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课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暗课堂-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侦查之外,无人机载重量超过50公斤,可以携带5枚10公斤的炸弹。遇到beta集群,可以采取轰炸!

    简单说,无人机是侦查和攻击结合。

    既然可以通过悬停在beta群上空侦查光线级的位置,又可以向下方扔出炸弹,完成歼灭beta的任务。

    即使无人机被炸毁,也可以向后方提供数据——进一步确定,计划歼灭的目标所在的位置。

    “让他们悄悄我们蓝军的力量。”蓝军的高射机枪发话了!

    为了模拟光线级,所以,蓝军的机枪手都是部队里面挑选的神枪手。即使是神枪手,跟光线级相比,还是有巨大的差距,但是,增强火力的密度,来实现类似于光线级的拦截能力。

    十多架无人机,陆续被机枪交叉火力给打爆掉了。

    “就这种小东西,还取代战术机,开什么玩笑?”蓝军机枪手们不禁吐槽。

    蓝军模拟光线级,发现了目标后,光线级肯定会射杀。

    毕竟,beta战术就是这么简单。坦克级(纵长4。4米,横宽1。9米,全高2。8米)、要击级(纵长19米,横宽28米,全高12米)、要塞级(纵长52米,横宽37米,全高66米)等等怪兽,不断的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光线级的beta,则是负责用高能激光,把空中的炮弹、火箭弹、导弹、炸弹等等物体拦截,以此来保护beta集群。

    就靠着这么简单的战术,beta平推欧亚大陆上众多的国家和地区。

    而人类以前应该的战术是——十多米高的战术机低空飞行,越过大量的地面beta,直奔被层层beta保护起来的光线级,然后将之歼灭。歼灭了光线级之后,人类的优势火力,就可以发挥作用,可以迅速的消灭残余beta!

    不过,战术机太考验卫士的经验和能力了,大多数战术机卫士甚至,执行光线级呐喊任务时活不过8分钟……仅有极少数的王牌卫士,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完成光线级呐喊任务。

    所以,战术机不仅仅造价贵,维护成本贵,而且,战场上还非常容易损毁。与此同时,卫士的培养成本,更是天价。

    大量的军费,投入到战术机部队,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无人机不靠卫士的经验和技术,更多是靠着——廉价、量产和无人机群的数量优势。

    与此同时,无人机的操作者是非接触作战,比战术机的卫士生存率要高的多。所以,随着参战次数增加,无人机操作人员,将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高手。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无人机完爆昂贵的战术机!

    剩下的,就是性能了!

    再便宜的武器,如果作战性能没有达到预期,也不可能被采用!

    “找到你了,光线级!”后方坐镇指挥部的龙小光说道,“全军出动,向光线级发出歼灭战!”

    铺天盖地的无人机出动了,至少有1000架……

    大量的无人机,采取了贴地飞行……

    这样避免暴露在光线级的射界!

    高射机枪模拟光线级,所以只对接近至三百米以内的低空飞行无人机,进行射击。

    而机枪阵地的位置被发现之后,机枪手除非打爆所有的无人机,否则,只要有少数的“炸弹”被扔下来,他们就必败无疑。

    “干掉这些无人机!不要让他们嚣张啊!”

    “蓝军必胜!”

    此起彼伏的火力之下,超过两百架无人机被击毁……

    然后,剩下700多架无人机,已经成功的悬浮在高射机枪阵地上空。

    “投弹!”

    龙小光心情愉悦,下达命令。

    然后,无人机操作小队,十多名队员,纷纷的开始对电脑屏幕进行操作……鼠标一筐,点投弹!

    然后,那些带一点爆炸效果,实际上,却没有杀伤力的演习弹,不断的砸向那些机枪手身上。

    炸弹虽然没杀伤力,但是,五颜六色的颜料,会把对方涂成大花猫!

    “停止,停啊!”

    “投降了!”

    “投降还砸,虐待俘虏啊!”

    “阵亡了,还投?我已经阵亡了啊啊啊……”

    “你们虐待亡灵!”

    战场上的导演组,判定红方胜利!

    但由于无人机上的炸弹还未投完,所以,追着这些“敌人”继续投弹!

    当然了,胜负已分……

    在场的首长们,纷纷站起来鼓掌!

    “无人机赢了!”一号首长看着聂元帅。

    聂元帅点头说道:“老了,跟不上军事科技的发展了!年轻时候,以为导弹、原子弹和卫星就是高科技。后来又出现了宇宙军,以及战术机。现在,又出现了无人机,难道,今后我军要以无人机为主了?”

    “无人机是非常依赖于通讯基站等等基础设施的武器,基础设施还未完善之前,战术机还得担任主力!”一号首长并没有因为更好用的武器,就彻底否定战术机。

    毕竟,人类用战术机已经八年了,目前,国家还有一大批的王牌战术机卫士,还能继续发挥余热。

    此外,共和国也获得了白银武提供的二代机、三代机的资料,吃透这些技术后,共和国在战术机的技术方面,也会走在国际最前列……

    只不过,有了无人机之类的新式武器,共和国显然不止战术机一种选择了!

第十六章 这世界居然没人知道摩尔定律

    “你们的演习,证明了无人机在技术上确实具备可行性……”一号首长说道,“不过,这次的演习所用的核心设备,包括最重要的电信基站和芯片,都是你们带过来的。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国产化?”

    “国产化并不困难,实际上,半导体芯片做大一点,重量稍重一点,也是可以用的。基站所用的无线电天线等等技术,这个世界已经具备,吃透技术,国产化难度不大。问题是——无人机战术采取机海战术,需要海量的基站!”李锋表示说道,“每个地面的基站制造成本和建设成本十万元计,确保全国,以及对周边地区作战信号无死角,至少要架设1000万个基站,那么,基站的总投入不低于1万亿元人民币。”

    “这么贵?至少都够生产二十万架f…8了!”聂元帅闻言,不由皱眉说道,“况且,比我们现在的gdp总额还要高,上哪找那么多资金去?”

    李锋笑了笑说道:“聂老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些真不是问题。我们那边,共和国的gdp,早就破百万亿人民币了,总gdp早就爆掉美国了。在我们眼里,国内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国内的移动通讯消费市场兴起之后,用消费者支付的电话费,即可建设和养活这张庞大的通讯网络。非战争地区,可以民用。战争爆发地区,可以征用基站设备,供无人机使用!”

    “gdp百万亿人民币?跟美元比汇率多少?”聂元帅问道。

    “六七块钱换1美元吧。”李锋说道。

    一号首长点了点头,笑道:“看来,我们这边的世界,给其他平行世界的共和国拉低了平均gdp了!”

    “没呀!”李锋说道,“这边环境使然,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要知道,这边全世界的人口,现在只有20多亿了。而且,还在持续的降低中,到21世纪初,也就剩下10亿人口了。

    共和国在抗击beta第一阵营,未来的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却没有出现下降。反而,占据全球总人口的比例,还是增加了。由此可见,对比欧亚大陆的诸国,共和国已经是最成功的一家了。

    当然了,这也跟beta西进有关。beta大量的向西面推进,一只推平了欧洲之后,西面没有发展空间之后,肯定还会回头向东面推进。

    因此,现在的欧洲诸国,给共和国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努力发展,才不会辜负那些无意帮中国争取时间的诸国家的美意!

    等到穿越者提供给中国的很多技术转化为了生产力和战争潜力之后,地球上的beta,也就那回事了……

    当然了,这个世界的联合国比较残脑,阻止各国单独进攻和消灭beta巢穴,认为主动进攻,会引发beta的正对性的进化。

    其实,这都是地球人的误会,beta不是生物,也不存在进化。

    其他的世界线上,某beta的重头脑级自己说了,自己是自律矿工,幕后创造它们的硅基造物主,在它们眼里,才算是生命。自然不是生命,也就不存在进化之说。

    实际上,beta主要的用途是挖矿,有钻地的能力,有切割的能力,或者搬运的能力。这些能力,兼职用来对付人类,所以,战争其实很业余,让人类可以找到破绽。唯一无解的是beta的数量!

    实际上beta根本没有专门针对人类,任何一种矿工单位,都是为挖矿而设计的。兼职用来消灭人类,仅仅是为了占领矿区,避免挖矿时在于矿难(人类抵抗beta侵略而反抗,杀伤beta的行为。)而造成损失。

    每当一个矿区中beta数量饱和,beta就会派遣多余的矿工单位,向其他地区扩张开分矿。

    开分矿之间,要排除矿难和自然灾害,也就是把分矿所在地的人类给消灭掉。

    人类自然要拼命抵抗了——beta又占据我家园,又鸡犬不留,嗯,甚至动物和植物都被beta消灭掉了。人类为了生存,不反抗才怪!

    总之,beta和人类的战争是无解的!

    人类一直屈居下风,主要也是因为beta源源不断的数量。也既是人类在爆产能方面,一只输给beta!

    而人类想要取胜,必须要在生产力方面,不输给beta!

    “目前,这种无人机量产和应用于实战,最迫切的是需要什么?”一号首长说道。

    李锋蓦然想起了本源世界的历史上,1993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访问乌克兰,乌克兰的官员陪同,询问继续完工航母,并且,交付俄罗斯海军的可能性。当时,黑海船厂的船长,马卡洛夫向大家报告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

    当时,俄军海军官员不甘心,问道:“如何才能完成它?”

    马卡洛夫的回答是:“需要有,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只有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但这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

    而这个世界的我兔一号领导人,询问李锋需要什么的时候。

    李锋想了想回答说:“具体需要什么,我也不清楚……请问龙小光同志吧,他是负责技术的!”

    接下来,首长自然又找龙小光问话。

    龙小光的回答是:“集中大量的各学科的专家,吸收消化我提供的技术资料。然后,科研单位和工业生产单位攻关,最快速度把通讯基站给造出来。至于芯片方面,一开始落后一点没关系,但是,一定要以比摩尔定律更快的速度发展!”

    “摩尔定律?”首长愕然。

    “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叫摩尔的工程师,提出摩尔定律吗?”龙小光奇怪的询问,“我们那边,几乎是全世界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

    接下来,一号首长开始问身边技术专家,结果……没有一个人听说过摩尔。甚至,英特尔公司,那是什么鬼?

    这边德州仪器、ibm、贝尔实验室倒是大名鼎鼎。后来崛起的英特尔、微软之类的,都没有发展起来。毕竟,英特尔和微软想要发展起来,也是时也命也,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让这类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个世界,计算机主要还是大型机为主,连英特尔都没发展起来,自然大名鼎鼎的摩尔定律也无人知道。

第十七章 摩尔定律和移动通讯

    龙小光解释了一番说道:“摩尔定律在我们那边世界很有指导意义——大意是,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个说法就是——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虽然,不能说摩尔定律一直生效,但按照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全力发展半导体行业,至少未来30年还没摸到瓶颈。即使30年后,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实际上,仅仅是工艺进步越来越难,并不代表半导体产业不能在进一步。”

    “至于,国产化的问题,已经得到一部分解决。我简化了xarm芯片设计,一颗芯片上集成10万晶体管……这个芯片暂时命名为凤巢1芯片!这颗芯片,可以替代高端芯片,作为无人机的控制芯片。当然了,凤巢1芯片不仅仅用于无人机,而是一颗通用芯片,以此为基础开发手机、电脑、服务器、游戏机都是可以的。一种设计,多种用途,批量生产这一种芯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等到第一代芯片量产,并且,开发了大量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即可实现,用市场的利润,熬支持研发的投入。”

    “移动通讯基站,我也有几个方案,分别是第一代移动通讯基站标准,仅用于移动电话,并不能服务无人机等等高端的应用。一开始可以先推出第一代基站,因为,第一代基站已经可以量产,用第一代基站来发展移动通讯市场。之后,逐步换上能支持军事,可以操作无人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通讯。”

    随着龙小光汇报工作完成后,一号首长提问说道:“对集成电路我也是稍有了解,美国目前掌握的3微米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芯片,最多也不过集成了3万晶体管,当前,我们国家集成电路的制程还停留在5微米工艺,10万晶体管的芯片,真的能靠5微米的工艺造出来?”

    “这个,首长!”龙小光狡猾的说道,“一颗芯片,又不是被规定,非要采用单核心。凤巢1芯片,不是单核心,而是多核心。单核仅集成1万多颗晶体管,但是……8核心集成10万晶体管完全没问题!”

    “多核心?”一号首长说道。

    “原本,这是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单位面积集成的晶体管不能再以以往那样的速度在增长,于是,芯片竞争竞赛的厂家,开始走上多核心之道。”龙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