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布会现场“从天而降”的那些vr眼镜那么复杂,甚至没有眼镜自带u盘的设计。
maison yan ii送给这些人特别重要的客户的vr眼镜,是放在秀了每个人名字的一个精致的大盒子上的。
这个盒子的大小,用来装vr眼镜就显得有点过。
不过在现在这个包装当道的年代,包装的层次设计得复杂一点,也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事情。
又是vr眼镜,这些热衷于高级定制服装的真实买家对vr眼镜的兴趣并没有很大。
她们是来买衣服的,又不是开看vr影片的。
让看不让买的行为根本就站不住脚,这些人的情绪还停留在对刚刚“非卖品”的不满上。
好在这里面有好几个是allegro的朋友,看在allegro的面子上,勉强戴上了vr眼镜。
签名款的vr眼镜里面只内置了颜滟的一个致歉视频。
这个致歉视频和先前发给记者的“通稿”不同。
这些视频里面,唯一相同的内容,就是颜滟为自己的今天的提前离场表示抱歉。
除此之外,每个“备受重视”的客户,收到的内置视频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颜滟解释了最后出场的鞋子是潮牌yy接下来将会在七月的下半个月面世的运动鞋。
这个鞋子的数量没有办法像高级定制那么稀少,不太适合卖给maison yan ii最尊贵的客户群。
非卖品,的意思不是不想卖给她们,而是不能卖给她们。
颜滟让每一个拿到vr眼镜的人打开底下的包装盒。
颜滟已经给这些重量级客户,每人准备了一双鞋子。
这个鞋正式面世之前,直接送给她们。
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定价,没办法卖,所以只能送。
在所有人翘首以盼的时候,率先拥有这双鞋子,绝对是对这个特殊群体最大程度的尊重。
买高级定制真正重要的,本来也就是这样的尊贵感。
苹果每次出新手机,都有一大堆人排队抢购,如果你能在发售的当天,就拿到手机,那也是一件可以拿来炫的事情。
很多人愿意为此加钱去买手机。
这种炫,炫是炫,但只是普通的炫,达不到酷炫的程度。
如果你能在苹果的发布日前的两个礼拜,就拿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就算你不是苹果粉,那也一样是酷炫拽的一件事情。
能让无数人羡慕嫉妒恨。
颜滟现在的做法,就比较接近于后者。
光是单纯的送鞋子,颜滟觉得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所以送给这些人的鞋子的鞋面,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定制款。
颜滟在视频里面,回顾了一下vr眼镜的“主人”在maison yan ii定制过的衣服,还有之前试穿的时候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颜滟在每个人之前定制过的的日装里面,寻找最适合搭配运动鞋的款式。
再根据衣服的款式,定制含有同样元素的鞋面。
此前买了比较多适合搭配运动鞋款式的,颜滟就会送几个不同的鞋面。
在vr眼镜里面,可以非常直观和立体地看到这些衣服和最新款的鞋子搭配之后的感觉。
yy的鞋子还没有上市,资深的媒体也好,普通的买家也好,都没有办法“亲眼目睹”颜滟最新的鞋子的材料,只能通过vr视频里面的描述来想象,但这些重量级的客户,都已经可以直接上脚来提前体验真正无感穿着了。
有两个辣妈客户是属于那种不会穿除了高跟鞋之外的任何鞋子出门的。
颜滟送给她们的鞋子会小很多,没有给她们自己,而是给她们的小孩太特别定制了儿童款。
每个一个人的视频都做得非常的“私人”,颜滟在现场忙碌的时候偶尔给她们选衣服时候的几句建议要有诚意得多。
因为颜滟这个特别用心的致歉,原本还在生气的固定客户,因为自己误会颜滟“不懂感恩”,转头带点补偿心理地下了一大堆订单。
送给时装屋尊贵顾客的这些鞋子,鞋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放进高级定制的“卖品”目录,也不是不能有的选择。
但如果卖的话,这个鞋子就变成了maison yan ii的作品。
把在高级定制大秀上卖过的款式再拿到潮牌去卖,是对非常习惯买断的高级定制客户的不尊重。
成本又不是太过昂贵。
卖,不如送。
第二百九十八章 被吞噬的真相
买高定的人有很低调的,也有比较喜欢受到媒体追捧的。
高调的人在拿到颜滟送的鞋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在外面的媒体记者走掉之前,穿着“尚未面世”的鞋子在记者堆里面晃荡一圈,引来一大波关注,灭掉一大波菲林。
还有些对大众媒体不敢兴趣,拥有的粉丝比较多的,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穿新鞋的照片。
加上拿了vr眼镜离开的记者,这一次,颜滟想要尽可能多的媒体曝光度。
这么做,不仅仅是要为潮牌yy鞋子的市场推广做好预热工作。
更是要给自己买下的新型专利材料做宣传。
2015年7月7日,颜滟的第二个正式的haute couture大秀结束之后,创意总监yan yan及其团队,就进入了霸屏模式。
颜滟毫无意外地霸占了各大时尚媒体的版面。
原本就已经霸占了创业版的颜凌,“明星”级的待遇也升级到了“巨星”的级别。
不仅如此,机器人兄弟和y大师,也毫不客气地霸占了科技版的头条。
allegro当然也是众多媒体追逐的对象。
maison yan ii和yy分开看的时候,都是各自领域一个小小的传奇,组合到一起之后,能量就大了很多倍。
这不是两个简单的公司的组合,而是一整条时尚产业链的整合。
这两个品牌共同的创始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从幕后走到台前之后,yy的创意总监的背景也时尚和金融领域的记者联手给扒开了。
时尚记者扒来扒去,也没有扒到传说中颜滟的神秘背景。
事实证明,颜滟和颜凌兄妹两个是“白手起家”,并没有特别不一样的背景。
这个团队里面家族背景最为深厚的不是颜凌和颜滟这两个大股东,而是排在第三位的allegro。
金融记者把颜滟之前在ian私募里面的投资关系给扒了出来。
两个月前就引来一大波关注的颜凌、齐亦和神秘女子的饭局的“谜团”,也随之解开。
不过这个谜团的解答众说纷纭。
有正确的解释了齐亦和颜滟的关系的,但这个真相相信的人不多,毕竟“并不知名”的齐亦,没有办法让人和颜滟的“神秘背景”联系在一起。
更多的人更愿意相信一则错误的报道,说在颜滟背后,给她提供支持的是私募基金大佬ian。
ian的家庭背景才够得上“神秘”两个字。
大众传播就是这样,真相时常都会被海量的错误报道所吞噬。
…………………………
颜滟到了纽约之后,连吃饭时间都不能消停地被allegro安排了各类的专访。
来自小破城市的小破工厂的兄妹、法国巴黎的haute couture时装屋、意大利的豪门、华尔街、硅谷斯坦福一系列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元素聚合到一起,形成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聚变。
这个现象级的“事件”发酵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欧洲和美国的关注了。
国内也有好多媒体想要过来采访这个团队的成员。
maison yan ii和yy这两个品牌,颜家兄妹都是控股股东。
兄妹两人的具体股份分配并没有对外公布。
在公开的资料里面,maison yan ii里面颜滟占了80%的股份,yy则是颜凌占了80%的股份。
也就是说,颜凌在maison yan ii的股份是由颜滟代持的,颜滟在yy的股份是由颜凌代持的。
这么一来,在兄妹两没有正式公布两个品牌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很难有人能够查到这两个品牌之间的关系。
浩瀚星空的发布会结束之后,颜凌接受采访的时候,时不时就要调侃说自己是给颜滟打工的,颜滟又经常表示自己是个小股东。
绝大部分公司,老板和“打工的”之间的界限都是泾渭分明的。
但是maison yan ii和yy这两家公司都是奇葩,大股东“争先恐后”地表示自己不是大股东。
更为奇葩的是,颜凌和颜滟这么说的时候,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一直到现在,兄妹两人真的一次都没有商量过具体的股份分配问题。
创业初期,颜滟的钱大部分都进了保险和基金市场,颜滟只出力,很少出钱。
颜凌不是做设计的,在maison yan ii和yy开始成立的时候,颜凌的重心也都在国内的鞋厂。
颜滟负责好好做设计,颜凌负责好好赚钱支持颜滟做设计。
尽最大的努力实践两人共同的理想。
后来工作室发展的轨迹,和兄妹两人原本计划好的完全就不一样。
两个工作室用了不同的“大股东”,甚至不是像媒体理解的那样,为了刻意保密。
取舍的唯一标准是看用谁的资料更方便。
颜滟常驻巴黎,用颜滟的名字注册maison yan ii,颜凌对纽约的比较了解,yy就用了颜凌做大股东。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和随意。
公司小的时候,颜家兄妹没有人想过股份的配比问题。
公司大了之后,更是没有人有空在想这个问题。
这样的行为,特别不像是从麦肯锡出来的颜凌干得出来的事情。
抢着当公司大股东的亲兄妹见多了,抢着不当公司大股东的堂兄妹还真的是世间少有。
颜凌和颜滟共同的想法是:事成之后,你管公司,我去潇洒。
在这一点上,谁也不让谁。
无数设计师梦寐以求的“世界级工作室”,无数创业者求而不得的华尔街下一个传奇,被这兄妹俩同时嫌弃。
在未来谁管理公司这件事情上,没有人有一星半点的主观能动性。
过去这三年,颜家兄妹都忙的“不成人形”,他们两个都想不太明白,上一辈人,怎么能勤勤恳恳,做同样的事情,一做就是一辈子。
这两个奇葩的“商人兄妹”无形中达成了一个奇葩的共识,只要不把公司的股份确认下来,回头出去潇洒的人就是自己。
颜家兄妹想要继续自欺欺人,各路媒体在做完了常规报道之后,就开始八卦和脑补未来的“宫斗”大戏。
可即便是这样,颜家兄妹也选择了放任自流,接受采访的时候,只回答和品牌和设计直接相关的问题。
不同版本的说法越多,maison yan ii和yy的话题的热度,就会持续越久。
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私愤
在美国的创业和金融媒体的版面上,颜家兄妹的热度“并驾齐驱”。
但是在世界各地时尚和设计师的版面上,股份就不是关注的重点,两个品牌共同的创意总监颜滟,才是唯一的重点。
一个25岁的中国女孩,是如何同时驾驭法国巴黎的高级定制时装屋和备受追捧的美国潮牌yy的?
有太多的媒体,想要通过给颜滟做的专访,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颜滟比较少和媒体接触,向来都是以神秘和低调在欧洲时装界立足的。
国内的媒体此前更是从来没有拿到过maison yan ii的创意总监的专访。
浩瀚星空的发布会之后,欧洲的、美国的还有国内的时尚媒体,想要采访颜滟这位时尚圈现下最炙手可热的设计师的媒体数量过于庞大,没有办法一一回应。
颜滟的原则是,优先安排从国内过来媒体的专访。
颜滟这么做的理由,不是什么民族情怀,也不是觉得国内的媒体远道而来,需要优先照顾。
而是为了泄私愤。
虽然是找媒体泄愤,但颜滟要泄的愤和却媒体无关,只关乎自己出生地那些和齐亦相亲过的女性同胞。
她的“前男友”,自毁形象,去和这些人相亲,把他在温州中学念书的时候就开始交往的”前女友“,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结果这些女性同胞最后的一致的结论,却是这个“前男友”的满口谎话,没有一句可信的。
温州哪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的活跃是欧洲时尚圈的设计师,而且还是一个年轻的女设计师。
别说温州没有,国内都不存在这样的人。
如果真的有的话,她们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
就算是只在各大时装周的非官方日程上走秀的设计师,也会在做完那场秀之后有一大波的宣传。
齐亦嘴里说的“前女友”绝对就是虚构的,这个人的人品,是极度有问题的。
说颜滟是个没有名气的设计师可以,她反正也无所谓这些,但说她的“前男友”人品低劣是绝对不可以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然要从幕后走到台前,怎么都得先把自己“前男友”年初丢掉的场子给挣回来。
颜滟的成长背景,国内的媒体是挖得最深入的。
温州的媒体没有能够拿到颜滟在纽约的专访。
不是颜滟不愿意接受,而是温州没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时尚媒体,想到要去纽约采访颜滟,不然就冲着温州这两个字,再小的媒体专访,颜滟也会优先安排。
但毕竟温州是颜滟成长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人采访不到颜滟,就开始采访各种和颜滟的成长有关的人。
颜达邦夫妇这会儿幸亏是不在国内,不然每天光应付各种亲戚朋友牵线的本地媒体的采访,都得忙上个十天半个月的。
找不到“直系亲属”颜滟在温州中学的班主任葛老师,都被“挖”出来,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
设计师颜滟在国内的风头也是一时无俩。
颜滟的班主任是那种特别开明的老师,接受采访的时候被人问起颜滟的高中生活。
葛老师一高兴,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