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张唱片里的曲子,就是从宗次郎自然三部曲的《木道》里抄过来的,一共《故乡的原风景》、《星落满天》、《月光下》、《森林漫步》、《木道》、《天空》、《无垢》、《生命》、《感谢之歌》、《大地生机》十首曲子。
康剑飞不会日语,有些记不清这些曲子原本的名字,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记忆来取名,实在想不出就现编曲名。
虽然乐曲的旋律未变,但整张唱片的风格,却与宗次郎的《木道》有很大不同。
李凡宇这家伙的老师以前是做《黄梅戏》唱片的,他自己也做过几张戏曲唱片,因此对中国的古代乐器颇为熟悉。
在编曲上,宗次郎的《木道》辅以钢琴、小提琴等西乐,而李凡宇则配的是二胡、古筝、琵琶等等古乐。加上还有康剑飞在旁边提意见,最后让李凡宇一融合,居然让唱片还带点后世新民乐的味道。
如此一来,康剑飞的这张《故乡的原风景》古今中外结合,听起来即古典优美,又有些现代气息,风格实在古怪之极。
这是康剑飞接手风行唱片公司以来,公司发的第一张唱片。
由于公司资金紧张,《故乡的原风景》并未大肆宣传,只通过风行唱片公司以前的销售渠道,发行到香港的各大音像商店。
而康剑飞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能卖出多少,为了谨慎起见。最开始只灌了3000盒磁带和3000张黑胶唱片。
…………
…………
“飞哥,这边!”关芝琳站在一家商场门口挥手。
康剑飞开车过去缓缓停下。脑袋伸出车窗说:“快点上车,这地方不准停的。”
康剑飞推开车门。关芝琳立即拎着几个袋子,跟她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儿。
汽车刚刚启动,关芝琳就介绍道:“她们是安怡、丁文秀,都是我同学。”
叫安怡的女孩子打量了一下车子的内部装饰,似乎对这辆中华轿车颇为不屑,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另一个叫丁文秀的女孩儿则笑道:“佳慧,这就是你男朋友啊,怎么以前都没听你提过。”
“就算我不提,你们也一定听过他的名字。”关芝琳自豪地说。“他可是大名人哦。”
丁文秀通过后视镜仔细地看着康剑飞,突然捂着嘴惊讶道:“你是《僵尸先生》里的秋生,叫……叫……”
“叫康剑飞!”原本对康剑飞不屑一顾的安怡,此时突然眼睛一亮,一口叫出了康剑飞的名字,说道,“我还知道《东方时尚》也是他一手策划的,我现在穿的这件衣服的款式也是他设计的。佳慧,你真是把男朋友藏得好紧啊。居然一直瞒着我们。”
见自己两个同学都认出了康剑飞,关芝琳愈发觉得有面子,笑道:“其实我也刚跟飞哥认识不久啦,我老豆跟他表舅是老朋友。”
丁文秀调侃说:“原来还是世交。真羡慕你啊。”
安怡叹气道:“是啊,我现在拍拖的那个也是世交,可比你男朋友差多了。”
关芝琳得意地说:“那当然。刚入学的时候我就说了嘛,三年不交男朋友。要找就找最好的。”
三个女孩子叽叽喳喳地说着,康剑飞不得不苦笑着问:“我说三位大小姐。你们还没说要去哪儿呢。”
关芝琳连忙说:“先去我家。”
安怡举手道:“先去音像店,我要买谭永麟的《爱到你发狂》。”
《爱到你发狂》是谭永麟发的第二张个人大碟。由于香港宝丽金运作得当,加上谭永麟本身的名气和实力就很强,这张唱片最近在香港卖得很疯,短短时间销量已经破万张,看样子很可能最后能卖出白金成绩。
在香港唱片销量破万不是个小数目,若能达到五万张销量,那就属于一线歌手了。香港的粤语唱片,真正卖钱是在广阔的东南亚市场。往往在香港卖5万张的唱片,在东南亚能卖出二三十万。
《开心鬼》那么红,同名唱片也不过在香港卖出一万二千多张,剩下的八万多都是在东南亚卖出去的。
康剑飞也不知道哪里有音像店,经过几个女孩子指点,才调转车头继续行驶。他最近几天很清闲,在公司也就写写新剧本,《寻秦记》虽然还要在报纸上连载一段时间,但他的稿子早就写完了。
其他时候嘛,康剑飞就约钟楚虹出来喝喝下午茶,却清水湾片场探探赵雅之的班,还有就是接送自己名义上的女朋友关芝琳了。
关芝琳刚刚中学毕业两个月,隔三差五就要参加一次同学聚会。一会儿是这个同学要出国,一会儿又是那个同学要结婚,每每到这个时候,康剑飞就成了关芝琳的司机兼男友。
在一家音像店门口停下,三个女孩子立即下车挑歌去了,明星歌手对她们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康剑飞在车里呆得无聊,锁好车门也跟着进了音像店。
还未走进去,康剑飞便忍不住笑了,因为这店里居然一直放着《故乡的原风景》。
及至到了店里,只见十多个人围在唱机前。那些人既不买唱片也不离开,惹得老板生气道:“拜托,要听买回家去听,别挡在这里影响我做生意。”
“再听一会儿,我听完了就买。”
“就是,你放出来不是给人听的啊?”
“老板,这笛子是谁吹的啊,还挺好听。”
“没见识。明明是箫。”
“你们都没看过康剑飞做嘉宾那期节目?这是康剑飞吹的陶埙啊。”
“就是拍《僵尸先生》那个康剑飞?”
“除了他香港还有第二个康剑飞?”
“都闭嘴,你们好吵啊。先听曲子。”
“……”
谭永麟的歌很好找,就摆在音像店里最显眼的地方。
三个女孩子一人买了一张《爱你到发狂》。安怡出门时被人不小心碰到,那人手里拿着一盒《故乡的原风景》的磁带正准备付款。
安怡觑了他手里的磁带,不屑地说:“一群乡下人,听这么老土的曲子,连歌词都没有。”
康剑飞狂汗,这位大小姐就算原来不知道《故乡的原风景》是他康剑飞的音乐专辑,可刚才这些人说话那么大声,总不可能充耳不闻吧。
可安怡刚才注意力都在谭永麟的唱片上,还真没听到……
关芝琳脸色不悦。一言不发地从货架上取下一盒《故乡的原风景》,瞪了安怡一眼对老板说道:“多少钱?”
丁文秀偷偷地拉了安怡的衣服一下,小声说:“安安,那张唱片是飞哥的。”
“啊?”安怡转身看着康剑飞,一脸的尴尬。
就在这时,老板率先认出了康剑飞,也顾不上收钱了,拿着一张唱片的包装盒过来,热情地说道:“康先生。我很喜欢你的音乐唱片,给我签个名吧。”
“没问题。”康剑飞点头笑道。
“是阿飞!”
“居然是飞哥本人。”
“康先生给我签个名。”
“……”
转眼之间,那些还在听曲子的人,一人拿着一张唱片找康剑飞签名。就算原本不准备买的。一听唱片的创作者在此,也一窝蜂地跟着起哄要签名。
看到康剑飞转眼被乐迷围住,三个女孩子目瞪口呆。
“哼!”关芝琳故意冷哼一声。脸上全是自豪骄傲的笑容,她这次可算在朋友面前长足了面子。
…………
…………
夜色已深。钟楚虹再一次失眠了。
今天康剑飞又约她出去吃饭,两人也没有任何暧昧接触或者言语。就是普普通通地吃饭聊天。当时还不觉得什么,可一旦回到家里,钟楚虹就忍不住期待起来,期待明天跟康剑飞的见面。
钟楚虹不懂什么是爱情,小说里那种强烈的山盟海誓的感情她不懂,只是觉得跟康剑飞在一起很轻松高兴而已。一空闲下来,就忍不住想起康剑飞说话时候的样子,以及他说过的那些很有见解或者搞笑的话。
失眠让钟楚虹变得有些烦躁,她下床把写字桌上的小收音机搬到床头上,插上耳机准备听电台节目打发时间。
“……各位听众朋友,接下来要播放的这一首曲子,就是许多乐迷期待已久的《故乡的原风景》。其同名专辑一共十首曲子,都由康剑飞先生亲自演奏录制,已于昨日在香港各大音像商店发售……”
电台主持人的话让钟楚虹愣了一下,心想怎么到处都有这个家伙。可当优美的音乐响起来时,钟楚虹却很快静下心来,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
五天之后,风行电影公司负责市场发行的张栋猛地冲进邓益明的办公室里,气喘吁吁地说道:“总经理,断货了,《故乡的原风景》卖断货了!”
邓益明惊讶地问:“6000张唱片,五天就卖完了?”
张栋点头道:“是啊。”
邓益明急问道:“卖得好怎么不早说?我好提前联系工厂加灌唱片啊!”
张栋苦笑道:“前三天卖得很慢,一天才卖两三百张。昨天和今天不知怎么搞得,买唱片的人就像火山喷发一样,突然就多了起来。特别是今天,一上午就卖出去2000多张,根本就反应不过来。”(未完待续。。)
121【仅仅是开始】3/3
“哆哆……咪……当!”
顾家辉猛地在钢琴的琴键上按了一下,这位被形容为“一个人撑起了香港七十年代娱乐界半边天”的作曲家,最近时间因为琐事太多颇为烦躁。他刚刚把黄霑昨天送来的歌词谱完曲,接下来的配乐却怎么也写不出来。
《亲情》还有几天时间就开播了,这部电视剧是周闰发、郑钰玲、任达骅主演的75集长剧,跟其他二三十集的电视剧比起来,除了要写主题曲外,tvb还要求顾家辉为电视剧写点配乐。
顾家辉以前也遇到过写不出东西的情况,换句话说,所有的原创者都会遇到这种事情。所以他强行使自己平静下来,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准备出去走走,或许散心回来就进入状态了。
“叮铃铃……”
顾家辉刚准备出门,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来,他回去接起来一听,却是老搭档黄霑打来的。
电话里黄霑的声音似乎颇为兴奋,语气急速地说:“家辉,快去买一张《故乡的原风景》来听。”
“就是康剑飞在电视上吹的那只曲子?”顾家辉问道。
黄霑说道:“就是那只曲子,不过康剑飞出了一张同名唱片,里面一共十曲,每一首曲子都很精彩。”
顾家辉以前只在报纸上听说《故乡的原风景》很好听,不过他没有亲耳听过,所以并未对此发表过评论。现在老搭档黄霑居然特意打电话来,让他去买那张唱片,说明《故乡的原风景》确实名不虚传。
顾家辉对那张只闻其名、未闻其声的唱片来了兴趣。关上门就朝附近的音像店走去。
那音像店老板是顾家辉的熟人,见他进来后笑道:“顾先生又来选唱片啊。我们这里到一批欧美新进来的金曲,还有日本的……”
没等老板说完。顾家辉就打断他道:“有没有《故乡的原风景》?”
此话一出,音像店老板的脸色就苦了起来,连连唉声叹气。
顾家辉奇怪道:“我就是问你有没有这张唱片,你怎么像是被人欠钱不还一样?”
“《故乡的原风景》本来进货量就少,谁知道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唱片会这么好卖啊,昨天就卖完了,现在都还没续货。”音像店老板往里头一指,“喏,那两个人等了几个钟头了。就等着买《故乡的原风景》。”
顾家辉一听大觉稀奇,如今香港国语歌热潮已经退去,日式流行乐风潮还在萌芽状态,当下最受欢迎的是以许贯文为代表的小市民音乐,以及他跟黄霑为代表的武侠音乐,就连谭永麟等人的爱情歌曲都要靠边站。
而纯音乐什么的,在香港几乎没有市场,能卖出去一千张就算是财神爷保佑,这张《故乡的原风景》居然能卖断货!
老朋友的力荐。市场的强烈反应,让黄霑对《故乡的原风景》的好奇心达到了顶点。
一直等了半个钟头,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才骑着摩托车停在音像店门口,从车上卸下两个纸箱说:“到货了。《故乡的原风景》到货了!”
老板还未出去,顾家辉与另外两个等候的顾客已围上去帮忙。
两个纸箱里,一箱是黑胶唱片。一箱是卡式磁带。
顾家辉听惯了黑胶唱片的音色,挑了一张唱片就疾步赶回家去。搬出唱机放映起来。
一曲一曲的听下来,顾家辉完全忘了先前的烦躁。眯着眼睛窝在椅子里,轻轻用手指拍着着扶手。直到整张唱片放完,顾家辉睁眼一看,才发现天色已经擦黑,连忙坐到钢琴前去写曲子——他明天就要交曲了。
手指按在钢琴的琴键上,顾家辉满脑子都是刚才听过的曲子,耳畔似乎还回荡着苍凉悠扬的埙声。伸出手指弹了一段,顾家辉用笔把旋律记下来,写完之后回头一弹奏,越听越耳熟,他居然不知不觉地把刚才《故乡的原风景》唱片中,那首叫做《感谢之歌》的一段旋律给写下来。
顾家辉愣了愣神,随即摇头苦笑。
就像前段时间观众看了《僵尸先生》,不想再去看其他劣质电影一样,做音乐也是如此。
在作曲家听了一段极好的曲子后,有可能因此受到启发,从而创造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在听到一段优美的旋律后,情绪不能从那些旋律中出来,再怎么写都是别人的旋律、别人的风格。
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也!
现在顾家辉就处于这种状态,作为作曲家的顾家辉,比普通人对《故乡的原风景》这张唱片理解得更深刻,现在他的情绪一直沉浸在其中,哪里写得出半段自己的旋律?
早知道就不听了,顾家辉无奈地把钢琴盖上。
想了想,顾家辉给《亲情》的监制李天胜打电话,他准备以实情相告。
李天胜刚刚从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