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雪一听,眼睛亮的如同夜空中的星子,整个脸上都洋溢着光彩。
“不过……”一听这个转着词,晓雪的表情立刻跨了下来,她就知道他不会那么爽快地答应她的。
“不过,现在时机不对。”任君轶看着晓雪变幻迅速的表情,声音里散发出浓浓的笑意,“你看,马上就要放榜了。孙小姐在京城里就你这么一个朋友,若是高中了,你不帮她操办还能有谁帮她?即便今年落榜了,她也是不可能回乡待考,一方面她的家庭不允许,另一方面千里迢迢,她又没个路费什么的,那倔脾气又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金钱资助。留在京里的可能性比较大……”
任君轶见晓雪听得认真,顿了一下又接着道:“十几家连锁店分散各地,你若想跑个遍儿,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儿。现在已经九月下旬,转眼就到十月,离过年满打满算两个多月,你不能巡视几家呢,就 又得打道回府陪家人们过年。这是我们嫁到邵家以来的第一个年节,妻主不会扔下我们在外地过年吧!”最后一句话,他说的语气无比的哀怨。
晓雪连忙道:“怎么会!父母夫君都在京城,我怎么可能不会来过年?还是大师兄想的周到,能娶到你真是晓雪的福气!”晓雪想到刚刚惹正夫大人不快了,今晚又轮到他的房中,为了自己明天早上能起来,她赶忙猛拍大师兄的马屁。
任君轶非常受用地看了她一眼,眼中的笑意是眼藏不住的,晓雪的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谷化风对于正夫还是很佩服的,这后院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不说,就连爱玩爱闹的晓雪也服服帖帖的。但是他的心中又觉得自己宝贝了这么多年的晓雪被拘束了,心疼不已,便笑着道:“轶哥哥说的对,不如开春以后,天气转暖再动身,在中秋节之前,定能将各地的分店巡视一遍,还能赶上跟我们一起过中秋呢。”
晓雪想想也是,便高兴着着手准备孙书呆的庆功宴了。虽然还未放榜,她对孙书呆还是很有信心的。
放榜的日子终于到了,晓雪从府中最安静的院子里,将一大早便在园中摇头晃脑读书的孙书呆揪出来:“你还有闲心看书,今天是什么日子?还不换件衣服,我们一起去等放榜!”
孙虚淼脸色有些不太好,她被晓雪拽着的胳膊有些发抖,强自镇定了下才期期艾艾地道:“我不是不想去看放榜,实在是我太紧张,怕到时晕倒了,那多丢人呀!晓雪妹妹,你不知道,我昨天晚上东想西想怎么都睡不着,只有看书的时候才能勉强静下心来,不是我一大早就起床看书,是我一夜没睡,企图以看书来沉静下来。”
晓雪一听,乐了。就说嘛,这可算得上这时代读书人的首要大事,怎么可能一点不紧张?她见孙书呆手脚都在抖,便使劲地朝她肩上一拍,语气很果断地道:“怕什么,即便这次考不上,咱们三年后再来过便是。再说了,我对你有信心,你绝对能上榜!”
“晓雪妹妹,你别说得那么肯定,我自己都不敢有这样的信心……”孙虚淼对晓雪好不怀疑的信任有些感动,但是,她的心中还是没什么底,便苦笑着道。
“要不,咱们打个赌:我赌你榜上有名,而且名次靠前!如果你落榜了,我输你一千两银子,如果你上榜了,而且名次不错的话……别紧张,知道你手头上没银子,你就输我一次承诺吧。要是你输了,将来便答应我一件事,如何?”晓雪笑嘻嘻的脸上仿佛有安定人心的魔力,孙虚淼在她的笑容中,渐渐的放松下来。
她挠挠自己的后脑勺道:“那你不是很吃亏吗?”
“我哪里吃亏了,你怎么知道我将来让你做的事不会是为非作歹,或者是无理要求,抑或你完成不了的刁难?”晓雪挤挤眼,笑道。
“不会的,以我对妹妹的了解,你不是那样的人!”晓雪在孙虚淼的心里的形象是无比高大光辉的。
“好啦,废话少说,我们快去榜下占据个好位置等放榜!”晓雪看看天色,也顾不上让她换衣服了,拉起她便向府外的马车跑去。
到了放榜之处,虽然时候还早,榜下已经人山人海。一定是这些个考生也想孙书呆一样,晚上紧张得睡不着觉,才一大早爬起来等放榜。晓雪看着榜下围着的一大群书生打扮的女子,有垂髫少女,有风华正茂的女子,有中年的大婶,也有鹤发鸡皮的老太太。晓雪想起前世书中所言,有的考生一辈子都在追寻着科考之路,从青葱少年,到垂垂老矣。有四五十岁的老者安慰失声痛哭的父亲:父亲别难过了,三年后再卷土重来……望着榜下一脸焦急等待放榜的拄着拐杖的老太太,晓雪不由得叹了口气。
此时的心情已不那么焦躁的孙虚淼,听站在自己身边的晓雪突然叹气,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不由得一阵心酸,她对晓雪,又仿佛对自己说:“何必执着于一件一生不可得的事上?若是我,考了两次不中,便是与中举无缘。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仕途走不通,还有其他的路呢!”
晓雪听了她的喃喃自语,由衷地笑了,拍拍她的胳膊道:“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不愧是我晓雪的朋友,够洒脱,够明智!”
孙虚淼仿佛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长长里舒了口气,仰望天空,从未觉得原来天如此之蓝,云如此之白……
“放榜了,放榜了~~”不知谁激动地喊了 一嗓子,放榜牌前的人群顿时如开了锅的水,沸腾起来。
被挤在人群外围的晓雪,赶忙踮着脚尖往西边看去,只见一队官兵,护送着一位手捧榜文的官员,不急不慢地向这边走来。她所到之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
很快的,大红的“录取通知单”被张贴在放榜牌上。考生们拥挤着上前,伸长了脑袋,睁大了眼睛,企图在密密麻麻的人名中找到自己的名字!
不时的有“我考中啦!!我考中啦!”的惊喜叫声传来,但是更多的是沉重的叹息,和间或一声压抑的哭声……
晓雪在人群外跳着脚,使劲看向榜文,可是距离实在太远,饶是她内功精湛,眼神过人,依然看不清帮上的蝇头小字。而孙虚淼却不那么在意结果了,她云淡风轻地站在晓雪的身后,脸上淡淡的笑容,此时的她淡定、果敢,充满了不同寻常的魅力。
比孙书呆还要着急的晓雪,实在忍受不住百爪挠心的感觉,便对虚淼姐姐交代一声“跟好”,使出巧劲将身前挡路的考生拨拉到两边。在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便给一股很大的力度推开,让出道路的时候,晓雪两人一路轻松挤到榜前。
晓雪抬着脑袋,踮着脚尖,自信满满地从上往下看……
“嗨嗨!!!虚淼姐姐,快看,你中了!三甲第五耶!!”晓雪没费多大的劲,便找到了孙虚淼的大名,高兴地尖声含着。引来周围众多考生的艳羡目光。
孙虚淼也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高高在上,此时的心情无惊也无喜,脸上的笑容依然如此的云淡风轻。
“你高兴傻了,怎么不激动,不兴奋?来跟我一起喊:哦!考中啦!!欧也~~~~~~~~~”晓雪比自己考中了还高兴,拉着孙虚淼的手,在人群中又蹦又跳,踩到了许多不知道是谁的脚……
早已预备好的庆功宴,晚上在邵府高调地进行,请来了晓雪的岳母,孙书呆的恩师,还有很多不速之客做陪,例如皇太女薛尔容,世女殿下……
在不久后的殿试中,孙虚淼由于心境平和,从容淡定,应对自如,给女皇陛下留下了好的印象,被御笔钦点为探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二百一十八章 绣品选拔
京城的这个九月似乎格外的忙碌。先是各地考生纷纷云涌入城,参加接下来九天暗无天日的科考。下旬的重头戏则是十年一次的“皇家绣品大赛”,胜出者则获得帮皇上和后君绣制龙裙凤袍的至高荣誉,并取得皇宫内供应锦缎绫罗的代理权,也就是说成为天下商人眼红的“皇商”。
本来皇宫里绣品和锦缎供应的皇商是终身制的,最早的时候的织锦皇商是西江的贾家,她们创造了织锦界的神话,被津津乐道了上百年……
西江贾家的第一代家主贾红春,白手以桑田起家,后来经营布料锦缎生意,不到四十岁便成为当时商界的传奇。她早年全部精力都投入在生意上,经常宿在铺子作坊里,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共度一次有一次的难关。布店生意进入轨道后,又着手建立自己的纺织作坊。贾家织坊里出品的无论锦缎纱帛,还是棉布麻纺都比同行业的精细许多。再加上贾红春做生意讲究诚信,不计较蝇头小利,宁可自己吃亏一点要让客人们满意。很快,贾家织坊便成为华焱各大布店的供货商,还曾经一度因货源 有限而造成疯抢的局面。
贾家的生意火起来了,可是贾红春的青春也赔了进去。年近四十岁,还未娶夫生子,身边儿只一个买来的通房小厮伺候着。那时候民风还没现在那么开放,在伦理道德上甚为严苛,主夫生产之前,小侍和通房不得怀孕生子,免得长女生在嫡女之前,造成家庭矛盾。
在贾红春四十岁的时候,娶了西江县丞的小儿子为夫,次年便得了一女。贾红春中年得女,有系嫡系所出,自然宠爱异常。而县丞的小儿子自幼受家庭影响,对女儿的教养上则严厉了许多,因此,一般人家是严母慈父,而在贾家则正好相反,严父慈母!
贾家的正夫怀孕后,贾红春便赐给那个伺候了她多年的通房小厮胞胎果,十个月后产下一男婴,那小厮也被抬为小侍。
有儿有女顺风顺水的贾红春,本来就是个工作狂,现在儿女双全了,更是将身心都扑在自己的事业上,美其名曰给儿女赚聘礼嫁妆。家里的一切事宜都交给了夫君大人。这贾家的大官人在娘家的时候就是个精细人儿,将本来就不复杂的内院管理的头头是道,就连附近的庄子铺子也能照顾得井井有条,大小铺子的掌柜对这个年纪轻轻的男主子甚是服气。
贾官人对一对儿女的教养尤为注重,给女儿请了当时西江有名的大儒开蒙,小儿子则请了有名的绣夫教中馈之术。
贾家的女儿贾喜梅自有聪明伶俐,学业上不但接受的快,而且能举一反三,深得大儒的喜爱和称赞。由于学得快,贾官人又不希望女儿成为死读书的书呆子,将来她可是要继承家业的,再说,当时的商人之女是不能参加科考的。所以贾喜梅便得了大把的时间,除了学学算术管账之外的时间,她最喜欢找那个比她小了三个月的弟弟,看他在绣夫的指导下学习刺绣。
这一来二去,贾喜梅小盆友便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一针一线在布匹绫罗上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看着那姹紫嫣红彩蝶纷飞从针尖上流泻而出,贾喜梅便偷偷地学起绣花来。
她本来就聪明绝顶,虽然只断断续续地听了绣夫的讲解和参详弟弟的绣法,可是练了半年不到的时候,她的绣工已经大大超过了她的弟弟,在一年以后被她爹爹发现后,她的绣工已经超过了请来的绣夫。
贾官人发现女儿居然背着自己偷学男子中馈之术,这么不务正业,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这让他如何面对在外奔波劳累的妻主,如何面对贾家的列祖列宗。请了家法狠狠将这个厮混的女儿打了一顿,又罚她去跪祠堂。
可是这仍熄灭不了贾喜梅喜欢刺绣的一腔热血,才十岁出头的她奋力抗争,说什么最有名的厨子裁缝都是女的,为什么最有名的绣者不可以是女的。还说等她学到顶级的绣工,开个织绣坊,对家里的生意也有帮助,等等!说不过她的贾官人,干脆将她关起来,什么时候熄了学绣工的念头,什么时候能出门。
可是贾喜梅小盆友,收拾了些银钱行李,在弟弟的帮助下逃出了小黑屋,踏上了遍访绣品名家的道路。到她十三岁回家的时候,她的绣工在华焱已经无人能与之媲美了。她绣的游鱼能摆尾,绣的山雀能展翅,绣的百花能引蝶,绣的骏马能腾跃……
贾家的织绣坊便在得到家人支持的她的主持下成立了,很快贾家的绣品则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尤其是贾喜梅独创的无痕两面绣,更是深受名门公子夫君们的喜爱。
恰逢华焱女皇微服私访,看到一名妙龄男子肩头落一彩蝶,翅膀还在扑闪着,便很是纳闷:此时已是秋末,怎么还有彩蝶呢?便走上前去,仔细一看,原来是绣上的。哪家的绣坊居然能绣出如此栩栩如生的绣品?便孟浪地上前询问,这一问不但问出了“皇商”界的神话,还问出了一代贤名远扬的后君……
从那以后,贾家盛极一时,可以说成为商界的一大巨头,还多次受到皇上的嘉奖,赐予黄马褂的无上殊荣。可惜,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的确如此。到了贾喜梅的孙子辈,即便孙女众多,却没有一个能拿得上台面,尤其是嫡女不但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成为西江的一霸。
她继承家主之位后,尸位素餐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贾家的产业在她手中已经渐渐败落。
贾家真正的覆灭是在她那次酒后闯入绣坊,将当时绣坊里最有名的绣夫给强了。这位绣夫的绣工在织绣界也是数一数二,他最擅长绣动物,绣出的那些个飞禽走兽,就好像活了一般。皇宫内廷的龙裙凤袍都是出自他的手。
若是一般绣夫强了便强了,收做小侍便是。关键是这位绣夫已经出嫁,嫁得互相倾慕的青梅竹马。失了节的绣夫决定报复,他强忍着被家主骚扰的屈辱,赶绣龙裙,在龙裙完工的那一天晚上,留下一纸遗书便悬梁自尽了。
他的最后一幅作品龙裙上的龙仿佛能腾云驾雾一般,尤其是那双龙睛,更是好像能转动一般,充满了灵气。也不知道他施了什么法,这本来灵气十足炯炯有神的龙目,到了皇上手中时,却化作了惨白的死鱼眼。
这还得了,给皇上绣的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