰华丽、体态丰腴的贵妇人殷殷望向王府。
许多来拜访攀亲的豪门富绅夫人正在暗暗猜测这位贵妇人的身份,突见马秀英亲自出府迎接,不禁悄悄咂舌,不知贵妇人的来头到底有多厉害。若是她们知道此女只是一位商贾之妻,地位还不如她们这些夫人,不知会作何感想。
马秀英把陆小倩迎进府里,感慨道:“我与陆姐姐一别数年,如今再见,真是恍如梦中。”
陆小倩连忙施礼,“承蒙王妃厚爱,挂念至今,小妇人不胜惶恐。”
马秀英假装不悦道:“陆姐姐为何与我这般生分,我可是常常想着你和小三儿呢。若你今日是来求见吴王妃,那可能得在府外等一等,喏,府外那些夫人都是求见吴王妃的;若你今日只是来看小妹马秀英,现在即可见着。”
陆小倩无奈,低低地喊了一声,“秀英妹子,你还是这般古灵精怪。”
“这才对嘛。”马秀英笑颜逐开,围着陆小倩仔细打量,“我观陆姐姐面色红润、肌肤光腻、珠围翠绕、丰韵娉婷,想来小三儿对陆姐姐还不错啊。”
陆小倩羞红了脸,“你就笑话我吧,都是做娘的人了,还这般没轻没重。倒是你的气色怎么看着有点不足?”
第三百四十四章 故人来访话从前
马秀英轻描淡写地说道:“上次王爷出征,我放心不下随行军中,谁知误中流矢,现在还在养伤,所以气色有点差。”
“你可得照顾好自己,我给你带了几只百年老参都放在马车里,你记得好好补补。”陆小倩赶紧叮咛,“男人打仗,你一个女人作甚冲在前面?以后别这样犯险了。”
马秀英戏谑道:“前次你们托人捎来的人参还没吃完,这次又送来,以后我都能开个人参铺子了。”
“若不是你当初给万三的建议,我们哪有现在富裕的生活。”陆小倩说道:“其实我早就想来看看你,只是万三经常出海,家里没有主事人不行,这次好不容易等他回来,我才抽出时间过来,你可别埋怨我。”
马秀英笑笑,“沈家现在家大业大,持家必然十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