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学东听的眉头紧锁,但是他现在身居高位,想要跟以前那样随意出国,是不可能的了。要不然,他简直想第一时间就飞去瑞士。
最后,还是陈默又安慰了他一番,两个人各自睡去。
第二天一早,天都还没有亮,陈默就被梁浩送到了京城机场,搭乘凌晨五点的航班,启程前往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
陪同陈默一同前往的是徐云腾招来的一个叫钟兆林的男人,他今年三十五岁,原本是中油的一个项目经理,有丰富的国外油田工作经历。
陈默的公司薪酬是按照国际标准给的,比中油的工资高出四倍有余,他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决定加入陈默的公司。
中油方面对他的辞职也一路绿灯,根本没有任何阻拦,直接就批准了他的辞职。同时,跟他一起辞职加入陈默公司的还有十几个中油的原职员,中油都是直接放行。
对于挖角如此顺利,陈默心里很清楚,这是因为中油想要在陈默的公司里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现在一切都很清楚,陈默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从国外采油然后卖到国内,但是卖到国内,卖给谁,这就值得一谈了。
国内现在具有进口权的主要就是三家,多卖一点给中油,中油就能扩大自己的份额,要是有可能,中油恨不得陈默的公司里全身中油的人,以后的油也全部卖给他们,甚至将陈默的公司变成事实上的他们的下属公司。
当然,名义上,陈默公司还是要独,立运营,因为他们也想靠着陈默来冲锋陷阵,帮他们获取更多的份额油。(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油田
对中油领导的心思,陈默的心里很明白。合作嘛,是肯定的,但是他也会注意分寸,不会将自己的公司变成中油的子公司,那样的话,也太对不起自己的先知身份了。
清晨的阿斯塔纳从飞机舷窗里出现在了陈默的眼前,看着下面满眼的灰黄色,如同来到了国内的大西北。
陈默收回了视线,问道:“钟经理来过哈萨克斯坦吗?”
“没有,我也是第一次过来。不过据说这里是世界上第二冷的首都,冬天这里经常出现零下四十度的极端天气,想来到了冬天会非常难熬啊!”
陈默点了点头说道:“阿卡特油田虽然比阿斯塔纳强一点,但是冬天也非常难熬。不过我们自己就是油田,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暖气是不会停的。但是每年冬天,石油运输就会是个麻烦,所以,我们必须尽快与国油的输油管道对接,这样才能降低我们在冬季的运输成本。”
钟兆林试探地问道:“那这样以来,我们的原油岂不是都要算到国油的头上?”
陈默轻轻一笑,说道:“我们的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阿卡特油田只是一个小油田,虽然对于我们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在我们的版图里,终究占不了太大的份额。我也是中油出身的,总不会在其他地方也偏向国油。”
飞机降落在了阿斯塔纳机场,这个机场看起来比国内的三线机场还要落后,机场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这里三年前才被确定为哈萨克斯坦新的首都,政府部门也搬过来不到三年。要是平常的时候,陈默也应该前往他们的经济首都阿拉木图,因为那里才是石油交易的重镇。
不过陈默跟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都没有真正将这次的油田转让看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不愿意来太多虚头巴脑的东西,将这件事情过渡宣传。反而把精力全部放在了政府公关方面,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
前来机场迎接陈默的是一个叫王鑫的员工,他同样是中油下属的一家炼油厂的主管,被徐云腾以高薪引诱,投奔了cm公司。跟他一起前来的是一位哈萨克斯坦本地的司机,膀大腰圆,更像是一个保镖。
王鑫的年纪比钟兆林还要大几岁,看起来快四十了。但是在陈默这个老板面前,表现的非常谦卑,甚至有些低三下四了。并且他的普通话说的不是太好。一口浓重的东海口音让他显得有些可笑。
陈默虽然是个大老板,但是还没有培养出大老板的习性,所以对他的低三下四非常不习惯。不过,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他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喜恶,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对于一个从小接受这方面教育的陈默来说,还是轻而易举的。
阿斯塔纳原本只是沙漠里的一个交通要道,也是四个方向的铁路线交汇的地方。正式因为这个地利,加上这里也是哈萨克斯坦为数不多的几处大绿洲之一,所以才被选中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
成为首都还不到三年的时间,新城这里的人气还没有发展起来。陈默注意了一下。从他们进城,遇到的人和车都很少。
王鑫介绍说道:“伊希姆河南岸这里是新城区,主要是新首都的职能区,所以人气很淡。如果去了北岸的老城。那里还算发达,不过跟国内的大城市还算没得比。”
陈默点了点头问道:“那你们过来后,有没有到油田那里去看过?环境怎么样?”
对于陈默的问题。他似乎早有准备,直接回答道:“来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天,我们先遣队伍就分成了两队。徐副总和山顿副总在首都这里跟上层人士洽谈,我们大部分人马就直接跟俄方代表去了阿卡特。那里位于哈萨克斯坦跟俄罗斯的交界处,除了阿卡特小镇,附近最近的城市反而是俄罗斯的两个城市新特罗伊茨克和奥尔斯克,距离都只有五十公里左右。反而是前往阿克纠宾斯克还有两百多公里,交通相比一些沙漠中心的油田,要好上许多。不过,由于油田距离小镇太近,只有不到两公里,所以,当地的一些居民会经常到油田闹事。”
“有没有了解清楚是什么原因?”
“我在哪里只待了三天,就被徐副总叫了回来,并没有直接遇到纠纷。根据我的调查,主要还是因为地下水源的补偿以及天然气的供应问题,算不上是什么大事。”
陈默有心考究,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王鑫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说道:“因为阿卡特油田以前的原油都是直接供应俄罗斯,用汽车拉到俄罗斯境内,再注入他们的输油管道,而俄罗斯内部的原油价格比国际价位还要低一大半,所以,利润有限。也是因为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对于本地人的补足就显得有些不足。”
陈默点了点头。俄罗斯国内的原油价格,在许多地方简直低的可怜。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没有通输油管道的地区,油价比水还要低。所以,他们国内在原油走私方面,一直屡禁不绝,因为只要有关系,拿到出口配额,再高的运费,他们也是赚钱的。拿不到配额的人,只能靠走私来赚钱了,这个方面,上下勾结,营私舞弊的现象非常严重。
阿卡特油田以前向国内供油,确实没有多少利润,不过,如果转向谋求搭上国内的管道,初步投入可不会少。陈默这里还要精心计算一下,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能决定以后的销售模式。
他沉吟了一会儿,又问道:“如今的开发成本掌握到了没有,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低?”
提到这个,王鑫也来了兴致,高兴地说道:“的确,这里的开发成本相当的低。夏季的开发成本不足五美元,即使到了冬季,仍然可以控制在十美元以下。相比国内需要四五十美元以上的成本,这里的由简直跟白捡的一样。”(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回报与目的
(感谢还没发现,真柱子的打赏。新书《重走枭雄路》逐渐展开,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老妖,推荐票都帮我投给新书吧!)
油田开发成本是一座油田价值的主要体现,一座一千万吨的油田,假如每桶油的采油成本是十美元。但是一座五百万吨的油田,采油成本只有一美元,那么这座五百万吨的油田的实际价值还要高于一千万吨的。
因为采油成本的不同,投入资金的多少,以及采油时间的长短,最终都会影响到这座油田的实际价值。
就好比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其实有许多油田都已经被发现,但是都不具备实际开采价值。因为在那里,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就要三十美元,五十美元,远远高出了它的市场售价,这样的油田,开发只会亏钱。
阿卡特油田的储量不高,但是开采成本也不高,这就相应地提升了它的实际价值。三百万吨的储量,按照现在25美元一桶的售价,储油总价值大约在五亿美元左右。
但是,这五亿美元有百分之四十是要缴税的,也就是要交给哈萨克斯坦政府。另外,剩下的一半你还要支付员工工资,生产成本,以及运输,并且还要用二三十年的时间来赚到这个钱。
按照投资比例来说,陈默投入将近一亿美元,要用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赚回一亿多美元,每年的纯利也不过是百分之五左右,这样算起来,回报实在不能算高。
但是没有办法,因为石油行业的暴利往往只在上游环节,也就是勘探环节。
这个环节就像是赌博。可能一下子就获得暴利,也可能亏的一无所有,但是仍然有无数的公司和个人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在这个环节。太多的人将所有的身家投了进来,就是期望一夜暴富。
虽然阿卡特油田的回报率不高,对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他们是鸡肋。但是对陈默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投入。因为他要利用这个油田来培养自己的团队。
而且,熟知未来的陈默也很清楚,未来的油价将会迎来十多年的上升阶段,现在的油价在25美元左右,但是未来却会达到一百美元以上,这样算来,他买下这个油田的回报就高的多了。
不要说一百美元,即使按照平均价75美元,这个油田的价值也要翻上两番。那就是超过十五亿美元,去掉税收,陈默未来的毛利也会达到九亿美元。
所以,陈默才会义无反顾地接手这座油田,哈萨克斯坦国内政治稳定,跟国内关系良好,政策不会随意改变。一方面可以赚钱,一方面培训自己的人手。另一方面就是给自己在这个行业找到一个立足点,一举三得。
在阿斯塔纳。陈默接连会见了哈萨克斯坦官方的多位官员,同他们就阿卡特油田的发展,税收,环保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沟通。
哈方对陈默的年轻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实际上,在他还没有来到哈萨克斯坦。他的资料就已经摆在了哈萨克斯坦多位重要官员的办公桌上。
如果陈默可以看到对方的评估机构对他的评价,就可以发现,他在哈方官员的心目中,重要性不亚于一般的高级官员,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跟康学东的关系。
康学东的职位虽然不大国内能源行业最高的。但是他的位置非常重要,不仅负责制定国内对外石油投资的政策,更控制了国内原油进口的咽喉。
所以,不要说陈默现在是实打实的投资,哪怕他现在一无所有,只是挂着康学东的名号,不管走到哪个资源国,都会受到最隆重的接待。
为了扩大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原油进口方面的份额,哈方甚至有官员准备直接将国内的基础小油田再卖给他,以此来拉拢跟他的关系,促进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尽早扩大国内从哈萨克斯坦的原油进口量。
他们可是很清楚,如今的中俄输油管道已经开始了实质性推进,即将投入建设,而这条管道建成后,仅仅从俄罗斯,每年最少可以保证三千万吨的采购,满负荷甚至可以达到五千万吨。
按照现如今的油价来看,三千万吨的原油,每年就是超过六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更主要的是,管道的建设可以带动巨大的基础建设投资,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哈萨克斯坦国内的民众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因为有了这个前提,陈默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手里接手阿卡特油田,没有受到任何的为难,而是得到了哈方的一路绿灯。
在阿斯塔纳的三方会谈宾主尽欢,三天以后,陈默,山顿,徐云腾,阿迈勒加上德勤公司的财务以及法律人员,还有别列佐夫斯基以及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工作人员,包括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工作人员,包乘了一架专机,抵达了阿克纠宾斯克。
别列佐夫斯基本来有一架私人专机,但是他的飞机只能坐不到二十个人,而他们这一行人超过了六十人,所以只能包了一架民营客机。
这一段时间,别列佐夫斯基跟阿布轮番上阵,专门陪着陈默处理阿卡特油田的转手事宜,他们对这笔生意不大放在眼里,但是对陈默这个人现在却相当重视。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个随时都爆发出惊人的金融天赋,可以赚到数亿美元的人,怎么能不重视!何况,陈默身后的康学东也是任何一个石油大亨都不能疏忽的对象,控制了他们的原油销售。
阿布自从知道陈默跟别列佐夫斯基合作,一下子赚了将近九亿美元,就对自己当初的犹豫后悔不已。他是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合作的,但是第一次只赚了三千万美元,他并没有放在眼里。
后来在款待陈默的时候,由于怕影响他跟别列佐夫斯基的关系。最终也没有提出跟陈默的合作。可是他们一下子赚了将近九亿美元的现金,可是让阿布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他现在虽然号称有几十亿的身家,但是大多都是股份和不动资产,现在他想得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铝业的控制权,还需要千方百计从银行贷款。
所以,只要别列佐夫斯基回到俄罗斯的时候。他就乘坐私人飞机来跟陈默碰面,话里话外都是想跟陈默有机会合作的事情。
陈默对于阿布的欣赏实际上要高于别列佐夫斯基,因为阿布这个人口风很紧,而且诸葛一生唯谨慎,从来不会出风头。
他跟别列佐夫斯基是两个极端,别列佐夫斯基被他的成功已经冲昏了头脑,现在变得自大无比。要不是陈默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