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那些所谓的正规医院里面,往往就是最坑的地方。稍稍一个喉咙不舒服就的干掉你几千,一个月的工资去掉大半。所以稍稍身体有点不舒服,一般人根本就不敢去这些医院,而那些一般可以定点的医院里面,那些医生的技术又实在难以恭维,所以对于医院的讨厌可想而知了。
对于这个国度。李伟很想说一句神奇的国度处处发生着神奇的事情。上面总在喊着这个改那个改的,但是到了下层的百姓手里,只要后面加上个改字,基本上什么好处捞不到,反而还加深了他们的负担。
就象房改,没改前,普通的百姓买套房子似乎并不那么为难,一改之后。尼妈,房价轰的一声就升上去了。然后有房子的人房子越来越多。没房子的人穷尽一生之力都在为房子努力。
医院也一样,没改前,一般的病,那时的药费一头猪足够好多次了。但是一改之后,尼妈,就连一个小小的病一头猪的价钱都不够了。前世李伟重生前就一个感冒喉咙不舒服吃了许久的药不行后。去了一家市医院,结果生生的就整整干掉了五千大洋。而那时他们家养一头猪到年底杀了全卖了也没五千,这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
郑老师的一家人看到李伟和张丽梅提着一个花篮一起过来显然有点疑惑,他们一家现在都在为那个昂贵的手术费用操心,也不知道李伟过来要做什么。郑老师家的人都认识李伟。他们那附近唯一的高考状元,而且李伟老妈刚刚还借了一万块钱给他们家。
“小伟过来了,你看这里也不怎么方便,只能让你们站着了,真不好意思啊。”郑老师的老婆强笑了一下跟李伟打了个招呼,然后让自己的小女儿去旁边的桌子上拿了一些别人送过来的水果洗了一些来招呼李伟。
“婶子,郑老师这病不能拖了,先把他送去动手术吧。”李伟没有去接那些水果,而是招呼郑老师的老婆准备把郑老师送去手术室再说,钱他已经带来了。
“我们也想让老郑早点动手术的,这不钱还没筹够,医院不给动手术的。”郑老师的老婆没想过李伟会帮自己老公出手术费的,所以本能的就跟李伟解释了郑老师不能动手术的原因。
床上的郑老师不知道是不是被房间里面说话的声音吵着了缘故,这时也醒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被病痛折磨的痛楚的神色。看到李伟后,他还强笑着跟李伟打了个招呼,李伟看到这一眼后差点就要哭了出来。
曾经那个和蔼的中年老师,那个在村里的小学奉献了十多年的老师,现在已经被病痛折磨的十分瘦弱,眼窝深陷,乱蓬蓬斑驳的头发,让人看一眼后就有一种酸楚的感觉。
“婶子,你和小梅先去把费用交了,郑老师的手术费用我已经带来了,赶紧把郑老师送去动手术重要,他这病不能拖了。”李伟招呼身后的张丽梅,让她跟着郑老师的老婆先去把费用交了,至于房间里面感谢的那些话暂时被他直接忽略了。
倒是郑老师激动的从床上挣扎着要起来感谢的动作被李伟先一步制止了,开玩笑,老郑现在的感谢李伟可承受不起的。加上学前班,李伟在村小学读了六年书,有三年的数学是老郑教的,还得算上李伟的哥哥和妹妹两人,都曾经是老郑的学生,自己出了那点手术费真的当不起病重的老郑的感谢的。
“郑老师,你就安心的休息准备动手术吧。其他事情就不用担心了。你这病只要动了手术,好好的休养下就好了。”李伟把郑老师按到床上后,笑着安慰他后就跟他的两个孩子随意的聊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七章 你是一个好人
过年的几个日子了,医院这个时候的病人并不多,那边把手术费交了后不久,医院这边就安排了郑老师的手术。李伟手上现在也没什么紧要的事情,索性就和张丽梅在医院呆到手术完后才走。
庆幸的是因为钱交的及时,郑老师的手术很成功,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大。剩下的事情就是在医院好好休养了,这个春节对于郑老师一家来说不会那么难过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李伟接下来的动作他们一家照样能受益的,只是李伟没有来得及同他们一家说。
因为李伟和张丽梅离开的时候,郑老师的老婆一直拉着李伟的手说着感谢的话,还差点拉着她的两个小孩要给李伟行个跪拜的大礼,吓的李伟赶紧拉着张丽梅从医院跑了出去,那有时间再说自己还会帮助他们一家。
跪拜这种大礼李伟现在的年纪是真不敢承受的,太重了。而且老郑还是李伟的老师来的,他怎么敢受老师一家的跪拜礼,会遭雷劈的。
“干爹,我拿出了一笔钱出来,一部分发给镇上所有的民办老师作过年补贴的,一部分是是免息给镇上所有家里条件困难的孩子作学费用的。这要辛苦你帮个忙,先把镇上的老师和那些家庭登记下,然后去通知到下面的那些老师和小孩,我回头派个人把钱款以及申请贷款的表格安排过去。”从医院出来后李伟就给老谢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行,这是行善利民的好事,干爹就不说你了,反正你现在也挣了不少钱。回头我就跟镇上的同志通知下,让他们把这件事情通知到每个村里去。这些钱出了之后要不要镇上给你发一个表扬信什么的?”电话那头的老谢听了李伟的话后笑着应承了“我让小燕也拿点出来,让那些辛苦了一年的民办老师们都能过上一个好年,这些年他们确实过的有点辛苦。”
“表扬信什么的就不要了,这钱就以湘韵集团的名义来支助吧,我回头还要把村里的学校重新修建一个出来。明年公司要投资的项目比较多,资金比较紧张。所以今年年底就准备修我们村的这个学校。
从明年开始,每年五个学校,到时把镇上所有的小学和中学全部换新一遍,这个事情到时也要辛苦干爹看着点了,我怕有些人会往里面伸手的。”李伟随即又抛了一个重磅消息出来,直接把另一边的老谢惊的一诈一诈的。
“我说你小子这几年到底挣了多少钱啊?镇上有二十所小学和两所中学,这些重新新建要花不少钱的。特别是两所中学,一所中学得好几所小学的费用了。”
“呵呵,没事的。这些钱对于我现在挣的来说不算多了。”李伟没有说自己具体挣了多少钱。不过这个时候修建一所小学,有几十万已经足够了,镇上所有的学校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万左右,自己就算一次性全部建了起来也不费力的,更何况现在是分几年修建的,这些李伟能接受的。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放下电话后,李伟和一边的张丽梅两人往停车的地方走去,不知道何处飘来这首曾经很流行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你是一个好人。”李伟正低着头想着那首歌,曾经的自己已经体验过了长大后就成了老师的感觉,只是在这种物欲横流的年代,自己连工资都拿不到的代课生涯只坚持了一个学期就没了。
张丽梅和李伟靠的比较近。她的这句话让李伟停止了低头回忆“好人?我不想做好人,我这只是在自己有能力帮助身边的人的时候才帮助下,没有能力我也只有无能为力的看着他们过的那么辛苦,所以我算不上一个纯粹的好人。”
好人这个东西李伟并不想做,时代已经变了。连几个小孩子走路扶个老人都要被讹诈的年代里 ,好人在这以后的日子里就意味着被坑被欺负。所以李伟绝对不会去做一个好人,在他有能力的时候会愿意帮助一些人,但是谁让他不爽了,他也不介意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欺负一把别人的。
从医院回去后李伟就让张丽梅帮自己去安排下钱款的问题,这个事情他没有跟老钟他们说,走的完全是自己的资金。毕竟他帮助的是他那个镇上的百姓,跟其他人一起出钱的话有点绑架别人为自己谋私的感觉了。
老谢他们办事的效率很快,李伟给了电话的第二天,名单就准备好了,镇上所有民办老师都已经登记好了,就等着发钱。而那个关于家庭条件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免息贷款的通知也被下发到每个村里去了,贷款上面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人专门跟下面的村民去解释的。
李伟原本想过自己直接资助那些孩子继续读书的,只是想了想还是算了,有时候自己的一些善心反而会某些人利用的。都是一个镇上的乡亲,李伟不想让某些人滋长了一些不该有的依赖,也不想让一些人利用起来,所以签个借款合同借钱反而更妥当一点,以后那些孩子读完书参加工作了可以慢慢分期还款的。
这两项措施都是以镇政*府和湘韵集团的名义下发的,一时之间整个镇上立刻就纷纷传播起湘韵集团的事迹来,据说那是一个很大的公司,有几十亿的资产呢,公司的员工都有上万人。
听说老板就是镇上的,当初因为家里穷,还是镇上的老师资助他读完书的,现在发财致富后就来感恩当初让他能够读书的老师的,顺便帮助下其他因为穷不能读书的孩子的,这是流行最广的说法,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句话。
而实际湘韵集团只是李伟所有的项目整合后的集团名称而已,钱都是李伟自己掏的,不存在什么报恩不报恩的,他只是因为自己有能力了就顺手资助下而已。(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八章 乔迁宴
这个春节算是李伟家这几年最热闹的一年了,因为李伟哥李锋去参军后第一次回家过年,他们家难得全部团聚到一起过年,所以李伟妈今年为自己家里准备了特别多的年货,准备好好的庆祝下这个春节。
李伟妈这些年地里操劳的少了,加上家里条件好了,人也慢慢长的有点富态了。现在家里出了一个箐华大学生和一个准军官,让她的心情更好了,每天走路都非常有干劲,步步生风的感觉,见人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特别是听到别人说她家的两个儿子厉害,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她就笑的更灿烂了,几乎笑的嘴都快合不拢了。
家里新修的房子已经完全好了,三层楼的小洋房,房子周围的白色瓷砖,不锈钢窗户阳台,和楼顶的琉璃瓦造型,无不显示出这家的气派,方圆几里都找不出一幢差不多的房子出来。房子的布局还是按照这边的习惯来的,李伟兄弟两一人一边,每边都是一厅带一个房间往后布局的。
大厅过去后是一个共同的天井上楼的楼梯,厨房也有两个,挨在一起,中间还有一个通道通往后边的院子。李伟从市里回到家后就去新房看了,房子总体他觉得挺满意的,只不过他妈把房子修成两进的模式给两兄弟准备似乎有点想多了的感觉,他们两兄弟估计以后回乡下的时间会很少的,谁也用不上这里的房子的。
迁居的酒宴就在年二十六办的,这天的天气一般,阴阴的,但没下雨。李伟家的亲戚早早的就来了,他小姨本来就在李伟家这边帮忙,小姨夫也刚刚从滨海回来过年。大姨跟二姨是必须要请的。因为她们比李伟妈大,按照李伟家这边的风俗,迁居的时候必须有个比主家年纪大的亲戚来主持才可以的。
虽然接近年底了,家家都要忙着准备年货打扫卫生的事情,但是李伟家乔迁这天村里的人也都过来了。大人帮忙的帮忙,小孩子聊天的聊天。玩耍的玩耍,把李伟家新房前的水泥平地上都占满了。
老谢一家除了谢小燕都过来了,还带着蒋靖的哥哥大蒋。谢小虎到了李伟家后如同到了自家一样,被李燕使唤的到处跑,李伟在一边看的直扯嘴,老谢夫妻在一边看了却乐呵呵的也没什么意见。
老谢来了不久,村里大队的干部也全部来了,来客的鞭炮一直响个不停,这让李伟家新房这边越发热闹起来。李伟家一头留了一年的猪这时杀了正好。除了办酒宴的,剩下的肉往冰箱里面一放,刚好留着过年。
隔着一条水泥马路的那个小鱼塘被重新用水泥修了一遍后,现在成为李伟家专门蓄养从水库里面网上来卖的鱼的地方,谁家要鱼了,直接上门用网捞了称回去就可以了。现在农村也开始慢慢讲究起来,再不是以前那种买的都是已经死了的鱼或者一次性买几条鱼用油炸了存放的,现在过年都是吃新鲜的了。
李伟家新房迁居的酒宴的鱼就是直接从这个小鱼塘里面捞了上来现杀现做的。鸡鸭也是自己家里养的,完全没用饲料放养的走地鸡鸭。李伟妈为了显示隆重。还把自家水库边的那窝麂子拉了一头大的出来杀了。
蒋靖带着他的那一帮人提前一天就过来了,他们需要先准备下的。乔迁的那天一大早他们就起床忙碌起来,忙着拍摄杀猪的趣事还有杀猪菜的做法,忙着拍摄厨房里的酒宴食物的做法,忙着拍摄乔迁的热闹场面,忙着拍摄乔迁的一些风俗。
除了白喜事。无论婚娶还是一年里面所有的节日,这些都是他准备制作的神作里面的内容。李伟家的乔迁宴办的正是时候,恰好可以作为素材之一。不过所有的旁白到时还要找人另外录的,但是文字素材现在就要准备的。
新选的大队支书跟着其他干部一起过来后,李伟就着开宴之前拉着他和老谢还有大蒋四人把修建村里的小学的事情说了下。大队支书是附近村子的。刚从市里的党校毕业接任大队支书的,这个人在李伟前世的时候也做过李伟家这个大队的支书。
这个人算是李伟印象里面最好的一个支书了,因为在他手里整个大队年纪上了七十岁的老人都拿到了一份收入。无论是油粮也好,还是一百块钱的红包,都实实在在的在每年年底拿了几年。就冲这一点,李伟就觉得这人还不错,至少没有贪婪的见钱就往自己口袋里面塞了。
不过这人做错的一件事情就是和一个经常在他面前跑的家伙结了干亲,让那家伙的儿子认了他为干爹,然后给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