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途-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衍见逊影目光游移,便知朱雄英的病另有隐情,岔开话题说道:“你想见皇长孙就快把身体养好,这样不管是你去东宫还是皇长孙来坤宁宫,你都可以陪他玩耍了。”

    马秀英点点头,“我要快点好起来,你扶我在殿里走走。”

    道衍便扶着她缓缓挪动,粉荷和紫鹃在两旁随时防止她摔倒。

    看着马秀英半天才走完一小段路程,逊影捂着嘴悄悄退下,发愁地望着琉璃檐顶,马秀英好不容易才重新站起来,可不能再让她受刺激了。

    时间眨眼而过,吕氏顺利生下一个男孩子。

    “恭喜皇后娘娘,太子良生了一个皇孙……”

    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这也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孙子,因此朱元璋派人通知各宫。福顺一接到喜报就赶紧禀告马秀英。

    马秀英一惊,急促问道:“皇上可有赐名?”

    “皇上赐字……”福顺一怔,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哪能直接喊皇孙的名字。

    “你快说,皇上给那孩子起的什么名字?”马秀英厉声喝道,心里涌起阵阵恐慌,不会,不会是那个名字!

    福顺也顾不得避讳,急忙说道:“皇上赐字允。”

    朱允!马秀英打了一个趔趄,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她多么希望是自己记错了历史,又或者自己处在的这个空间与正史不同,然而朱允的出生残酷地告诉她,历史的轨迹并没有因为她的存在改变。

    道衍赶紧扶住马秀英,寻常人听见自己的孙子出生不是应该高兴吗,为何马秀英像是见了鬼一样惊恐?他不止一次察觉到马秀英莫名害怕了,这次他决定问个清楚,否则不解开这个心结,马秀英会一直恐惧下去。

    这段时间都是道衍搀扶着马秀英做复建,因此道衍扶住马秀英并没让福顺觉得意外,此刻他脑子里想着:皇后看来不太喜欢皇次孙,是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是太子良娣所出。

    原本一屋子欣喜的宫人都因为马秀英的态度而变色,逊影提醒道:“主子,皇次孙出生,送什么礼物好?”

    “哦,把那套金镯和长命锁拿来。”马秀英回过神,想到朱允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补充道:“把屋里的那座佛像送去,小孩子刚出生要辟邪。”

    “主子!”逊影有些不乐意。那佛像是朱元璋为了治好马秀英的病召集天下高僧一起做法事开光的佛像,光法事就做了七七四十九天呢。马秀英把这座佛像交给朱允辟邪,那自己怎么办?

    “去吧,顺便看看雄英,叫太子妃一定要照顾好雄英。”马秀英心烦意乱,挥退逊影。

    宫人都迷惑了,若说马秀英不喜欢第二个孙子吧,送的礼物却如此贵重,要知道那佛像天下仅次一座啊;若说喜欢吧,可是他们直到现在也没看见马秀英露出一个笑容。不过这些疑问他们可不敢问马秀英,各自向马秀英恭喜后就去忙碌。

    “你在害怕什么?”道衍紧紧盯着马秀英,不放过她脸色任何表情。

    果然,马秀英的瞳孔猛地抽缩,复杂地看着道衍欲言又止。她不是不想告诉道衍真相,而是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她把自己前世的经历告诉道衍,道衍会不会相信?会不会把她当妖魔鬼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不愿意说可以不说,但我不希望影响到你的病情。”道衍垂下眼帘,他是很想知道马秀英的秘密,但他更尊重马秀英的选择。

    “我……”马秀英犹豫道:“等逊影回来再说吧。”

    道衍便不再追问,给她念起经文。

    忧心忡忡的逊影回到坤宁宫就装出一副雀跃的模样,欢喜道:“主子,奴婢看到了皇次孙,长得好可爱,和太子小时候一模一样。太子良娣十分感谢您的赏赐,说等出了月子就带皇次孙来看望您。”

    “算了,皇次孙那么小,别把病气过给他。”马秀英摆摆手,不知道为什么,她竟有些害怕见到朱允。她问道:“雄英如何了?”

    逊影勉强笑道:“皇长孙很听话、很乖巧。”

    其实逊影去探望朱雄英的时候,常美荣还拉着逊影掉眼泪,言下之意不外是大家都在欢喜朱允的出生,谁还在乎她和她生病的孩子。可是这些话,逊影实在不好跟马秀英提起。

    心事重重的马秀英没有察觉到逊影的言不由衷,说道:“我有事跟道衍商量,你在门口守好。”

    见马秀英如此慎重,逊影立刻收敛心思站到门口。

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梦道出真历史

    “我……”马秀英停下来看了看门窗。

    道衍会意,起身把门窗都检查了一番。现在是冬天,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逊影立在门口候命,他们在里间说话小声一点不会被人听见。

    “我前些日子反复做着一个奇怪的梦……”马秀英终究没敢直接告诉道衍自己是两世为人,而是用了托梦这种老套的说辞。

    饶是道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被马秀英的话惊呆了。

    “……我梦见皇上百年之后登基的不是太子,而是刚才出生的那个孩子,但是后来朱棣却夺走了这个孩子的皇位……”马秀英闭上眼,磕磕绊绊说完这个“梦”。

    道衍楞神了半天,才说道:“或许是因为你心神不宁才会做这些奇怪的梦,不必当真。”

    “可是我梦见那个当皇帝的孩子就叫朱允,如今皇上给皇次子赐名朱允,不是正好印证了这个梦!我的标儿、我的雄英,怎么办?怎么办?”马秀英满脸惊恐,抓住道衍的手不停颤抖。

    “梦是反的,梦里越不好,现实反而越好。你真的多虑了。至于你说名字相同,可能这只是个巧合。或许你曾不经意跟皇上提过这个名字,皇上记住了这次就赐给皇次孙。”道衍尽量放缓语气安慰马秀英。

    “我没有跟皇上提过。”马秀英拼命晃脑袋,只有她自己清楚,这不是梦!

    “你别急。”道衍抱住她,阻止她剧烈挣扎,柔声劝道:“你瞧,太子好好的,皇长孙也好好的,可见你的梦一点都不准。再说燕王只是第四皇子,他的母亲地位也不高,不管怎样也轮不到他当皇帝啊。”

    不,不,就是因为朱棣从一个普通皇子逆袭成为皇帝,并且开创了永乐盛世,所以世人对他的印象才特别深刻。马秀英悲楚地留下眼泪,她说的话果然没人相信,连道衍都不例外。

    其实道衍心中早就掀起惊涛骇浪,僧人相信因果,相信人有前世今生,相信人的生命形式是一种轮回,在北宋末年藏传佛教就有活佛转世一说,这也更加印证了佛教的因果轮回。

    道衍不知道马秀英也是一个带有前世记忆的人,但他听马秀英描述的“梦境”没有一丝混乱,人物、年号以及发生的事情就像真实再现,尤其马秀英由内散发的恐惧,让他无法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普通的梦对待。

    之前他以为马秀英不愿跟他出宫是怕影响到太子的地位和伤害到他家人的安全,想不到马秀英内心还恐惧这件事。他稳住心神,在马秀英耳边反复说道:“别怕,别怕,都不是真的,不会发生。如果你担心这些梦会成真,那你就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保护他们。”

    “对,我不能让这些梦实现!”马秀英抬起头,目光露出一丝坚定。就算她看不到朱标登基的那一天,她也要把那潜在的威胁剔除,前提是她得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

    又是一年春来到,正月里大家看到马秀英竟然能够参加宫宴都大吃一惊。尤其是李儿看到马秀英坐在那里仪态万方,举手投足从容优雅,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那个中风瘫滞不能说话的女人吗?

    突然她看到马秀英视线冷冷地扫过来,那目光中竟带着一种厌恶和憎恨,她的心猛地一惊,难道马秀英发现她做的事了?不可能,她做的事那么隐秘,连棣儿都不知道,马秀英如何会知晓?

    马秀英那一眼其实不是看李儿,而是在看朱棣。今天是家宴,嫔妃和皇子、皇女都有参加,因为都是一家人就没有分什么男女席,而是母子、母女这样随意坐。朱标三兄弟就坐在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席下,朱棣、朱自然也陪着他们的母亲。平时朱棣都在军营里,这会过年了朱元璋才把他召回宫中。

    马秀英看了朱棣一眼就挪开视线,平心而论她对朱棣并无恶感,这个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平时也颇为亲近,可以说除了朱标三兄弟,皇子中马秀英最喜欢的就是朱棣了。然而一想到因为朱棣,她的儿子不能登基,她的孙子皇位丢失,那股恨意就不可抑制地冒出来,她怕多看朱棣几眼就会忍不住想要杀了朱棣。但是要杀朱棣并不容易,哪怕她是皇后,也不能平白无故对一个皇子动手。

    “皇奶奶,孙儿祝您长命百岁!”朱雄英在常美荣的授意下来给马秀英敬茶。

    说来也奇怪,整个秋冬都咳嗽不停的朱雄英在翻春后就不怎么咳嗽了,可惜一场大病让这个原本白白胖胖的孩子得跟猴一样,为他定制的新衣服穿在身上空空荡荡。

    “我的乖孙孙,让皇奶奶好好瞧瞧你,唉,我的心肝都了……”马秀英心疼地喊着,接过朱雄英的茶杯递给逊影就去抱他。

    朱雄英归,那也是有二三十斤重,马秀英竟要把他抱到怀里。朱标赶紧把朱雄英接住,说道:“母后,您身体才康复……”

    “怎么,我还不能抱我的孙儿了?”马秀英瞪了朱标一眼,到底还是听了他的劝,没有执意再抱朱雄英,但却让朱雄英留在她的席座上,想吃什么就给挑什么。

    朱标讪讪地退下,母后这真是有了孙子就不要儿子。可是想到他的另一个儿子,他就有些发愁,朱允出生这么久,母后从未见过一次,吕氏私下向他哭诉,把朱允抱到坤宁宫母后都拒见,难道真如宫人说的,母后一点都不喜欢朱允?

    马秀英对朱雄英那宠溺的语气和如同见到稀世珍宝的态度让常美荣得意地抬起头,趾高气昂地瞟了一眼沉默的吕氏。之前马秀英把佛像赐给朱允让常美荣心凉了半截,以为马秀英也喜欢朱允不再重视朱雄英?好在马秀英后来对朱允不闻不问,反而每天都派人来探视朱雄英,常美荣心才放下来,马秀英还是最喜欢她的儿子啊。

第五百九十章 斩断朱棣的羽翼

    宴席到了尾声,朱元璋亲自把马秀英送回坤宁宫,马秀英中风后还能站起来,简直就是个奇迹,他就知道上天还是眷顾他和马秀英的。

    朱标三兄弟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打心眼里为马秀英高兴。马秀英中风的那一刻,几兄弟吓得魂飞魄散,唯恐马秀英一病不起,原本朱、朱成亲后就要离京也因为这件事留了下来,时常入宫侍疾。

    马秀英见朱元璋送她回宫还把三兄弟也叫上,便问道:“皇上可是为了儿、儿就藩的事情要跟妾身商量?”

    朱元璋点点头,“正是要跟你说这件事,他们原本十月就该动身,因为你……如今朕见你已好转,打算过完十五就派他们去藩地。”

    马秀英强忍心酸,叹道:“孩子们都长大了,也该展翅翱翔了,去吧。”她想了想,问道:“皇上打算如何安排其他王爷?”

    朱元璋说道:“以后年满十五岁以上封藩的王爷都要出京。”对其他皇子朱元璋就没那么多心思了,到了年纪就统统派去藩地,像朱、朱这样早就封王还滞留京城的只在少数。

    “燕王呢?”以前马秀英称呼朱棣都是棣儿,现在她无法再对朱棣像以前那样亲昵。

    “他当然也要去北平就藩。”说起朱棣,朱元璋还是很满意的。朱棣这些年跟着军队出征立下不少功劳,很有他当年的英勇,若不是王爷身份,他肯定会封朱棣做大将军。

    不能让朱棣去北平,朱棣就是在北平起事的。马秀英目光一闪,低下头思量,如果让朱棣去北平无疑放虎归山,但是真要让她对朱棣下毒手,她又不忍心,毕竟那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对她也很孝顺。

    历史上说朱棣很有野心,但马秀英看到的朱棣是一个懂事勤奋的孩子,况且朱棣又怎能预知几十年后的事,他最终当上皇帝肯定有其他的原因。鉴于这样的想法,马秀英实在无法狠下心肠去对付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孩子,再说朱棣长年不在宫中,想要对付他也不容易。

    思来想去,马秀英决定先消弱朱棣的势力,把他的羽翼斩断,只让他当一个平庸的王爷。如此一来,没有政权的朱棣就不会威胁到她儿子、孙子的皇位,同时也能留下一条性命。

    她便说道:“北平与漠北相邻,元人贼心不死,您派燕王去镇守北平,会不会太危险?”

    朱元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别小看棣儿,他这些年在军中学到许多本领,也是他要求去北平,说要为大明镇守边疆,不叫元人入侵中原一步。”

    “燕王真是英勇果敢,颇有皇上当年的风范。”马秀英跟着赞了一声,话锋一转,“前几日妃找到妾身,乞求不要让燕王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她说儿、儿的藩地都在中原腹中,为何皇上要把燕王派到蛮夷之地,皇上这样安排太偏心了。”

    马秀英不是傻子,李儿这些年从情同姐妹到交情淡若水再到心怀敌意她都有所感触,尤其是李儿后来明里暗里的挑拨让她明白这个女子怕是也不安分了。既然李儿不肯老实,她不妨用点手段让她老实。

    朱元璋闻言果然大怒,“朕的决议何时轮到她来置喙,来人……”

    马秀英急忙说道:“大过节的,您何必动怒,让大家都不开心。妾身觉得她的话也不是无的放矢,若是你把儿、儿派到偏远之地,妾身也会不乐意啊。”

    朱元璋哼哼没说话,心里却对李儿厌恶至极,一个小小妃子也敢对他指手画脚,是如今优渥的生活让她忘乎所以了吗,看来应该缩减一下海棠苑的供给了。

    马秀英叹道:“您啊,也别去责怪她有这样的想法,当娘的哪个不把孩子当成眼中珠、掌中宝,妾身也惟愿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

    说到这里,她爱怜地看了看朱标三兄弟,三个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