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僧迷迷糊糊的做到了女王的榻上,女王想要更进一步的时候,蝎子精出现。
蝎子精目光复杂的看了看唐僧,信手一挥,摄走了唐僧。
女王惊呼道:”哥哥,哥哥,快来人呐,御弟哥哥突然不见了!”
王宫中这番吵闹,惊动了猴子几人。
师傅不见了,肯定是妖怪搞的鬼,猴子召出土地,询问妖怪之事,土地如实的向猴子汇报了蝎子精的消息。
猴子听罢,腾云而起,按照土地的叙说,直奔毒敌山。
落在毒敌山琵琶洞口,猴子摇身一边,变成一只蜜蜂飞进洞里,他要探查一下妖怪的虚实。
……
琵琶洞中,唐僧已经清醒过来。
有两个女童捧着事物来到唐僧跟前,道:“奶奶,食物端来了,一盘是肉馅的荤馍馍,一盘是豆沙馅的素馍馍。”
蝎子精拿起一个豆沙馅的素馍馍,破开皮递给唐僧。
唐僧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心思,拿起一个肉包子递给蝎子精。
蝎子精问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
幸亏周鼎研究过这一段,否则,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原来,蝎子精要唐僧破开包子,暗示要唐僧破开荤戒,唐僧若是破开包子皮,今夜就要跟她洞房。
而唐僧不给蝎子精破皮,则是告诉蝎子精,他不能**,是拒绝蝎子精的意思。
猴子见蝎子精生的比女王更妩媚,唯恐唐僧把持不住,跳将出来,挥棒打向蝎子精。
琵琶精唯恐战斗破坏洞府,且战且走,退至洞外。
原著中,蝎子精用的是一根三股钢叉,而影视剧中的蝎子精,用的是一面琵琶。
这琵琶也不是凡物,声音传出,能乱人心神,非常的霸道。
猴子一时不慎,被琵琶之音眩晕,琵琶精趁机使用倒马毒桩,毒刺刺中了猴子的脑袋。
倒马毒桩的毒性绝不一般,猴子痛不欲生。
八戒赶到毒敌山,上前助战,蝎子精故技重施,八戒同样中了一记倒马毒桩。
琵琶精冷笑一声,返回洞府,唤来女童,吩咐道:“将卧房收拾齐整,掌烛焚香,请唐御弟来,我要与他交欢。”
唐僧被搀扶进来,闭目坐到一旁,只是不语。
蝎子精来到唐僧身边,问道:“我枕剩衾闲何不睡?”
唐僧睁开双目,回道:“我头光服异怎相陪!”
蝎子精又道:“我愿作前朝柳翠翠。”
唐僧又回道:“贫僧不是月庠黎。”
蝎子精:“我美若西施还袅娜。”
唐僧道:“我越王因此久埋尸。”
蝎子精娇笑一声,道:“御弟,你难道不知有句话:‘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唐僧站起身来,大袖一挥,回道:“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
蝎子精见唐僧不依,也没有强迫,将唐僧绑到一旁,各自睡去。
次日,卯日星君受观音派遣,来到毒敌山助战。
卯日星官虽然仅仅是金仙大圆满的修为,但是,他的本体是大公鸡,正是蝎子精的克星。
蝎子精为难之际,周鼎对苏妲己道:“该你出手了,救下蝎子精,带着她离开!”
苏妲己福了一礼,回道:“是!”话毕,苏妲己目光锁定卯日星君,变成一只毛色雪白的九尾狐狸。
若说公鸡是蝎子的天敌,哪么,狐狸更是公鸡的天敌。
卯日星君顿时生出‘危险’的感觉,扭头一看,一只修为比自己还高的的狐狸精直奔自己而来。卯日星君哪里还顾的蝎子精,拔腿就逃。
苏妲己没有理会逃走卯日星君,抓起蝎子精,疾驰而去,顷刻间,消失不见。
(未完待续。)
第331章:假猴王究竟是谁?
自从离开女儿国之后,唐僧不知道是舍不得女儿国的国王,还是其他原因,总之,他的情绪不太对,动不动就训斥猴子。
猴子经常来找周鼎诉说郁闷,周鼎知道:猴子一直在压抑心头怒火。不过,负面情绪不能一直压抑,否则,将来爆发的时候,会更加的厉害。
师徒继续西行,路上,一伙杀人越货的强盗,拦住了唐僧师徒的去路。
猴子出手打杀了为首的强盗,唐僧以‘出家人慈悲为怀’为借口,强令悟空放过了其他人。
现在的猴子聪明多了,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和唐僧置气:放过就放过吧!
谁知道,次日清晨,师徒五人刚刚睡醒,就被几十个强盗围了起来,其中为首的强盗恶狠狠的对唐僧道:“冤有头债有主,我们是来找猴头报仇的,不想死的都滚蛋!”
很明显,人家是来找猴子报仇的!
唐僧上前劝说,却被强盗头领骂了一句:“不管你们的事,你们有tm多远,给我滚tm多远!否则的话,老子连你们一起砍!”
猴子道:“敖烈,八戒,沙僧,带着师傅离开,俺老孙随后就来!”
唐僧被八戒扶上了三轮车,敖烈蹬车前进,唐僧回头喊着:“悟空,为师离开时候,你设法离开即可,不准杀人,为师绝不允许你杀伤人命,否则的话,为师绝不轻娆……”
众强盗围了上来,对着猴子一阵乱砍乱砸,猴子若是凡人,这会儿,已经被他们打死了。
猴子待唐僧走远之后,抡起金箍棒,将这些土匪强盗,全部打杀。
唐僧一直不放心猴子,去了又回,见满地尸体,勃然大怒,不尊约定,又念起了紧箍咒。
周鼎冷眼旁观:此情此景,是多么的熟悉!
唐僧这厮,从来记吃不记打,原著中,正是因为猴子打死了这些强盗,又被唐僧赶走,继而,引发了真假美猴王的剧情。
看如今的模样,这番剧情又要上演。
果不其然,唐僧念完紧箍咒后,宣布:他和猴子的师徒缘份已尽。
猴子的心里,同样非常的看不起唐僧:上一次逐我离开,你求着我回来,甚至答应,绝不再念紧箍咒,没想到,时过境迁之后,你忘的一干二净。
八戒劝道:“师傅,你不能赶走猴哥,猴哥,猴哥,你可不能走啊……”
猴子咬着牙道:“赶了我走,你可莫要再去找我!”
唐僧恨恨的道:“你放心,这一次,我就算不取真经,也绝不会再找你!”
敖烈给了猴子一个珍重的眼神,什么也没说。
沙僧道:“师傅……”唐僧理也不理。沙僧又看向猴子:“唉,……大师兄!”
猴子同样没理他,一跺脚道:“既如此,俺老孙告辞了!”腾云而起,驾云而去。
……
离开唐僧等人的视线后,猴子来到了周鼎处。郁闷的道:“俺老孙又被赶出来了!”
周鼎微微一笑:“我也不保唐僧了,孙兄,跟着我走!”说罢,御剑往东而去!
猴子满脸的惊诧,急忙架起筋斗云,追上了周鼎。
周鼎打开一个隔音结界,一边飞行,一边对猴子道:“唐僧的下一次劫难,应该是个善聆听的六耳猕猴,他会变作你的模样,抢走唐僧的通关文牒。
六耳猕猴善聆听,必然知道我的存在,我留在哪儿,他不会出现的!你我暂且消失几天,刚好让唐僧多吃一点苦头!”
“天地间,只有一个六耳猕猴的存在,他可是我的结义兄弟,怎么会冒充我呢?”猴子这么问,并不是怀疑周鼎的话,只是觉得难以置信!
数百年来,猴子早已知道周鼎有未卜先知的本领,正因为周鼎有未卜先知的本领,猴子才会信服周鼎。
听到猴子的话,周鼎忽然想道:对啊,我怎么望了?
混世而出的四猴,天资妖孽,这样的妖孽只能存世一个。换而言之,既然冒充悟空的是六耳猕猴,那么,这只六耳猕猴,必定是猴子的结义兄弟。
猴子的结义兄弟,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呢?
周鼎想来想去,也不能确定原因,因为,原著中没有交代过!
原著中,玉帝,观音,龙王,唐僧,阎王等等,所有神仙都无法辨别美猴王的真假。地藏菩萨的谛听兽知道,却不敢说,最后,官司打到了如来的面前。
如来对众人道“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神人鬼,有五虫,蠃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假悟空是六耳猕猴,此猴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这只猴子得知唐僧师徒闹矛盾,才变化了孙悟空的模样。”
……
指证假猴王就是六耳猕猴的人,只有如来,会不会是如来说谎了呢?
这个念头一起,周鼎想到了好几个一点:
第一,五百年前,跟猴子一起称圣的结义兄弟,除了跟脚深厚的牛魔王,其他的人全都遭到了天庭的通缉和追杀。
六耳猕猴没有什么背景,自然也不会例外。
就算六耳猕猴逃过了追杀,这个时候,他应该老老实实的躲着才是,怎么会蹦出来冒充孙悟空呢?
第二,六耳猕猴从哪儿学到了猴子的本领?
第三,他从哪儿搞来了一模一样的金箍棒?
第四,他头上的金箍,又是从哪儿来的?
第五,若假猴王真的是六耳猕猴,地藏菩萨的‘谛听兽’,为什么‘不敢说’?
第六,如来用法宝收服了假猴王,假猴王显出原型之后,被猴子一棍子给打死了!
若真是猴子的结义兄弟,猴子会一棍子给打死吗?
结义兄弟见面,至少也得说上两句话,或者相互谴责几句吧?(未完待续。)
第 332 章:阴谋浮出水面。
周鼎带着猴子,一直往东飞行,不多时,来到了镇元子的万寿山五庄观。
门口值班的童子,正是明月。
明月看到猴子,大惊失色,高声呼喊:“师尊,师尊,偷果推树的猴子又来了!”
镇元子迎了出来,呵斥道:“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明月顽皮的吐了吐舌头,故作害怕状的缩起了脑袋。
镇元子打发明月去摘果子,猴子贪吃,跟着明月去了。
周鼎和镇元子寒暄几句,入内落座。
周鼎来到五庄观,原因有二:
一来,镇元子的活的久,阅历足,周鼎想和他说说假猴王的事,请他分析分析,顺便打探一下,现在存世的六耳猕猴,是不是当年道祖呵斥的哪只。
二来,五庄观有天然防御阵,周鼎和猴儿进入这里之后,任何人都别想探查。
镇元子能偶屹立洪荒亿万年,除了他修为高,秉性好,且保持中立外,最重要的,是这五庄观的法阵。
莫说善聆听的六耳猕猴,就算是圣人亲自出手,也无法透过五庄观的防御法阵,探查五庄观内部的情况。
镇元子听完周鼎的叙述,回道:“混世四猴与众不同,一旦修炼有成,便可与天地同寿,除非遇到死劫,否则,绝对不会死去。六耳猕猴聆听天地,自然能够察觉到不利于自己的阴谋,是以,他不会轻易的死去。所以,现在的六耳,就是当年的六耳!”
周鼎问道:“道友再帮我分析分析,六耳猕猴为什么要冒充孙悟空,另外,孙悟空是在梦中学艺,六耳猕猴是怎样学会悟空的功法,又是怎样得到的金箍,为什么,他变成悟空后,谁也认不出来呢?”
镇元子略作沉吟,微微一笑道:“六耳之所以会冒充孙悟空因,多半是有人操纵……”
周鼎不解的看着镇元子。
镇元子继续道:“正所谓,凡事有利必有弊,六耳猕猴能够聆听天下,别人,自然也能用他的长处来算计他!”
周鼎恍然道:“道友是说……”
“不错!”镇元子一指西方道:“算计六耳猕猴的人,多半就是他们……!”
周鼎通过镇元子的提示,以及自己的脑部,大概的弄清楚了前因后果。
当年,孙悟空造反称圣,六耳猕猴也跟着凑热闹称圣。
结果,猴子上天做了齐天大圣,六耳却遭到天庭的打击报复,幸好,六耳善于聆听,得知天庭要捉拿于他,早早的躲了起来。
六耳猕猴是只猴子,生性好动,躲藏的时间长了,憋都要把他憋死了。于是,六耳猕猴四处聆听信息,想要找到脱罪的办法。
终于,六耳从佛门处听到了一个情报。
五百年后,佛门将要举行西游,而西游的主角,就是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只要孙悟空能够护送唐三藏抵达西天,便可以证道成佛。
得到这个消息,六耳几乎被气死!
六耳之所以被天庭通缉,归根到底,是因为孙悟空!
原本,六耳怨恨猴子无情无义,可是,当他得知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事情后,心里的怨气消散了大半。
孙悟空的下场这么惨,六耳的心理平衡了!
谁想到,五百年后,孙悟空不仅会被释放,还有机会证道成佛,他凭什么?
凭什么我这个跟着起哄的配角,天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而他这个罪魁祸首,却有证道成佛的机会?
不行,绝对不行!
我必须抢了他的机缘!
可是,怎么抢呢?
六耳猕猴抓耳挠腮,苦思对策的时候,又一次‘幸运’的聆听到了一个信息。
凡修炼之人,都会因为遇到一些麻烦事请,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修士必须经常斩杀这些‘非自我’的负面情绪,不断的完善自我,心念通达,修为才能日益精进。
这些影响自我的负面情绪,又被修士称之为‘心魔’。
这一次六耳得到的信息,是一篇功法,称之为《炼魔证道篇》。
这门功法是一门炼化‘心魔’的功法:若有一个人长期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哪么,修炼这门功法的人,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