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粉碎机-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是被疼的。

    一个征战几十年的老将还不会被这点疼痛击倒,击倒他的是对这诡异情况的恐惧,他是真得被吓住了,此刻他想后退躲避却同样拼尽全力也依然不能挪动自己的脚步,他眼看着那皮鞭的抽落,感受着那脸上传来的剧痛,看着杨丰身后镜子上那张再一次被抽成烂肉的脸,他甚至能看到鞭子带起的血肉飞过自己眼前。

    他却只能无助地承受。

    他甚至连跪下求饶都做不到。

    他的整个身体都被禁锢住,除了能够惨叫,能够用目光表达他的恐惧之外什么都做不到。

    然后杨丰的脸上再一次换成诡异的笑容,伸出手在夏侯再一次被抽烂的脸上拂过,那脸再一次恢复了完好,紧接着他带着狞笑用皮鞭第三次抽落……

    王必在一旁都哭了。

    许褚等人也被吓得寂若寒蝉。

    夏侯那些部下同样被吓得浑身颤抖。

    这些跟随他征战半生的猛士们受到的刺激更狠,夏侯还需要依靠杨丰身后的镜子看自己的脸,而且还不时被杨丰遮挡视线,但他的这些部下可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眼看着他们的将军脸被皮鞭抽烂,然后皇帝陛下抬手之间那脸又诡异地完好无损了,但紧接着那皇帝再次一鞭子抽烂,然后再治好然后再抽烂,就这样一遍遍重复着,在这重复中将他们的勇气抽得荡然无存,很快他们就纷纷跪倒在四周,他们诚惶诚恐地叩首在地乞求皇帝陛下的饶恕。

    但杨丰依然没停下。

    他就像在玩一个乐此不疲的游戏般一遍遍修复夏侯的半边脸,然后又一遍遍抽烂,同样在这一遍遍的重复中夏侯的目光由桀骜变成惊恐由惊恐变成畏惧由畏惧变成哀求,但哀求也没用,杨丰还是不停地玩着这个恐怖的游戏,直到夏侯变成一具绝望的行尸走肉……

    这时候两位昭仪赶到了。

    “陛下开恩!”

    曹节姐妹抱住了杨丰腿哭喊道。

    “饶你这条狗命!”

    杨丰把鞭子一扔冷笑道。

    就在同时夏侯身上的禁锢瞬间解除,他一下子瘫在地上,甚至连站起的力量都没有,只是在那里不停地颤抖着,王必赶紧一挥手,几个夏侯的亲信战战兢兢上前,把他们的将军架起来,实际上夏侯身上已经没有伤了,不过他力量耗尽是真得,他全部力量都用来支撑自己不被杨丰折磨疯了,此刻根本就像虚脱一样。

    “陛,陛下,请至行宫歇息!”

    一个文官咽了口唾沫,上前一步战战兢兢地对杨丰说。

    “前面带路,你也跟着!”

    杨丰对夏侯说道。

    刚刚停止颤抖的后者几乎是本能反应般哆嗦了一下。

    杨丰看了看他。

    “你过来!”

    然后皇帝陛下叹了口气说道。

    夏侯哆哆嗦嗦地上前,杨丰看了看他那张少了一个眼睛的老脸,然后对那个文官说道:“城里的监狱里有死囚吗?”

    “回陛下,有!”

    那文官说道。

    “找一个来,这好歹也是个大将,缺一个眼睛像什么样子,你不要觉得朕教训你是坏事,朕教训你那也是为了你好,你这河南尹做得也不错,沿途朕都看到了,百姓们也算是安居乐业,虽然说不上丰衣足食,但至少还没看见饿死人的,你也算有功,朕就赐你一只眼睛吧!”

    杨丰对着夏侯谆谆教诲。

    夏侯腿一软又跪下了。

    “臣当效死以报陛下厚恩!”

    他趴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

第七四七章 天书

    “老臣见过陛下!”

    洛阳略微修缮过的旧皇宫一座大殿,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郑重地向着杨丰行礼。

    “平身,建公请坐!”

    杨丰向旁边一摆手说道。

    这是司马懿他爹,司马防目前的身份是汉臣,尚书右丞,曹操就是他举荐起家,他当然不可能做丞相属臣更不可能做魏臣,他大儿子司马朗也是汉臣,兖州刺史,但司马懿是丞相属臣,不过司马防很少在许昌,尚书省完全就是摆设,他这个右丞同样也是摆设,在不在许昌都一样,随便找个理由在老家养老就行,而他老家就是黄河对岸,皇帝驾幸洛阳他当然不能不来……

    实际上不只是他。

    此刻皇帝陛下座前还有另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文先兄!”

    司马防没有直接坐下,而转身向另一边坐着的老人行礼。

    “建公弟!”

    前太尉杨彪起身还礼笑道。

    弘农是杨丰的下一站,作为刘协的老臣,弘农杨氏目前的首领,早就称足疾在家的杨彪,得知天子巡幸下一站就是自己家乡的消息后,立刻不辞辛劳地提前到洛阳迎接,至于他儿子杨修此时还没被曹操弄死。

    紧接着另外一个稍微年轻些的在座者起身向司马防行礼。

    “孔明先生!”

    司马防笑着还礼。

    这不是诸葛亮,而是陆浑山的隐士胡昭,司马懿的老师,话说这隐士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首先必须得有学问,没学问那就是黔首。

    “都是熟人,无需再多礼!”

    杨丰颇有些不耐烦地说:“孔明先生乃朕所召,二位皆朕之老臣,今日正好为朕做一件事,朕此前得昊天上帝所赐天书以教化世人,欲于洛阳建学以教学子,只是朕需巡幸四方以弭兵戈,故此邀孔明先生下山以主持此事,二公正好襄助,以后朕巡幸途中所遇可造之材皆送此处。”

    “老臣谨遵陛下旨意!”

    杨彪和司马防同时行礼说道。

    “陛下,那天书可否赐老臣一观?”

    杨彪说道。

    他一到洛阳就听说了皇帝陛下暴打夏侯的传奇,在此之前许都城内很多类似神迹他也都听说过,像这种世家豪门在许都都有自己耳目,消息灵通得很,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奔波数百里从弘农赶来。这个老头可是汉朝的忠臣,刘协的死忠,当初一起逃难时候都没分开的,后来曹操把刘协接到许都后,他自知留下来也没什么好结果,所以才称病回家的,但听自己留在许都的亲信回去报告的天子展示神迹消息后,还是立刻就跑来估计还想发挥点余热什么的。

    司马防也是如此。

    此刻天子居然还有天书,那当然要先一睹为快了。

    “欲睹天书?那就随朕来吧!”

    杨丰起身说道。

    话说又到他装逼的时刻了。

    他搞这个学校其实就是先预防像当初在穿冉闵时候一样,突然间出现个意外情况不得不离开,所以提前把种子播下,选胡昭主持一是他就干这个的,二来胡昭出身比较合适,他不是那些掌握实权的顶级世家,这样的人如果按照魏晋的标准应该算是寒门庶族。

    实际上这时候的隐士大多如此。

    比如亮亮。

    亮亮以魏晋标准算也是寒门。

    尽管他祖上有个司隶校尉,而爹是郡丞,他叔叔是太守,琅琊诸葛家在地方上算豪门,但相比那些真正的魏晋级别士族还差些,他叔叔那个太守是刘表封的,水分很大,他爹的郡丞明显不能代表家族多么显赫。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士族与寒门的划分,虽然事实上已经形成,但九品中正制的诞生才确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九品中正制就是以对士族与寒门的分割,换取那些已经变成事实上士族的顶级世家的支持,所以亮亮依然算世家子。

    剩下其他几个著名的隐士如司马德操,庞德公都是如此。

    他们不是普通人家。

    但他们也达不到士族的标准。

    所以他们都是寒门庶族,话说寒门可不是说贫寒,而是相对于金字塔巅峰的那些士族来说,等级比较低一些的世家,九品中正制坏就坏在它人为地把世家划分了等级,而且这个等级后期越划越清晰,以至于到最后等级成了一切的标准,等级成了决定身份的标签,就像欧洲的贵族与平民般泾渭分明。

    “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到最后都到了这种地步。

    连李弼的曾孙都能和杨素的儿子变成不同的等级。

    甚至到最后完全变成几个大家族始终垄断权力,以至于想改变它,或者说下一等级想出头只能用暴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南北朝绵延不断的混乱,就是等级之间的转变努力,直到后来科举制诞生才给了下一等级一条新的道路。

    胡昭就是个类似司马德操的隐士。

    他还是钟繇的师兄,两人同是行书鼻祖刘德升的弟子。

    杨丰带着他们走出大殿,外面的四轮马车早就等候,这些铝合金制成的华丽马车同样如同这个时代的神迹一般,杨彪三人在宦官搀扶下登上各自的马车,旁边许褚和夏侯已经骑马等候。后者由杨丰亲自操刀做了眼球移植手术,神经等系统的接驳都堪称完美,基本上可以当自己的眼睛使用,就是需要服用排异的药物,好在小倩紧急向杨丰传过来这类药物的构成,然后杨丰又给手搓了一批,所以这个问题轻松解决,这时候的夏侯瞪着俩眼格外有神。

    他们一行紧接着出了洛阳,然后向北直奔北邙山下,很快就到了一座正在清理场地的悬崖前。

    “陛下,这是?”

    司马防疑惑地问道。

    “朕的天书就在这里!”

    杨丰笑着说道。

    他的话音落下同时,整个人腾空而起,一下子到了悬崖前的半空。

    杨彪三人被吓得同时尖叫,然后下一刻他们的尖叫就停不下来了,因为杨丰就那么上前一步,随着他的迈步动作悬崖的石壁化为沙尘坠落,转眼间一个一人多宽一人多高内壁仿佛镜子一样平的石窠出现,杨丰一脚踏进石窠站在了里面,然后石窠继续向里自动延伸,坚硬的花岗岩化为沙尘如瀑布般不断向下撒落,他就这样将石窠一直伸进了三尺深的悬崖。

    紧接着他面前如镜子一样平的石壁上凿刻般的字迹出现。

    杨彪三人尖叫着跪倒在地。

    他们就像膜拜神灵般膜拜眼前的神迹,然后包括夏侯等人在内全部跪倒叩拜在地,带着敬畏的颤抖同样膜拜着这事实上的神灵。

    杨丰依旧在写他的天书。

    他就像在电脑上打字一样,不断地刻出一个个楷书的文字,刻出标点符号,刻到尽头换行,刻完一段同样回车分段,他就那么背着手傲然地立着,然后整个一面一米宽两米高的石壁上自动刻出他想要的内容。

    很快整个石壁就刻满。

    然后他向旁边挪动脚步。

    那石壁自动延伸,而花岗岩的山体自动化为沙尘落下,很快又一面同样大的石壁生成,新的一页天书也开始刻出。

    他就这样不断一页页雕刻。

    很快他就雕刻到了这道岩壁的另一边,然后他脚下台阶自动生成,很快下到了下方三米处,然后新的一页出现,他迅速开始继续雕刻。

    这些字都不大,但很深,就算风蚀恐怕也得风蚀千年,而且石质是坚固的花岗岩,石壁在岩体的一米深处上方有岩石遮蔽,除非迎着风雨很难受侵蚀,以后外面肯定还要修上墙壁作为保护,实际上它也不可能受风雨侵蚀。只要不是人为破坏,那么剩下也就只有地震能威胁它,但洛阳不在地震带上,有历史记载的只有明朝时候有过一次小地震,估计是别的地方地震带起的,所以至少一千八百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这就足够了。

    有这样一个神迹的图书馆,他的教义,法律体系,思想之类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就可以流传下去,这是他千年的积累,一个个时空实践后所形成的,完全都可以做万世之法,可以说每一句话都堪称金玉之言。

    而这里以后将完全开放。

    所有人,当然,不包括异族,都可以来这里,有疑问直接来看,愿意来抄的随便抄,愿意来拓印的随便拓印,然后以最快速度传播开。

    这个时代思想禁锢并不严重,虽然儒学或者说经学是主流,但对其的解读很自由,甚至为了标新立异而搏名声都解读到令人懵逼的地步,比如说孔融这种奇葩,再比如竹林七贤之类,包括诸子百家的其他学说也没有绝迹,同样他的思想传播也不会受阻挠的。尤其还是他以皇帝身份,以天书的招牌,以神迹方式推出的,肯定会很快被传播开,而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再辅以他计划中的学校教授的基于这套教义之上的,其他更加细化的东西,很快他对这个国家思想上的改造就可以完成了。

    他当不当皇帝并不重要。

    哪怕在曹刘孙这些里面挑选一个当皇帝都无所谓,他又不在乎这个,重要的是对这个国家的改造必须得完成。

第七四八章 狼狈为奸

    完成天书之后,剩下的杨丰就不管了。

    那是胡昭的工作。

    这个大名鼎鼎的隐士将负责在这道岩壁前单独建一座小城,未来的大学就设在此处,这并不是太学,不过这时候太学也没有了,直到曹丕篡位之后才在洛阳重建太学,但杨丰并不准备把这里当太学,既然这样就干脆叫大学,反正名字随便他起。

    至于资金杨丰也不管。

    皇帝陛下又没钱,他自己花钱还得找曹丞相要呢!

    所以……

    所以只好也交曹丞相。

    反正这个时代钱什么的没有那么重要,这个时代搞工程一是人力,这个河南尹在旁边呢!河南尹能调动的民夫不够还有对面司马家数以万计的家奴呢!另外还有粮食,这个也不需要皇帝陛下操心,谁家皇帝陛下还管这种小事,一切有曹丞相呢,丞相总揽军政大权,皇帝陛下需要钱不找他找谁?

    这是他的职责。

    再说无非就是一个小坞堡而已,又不是建什么要塞,周长两里的小方城,外面一圈土围子防止野兽盗贼窜扰,里面再盖几排普普通通的茅舍就足够,第一期也不可能有太多学生,预备着容纳千把人就行。至于讲堂暂时也不需要,大家到岩壁上自己学习,杨丰搞成那样的布局就是为了方便学习,一米宽走廊再配上护墙,每层之间都有台阶可以走动,学生自己上去看哪段感兴趣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