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的冲着司机笑了笑,李想躲回到了人行道上。最近李想特别爱走神,刚才送吴大伟上了出租车之后,竟然就这么站在马路边上开始走神了,要不是现在燕京的车还没有后世的那么多,这会儿早就让人给骂上了。
自嘲的笑了笑,看到远处驶来一辆黄面的,这种燕京八十年代末开始兴起的出租车,因为浑身上下都涂着黄色的漆,因此没燕京人亲切的称之为‘黄虫’、‘小面’。这个时候的燕京大街上还看不到后世的‘现代’牌出租车,现在燕京满大街跑的都是这种‘大发’牌的‘黄虫’,10块钱10公里,平均一公里才一块钱,而且无论是载人还是装货,都特方便,因此这种‘黄虫’在燕京的地面上发展的特别快。李想清楚的记得,到了98年燕京禁制‘黄虫’上路的时候,仅仅燕京的地盘上,这种‘黄虫’就高达十多万辆!
前世自从98年禁了‘黄虫’之后,李想就再也没有感受过这种冬凉夏暖、屁股后面狂喷黑烟的面的滋味了,因此李想扬手招了招,想再次感受一下这种‘小面’的滋味,结果一伸手不要紧,远处那辆黄虫还没有凑到跟前,李想的身边“嗖嗖嗖”的停下了五六辆‘黄虫’!
李想哑然失笑,这种一招手最少也得出现五六辆‘黄虫’的情景,也是当年燕京的街头一景!随便选了一辆看起来成色比较新的面的,李想怀里揣着一张存了一百七十万巨款的银行卡,手里拿着装着另外三十万美元合同的皮包,一屁股坐在了黄面的的副驾驶上,对着出租司机说道:“师傅,受累,北邮西门!”
第十九章 力挺
就在李想在工行和吴大伟转账的时候,在北邮的办公楼三楼的小会议室内,十来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正神色肃穆的围坐在圆形会议桌前,几乎每个人的指间都夹着一根香烟,缭绕的烟雾从每个人的指尖升起,在小会议室的半空中融合在一起,将整个小会议室的空间全部笼罩了起来。
圆形会议桌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个烟灰缸,可此时,那些烟灰缸中几乎都堆满了烟头,天知道这些五六十岁的老头们到底抽了多少烟,如果要是赶上一个不知情的进来,估计一准儿得打119火警电话。
坐在中间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抬手看了看腕表,说道:“院改校的事情咱们就这么定下来吧,这个学年对咱们学院来讲很重要,我希望各位主任们能够切实落实好学院下发的各种制度,咱们群策群力,争取明年让咱们北邮的院改校成功办成,一旦咱们的院改校成功,在座的各位以后就是就不叫系主任了,而是改称院长大人啦!哈哈。。。。。。”
说话的这位老人,正是北邮现任院长方宏斌院长,而此时坐在小会议内的这些年近古稀的老人,除了学院书记和几位副院长外,剩下的就是北邮各专业的系主任。可以说,北邮的头头脑脑现在都坐在了这里。
方院长的话也引起了众人的一阵低笑,待到笑声平息了下来之后,方院长又说道:“今天的会议内容大家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的落实,一定要保证咱们北邮院改校的成功实施,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希望各位一定要严肃对待。好了,还有什么事没有?要是没事的话,都这个点了,咱们一起去小食堂聚一顿餐吧。”
方院长的话音刚落,一群人都准备收拾桌子上的文件了,信息工程系的周大宏举起了手,说道:“院长、书记,还有各位主任,我这里有点小事情想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商量一下,还请各位稍等,待我说完。”
信息工程系是北邮的拳头专业,作为系主任的周大宏教授,在学院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他这么一说,一群老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着周大宏准备听听他要说什么。
清了清嗓子,周大宏说道:“是这么回事,前两天一个今年的大一新生拿着一份他独自设计的无线寻呼系统找到了我,让我帮忙给看一看他设计的这套系统。结果呢,我被震惊了!这个新生拿出的这套无线寻呼系统,是一个极为完整的系统,而且是一套极为先进的系统,绝对是一套远超现行的那套ycf121系统,是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寻呼系统,而且这份资料中,还详细的写明了各种基站设备甚至客户终端寻呼机的制造工艺,虽然没有经过实物验证,可我能够从这份资料的具体参数上,看出这套系统的完整和缜密。”
周大宏的话顿时就引起了众位老人的兴趣,这个年代的教授,远远不是后世的那些‘叫兽’能够比拟的,这个时代的教授绝对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知识份子,即便是校长方宏斌,每年都会有教课任务,哪像后世的那些校长、院长,除了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之外,实事基本上不做。
“呵呵,能得到老周认可的技术,应该是一套相当不错的技术了。咱们晚吃会饭不要紧,老周,你就详细的讲讲吧。”院长亲自发话,一群老人又重新坐了下来。
周大宏也没有客气,继续说道:“我把那个新生所设计的系统这两天仔细的看了好几遍,我可以很很定的说,这绝对是一套可以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的先进技术!至于那个学生,他原本的想法是要用这套技术进行自主创业,也就是准备开办一家无线寻呼台以及制造这份技术上的无线寻呼基站设备和寻呼机,那位学生的意思是想咱们北邮进行合作,让他的产品冠上咱们北邮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产品的名头,然后北邮可以获得10%的股份,而且那个学生承诺,一旦合作成功,可以每年为咱们北邮提供最少不低于50万的分红。。。。。。”
“轰。。。。。。”,周大宏的声音刚落,小会议室内就开了锅,一群老教授们纷纷议论了开来,包括院长、书记在内的学院高层,也不禁开始了讨论。
“老李,这个点子不错,现在咱们国家也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新生的这种做法很符合国家的政策啊!”
“老刘,这个事我看不太妥当啊!那个学生的点子是不错,而且能够得到老周那家伙的认可,说明那个学生的设计肯定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和咱们北邮合作,而且还要让北邮入股,这个事情未免就有点异想天开了!咱们北邮是什么单位?咱们可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学院啊,怎么能够和一个学生合伙做生意?这要是传出去了,咱们北邮的脸可就全丢光喽!”这两个谈话老人的是北邮两个专业的系主任。
同样的议论,在各个系主任之间也是纷纷展开。
“赵书记,方院长,五十万的分红啊,咱们学校一年的教研经费才多少?而且咱们又不用付出什么,无非就是一个实验室的名头,我觉得这事可行!”学院的一个副院长显然对这个提议很心动,正在试图说动院长和书记。
“老冯,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先不说咱们北邮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再一个就是谁也无法保证那个学生的无线寻呼台以及他的设备就会那么好,毕竟没有经过实践论证,一切只是仅凭一份书面设计,万一要是那个学生搞砸了,那不就等于说咱们北邮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出品的产品不合格吗?这对于咱们北邮的名气可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啊,这种责任谁来负?谁又能负的起这种责任?再说了,今年和明年可是咱们院改校的关键时刻,这时候要是出个这种事情。。。。。。”
“这。。。。。。”那个姓冯的副院长也是无话可说。
。。。。。。
看着周围的系主任们也在低声争论这个事,方院长扭头看了看赵书记,赵书记微微的摇了摇头,方院长略一思考,冲着赵书记点了点头。
学院的一把而二把就在这种无声中达成了协议,现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切以求稳为主,这种思想显然是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轻轻咳嗽了一声,方宏斌说道:“大家都静一静,老周,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咱们大家听一听老周的意见吧。”
周大宏点了点头,说道:“以我自己的立场来讲,我是非常赞同这个孩子提出的这个计划的。那个孩子的设计先放到一边不说,仅仅是那个孩子的那种极强的自主创业精神,我认为就值得我们学院给予大力的支持。那孩子现在确实年轻,很多地方考虑的可能不是那么周到,但如果我们仅仅凭借这个就否决一个孩子的梦想,我认为这不是我们一个教授学生的高等院校应该做的,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
“老周,你这么说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了吧!”刚才持反对意见的那个副校长出口打断了周大宏的话,不阴不阳的刺了周大宏一句。
周大宏瞥了一眼那个专管后勤的副校长,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说道:“我们学校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书这一块我们学校做的很不错,可是育人呢?没错,现在的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可同样,这群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社会,因此我们这最后一班岗,就更应该教导他们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该如何成功的融入到社会中去,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而对于这个想要自主创业的孩子,我们的做法就是要鼓励他并且帮助他,而不是嘴巴一张凭借着个人的喜好就直接否决他,那样很有可能会让这个孩子遭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还有可能一蹶不振!”
“可是你也无法保证那个孩子就能百分之百的成功啊,万一那个孩子要是失败了,咱们学校可就跟着受连累,而且现在又是院改校的关键时刻,这种时候出现这个问题,谁来负责?”那位专管后勤的副校长大声的反驳,刚才周大宏的那种不屑的神情,深深地刺伤了这位副校长。
“我来负责!”周大宏一拍桌子就战了起来。
“当时那个孩子讲这份资料交给我并且和我说起他的计划的时候,我从那个孩子的眼光中看到的是一种极为强烈的自信和深深的希望,他的眼光中充满了对未来成功的希望!我看得出来,那是发自那个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因此我不忍也不能就这么让这个孩子的希望如此轻易的就破灭掉。那是我们的不负责任,也是对那个孩子的不公!诸位,我们是一个堂堂的高等学院,就算那个孩子失败,对我们无非也就是有一点点影响罢了,我们并不会失去什么,可如果我们还没有让那个孩子开始,就残忍的将这个孩子的梦想扼杀在襁褓中,这绝对不是我们一个高等院校该做的事情!”
顿了顿,脸色有些潮红的周大宏继续说道:“因此我刚才说,如果那个孩子的事情出了什么问题而让学校受到什么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损失我来负责!我周大宏说到做到!”
方院长和赵书记苦笑着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是先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两个在工作上配合已久的老搭档,自然清楚对方的意思是什么,于是方院长开口说道:“老周啊,咱们这不是在商量嘛,你又何必说那么重的话?学校目前确实不适合以整个学院的名义去和那个孩子合作,毕竟咱们现在面临着院改校的关键时刻,可我们学校也不能就扼杀掉那个孩子的梦想,这样吧,既然你这么看好那个孩子,那么就以你们信息工程专业的名义和那个孩子合作一次,也算是为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探探路。至于名义嘛,你手下不是有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吗,就用这个实验室的名头吧!”
第二十章 华夏第一
周教授在学院的高层会议上为李想据理力争,这事李想现在并不知道,或许以后也不会知道,周大宏就是这样一个性子,是一个真正为学生考虑的好老师,这种为自己的学生争取有利条件的做法,在周大宏眼里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自己这个当老师的不为学生争取,难道要让学生自己赤膊上阵吗?
因此周大宏不会将今天会议上的事情给李想说,即便是李想问,周大宏也不会说的。不管怎么样,虽然没有争取到最好的条件,可是学院同意拿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名头出来,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让步了,对此,周大宏感到很欣慰。
不过,散会之后,连饭都没有顾得上吃的周大宏,原本是想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想的,结果到了操场上询问了李想的辅导员,这才知道李想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来进行军训,而到了李想的宿舍,寝室内也是空无一人。
原来李想从工行回到寝室之后,一个人在寝室内呆着也很无聊,于是这家伙在寝室内没待多长时间,趁着今天下午的时间还有大把,拿起昨天三哥李清波给留下的联系方式,准备到三哥父亲的那家无线电厂去实地考察一下。
三哥父亲的那家无线电厂距离北邮不算很远,出了北邮西门向南步行二百多米,到明光桥北站,然后从哪里乘坐693路或者392路公交车,一路沿着西土城路、学院路、学清路到清河南下车就可以。三哥父亲的那家无线电厂,就在后世的五环上清桥附近。(嘿嘿,熟知燕京的书友们,千万可别和某家电子厂重合了啊,这个无线电厂纯粹是小墨杜撰出来的,万勿对号入座!)
出门前李想在寝室内用寝室里的ic卡电话给三哥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大概几点到。当李想找到三哥父亲的那家厂子的时候,三哥的父亲李茂生正在厂门口等着李想呢。
前世李想和李茂生见过很多次面,现在虽然李茂生显得很年轻,可李想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三哥的父亲。
“叔叔您好,您就是李清波的父亲吧?”李想走上前去,很礼貌的打招呼。
“啊,我就是,我就是,你就是清波的同学李想吧。来来来,进来坐,外面的日头太足,怪热的。”李茂生很热情的握着李想的手,一边寒暄一边将李想迎进了门口的传达室中。
这家无线电厂的规模还是不小的,当年也是淀海区的一个明星企业了,职工有一千多人。只可惜,这几年因为体制的问题,厂子的情况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眼看着就要倒闭了,没有办法,这才在区里的领导主持下,进行改制。现在改制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