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粉碎机- 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家在朝鲜可是得到了封地的。

    包括陈友谅的儿子也被朱元璋扔给李家。

    他还特意给李家下了道圣旨,让李家要好好对待这些人。

    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办法,哪怕就是杨丰也很钦佩,不得不说老朱也是很有才的。

    然后杨丰看着明玉珍。

    “回先生,玉珍不敢做非分之想!”

    明玉珍缓缓说道。

    杨丰点了点头,就在同时那玉册瞬间化为粉末飘散。

    明玉珍眼神复杂地看着那片消散的烟尘,终究还是长出了一口气。

    “夏主,不欲请本仙做客吗?”

    杨丰说道。

    “仙师请!”

    明玉珍立刻说道。

    紧接着他们在两旁老百姓的欢呼声中进入重庆,话说明玉珍的选择是所有老百姓期待的,这样无论最后明家结果会如何,首先老百姓是不用再遭受战火荼毒了,这四川本来就已经没多少人口,真要是明玉珍还想争天下,那么他们是肯定当炮灰推上战场,那时候还不知道得死多少人呢!

    不论原本四川的还是随明玉珍自湖北而来的,此刻无不都为他们的首领这一选择而欢呼。

    就在这欢呼声中杨丰旧地重游,很快他们就到达夏国皇宫。

    明玉珍的皇宫就是原来巴县的县衙,就连像样的扩建都没有,纯粹就是原版跟个地主家大宅子一样,连朝会的大殿也没有,他跟文武百官议事就在一处旧寺庙的大殿了,完完全全一副草台班子模样。

    “你倒是节俭。”

    杨丰看着眼前这座小皇宫笑道。

    “仙师,我是贫苦农民出身,茅草屋里长大的,吃糠咽菜啃观音土的日子都尝过,哪有那些讲究,巴蜀之地人烟稀少,百姓赋税能养得起军队已属不易,再建什么皇宫又得收多少税?那岂不是和鞑虏一样又要横征暴敛逼得百姓饿肚子?我这部下哪个不是因此而被鞑虏逼得造反的,红巾军上下皆是苦出身,如今轮到自己治理百姓了难道还跟着鞑虏学?”

    明玉珍说道。

    当然,他这话有点表演成分。

    实际上后期他的部下都已经变成了四川的大地主,朱元璋灭明夏的时候,四川四分之一户口都变成了他那些官员将领的农nu,不过这也不能说就是他的责任,毕竟那时候他已经死了十几年,而且他的能力也阻止不了这种事情,。

    “有富顺一带的人吗?”

    杨丰回头对后面跟随而来的军民说道。

    然后几个客商立刻挤出。

    “弟子叩见仙师,弟子等都是自富顺来做生意的。”

    其中一个说道。

    杨丰的手向前一挥,在他脚下近四平方米的铺路石板迅速变形,转眼间生成了一副类似沙盘的地形图,其中标出了富顺城和四周那些盐井的精确位置。

    “看明白了吗?”

    他紧接着说道。

    “那,那些都是新井?”

    那个说话的客商指着比这个时代多了十几倍的盐井标注,几乎是带着一丝颤抖说道。

    “然也!”

    杨丰说道。

    “快,把这块地护起来!”

    他身旁的明玉珍毫不犹豫地喊道。

    四川靠什么赚钱?盐呗!整个四川直到民国初年还都依靠着盐业赚钱,四川军阀大混战,滇军侵川等等,最重要事情就是抢盐井,甚至川军唯一一次出川参加军阀混战攻打武汉,目的也是为了能让川盐在两湖销售,哪怕到了现代自贡盐井也照样每年提供着上百万吨盐,支撑着整个城市的经济。

    既然这样就给他们足够多的盐井好了。

    把自贡一带到清朝中期为止,所有出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盐井全给他们标出让他们开采,反正技术上没什么困难,这时候已经是卓筒井,几百米的井毫无压力,努力一下说不定能提前把海井打出来呢!无非就是时间而已,海井打了整整十三年呢!而且明清两朝这些盐井工匠甚至把石油都打出来过,锻炼锻炼这就是以后的石油工人,文莱那些油井普遍都没四川这些盐井深,海井这种千米级别的那都得是十九世纪后期了,美俄两国在宾夕法尼亚和巴库钻的各自所称世界上第一口油井才二十米深呢!

第八零一章 为朱八八正名

    杨丰在重庆做客一个月,主要工作就是传道……

    明玉珍其实是白莲教。

    他是跟着徐寿辉的,而徐寿辉起兵就是以白莲教聚揽人心,所以明玉珍连同其部下数十万人都得算白莲教徒,不过说不上信仰不信仰,也就是心里有那么个东西而已,所有收拾他们的思想,对于杨丰来说那完全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他可是跟王聪儿滚过床单的。

    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把这些人的信仰掰回了正道,甚至亲自动手在正对重庆的涂山上建起一座仙宫,至于昊天上帝像是没有了,实际上杨丰从来就没建过昊天上帝像。用他的教义昊天上帝是大宇宙的意志,宇宙万物皆其所创造,本身是不需要什么形象的,所以他的昊天上帝信仰中从来不需要这个,拜的时候立一个神位就可以了,哪怕不立神位,只要心中有神也可以。但老百姓给他造像崇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和天界众神是肯定有形象的,而他也是肯定不能给自己造像的。

    这座仙宫完成后杨丰就离开重庆飞越三峡直奔武昌。

    武昌。

    “还好没错过了!”

    天空中的杨丰看着下方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舰,多少有些欣慰地说道。

    这已经是一三六三年。

    就是这一年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爆发鄱阳湖大战,事实上这是他俩持续三年大战的最后决战。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

    陈友谅的位置对朱元璋构成严重威胁,而朱元璋地盘的富庶又是陈友谅所渴望,这个时代天下大乱,有人口的地方最重要,而整个中国就朱元璋控制的地盘人口最稠密,占据上流之势的陈友谅当然惦记。一开始双方是边境磨擦,然后是互相招降纳叛,再就是朱元璋忽悠陈友谅攻应天,利用主场优势大败之,再就是朱元璋反击向上游进攻,最终就演变成了这场最后决战。

    必须得说明一下,他俩分别属于反元起义军的两个系统。

    陈友谅是徐寿辉系统。

    而朱元璋是韩山童系统。

    虽然两个系统都是红巾军但本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南方白莲教,而后者是北方白莲教,只不过是被征发修黄河的民工所以才在两淮动手,然后朱元璋这些两淮土著加入。而且起兵后两家的战略方向也完全不同,徐寿辉系统的战略方向始终是南方,一直活动于江南,但韩山童系统的目标始终是打回北方,所以才组织了堪称壮烈的北伐,哪怕韩山童死了,刘福通也一样坚持这个战略原则,朱元璋只是这个系统里面的边缘势力。

    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必须得说清楚……

    他们是白莲教!

    他们是白莲教!

    他们是白莲教!

    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某包衣编的明教。

    他们拜的不是明尊,而是佛教的弥勒,甚至他们同时还拜道教的张角,如果说他们和摩尼教有什么联系的话,仅仅是灭亡的摩尼教部分教义混入其中了,韩林儿的小明王和明王降世不过是老百姓对明君的渴望,和明教那个明没多大关系,如果仅仅因为他们的教义里掺了部分摩尼教思想而说他们是明教,那么也可以说他们是佛教,甚至也可以说他们是道教。

    毕竟他们说张角是老祖宗。

    他们其实就是各种信仰混杂的底层老百姓对太平盛世的幻想,搅和出来的一锅八宝粥,非要为这锅粥定个明确的东西,那他们就是白莲教,他们不是佛,不是道,当然也不是什么明教。

    没有什么明教教主。

    甚至没有白莲教主,在中国古代不可能出现一个全国性的有组织的秘密宗教,明的都没有更何况是偷偷摸摸的,在一个小地方或许会有受尊崇有威望的信仰者出现,但一个庞大的覆盖全国的组织那就扯淡了,真当皇帝的眼瞎啊!

    更不会有什么光明顶总坛。

    同样也不会有什么波斯明教总坛。

    波斯摩尼教在波斯萨珊王朝时候就是受打击的,而现在那里是绿得不能再绿的绿,连拜火教都不过苟延残喘,摩尼教算个屁,在汹涌的绿色洪流中一切都是渣渣,早就被踢到历史的尘埃里几百年了,我们熟悉的某个故事和其中一些角色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影射和歪曲,影射和歪曲的是谁就没必要说了。

    而这时候两个系统都已经完成了实际的权力过渡。

    陈友谅掌握了徐寿辉系统。

    他杀了徐寿辉,正是这一点导致了明玉珍与他分道扬镳。

    朱元璋掌握了韩山童系统。

    虽然这时候刘福通和韩林儿还被围困在安丰也就是寿春,但随着红巾军北伐的最后一支主力在益都被王保保灭掉,刘福通和韩林儿在安丰遭张士诚围困已经濒临覆灭。陈友谅就是趁朱元璋北上救刘福通的机会才大举进攻南昌,所以别以为朱元璋很对不起韩山童的宋政权,他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后者是河南河北的治河民夫一心就是打回北方。淮南人的朱元璋代表是这个系统的南方集团,他们对打回北方没有兴趣,而当刘福通和韩林儿被困的时候,很多人劝朱元璋不要在陈友谅虎视眈眈情况下北上,但朱元璋说咱们既然用龙凤的年号就不能坐视他们覆灭。

    最终他还是出兵了。

    如果不是朱文正死守南昌三个月顶住了陈友谅,那么朱元璋很可能因为这次冒险救援变成这场群雄逐鹿的失败者。

    而实际上韩林儿对他毫无价值。

    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价值都没有。

    刘福通和韩林儿能够号令的只有北方的红巾军,朱元璋的南方军本来就自成一系,而前者已经在北伐失败中全军覆没,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力量在去年被王保保攻灭于益都,刘福通和韩林儿除了此刻安丰的那点手下以外,就再也没有了任何可以真正号令的人。而群雄之中也只剩下朱元璋一个使用他们龙凤年号的,其他全都是与他们无关的,所以他们没有任何政治价值,朱元璋为一个对他没有任何价值甚至会带来些麻烦的人,冒可以说全盘皆输的危险,这已经算是对得起他顶着的龙凤年号了。

    至于韩林儿之死……

    没有证据说是他干的,他要韩林儿死只需要不救就行,先救了再弄死这么蠢的事情以他的智商会干吗?

    所以真正自己落水淹死也可能。

    当然,也不排除是廖永忠自作主张干的,毕竟韩林儿到应天,还是会造成一些危害,他终究还是理论上朱元璋的君主,总会有一些不知死活的家伙试图搞事情的。所以有刘基和李善长这些聪明人,也不排除他们绕开朱元璋授意廖永忠索性一了百了,反正巢湖群盗出身的廖永忠对韩林儿也没什么感情,但就朱元璋的表现,他不会这样做,不是说感情利益上,而是这么做实在太有辱他的智商,明明不救甚至晚几天再救就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非那么蠢呢?

    朱元璋要真这么蠢,他早就被人弄死八百回了,所以在韩林儿之死的问题上他真没什么可怀疑的。

    同样这也是后来朱元璋非要干死张士诚的原因。

    张士诚自己做得不地道。

    他虽然不是红巾军系统,但却是和红巾军并肩作战的,结果趁着红巾军北伐失败,和元军勾结抄红巾军大本营,最终害死了红巾军实际当家的刘福通,作为红巾军的继承者朱元璋当然要为刘福通报仇,张士诚的结局是他自找的。

    如果他不是趁机攻刘福通,而是以其所部北上,和刘福通联手向山东进攻王保保,那么坚守在益都的红巾军最后一支北伐军肯定得救,然后北方局势将得到扭转。甚至他完全可以把韩林儿接过去,以韩林儿来向朱元璋发号施令,那时候朱元璋反而就尴尬了,可惜张士诚却因为目光短浅为了抢地盘不但投靠元朝,而且还捅红巾军的刀子,导致了红巾军轰轰烈烈的北伐彻底失败,可以说他的结局纯属咎由自取。

    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是他给朱元璋扫清了称帝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不过这时候韩林儿应该还没死。

    既然陈友谅的大军还没有东下进攻南昌,那也就代表着朱元璋还没出兵救刘福通,这两件事情是一个因果的关系,因为朱元璋率领主力去救刘福通和韩林儿,陈友谅才看到机会全力进攻南昌。只是他没想到朱文正和郑愈那么顽强,居然硬顶了他三个月的时间,然后朱元璋解决了北方的事情腾出手来大军南下,陈友谅解围北撤,两军一个从鄱阳湖南下一个从鄱阳湖北上,最终相遇于鄱阳湖康郎山,一场决战最后朱元璋成就霸业……

    当然,杨丰也没兴趣管这俩死活,这俩活着是麻烦,毕竟他们不死朱元璋就无法解脱,反正山东的红巾军已经覆灭,那么他俩也随着之前的时代落幕吧!

    他立刻开始下降。

    但也就在这时候,江面上云集的数百艘战船缓缓开动,以一种壮观的气势开始顺流而下。

第八零二章 恐怖如斯

    “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都快三百年了,三百年间多少英雄豪杰血洒长江,以生命捍卫华夏民族的尊严。”

    杨丰感慨地说道。

    的确快三百年了。

    虽然长江上的战争史绵延几千年,但作为华夏民族最后屏障的历史却远没有那么久,苻坚没到过长江,北魏虽然兵临过长江,但拓跋焘也只是象征性饮马长江根本没有进攻,纯粹是对刘义隆北伐的报复性羞辱。此后的隋灭南陈已经不能说是异族入侵,哪怕西魏攻破江陵也很难说是异族入侵,毕竟西魏是鲜卑皮汉骨关陇门阀才是老大,而且攻破江陵后不但没向前反而搞拆迁连人带东西打包回北方去了。宇宙大将军倒算是异族,可他搞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南朝的奴隶造反,八百鲜卑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席卷江南的,真正使他横行无忌的实际上是那些豪门贵族的奴隶跟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