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曰报》
“从没有一档节目造成过如此轰动,在首期《中华好声音》播出以后,第二天整个香港都在讨论节目中的导师和歌手。四位导师当中,徐小凤和甄妮在香港都是超一线女歌手,难得能放**段在节目中搞笑逗趣。而林子详和苏芮这两位在《中华好声音》播出后,他们的名气和身价已经看涨,苏芮本来在香港并不是很受欢迎,但现在出场费已经快要接近谭咏麟……”
——《工商曰报》
“娱乐节目如何做得有教育意义?《中华好声音》就做到了这一点,它激励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奋斗,是极富社会责任感的节目,凤凰电视台也是一家具有人文jing神、积极向上的电视台。”
——《文汇报》
“凤凰电视台的节目每每都是大手笔,《中华好声音》的舞台甚至远远超过《香港小姐大赛》,灯光、音响完全是小型演唱会的规格。据悉,《中华好声音》首期节目虽然收视率暴涨,但一期节目就亏损了50万。不过由于广告费的提升,第二期《中华好声音》将会实现超额盈利。”
——《明报周刊》
“经本报调查,《中华好声音》第一期的人气选手张卫建,曾在几个月前参加华星唱片举办的华人新秀歌唱大奖赛,结果止步于30强。众多周知,现在的歌坛新星梅艳芳就是康剑飞慧眼识珠,在她被华人歌唱新秀大奖赛淘汰后挖走的。难道张卫建竟会成第二个梅艳芳?华星唱片和tv**总是让明珠遗尘。”
——《娱乐周报》
“据某位张姓歌手以前的老师透露,张姓歌手的功课成绩很烂,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大学。而且张姓歌手好狠斗勇,经常在学校欺负同学……张姓歌手曾经还加入过学校足球队,由于踢得太烂被教练开除了,他就是一个干什么都不成的烂人。”
——《香江早报》
《中华好声音》第一期播出以后,香港瞬间掀起好声音浪cháo。
此时正好中英谈判第一轮结束,利好消息让香港经济回暖,人们不像前两个月那样担惊受怕。《中华好声音》的四位导师,无一不是粉丝众多的大歌星,凭借电视台提前一个多月的宣传和四位导师的吸引力,再加上新颖的比赛模式与泪点攻击,首期播出收视率便完胜十年来收视率第一的《欢乐今宵》。
当街头巷尾都在讨论《中华好声音》时,媒体终于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的围绕这档节目进行报道。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着相反的骂声,比如说《中华好声音》是中华好演员,歌手不是在唱歌是在演戏等等。
最最离谱的就是《香江早报》,这家报纸似乎是跟凤凰台杠上了,又趁机跑出来泼张卫建的脏水。
黄夕照这次没有闲着,在接到康剑飞的电话指示后,立即派人去搜集张卫建以前老师和同学的签字证明,然后准备将《香江早报》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中华好声音》节目组和张卫建本人共计600万港币。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黄夕照说道:“有些报纸完全没有职业底线,信口开河肆意污蔑。《香江早报》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张姓歌手’明显就是在讲张卫建。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家报纸为了销量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凤凰电视台将会诉诸法律手段解决。就算官司打不赢,凤凰台也会一直打下去,一年赢不了就打个三五年。我倒想看看,《香江早报》赚的那点钱,够不够几百上千万的律师费!”
黄夕照的话一透出来,所有同行都知道《香港早报》完蛋了。
一家报纸确实可以靠打擦边球造谣提升销量,在没有确切指明对象的时候,被污蔑者打官司很难打赢。不仅是打不赢,官司打起来还会增加该报纸的曝光率,让这家报纸的销量更好。
但如果受害者抱着两败俱伤的决心,打长年累月的混账官司的话,大型报纸还能够承受,《香江早报》这种小报每年赚的钱,却撑不起没玩没了的高额律师费。
有的时候你不能退让,越退让对方越得寸进尺,只有杀鸡儆猴才是明智选择。
就如90年代以后的台湾电视界,许多名嘴在节目上信口开河,造谣污蔑或者是揭露其他名人和公司,用以吸引眼球增加收视率。
可有一些公司和名人,却被台湾电视台列入禁止抨击的名单。
为什么?
因为只要你在节目里谈到这些人和公司的坏话,对方马上寄律师函来要求道歉,不道歉就把你告上法庭。长此以往下来,电视台和名嘴们都搞怕了,再不敢说他们的坏话。
《香江早报》同样如此,这份平均只有几千份销量的报纸,根本就没有和凤凰台死磕的勇气,还没开始打官司就撑不住了,主动找凤凰台寻求私下和解。
在双方的“友好协商”后,《香江早报》答应赔偿《中国好声音》节目组10万、张卫建3万名誉损失费,并连续一周用头版发布道歉公告,私下承诺以后不再报道对凤凰台不利的新闻。
张卫建白拿了3万块钱,简直高兴得不行。节目播出之后,作为第一期最有人气的歌手,几天之内就有二十多家夜总会、酒抛来橄榄枝,高价请他去驻唱。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唱片公司,想要私下偷偷签走张卫建,并承诺签约之后马上着手发唱片。
张卫建当然不是傻子,《中华好声音》还没录完,好戏还在后头,他才不会傻到半路签去其他公司。更何况,节目组同他沟通过,他不仅可以签进风行唱片,还有机会加入凤凰台做演员。
很快就迎来《中华好声音》的第二期,这一期的人气歌手是吕方。此人在平行空间里,会是明年新秀歌手大奖赛的冠军,八十年代与张学友一起被唱片公司重点培养,并一直是张学友的至交好友,后来还跟郑裕玲谈了十多年恋爱。
吕方上场之后,没有使用什么悲情攻势,只靠唱功就赢得满场掌声和四位导师的争抢。
顺便一提,第二期《中华好声音》同样在太平戏院录制,现场观众多达1800多人,全是花数倍于电影票价的门票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于二线歌手的个人演唱会了。
在第二期《中华好声音》播出时,香港街头人都没看到几个,已然达到了当年《楚留香》热播时的效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万人空巷。第二期《中华好声音》的数据很快统计出来,达到了恐怖的73%收视率。
不止是香港轰动,因为东南亚和澳门也有凤凰台的观众,在《中华好声音》第二期播出后,南洋和澳门同样反响强烈。不少南洋和澳门喜欢唱歌的人,纷纷打电话或者写信到凤凰台,询问海外观众能不能报名,更有冲动的直接坐船坐飞机来到香港。
南洋地区和澳门的媒体亦憋不住了,开始大肆报道《中华好声音》这档节目,当地电视也纷纷求购《中华好声音》的复播版权。
亦有电视台开始山寨《中华好声音》,比如马来西亚的国家电视台就来了个《星马好声音》,但做出来后收视率却很难看。至于原因很简单,山寨节目的舞台太小、灯光音响设备太挫、参赛选手没有经过培训、摄影机数量更是只有《中华好声音》的三分之一。看惯了《中华好声音》jing良制作的观众,根本就对廉价山寨节目不感兴趣。
在《中华好声音》刚刚开始筹备时,凤凰台里就有不少人暗地里讽刺康剑飞是钱多了花不完,特别是第一期节目亏损50多万后,这种论调更是甚嚣尘上。
现在南洋和澳门十多家电视台跑来购买复播权,立即让凤凰电视台在赚了丰厚广告费之后,再次大大地进账一笔复播收益,说怪话的人立刻消失了。
倒是台湾地区没有对此的丝毫报道,或许是因为凤凰电视台已经被台湾新闻局列入左派倾向名单。
……
相对于凤凰台那一边的一片欢腾,方怡华却是经常神经质的发脾气。
其实以整体的收视率而言,凤凰电视台依然略逊于无线电视台,两家的收视率份额比例是4。6比5。4。
因为《中华好声音》是一星期一播,而tv**的《欢乐今宵》却是一星期六播,收视率总体优势仍旧是无线台占优。
让方怡华感到焦躁的是,由于《中华好声音》和《快乐60分》的热播,使得一些tv**综艺节目的忠实观众,正在渐渐地往凤凰台那边流失。
无线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制作科办公室里,方怡华拍着桌子大吼道:“我要新节目,能打败《中华好声音》的新节目,马上给我想办法!”
一干电视台员工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说话,谁敢保证自己策划的新节目能超越《中华好声音》?(未完待续。)
328【紧急试片】
read_content_up;
“cult!”
教堂里的唱诗班集体停住,在助理导演的示意下继续站在那边,看着康剑飞朝本片的小男主角走去。
康剑飞有些郁闷地冲小演员辛迪?佛里达耸耸肩,然后把关芝琳招呼过来道:“你对这臭小子说,让他演戏专注一点,别老是忘台词!”
关芝琳冲康剑飞笑笑,坐在小男孩儿旁边说:“辛迪,你刚才在想什么?”
小孩儿张嘴打着哈欠道:“今天拍了一整天了,我想睡觉。”
“再坚持一会儿行吗?”关芝琳露出邻家大姐姐般的微笑,“等电影拍完了,姐姐带你去好吃的。”
“好。”小男孩儿无jing打采地说。
而在康剑飞身边,辛迪?佛里达的母亲正在冲康剑飞咆哮:“你这个吸血鬼,辛迪今天已经工作八个小时了,他还是个九岁大的孩子!”
康剑飞根本就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不过不用听懂就已经知道她的意思,说道:“女士,我已经答应付给你一万八千美金了,你儿子只是个拍过几个童装广告的新人,我给足了加班费。”
没等翻译说话,辛迪?佛里达的母亲就吼道:“谢特,我的儿子需要睡眠!”
康剑飞听了翻译之后,叹气道:“好,你儿子需要睡觉,但我想你更需要美金,片酬我给你涨到两万五,ok?”
“不行,至少要三万!”小男孩儿的母亲伸出三个指头道。
康剑飞头大道:“那说定了,这是最后的价钱,别再涨价了!”
搞定了小孩儿**,康剑飞让工作人员打了盆冷水进来,让辛迪?佛里达洗了把冷水脸,清醒之后开始继续拍摄。
好莱坞拍电影是要过周末的,就跟上班族一样。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康剑飞为了“说服”剧组的一帮美国佬加班,再次出血撒了一把钱。
机位摆好再次准备拍摄,唱诗班在指挥杆的带领下继续唱起来,而辛迪则和饰演铲雪老人的盖亚开始说着对白。
一些次要的镜头康剑飞可以凑合着过,但阐释亲情、家庭等美国主旋律的细节却必须jing益求jing。
《小鬼当家》的第一部之所以能拿到2亿8千多万的北美票房、4亿7千多万的全球票房,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小鬼在家里设机关干翻两个笨贼那么简单。
《小鬼当家1》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对家庭与亲情的探讨,还有对小孩儿童真的关注。这些不仅仅符合美国人的主流观念,也在全世界是通行的。《小鬼当家》的后面几部在这方面就要逊sè许多,所以票房远远不如第一部。
可以这样来说,《小鬼当家1》是一部神片,而后面的几部续集只能算不错的喜剧片和优秀的儿童电影。
这也是康剑飞跑到美国来拍《小鬼当家》,而不直接改编拍成港版的原因。原片是一部结构很严谨,节奏非常完美的片子,改编它只会搞得不伦不类,而且美国观众看温情的港片肯定会有隔阂,票房将会大大降低。
眼下拍的这一场教堂戏,算是整部电影最关键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抢速度拍摄的康剑飞整整花了两天来拍摄。而之前的那几场戏,加起来才花三天时间。
教堂戏一拍完,之后的戏进度就快起来。
不管是美国还是香港,拍喜剧细节都需要慢慢磨。比如那些笨贼被机关搞得灰头土脸的戏,换成另外一个导演的话,研究如何设置机关和琢磨笑点就需要十天半个月。而康剑飞却是早就胸有成竹,直接指挥场务按计划布置,半个小时就全部搞定了。整场戏拍下来也只花了大半天,其中还因为化妆而浪费了大量时间。
唐书璇负责的导演二组也很快带队回来,然后两个导演组合二为一,拍摄最后一场家庭戏。
从电影开机一直到影片杀青,康剑飞拍摄《小鬼当家》只用了七天半的时间。
回到好莱坞后,康剑飞又租了家二流电影公司的场地做后期。他直接按照记忆和分镜头脚本,在唐书璇和两个场记的帮助下,只花了六个小时就将**剪辑出来,如此神速将唐书璇给吓了一大跳。
电影的配乐靠着康剑飞的零散回忆,再加上卢冠庭的帮忙,早在香港就已经录好。虽然一些细节跟原片不一样,但大致的感觉却差不了多少。
也只有康剑飞这个奇葩,才会在电影还没开拍就录好配乐,不仅仅是大段的配乐,还包括那些小的音效。别人想模仿都没法上手,因为他们不可能像康剑飞那样,电影还没开始拍,脑子里就已经有完整的片子了。
等康剑飞把电影配乐和字幕做完,一共只花费了11天的时间,其中还包括剧组在加州和麻省来回跑的时间消耗。
至于对白配音什么的,康剑飞当然不会吃饱了撑得去重新配音,说不定《小鬼当家》还能在奥斯卡拿奖呢。对白也是表演的一部分,不用原声而用配音的话,是没有资格在奥斯卡拿奖的。
像《霸王别姬》角逐奥斯卡失败,很多国人认为奥斯卡有黑幕,其实仅凭《霸王别姬》隐瞒配音一事就失去了拿奖的资格。
在电影制作完毕的当晚,唐书璇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小鬼当家》。除了某些很小的细节上有瑕疵外,其他地方都非常完美,包括她带队拍摄的那些镜头,与康剑飞拍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