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200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2002-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行!明天我们就跟着你抓鱼去。”

    沿着村前的马路边的小溪一直到底就是那口水泉的位置,水泉周围一面是山,一面是路,另外两边是一大片沼泽地。

    沼泽地原本里面的淤泥很深,人一踩上去直接就能给陷的影都没,但是搞集体的时候硬是被乡下的干部带着周围的村民从山上砍下一棵棵的大树填了下去,然后开垦成了水稻田。

    这种水稻田的产量很低,而且耕种都不方便。因为一年四季田里都是水,还是冰凉的水,干不了,人在水田里面待久了容易得风湿。

    而水稻过了抽穗期后是需要晒田,这里却晒不了。加上又是淤泥地,所以还不能动用机器,只能依靠人力来耕种,在那种地非常辛苦。

    以前是因为粮食不够吃,所以才会想着把这片荒地硬是整成了稻田。这个时候还有不少百姓种这种田,再过几年上面免了公粮后这里就根本没人种了。

    辛苦,还没什么收获,不划算。与其辛苦的种这种耕地收获那么一点点,还不如出去给别人做工挣钱了,比这轻松,收获还多。

    这个时候还有人种这种耕地,张楚他们拿着捞网过来的时候,有不少正在路边收割着水稻。有熟悉的人,见到张楚后还会打个招呼。

    几人快到水泉旁边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小片荷花。因为泉水的原因,它周围有一小片没有开垦的沼泽地,上面长满了荷花。

    这个时候花正开的鲜艳,绿叶红花在这夏日特别的醒目。这里的荷花是野生的荷花,只开花结莲蓬,不太长藕。

    也正因为不长藕,又是生长在沼泽地里,所以它们才能一直幸存下来。从张楚有记忆的时候就在这里,要不然早给人挖光了。

    老李他们一看到这小片的荷花立刻就两眼放光,红花绿叶,加上青山泉水,看起来特别的入目,也让人心情特别的轻松。

第两百零六十二章 时代的伤痕

    “好地方!山清水秀,空气也特别的清新!”

    清澈的泉水一眼能看到水底,荷花正盛开着,不时有小鱼在水中窜过。对于常在城市中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以后有时间了,得不时抽空过来这边呆呆。在这种地方呆的久了,估计能让人多活几年。”

    郑生看了眼周围有点感慨的说道,他们香江那边想找到这样的地方,很难。这里呆了段时间后,竟然让人生出一种想在这里长住下去的感觉。

    “只是你们这边还要管控下,那些煤车太多了,时间长了会把这些好东西全部破坏掉。挣钱要紧,生存环境更重要。”

    这个观点张楚很认可,他们这边现在因为沿途的村落都在设卡收费,让那些煤车也不怎么往他们村前的这条路走了,要不然更脏。

    远处的那条主干道,现在就是这种情况。两边的村子的房子都是灰灰的一层,满是灰尘,住在那种地方也是遭罪了。

    只是对于农村的人来说,他们就喜欢往路边建房子。因为交通便利,想要做点什么小生意,在路边也要方便不少。

    至于那种环境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重要。他们的观点跟郑生这种有钱人想的不一样,他们会觉得挣钱更重要。

    “这个上面很快就会出台管控的政策了。煤炭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资源,挖光了就没了,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往后我们这边就会不准挖煤了,这边的经济得转型。”

    这个结果张楚比谁都清楚,只是真要完全实现下去,要等到12年后,那已经是差不多十年后的事情。

    其实如果没有大炼*钢时期的大量砍伐,张楚他们这边的树木还要茂盛不少。那时这边到处都是水桶粗的大树,而不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稀疏的矮树。

    而现在的煤矿过度采伐,在多年以后,或许就是另外一个遗憾的根源。这是时代的伤痕,经济要发展,有些东西少不了要被开采,只有等到更往后,才会觉得当初的错误。

    “你们看风景,我先去捞些鱼,咱们中午的美味还指望着我的收获呢。”

    张楚跟三人说了下,然后自己下到小溪里面开始操作起来。他用的是捞网,往溪边的水草丛中捞一下,网里就能捞上差不多半捧的米虾,没有鱼。

    这种米虾因为小,而且只生活在水质好的地方。吃这种虾不用剥壳,也不用掐掉头,直接吃下去就好。不仅方便吃,味道也特别的鲜。

    水泉里面的鱼在张楚家这边都叫泉水鱼,不分鱼种。这里的鱼也比别的地方的鱼身上的颜色深很多,味道也好,深得附近的人的喜欢。

    只是不太好抓,才让它们一直能生存下去,要不然早抓光了。因为这些鱼不会离泉眼太远,听到动静后就会往泉眼那边飞速的游了过去。

    也只有小部分的傻蛋懒的游到泉眼去,往溪边的水草丛一钻,以为这样就能躲过危险,却不知道这样反而更容易被捞上来。

    张楚在水草丛里捞上几次,就会有一次能捞上那么一两条两三根手指这么大的鱼。有鲫鱼,也有那种叫不出名字的鱼。

    泉水鱼的做法很多种,清蒸油炸水煮都可以。不过一般都是清蒸水煮比较多点,因为这样才能真正的吃出泉水鱼的味道出来。

    特别是水煮,不仅鱼肉很鲜,鱼汤一样很鲜美。不过这些都要过几年才流行起来的,现在张楚他们家这边清蒸油炸多点。

    张楚更喜欢水煮,烧半锅水,丢几块嫩嫩的白萝卜。巴掌大小的鲫鱼和其他的鱼现杀去掉内脏,稍稍清洗下等水开了就丢到锅里。

    等锅里的汤变白后放入葱花,生姜和切片的泡椒,泡椒都是自家腌制放了糯米酒的那种,然后再放点盐就可以了,其他调料都不用。

    这样一锅新鲜的水煮泉水鱼就出来了,调料那汤味道鲜美的让人喝了一碗还想喝第二碗,比一般的鱼汤味道不知道好多少。

    泉水鱼确实很好吃,好吃的不得了,就是特么的太不好抓。张楚用捞网去捞,也只能偶尔的捞上几条笨一点的鱼,其他的全跑了。

    跑的那叫一个快啊,听到一点动静,所有的鱼跟射箭一般,刷刷的全部往泉眼那边飞游过去。

    然后往泉眼里面钻了进去,那些泉眼最大只有拳头大小,谁也奈何不了。就算给人堵在那边也没用,它们一样能从细缝钻进去。

    花了半个上午,小米虾因为游动的慢,给张楚捞了半桶。但是泉水鱼却不多,只抓了两三斤的样子。不过,这也够他们吃一顿了。

    “张楚,你不是说这段时间回家么?现在回来没?”

    捞完鱼上来,几人准备回张楚家,这个时候张楚的手机响了。电话是陆华侨打过来的,他现在在家。

    “回来了,现在正在家里捞鱼呢。你呢?在家干什么?”

    接了电话,张楚笑着回道。他现在在外面,这边信号要好不少。如果到他家,打接电话那得爬到楼顶去,要不然信号很差,说话断断续续。

    “你在家啊,正好。我爸昨晚从山上套了一个麂子,还有两只野鸡,整收拾着准备吃呢,你要过来我家么?”

    那边的陆华侨听后笑道,他家离张楚家有点距离,七八里路的样子。那边有几个大林场,野味更多些。

    而陆华侨老爸会下套,经常会去山上转悠下,套些野鸽子,野兔,野鸡和麂子这些。野猪讨不了,那家伙比较难套,小点的套子奈不何,直接会被拖走。

    最近因为家里双抢,所以他爸也没怎么去山上。昨天他们家里的农活刚忙完,加上陆华侨难得这个时候回来,趁着这个时间陆华侨老爸去了一趟山上。

    “这收获不少啊,你爸没有拿去集市卖么?”

    张楚有点好奇的问道,一般来说,像陆华侨他爸这样,应该是套了野味去集市卖。这些东西能卖不少钱,只是平时收获不多。

第两百零六十三章 口福

    “不卖!自己吃。我这回家一趟难得,我爸妈把东西全部留着准备自己吃呢。想起你说要回家,所以打个电话问问。”

    那边的陆华侨底气十足,这次挣了十多万,回家也倍有面子。这全靠张楚给个机会,所以他心中对张楚还是很感激。

    他父母不准备把那些野味卖掉,想了想张楚要回来,陆华侨便给张楚打了个电话。如果张楚在家,就给张楚家弄些。

    “我暂时去不了,带了几个东那边的老板来家里玩,得陪着他们。你有时间没?有时间的话给我捎点吧,正好招待他们,中午来我家吃饭。”

    张楚现在还在外面捞鱼,走路回家还得花时间。他记得陆华侨家里有辆摩托车,不知道这家伙有没时间送过来。

    “你家来客人了?我过去方便么?”

    陆华侨倒不是不愿意给张楚送过来,而是张楚家来了客人,他感觉自己过去似乎不太方便。

    “方便,你过来吧。介绍给你认识下也好,我在东那边,还多靠他们帮忙呢。”

    跟陆华侨聊了下,张楚就挂了电话。他没问搞网上商城的事情陆华侨考虑的怎么样,反正那家伙等下要过来。

    “你们真的很有口福,昨晚我一个同学老爸弄了只麂子,等下给我们捎过来一些,中午又有好吃的了。”

    挂了电话后,张楚笑着跟后面的老李他们说道。他们三确实真的有口福,无论是野猪也好,还是麂子也好,这两种动物都不怎么好抓。

    相对来说,野兔野鸡这些还容易抓些。因为多,也因为这些动物比较好抓,所以平常还经常能看到。

    但是野猪和麂子就不一样,一个力气大凶残,一个比较机灵警惕,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跑,跑的也快。在张楚他们这边,一个月也难见到一两次有卖这些。

    张楚他们这边专业打猎的人不多,加上封山育林,以及山上比较危险,所以打猎的也不多,这反倒很好的保护了这些动物。每年也只有那么一些倒霉蛋,才会被抓住。

    “麂子是什么东西?”

    陈生和郑生两人都不知道这种东西,好奇的问道。张楚笑了笑,给他们介绍了下。麂子并不是张楚他们这边特有的动物,不过也是受保护的动物。

    这些东西这个时候吃吃还好,因为乡下没人去管控这些。往后就要被限制了,想要吃,还只能偷偷的吃,要是给人看到,或者脑残往朋友一圈一晒,那就得完。

    回到家,张楚妈正在晒着谷子,他们家已经开始双抢了,收割回来的稻谷要先晒干才能收起来。张楚家是花钱请别人收割,他妈就在家里晒谷子就好。

    所有田按亩数承包出去,还包括第二季插秧。张楚家连饭和饮料这些都不用管,每亩多给点钱便好。

    为此张楚妈说了好几次,这得花不少钱呢。人家有些主家管饭,管点心,一亩要便宜不少钱呢。

    张楚也就听听,如果不是他父母一定要种那点田,他实际上想把家里的水田全部承包给别人好了,这样啥都不用操心。

    他们家也就四亩多水田,一年几千斤稻谷交了公粮后,剩下的还能有多少?乡下的大米不值钱,这些连一万块钱都卖不到。

    往后随着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大米才开始慢慢变得贵起来。只是终究人口田太少了,只有承包出去,大面积的种植才能有收获。

    陆华侨来的很快,他骑着摩托车,提着一只野鸡,还提着两只野鸽子,另外一个口袋里面装着几斤麂子肉,这个时候张楚家正收拾着准备午餐。

    被分手的沮丧,这个时候在他脸上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脸上还多了一些更自信的神采。

    “你这在家呆了几天,气色更好了啊。”

    见到这家伙过来后,张楚把他给老李他们介绍了下,然后笑着调侃了他。

    “家里什么都不用想,也没什么压力,除了干干农活,每天都是好饭菜吃着,这气色能不好么?”

    陆华侨笑着回道,他以前的工作经常出差,到处跑。平时吃东西也有点不固定,有时候随便吃点就完了,怎么有家里好?

    “你在粤省哪上班?”

    陈生和郑生跟陆华侨打了个招呼后就没怎么说话,他们两一直都是这性格。老李要好不少,跟陆华侨随意的聊了起来,他挺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

    “在这边呆的越久,吃的东西越多,我这心中的遗憾就越来越深。哎!以后回东了,估计得有一段时间会吃不下那边的东西了。”

    中餐是麂子肉,米虾还有泉水鱼,以及一些野猪肉。吃完后,老李有点苦恼的拍拍自己的肚子说道。

    “你们这边的泉水鱼就跟那茶叶一样,太稀少了。要不然这种鱼拿到外面去卖,肯定也能卖上一个高价钱。”

    “这个不一样,这种鱼如果能卖一个高价钱出来,估计它们就会绝种。它们跟茶叶不同,茶叶只能按季节收获,这鱼什么时候都可以捞,还不论大小。”

    郑生在一边反驳道,他对人类的贪婪性了解的非常清楚。张楚他们这里的泉水鱼因为量少,不好捕捞,加上没什么名气,就附近的人知道,所以才一直都存在。

    “确实,这些东西就是这样。”

    郑生这话一出,其他几个人听后想想,确实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东西经不起吃的,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被国人盯住,能给吃的绝种。

    后世的互联网信息发达起来后,经常听到国外某个地方的什么东西泛滥,这让国内多少吃货眼睛冒光。

    如果那些东西生活在国内,早就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还能让它泛滥起来?这也是国人对国外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感觉那些人简直就在浪费资源。

    张楚他们这边算比较偏僻,周围这方面的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并没出现什么过度的捕捉。这让那些东西也能好好生存下去,要不然很难见到这些。

第两百零六十四章 发展的阵痛

    “下午我们去哪转转?还是去你家水库那边钓鱼去?”

    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几个人只是随便聊了下后就跳了过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