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任务没问题了!”
“你觉得这方案还行?”
“当然!这一定会成为今年发行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口。等会,你先吃着,容我把方案先看完……”
颜如玉仔仔细细把6000多字的方案看完,再次感慨不仅:“千帆啊,我得去找尚总,发行部主任我不干了,你来干,我给你当副手,你的视野、你考虑问题的角度、广度我比不了。跟你比起来,我的脑子是行政思维,是管理者,你不一样,你是纯市场化的思维。”
“姐,你说什么呢,老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
“不不不,不是夸你,真的,你这份方案非常完善,我提不出一点意见,成立小记者部的必要性,人、财、物的投资与收益比,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破障碍的方法,后期小记者部运营的困难设想,小记者的活动开展、写作培训,以及与教育部门、各中小学的合作……太全面了。”
“姐,你没发现其中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
“你没看出来就算了。”
“你话里有话啊,说说,有什么问题?”
骆千帆说:“说问题之前,咱们再细算一笔账,如果我们能发展4万个小记者,成为小记者的条件是订阅一份虹城都市报,一共就是4万份报纸,一份报纸180元,4万份报纸就是720万,720万的发行收入。4万份发行总提成就是4万乘以18,那就是72万元,我的天哪,谁看到这笔钱不眼红?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执行,报社会专门成立小记者部,而后独立发行、独立编辑小记者稿件,一切都是独立的,跟我们发行部没什么关系,甚至跟你我也没什么关系。
“说句自私的话,咱俩把方案报上去,辛辛苦苦栽下苹果树,吃苹果的时候一定没咱俩的份儿。那可是72万,一个普通记者,10年也挣不了72万。”
骆千帆这么一分析,颜如玉吃了一惊。
可不是吗?骆千帆说得对,报社是个名利场,自私自利的人占了大多数,这个方案报上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争着抢着去经营小记者部。
“千帆,照你说怎么办?”
骆千帆心里有主意,但他故意不讲出来,反而摇摇头说:“我也没办法。其实姐啊,你信任我,我也信任你,我给你说实话你别骂我自私,这套方案押在我手里至少两个月,一直没有报上去,一来时机不成熟,二来怕方案不完善,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担心这个,咱们为报社做贡献、出主意,别人摘果子挣钱。你能甘心吗?”
“我也不甘心,我特别理解你,别说报社其他部门,单说发行部和广告部,我提出过好几个发行和广告方案,最后执行下来,钱挣了一大堆,但是一分钱的好处也没落在我身上,如果执行不到位或者达不到预期目标,我还要承担责任,这样的事情我见多了。”
骆千帆频频点头:“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关键是,怎么办?”
“怎么办?”颜如玉也陷入的思索之中,许久说道:“我有一个办法,除非在发行部成立个小记者部,归发行部管,你亲自兼职做小记者部主任,全面主抓小记者的发展和报纸发行,以及小记者版面的出版,总之要把小记者部牢牢抓在手里。”
骆千帆说:“那尚总也得同意?他要不同意,一切都白搭。”
“方案他肯定会同意,4万份的报纸增量他不同意就是傻子。720万的总费用,每天开辟4个小记者版也完全没问题,关键就在于经营权,尚总要不把小记者部和版面交给我们处理……千帆,你是不是在绕我啊,如果你有办法你就说出来,别急我了。”
骆千帆大笑:“姐,你吃菜。”
颜如玉一看骆千帆大笑,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有主意。“说说吧,明明有办法,故意为难我。”
骆千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姐,这个报社我有几个亲人,第一个就是你,然后是夏总和鲁主任,对我都非常好,当然对我最好的还是你。我记得全年新人评选,要不是你推荐,最佳新人不可能落在我的头上。所以我有什么说什么,一点都不瞒着你。咱们俩合伙成立一个小公司吧,就咱俩!”
“成立公司?”(未完待续。)
第217章 成立公司
“对,独立的发行运作公司,虹城都市报成立小记者部,翻经营权我们公司拿下来,做的还是运作小记者部的事,但是独立运作,既背靠报社,又跟报社经营出版活动无关。
“日常来看,我们承包虹城都市报每天4个版面,内容有我们负责提供。4个版面对虹城都市报来说,无非是每天加印一张报纸而已,几乎算不上成本,而公司有权围绕4个版面进行招商。
“收益来看,公司的收益来源包括:第一报纸的发行提成——这个可以跟报社谈,一份报纸,差不多可以跟报社谈到20元的发行提成,如果发行达到一定数额,比如超过5万份,每一份30元。
“第二:版面的广告收入,商家要在这四个版面投放广告,必须找公司谈,与报社无关。
“第三:活动收入——比如我们有5万个小学生的资源,随便上街走一趟都能赚钱。姐,你琢磨琢磨。这事儿干得来吗?”
颜如玉已经有点懵圈了,但她是行家,媒体圈的事她太了解,广告发行的事情更是了如指掌,粗略算下来,一切顺利的话,这生意有得赚!而且能赚不少。
“千帆,这顿饭没白请,我简直是请来了一个财神爷。”
“这么说,你认可我的提议?”
“一百二十个认可。我相信你的分析报告,我也相信你的前期调研,这事绝对能干,而且前景广阔。不过,如果成立公司,你的这份建议方案得改一改,多说困难,少说收益,既要说到发行小记者的前景广阔,更要强调风险的难以估计。还有发行数量的问题,你报告中说,初步估计能发展4—5万名小记者,改成2——3万……”
骆千帆大笑:“姐,你比我高明!”
“去你的吧,我在你面前都快成个傻子了,什么事情你都想在我的前面。”
“哪有啊,我都是些小聪明。不过姐,据你估计,承包4个版面需要投入多大,要给报社多少承包费?”
颜如玉算了算:“根据我对尚云峰的了解,只要我们能够发行3万个小记者,把3万份540万报款交给他,承包版面不需要花钱,我们只需要准备一定的保证金就行,表明愿意承担发展小记者不利的风险。”
“你觉得得多少保证金?”
“按照总额540万计,预交20%的保证金,100万左右吧,跟报社谈一谈,说不定预先交个五六十万就成。”
“要这么多?”骆千帆挠头了。
颜如玉反而笑了:“咋了,为钱发愁?别发愁,姐知道你刚买了房,手里边不可能有太多的余钱。这么着吧,押金我来垫上。”
“你不怕我坑你?”
“我的命都是你都救的,我还信不过你?不但押金我交,成立公司以后,我只占49%,你占51%,主动权给你。”
“为什么?五五不行吗?”
“不,我相信你!我都说了,我的思维是行政思维,你的思维是赚钱的市场化思维,你拿主意,我的收益反而更大。”
两个人边吃边聊,聊了很久,最后达成共识,颜如玉去修改方案,完善以后向尚云峰汇报,只要尚云峰给政策,就去注册公司发行公司。骆千帆暂时等消息。
说了不喝酒,两个人还是喝了不少。临别,骆千帆打电话,让乐天过来开车,接自己,顺便把颜如玉送回家。
颜如玉很羡慕地说:“我得好好看看,什么样的女孩能能配得上我弟弟?”
骆千帆还在谦虚:“拿不出手,槽糠之妻!”
半个小时后,乐天打车到了,满面笑容跟颜如玉打招呼,嘴里特别甜,喊颜如玉姐姐。
颜如玉见到乐天,在心里暗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甚至生出三分自卑来:“骆千帆说谎哄我,自己哪里比得了乐天?他们俩才真正的金童玉女。”
&&&
正如颜如玉所料,转过天来,骆千帆刚到报社,就被鲁鸣叫去了他的办公室。
骆千帆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鲁主任,什么事啊,是不是有采访任务?”
“没有。我问你,发行部颜主任跟你联系了吗?”
“没有啊,怎么了?”
“没有?这么回事,昨天颜如玉来找我,说你去年在发行部干得挺好,问你今年能不能去发行部帮忙。我直接替你回绝了,我说去年到发行部是‘充军发配’,今年情况不同,而且你刚刚担任社会部副主任,肯定不会去。她就说还要见见你,听听你的意见,我还以为她找过你了。”
骆千帆装糊涂:“哦,这事儿!这事儿颜主任做得不对,要人得跟总编室要啊,尚总和夏总什么意见?”
“他俩没意见。我的原则是,当记者的做什么发行,记者只要写出好稿子就是了,稿子好,稿子多,报纸的影响力就大,报纸的发行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骆千帆说:“你说的对,但是也不全对,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东西也得有人推销,其实发行部挺重要。”
鲁鸣一听话锋不对:“哎你小子啥意思?颜如玉要找你的话,你还真准备去发行部再待几个月?”
骆千帆嘿嘿一笑:“你们是领导,我是小兵,我对在哪个部门没什么个人的主见,一切听领导的。”
鲁鸣越听越不对劲:“你小子给我说实话,颜如玉到底找过你没找过你?”
骆千帆又“嘿嘿”一笑:“鲁主任,您火眼金睛,她的确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你和他都不做主,全看我个人的意见。我就为难了!她是发行部主任,你是社会部主任,她在发行部很照顾我,你在社会部拿我当亲弟弟,你说我听谁的?哪一个我都不能拒绝。所以,我的原则是,我不表态,你们俩去找总编商量去,最后我听总编室的安排。嘿嘿,鲁主任,不好意思,我不做肉夹馍,拜拜……”
骆千帆大笑着逃出门去,气得鲁鸣在办公室直骂他没良心。
骂着骂着,他办公室的电话响,接起来被对方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你是不是虹城都市报社会部?你们部门是不是有个叫常春的记者?……我是哪里?我是天资培训的刘老师,天资培训是我开的!常春的稿子造谣污蔑,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名誉,我要讨个说法!”
把鲁鸣给气的:“讨说法?好啊!你拿我们记者当枪使,耍弄阴谋搞不正当竞争还不让我们说实话?”
“我不跟你废话,我找常春!”
“你不用找常春?我是常春的主任,常春的采访录音我都听过了,一切由我负责……”
“你负责?好,你要赔偿我们的损失,你影响了我们招生,必须给我们登报赔礼道歉?”
“什么,赔礼道歉?呸!我告诉你,今天我们继续追踪,我还要亲自写一篇评论!你去打官司才好,把这事儿闹大,我们也好继续报道……”(未完待续。)
第218章 新事业强势出击
鲁鸣没说完,那边电话已经挂了。而此时,乐天带着四名员工,拿着一份虹城都市报找到了八楼的天资培训,迎面正碰上天资老板,也就是那个“刘老师”。
刘老师看到乐天一阵心虚,下意识想躲,被乐天一沓报纸按在脸上,反手又给了一巴掌:“明明可以做好邻居,你非要暗地搞鬼做仇人!”
刘老师被打了一巴掌,愣是没敢动!
来之前,骆千帆说了,别做个娇弱的小女生,拿出点儿女汉子的派头,女人不光要对自己狠一点儿,还要对敌人狠一点儿。乐天打了刘老师,别说,心里可真爽!
&&&
三天后,总编室下了一纸调令:骆千帆支援发行部工作,即日起至年底这段时间,担任发行部副主任,在三个副主任中排名第一。
虹城都市报发行部在7楼,单独的大办公室早已收拾好,紧邻颜如玉的办公室,比新闻部的办公室气派多了,比鲁鸣的办公室也要大得多,花花草草摆了十多盆。
报到的第一天,颜如玉高兴得像个孩子,为骆千帆搞了个小型的欢迎会。时隔一年,再次重返发行部,骆千帆的待遇今非昔比。
欢迎会散了以后,颜如玉来到骆千帆的办公室,把门一关,喜悦之情都写在脸上:“成了!注册公司的事情可以上马!”
颜如玉把重新完善的那份报告拿过来,上面有尚云峰的签字:“同意发行部意见,小记者部运作和报纸发行事宜可灵活操作,务必确保发展2。5万名小记者,推进2。5万份的报纸发行。”
骆千帆看到这个数字欣喜若狂。完成这个指标简单至极,指标越低,也就意味着以后的收益越大。
“颜主任,你厉害!保证金的事情有没有说?”
颜如玉一笑:“尚总还是很开明的,只要20万的保证金,而且,只要2。5万个小记者发展到位,保证金如数退还。小记者版的出版日期从今年10月到明年10月,第一期小记者报出版的日子放在10月8日,报社会全力支持。
“另外,尚总还说,每天给4个版交由合作公司承包运营,每年上交12万承包费。4个版面要以刊登小记者文章为主,可拿出适当版面勇于广告或者活动版面,以保证运营投入费用……”
颜如玉还没说完,骆千帆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太好了,虹城市人口那么多,才要2。5万名小记者的指标,而且4个版一年才要12万承包费,相当于一月1万,一天300块,报社可真大方!”
颜如玉一笑:“这很正常,首先,尚总并不了解市场规模,其次,他看重的不是版面,而是2。5万名小记者和2。5万份报纸,以及你骆千帆敢于吃螃蟹的勇气!不过千帆,我有一个顾虑。”
骆千帆问:“什么顾虑?”
颜如玉说:“我想来想去,以我们两个的名义注册公司好说不好听,我是发行部主任,你是发行部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