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197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港娱1975- 第8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他儿子倪小框,有这份人脉吗?

    可惜,他并不知道,他以黑吴某人为乐,而他儿子却是以和他作对为乐!至于其他的,就算得罪人了,难道他老子最后还能不管他?

    这也正是叛逆小子让老子无可奈何的地方了。

    谁能想到,这父子俩,居然借着吴某们授勋这个事情,在媒体上隔空放对呢?除了有限的几位当事人,就连吴某人自己都不清楚。

    因为吴某人对倪小框的笔名,一点都不熟悉。

    于是,他让人调查了下,毕竟这家伙还是有点文采的,那华丽的词藻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秀得出来的,即便看起来有点酸。

    结果一查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倪小框这货。

    然后他又打了个电话去问了下金大镛,才从金大镛那里得知,原来倪小框和他老子一直以来就不对付,甚至可以说是恨他老子,恨他老子为何要把他带到这个人世间来受苦?

    如果不是因为‘还不如当初直接把他射到墙上’这句话实在有点难听的话,估计倪小框都不会介意说出来吧!

    原时空,吴某人对倪小框娶了那位玉女掌门人,也就是现在养在他家里的周小敏同学,心里自然是多有不爽,特别是这家伙在和玉女掌门人在一块之后,还到处拈花惹草,吃着碗里的还抢着锅里的。

    大多数那位玉女掌门人的粉丝,都曾为此感到愤怒吧!

    其实男人就是这样,看着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被猪给拱了,心里能好受?恨不得杀了那头猪的心都有了吧!

    而如果这头猪能够洗心革面,好好对待女神,这种恨意,肯定会少一点,毕竟祝福自己心目中女神的想法,也是有的。

    但如果猪死不悔改,一如既往的当个不怕开水烫的死猪,那愤怒自然就海了去了。

    所以,吴某人对这个倪小框,自然也是没啥好感的。

    即便他这次站出来挺他,把他奉为偶像,但他崇拜的,不是吴某人的创业能力,也不是他吴某人在艺术界的才华,而是他把妹的能力!

    虽然许多人都很崇拜他在这方面的能力,但也没有谁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吧!可见这家伙有多任性了!

    虽然吴某人对心直口快的人都会有点好感,但是对这个倪小框却是依然好感不起来,更加不可能想去认识他,并引为好友。

    也还好这个时空他把玉女掌门人周小敏同学早早养了起来,否则他就得考虑一下,要不要把这倪小框的第五肢先给废了。

    反正他老子倪大框得罪他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那么,让他倪家绝后,似乎也不是干不出来的事。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毕竟现在倪小框还没得罪他,甚至还在媒体上替他唱赞歌,给那些曾给他作梗的人添堵呢!

    对于这种事情,他也只是稍稍关注一下。

    之后的一段时间,某位爷回到公司坐班,参与公司会议,聆听一下从各大公司汇报过来的工作汇总。

    年终到了,上一年的财务报表要整理出来,该怎么给公司的员工发年终奖,还需要他这个大老板拍板决定。

    当吴某人在看着各大公司汇总过来的年终财务报表的时候,外界一些评估人士也已经开始给香江各大富豪估算他们的身家财富了。

    而有好事者,也给香江的一众富豪排起了排行榜。

    吴承毫无争议的排在榜首,有人评估他名下的那些公司的价值和财富。当然,这种估算,是以市值来算的,所以要超出实际资产许多。

    有人评估他的资产至少两千亿港币,而有人则评估三千亿。

    这评估的差距有点儿大,但唯一不变的是,他的资产单位,是以千亿论的。是以,看到这些评估报导的时候,许多不知情的人都懵了。

    至于那些有关注财经类报导的民众,则觉得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要知道,吴承名下可是有两两大吸金大公司的,一家是太平洋保险公司,一家是太平洋银行。

    有人评估,这两家公司,市值加起来就已经值个七八千亿了。即便吴某人在里面只占两成股份的话,那也一两千亿了。

    而看到这些评论的时候,河妖女便笑了。

    要是让他们知道,吴承在日岛股市和房市里投入的资金就有三百多亿美金的话,不知道他们会做何感想。虽然这三百多亿美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太平洋银行那边拆借过来的。

    当然,如果让她知道,其实某位爷在日岛那边投入的资金,不是三百多亿美金,而是五百多亿的话,不知道何妖女又会做何感想?

第1222章 身家万亿

    吴某人的大部分投资,何妖女都是知道的,因为他在日岛那边的投资,都是通过星空投资和风暴投资,以及king投资,这三家风险投资公司来操作的。除了king公司何妖女不甚了解之外,其他两个投资公司,何妖女自然清楚得很。

    毕竟,星空投资之前就是她在负责,甚至里面还有两成股份是她个人的。而风暴投资,她曾在里面上过班,和风暴投资的负责人托尼唐也算熟悉。而她和吴某人的关系,托尼唐也清楚。

    是以,她要了解一些风暴投资公司的信息,自然没有了解不到的。

    而一些美元换成日币的业务,则是通过太平洋银行来完成的。

    在外汇这一块上,吴承投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那部分钱就算是躺在银行里,如今也依然在给他赚钱。

    因为在《广场协议》签订到现在这短短三个月时间里,日币已经升值20%。当初他将一百二十亿投入到日岛股市和房市,而后又在日币稍有贬值一些时入手十亿美元。

    而如今,这十亿美元,已经给他赚了一亿五千万左右了。

    虽然这种方式没有买外汇期指来得快,但说真的,那样操作很容易死人。而这种方式虽然赚得不多,但却要相对稳妥得多。

    至少比把钱扔银行里吃利息要赚得多的多。

    就在前几天,他将这笔钱从日币市场中退了出来,然后将银行的一部分账还上,净赚一亿多。

    当然,他现在欠太平洋银行的钱已经多达三百多亿,每个月要还银行的利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说太平洋银行的客户无数,但真正算得上大客户的,也就只有吴某人一个而已。就连双李,上次吴承都没有带他们玩。

    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对那次的信心不足,虽然明知道《广场协议》签订的日期,但却不清楚具体的时间,等于是在玩心跳。

    只不过,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而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好把双李拉下水,成功了还好,要是失败了的话,那不等于是害人吗?

    估计就算当时他找双李一起玩,他们也不敢参与吧!因为这个心跳玩得有点刺激,一不小心就可能一朝回到当初拼搏前。

    两人当初听了吴某人的建议,大把的资金投在日岛那边,要是这边亏掉的话,那把那边补过来,估计都补不上。

    也就是说,他其实就是把左手边的钱,交到右手边操作而已。

    中间产生出来的一些利息,除了要交税之外,就是再分出一部分给双李罢了。而借出来的钱,经过三大投资公司的操作之后,所赚到的钱,要比这点钱多得多。否则他也没有必要这么操作。

    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以用别人的钱来给自己生钱而已。

    所有向银行贷款的人,都是这种情况。

    唯一不同的是,太平洋银行,大部分股份其实都是他的。

    虽然这家银行的股东有十几个,但是这些股东,都是他名下的那些公司。所以,说句毫不客气的话,这家银行,其实就是他开的。

    外界在评估着他的资产,他自己其实也在估算着。

    只不过,外界评估的,和他自己估算的,有着很大的不同。

    外界的评估,评估的是市值,也就是一家公司的市场价值。

    虽然吴承的那些公司全都没有上市,没有一个直观的数据,市值不好评估。但是大至的价值,还是能够估算得出来的。

    结合一家公司的债务情况,以及市场潜力,对这家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得出来的大至价值,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误。

    这就是那些评估师们的工作内容。

    如果再加上‘吴某人的眼光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他的那些公司如果上市,市值可能要比他们评估出来的数据再往上浮动一些。

    而吴承自己估算的时候,那就是整个公司的实际资产了。

    一家公司的实际资产和市值,其实是两种概念。

    实际资产,除了实际上存在的东西之外,还得除去那些债务。虽说吴某人的那些公司债务其实都是比较健康的债务……也就是说,这债务只是为了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之类的,而不是借债度日。

    所以,这部分债务虽然有,但其实也不是很多,公司扩大规模这种事情,从每年赚到的钱分出一部分来就足够了。

    除了有限的几家,比如之前魅族科技,雷霆汽车等这些高科技的公司,这些公司投入比较大,但产出又比较慢,所以就需要向银行借款度日了。不过现在好了,雷霆汽车已经上市两年多,销售还不错。

    而魅族科技在移动电话面市之后,这方面的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再之后魅影操作系统上市之后,魅族科技已经开始有不少盈余。

    另外就是内地那个无底洞的运十研究所了。

    运十研究所和东方航空,如今都还没有正式盈利,这一块,一直都还是处在投入状态,除了他自己的投资,还有向内地银行贷款。

    太平洋银行的业务,还没有在内地那边拓展。倒是太平洋保险这一块的业务,已经在内地那边拓荒了。

    而今年……或者说是去年,在他名下,目前最赚钱的公司,除了三大投资公司和太平洋银行以及太平洋保险之外,要数霸龙影音公司。因为霸龙影音公司有随身听和卡带音乐这一块。这一块,前年感觉还没那么强烈,但是去年,这一块便一下火热起来了。

    即便是同样成绩骄人的暴雪游戏公司,都要差上一些。

    至于童乐玩具,就要更加往后排了。

    不过,如今这三家的资产加起来,至少也有七八百亿港币。

    当然,现在港币已经不太值钱了,当初他来香江那会,一美元只能兑换三四港币的样子,可现在……即便美元如今贬值得很厉害,可兑港币的话,一美元还是能兑出个**块港币的。

    是以,这三家资产加起来,其实还不到百亿美元而已。

    只不过,虽然它们的资产只有这么多,但是他们创造出来的价值却并不止这些。如果按外界评估它们的市值来算的话,那其实翻个两三倍都没有问题。只不过,吴某人在这些公司里的股份,有一部分转移到了king公司里去了。也因此,大家在给他算总资产的时候,并没有将这些公司的全部资产算到他的头上去。

    吴某人自己估算了下,如果把太平洋银行和太平洋保险这两家公司的总资产也算进去,再加上日岛那边的五百多亿,那他的资产总市值,已经可以稳稳超过万亿大关了。

    不过这个万亿大关里面,水分就多了。

    比如,这里说的是市值,而不是实际资产。

    又比如,太平洋银行和太平洋保险这边虽然市值高达七八千亿的样子,但其实绝大多数钱都是从普通民众手中聚集起来的,这些钱并不能算是他吴某人的钱,只不过他可以更加方便的借用而已。

    另外,日岛那边的五百多亿中,有两百多亿是从太平洋银行那里贷出来的贷款,这是贷款,是要还的。

    如果把这些水分给刨去的话,那离万亿,其实还有一段距离。

    可即便是这样,这么一估算,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这钱滚钱滚啊滚的,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滚出这么大一颗雪球了!

    如果他愿意,只要把他名下的那些公司都上市,那这万亿大关几乎可以说转眼间就可以突破了。

    当然,另外还有一些不太好估算的资产,是他没有算进去的。

    比如古韵斋这种里面藏有无数价值珍贵的文物古董。这些古董现在价值可能不大,但是只要放个二三十年,那价值可就可观了。

    另外,还有他在世界各地购买下来的那些庄园农场。当然,这部分农场的价值,可能增值不是那么快,毕竟这是国外的地产。

    国外的地产,从来都没有像内地的地产那么疯狂。

    除此之外,还有洪兴那边的资产。

    虽然吴承一直不承认洪兴的东西是他的东西,可是洪兴每个季度打进他卡里的那些收益,他可是从来没有还回去的。

    而洪兴那边,在千岛国那边加里曼丹岛的投入和产出,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那边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小国。

    事实也是如此,洪兴在加里曼丹岛的经营,就是将其当成一个国家来经营的。虽然管理者不是洪兴的人,而是本地人,但是这座岛上的许多政f部门,已经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华人身影。

    而这座岛上的许多公司,也基本上是华人华侨在开办。

    所以,如果加上洪兴的资产,那么,他的总资产破万亿大关,其实早在洪兴占据加里曼丹岛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

    看起来,似乎挺厉害的,万亿啊!

    但只要将其抱成美元,就会知道,其实也不过千亿而已。

    千亿美金的总资产,其实也不算少了,但若是放在后世,人家一家上市大公司的总市值就不止这个数了。

    所以,要守住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其实还是任重而道远。

第1223章 爹地,我突然不想长大了!

    千亿美元的身家,若是放在个人身上,那放眼世界,首富自然是没跑的,甚至可以超出富豪榜第二名几百倍。

    当然,这个千亿美元有些水,把这些水份挤掉的话,剩下六百亿美元应该是有的。不说其他,就单日岛那边,实打实的资金,就有两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