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套西装,将设计、面料、人工全部计算在内,价格不可能低于2万英镑,总共四百多套,皮鞋全部是在意大利,按照最好的标准定制,两百多双。
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都是最讲究的标准。
即便如此,他还是中国社会的一股正能量,因为他代表的是一种绝不输给任何人,特别是欧美豪门的气质。
现在的徐腾,基本不可能穿一件t恤和一条牛仔裤出门,永远西装革履,精致绝伦,因为这就是他,这就是华银财团的理事长。
苏姐要在生活标准上和他比较,那真是要惹出大麻烦,他是民企老板,苏姐是国企领导,这就是他们的差别。
今天是徐腾和苏姐第二次见面,谈的很愉快。
晚上,徐腾肯定要邀请苏姐在家里用餐……这些事,花玲玲这位女管家,两天前就准备好了,虽说徐腾让苏姐多注意一下国企领导的形象,但在家里用餐,那肯定还是会苏姐无法更满意的。
中间,苏姐抽空在小客厅打了一个电话。
等到正式用餐时,花玲玲去小客厅请她,她才到餐厅里,和陪她用餐的徐腾、夏莉点点头,微微含笑的坐下来,看着徐腾,很确定的告诉徐腾,“她答应了,反正也没有正式登记,这段感情虽说还是挺顺利的,维持了七年,七年,也该结束了。”
“有劳苏姐了。”徐腾笑的很含蓄,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让别人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对方的姐姐、姐夫,兄长,弟弟,都在劝说。
苏姐这番长达半小时的电话,再加上最终确定的“10亿美元”基金会的价码,终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徐腾要的结果,拆散富邦系的第一步。
哪怕是只冲着蓉州农商行的股改计划,这也是值得的。
因为徐腾已经拿下渝州农商行的股改配额,虽说只是第二大股东的席位,也够了,加上在此之前就完成布局的长江银行、江淮农商行,以及他现在势在必得的蓉州农商行,那就是真正的长江金融线战略布局。
沿着长江,他布了4个点,4枚棋子,从龙头摆到龙尾,每一枚棋子都摆在要害位置。
当然,蓉州农商行和渝州农商行的体量都不够大,他也无意控股,这就没有资格列入华银财团旗下金融七姐妹的序列,但做为华泰保险的渠道平台,意义是一样的。
做生意,到了徐腾这个层次,继续再向前,每一步都很艰难,每一步都很深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模范夫妻
徐腾这一次访问东盟的行程结束后,要忙的工作还是很多的,首先就是“中国华腾电子技术集团公司”的内部重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通信、手机、芯片、面板、程控各个产业的内部重组,问题很复杂,光靠史立荣这位空降过来的集团董事长,根本解决不了。
华腾电子是徐腾的工业3。0战略中最重要的环节,华腾公司的直系子公司,直接代表华腾公司的技术水准和形象,整个华腾系的核心公司。
华腾电子的重组也是华银财团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即便如此,在苏姐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后,徐腾还是立即更改原定的工作行程安排,陪同苏姐飞往首都,同中核集团领导,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会晤。
华银财团在电力系统的布局是相当深远的,从2002年全面介入,国内的电力、电信、石油、铁路四大系统就一直是华银财团的大客户,单独核算,建行依然是四大系统的第一大融资银行,但要核算整个财团,华银财团的融资总比例,已经高于建行和工行。
相比于建行、工行,华银财团提供的融资服务是更全面的,除了银行贷款,也能提供上市ipo、企业债券、投行融资、私募基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国家电网在香港上市,在内地a股的两个壳资源融资上市,包括最近在a股、港股和伦敦股市发行的总额70亿美元的企业债券,都是由华银财团操作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合作,做为内地最大的私营财团,拥有多家金融企业的华银财团需要维护贷款、融资等业务,需要稳固的大客户关系,而电力、电信、石油、铁路四大系统,历来是国内最优质的大客户。
很多人说民企贷款艰难,身为中国民企典范的华银财团应该更多的开发民企贷款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
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混蛋,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不然就是为自己的金主说话。
对银行来说,对全世界的银行来说,对全世界所有的银行家而言,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石油……这样的企业都是最优质的大客户,有多少贷款需求都可以满足。
私企就是私企,不要在市场上拿“民营所有制”来博同情。
你给私企贷款,对方垮了,老板跑路了,那就是你倒霉,你给国企贷款,即便垮了,地方国企找省里,中央国企找中央,老板永远不会跑。
就算是最差的僵尸国有企业,最终会有一个各方都能满意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银行来说,不至于亏到哪里去,总归是有一个兜底的地方财政担保。
汇丰、花旗在内地也有贷款业务,你去查一查数据,80%业务是为国企提供融资服务。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要你是国企,老板就永远跑不了。
华银财团这些年还是很拼的,服务周到,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各有不同,保证对方满意,否则也不可能超过建行、工行,成为国内四大系统的第一融资财团。
当然,华银财团和各省的关系都比较融洽,关系是全方位的,很多大项目都有参与,必然会透过省一级政府,要求四大系统的各家国企优先考虑华银财团的金融服务。
比如在沪州、江淮省、江南省、浙省、粤省、桂省、京津冀、陕省……很多大项目,华银财团都是直接派高层的二三四号人物,亲自过去洽谈,很多都是一揽子的交易方案。
做为私企,华银财团的很多手腕还是非常灵活的,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不用拿到台面上说。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很密切的合作关系,华银财团旗下的很多子公司也都是受益方,比如四大系统的汽车采购,打着支持民族品牌的旗号,大量采购华腾汽车的瑞虎、荣威。
在电力系统这一块,华银财团和各大电企、电网的合作就更深入了,电网监控、继电保护、电网调度自动化、电量计量、电力系统信息化、电力系统通信、电厂控制自动化……华腾公司控股的华腾高科集团和中控、浙大海纳、南瑞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基本上,在石化、电力、铁路、电信四大系统的dcs和高速工业控制网络epa领域,华银财团都能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能够和霍尼韦尔西门子分庭抗礼。
总而言之,华银财团和电力系统的合作是极其广泛深入的,包括中核、广核,以及新成立的国核技术公司。
现阶段的情况还比较特殊,国核技术公司的成立,以及广核集团从地方国企变更成央企,形成了中国核电领域的三大巨头对立局面。
在国家层面,国核技术公司已经正式引入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国产化,做为中国核电第三代技术的唯一标准。
这是高层领导希望借鉴高铁模式,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核电领导者,显然,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和经济层面误判,对于正在自主研发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中核集团而言,这也是一次重创。
在2009年的这个阶段,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业内人士,还是民众,其实真没有多少人相信中国能搞出自己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大家还是缺乏这种自信心。
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徐腾亲自前往首都拜会中核领导层,这其实是徐腾第一次拜会对方。
这个拜会的级别是很高的,华银财团的**oss,整个财团的理事长第一次亲自过来了,中核集团肯定是很重视的。
中核集团现在是有人有技术,至少国内核电、核工业领域80%的人才集中在中核集团,唯一的问题是没钱,没有中央财政支持,只能靠自身的资本推进国产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工作——这方面的中央财政支持,早已去了国核技术公司,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西屋ap1000技术的国产化。
徐腾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问题就比较多了,一无人才,二无技术,三无国家层面的从业资格证,唯一的优点就是有钱。
没关系。
对中核集团来说,你有钱就行了。
如果徐腾能站出来,以全球高科技产业领袖和中国企业家领袖的姿态,为中核集团的cap1000技术美言一番,做出鼎力支持的姿态,那对中核集团而言,更是求之不得。
徐腾是10月4日结束了在东盟的商务考察和访问行程,刚回国,来不及处理华腾电子重组的工作,7日就紧急飞抵首都,和中核集团高层会晤谈判。
很快,苏姐和东方国际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也加入谈判。
三方各有所需,谈的很愉快。
三天时间。
到了2009年10月10日的下午5点,三方签署了一个初步协议,由中核集团、东电集团、华腾公司合资成立华瑞电力技术公司,共同推进国产第三代核电技术cap1000的研发和建设工作。
华腾公司的注资规模是3。5亿美元,占总股本的25%,东电占20%,中核集团占55%,另外,按照这份初步协议,华银财团将会向中核集团提供20亿美元的融资贷款,同时负责为中核集团承销40亿rmb企业债券,以及安排华瑞电力上市。
这其实就是一方搞不定了,三方一起游说上层支持,三方的政商人脉凑在一起,赶紧乘着4万亿的大潮,弄一个样板工程。
这个技术到底行不行,得抓紧弄一个核电站出来,正式运营以后才能知道啊。
真要等国核技术公司的ap1000国产化成功,哪怕只有70%设备和技术国产化,中核集团的cap1000也就肯定泡汤了,样板工程搞出来,国内的市场份额也被ap1000瓜分一空了。
何况,广核那边也在引入法国技术,要以法国技术为基础,独立于中核、国核,搞一个广核模式的自主“国产”第三代核电技术。
真要谈钱,广核其实比中核有钱。
中核是体量大,产业链完善,但是比较穷,内部有太多效益很差的子公司和研究所,这一次选择和华银财团、东电集团合作,基本就没出钱,将很多子公司拿出合资了。
另外呢,中核有核电牌照,这是好东西啊,华银财团和东电集团都没有。
既然徐腾出资占主力,他当然有资格提一个额外的要求,将“核电宝”的项目拿到华瑞电力公司,两个方向,一个是微型核电技术,另一个是移动核电站。
只要他出钱,中核集团这边肯定没问题。
这其实是有点选边站了,国核技术公司以后有项目,肯定没有华银财团什么事,因为双方此前就没有太多的利益羁勒,广核那边大致还好,因为广核集团的第三大股东是澳门银河资本公司。
大体上,华银财团在电力系统的利益分布还是很广泛的,和各家央企的关系都很密切,合作绝对大于竞争。
毕竟,华银财团的支柱是金融业,这就决定了华银财团和每一家央企都是好朋友,互助共赢的关系,反正电厂招投标,只要技术标准差不多,业主肯定会选华银财团的产品。
我的电缆是用你的,dcs是用你的,继电保护是用你的,全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用你的,我的土建总包方是用你的,我现在和你说,还款周期能不能宽松点,能不能先打一笔资金过来,这肯定都很好谈。
虽说华银财团旗下的这些子公司,基本是各管各的业务,但到了李达霄、徐腾这个层面,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做生意不就是这样子,互相帮忙嘛。
电力系统是中国最大的生意,没有之一。
这也是徐腾愿意帮助苏姐和东电集团的原因,没有苏姐这些年提供的帮助,就没有华银财团在电力系统领域这么强势的影响力。
所以,和中核集团合资的这个协议还是不够的。
在抵达首都的第五天,10月12日,徐腾再度代表华腾公司,和东电集团签署了一份《合作推进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规划声明》。
中国的风电产业是非常不平衡的,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又都是火电大省和工业弱省,自身电力需求根本用不掉。
风电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上网难度大,即便上网,装机容量和实际发电量也有较大的差距。
海上风电的成本相对更高,因为设备价格更高,要有防盐防雾防腐蚀的技术,华腾公司在这个领域的技术谈不上完美,但绝对是领先于全球的,毕竟在全球拥有多个研发基地和子公司,目前也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风电设备供应商。
海上风电的优点在于临近东部沿海的电力需求区,并入电网难度很低,唯一的问题是成本,这就要靠国家财政提供的补贴政策。
徐腾和苏姐的策略很简单,先不管成本,先将最好的地段圈下来,先将海上风电站建起来,后面根据政策和技术发展,再逐步扩大投资规模。
风电的发电总量,未来是肯定会高于光伏发电,在全国范围内,保四争三,至少是第四大发电主力,能否和核电竞争高低,那就看国家的政策。
东电集团目前手上确实是有大量的火电、水电项目,问题是五年后怎么办?
徐腾的答案就是一手核电,一手风电,先将位置圈好,五年后再扩建投产,同时加快进军海外电力市场,想办法并购国外电力供应商。
电力、电信、石化、铁路,四大系统,华银财团真正介入比较浅的领域是铁路,当然在这一块,徐腾也在努力的开拓,前段时间帮助南车收购捷克的skodatranspotaion公司,就是出于这个考虑,而这家skodatranspotaion公司的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