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为凄惨的是,昨天夜里下了一晚上的雪,整个的道路上都是一尺来厚的大雪。
  可是老翁左等右等,等得太阳已经很高了,炭也没有卖出去。
  就在这时,突然从远方来了两匹俊马,原来是宫内的太监。
  他们看到老翁的木炭,随即下马,将文书一拿,大声说道,你这车上的木炭被征了。
  然后一把就将整车炭给拉走。
  老翁虽然是无比的痛心,但却呆呆的站在那里,没有任何办法。
  最后两位太监将一丈红绫朝着老翁一抛,说道:“这块布就当这一车炭的价钱了。”
  演员离场。
  陈凡不再说话。
  整个现场突然一片安静。
  好像直播被卡住了似的。
  “我,我要不行了。”
  “我也不行了。”
  “实在是顶不住,我擦下眼睛。”
  不需要说什么。
  光看舞中上一众演员的表演,无数人都感觉好像被打了一鞭子一样,浑身的难受。
  而陈凡摇了摇头,露出一脸的苦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聆听着陈凡所念的这一首《卖碳翁》,刚才那一幕又一次浮现于众人眼前。
  特别是老汉一边被冻得瑟瑟发抖,又一边希望天气再冷一点的心情。
  哪怕不需要你感同深受,你都能体会到其中的贫苦。
  而有一些曾经这么来过的中年看客,听到这一句,早已经热泪满面。
  他们以前的贫穷或许与卖碳翁有一些不一样。
  毕竟时代不一样。
  但他们当年走过的路,亦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不需要解释。
  陈凡也没有解释。
  刚才舞台上的表演,以及这一首《卖碳翁》已经完美的诠释了这一幕。
  “这就是诗魔白居易吗?”
  “嗯。”
  “在我眼中,再也没有诗仙。”
  无数人只感觉自己的血液似乎在燃烧。
  其实在陈凡开讲白居易《卖花》之时,他们便感觉自己的神经好像被某一个东西给刺激到了。
  直到后面白居易的《轻肥》。
  再到现在的《卖碳翁》。
  无数的观众一下子感受到了白居易心中的抱负。
  “写诗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的,也不是为了吟诗作对的,更不是为写诗而写诗。”
  “写诗,为的是向皇帝除述自己的意见,解救人民的疾苦……”
  有一人站了起来。
  接着。
  两个人站了起来。
  三个人站了起来。
  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
  ……
  “陈凡老师,我能跟您合个影吗?”
  “陈凡老师,卖碳翁让我这个大男人都哭了起来。”
  “陈凡老师……下一期诗人您讲谁啊。”
  《唐诗何止三百首》结束。
  陈凡,又一次被无数观众围住。
  只是。
  对于众人所说的下一期诗人。
  陈凡摇了摇头,说道:“白居易还没有讲完呢。”
  “啊?”
  众人一愣:“陈凡老师,白居易还没讲完?”
  陈凡点了点头。
  “白居易有两期?”
  “是的。”
  “我的天……”
  众人几乎有些不敢相信。
  今天的白居易已经如此逆天了。
  还有一期白居易?
  他们真不敢想象。
  而对于陈凡来说。
  诗魔,诗魔。
  没有发魔的白居易,怎么能叫诗魔呢?


第一百七十九章:《长恨歌》……
  “今天这场《唐诗何止三百首》简直看得太受益非浅了。”
  “嗯,看得我都哭了。之前我一直以为写诗就是写写诗,卖弄下才华,最多就是抒发下感情。但没想到,写诗还有如此之高的境界。”
  “白居易……诗魔,果然屠仙了。”
  其实在王维,刘禹锡,李商隐……等人出来之时,一众网友便知道,陈易玄诗仙的称号已经不在。
  但就算是不在,陈易玄的实力还是很恐怖的。
  最多,王维与刘禹锡稍稍比陈易玄高。
  但这个高,也没有高到太多。
  可是。
  白居易一出,却是瞬间将陈易玄拉开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距离。
  或者说。
  你可以将陈易玄,王维,刘禹锡放在同一个境界。
  可当陈易玄与白居易放在一起的时候,那就不适合了。
  明显。
  白居易已经比之陈易玄高出了一个层次。
  所以这次屠仙,可谓是陈易玄这仙字屠得是干干净净。
  “我想,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陈易玄是诗仙了。”
  “嗯,再说可能会被笑死。”
  “笑不笑死就别讨论了,赶紧开始背卖炭翁吧。”
  “为什么?”
  “我感觉,不需要多久,卖炭翁就可能登上语文教材。”
  “哪有这么快。”
  “就算是没那么快,出个卖炭翁的题让你解读一下,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去……”
  你还别说,这还真是提醒了一众网友。
  进入教材没那么快是对的。
  可是。
  不进入教材完全有可能出题考试啊。
  像卖炭翁如此经典的诗歌,不用说,分分钟就能想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题。
  “我去教孩子背这首诗先。”
  “我也去。”
  “对了,哪里可以下载今天晚上这期节目的视频,我下载回去再研究一下。”
  ……
  “老师,您觉得写诗是为了什么?”
  “老师,您如何评价白居易先生这篇卖炭翁。”
  “老师,您觉得白居易……”
  是的。
  第二期白居易的专题,不只让央视创出了一个恐怖的收视记录之外。
  更多的,则是白居易的火爆全国。
  这个全国,可不仅仅只是在网上。
  一众学校,教育机构,大学学府……亦是纷纷注目。
  “评白居易的诗词水平。”
  “观《卖炭翁》有感。”
  “白居易诗词观对我们的影响。”
  ……
  上面如此的热闹。
  但在热闹之时,还有一个更为重磅的消息突然出现。
  “兄弟们,跟大家说一个特大消息。”
  “什么消息?”
  “知道白居易吗?”
  “废话。”
  “那你知道还有一期白居易吗?”
  “还有一期……不是播完了吗?”
  “不不不,陈凡老师亲口说的,白居易分为上下两期,之前的是上期,还有下一期没播。”
  “尼玛……别骗我?”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
  “不可能吧。”
  “我也觉得不可能,但这个消息90%是真的。”
  “那我打电话去问问。”
  还真有不少看客亲自向央视打电话。
  “打了没。”
  “打了。”
  “真的吗?”
  “真的。”
  “我了个去。”
  当得知这个消息,不只震惊了无数的粉丝,也震惊了无数文学界的大佬。
  “各位,白居易有两期?”
  “据说应该是的。”
  “别据说了,央视已经确认了,确实有两期。”
  “我有些不敢想第二期的内容了。”
  怎么说呢。
  《唐诗何止三百首》这一个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当真是一期又一期的刺激着他们的眼睛。
  其实央视文化类的综艺节目一直以来影响都很大。
  很多的一些文学界的人士,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他们亦是纷纷观注。
  而唐诗何止三百首,却是他们最为佩服的。
  首先是内容形式。
  不同于此前单调的背唐诗。
  唐诗何止三百首,采用了边演边看边背边解读,还外插穿诗人的人生经历。
  这个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也加深了对于唐诗的理解。
  但这并不是最为重要的。
  最为重要的是,唐诗何止三百首里面的唐诗,他们真的没有一首听过。
  但这也不重要。
  就算是没有一首听过,但这里面每一首都是经典当中的经典。
  而上一期白居易,更是放出了王炸。
  一首卖炭翁,简直达到了他们认为的唐诗至出现以来的最高高度。
  可是。
  现在你告诉我,白居易还有第二期?
  第二期意味着什么?
  很显然。
  按一般节目的设定。
  第一期只不过是预热,真正重点的是第二期。
  或者说,第一期不是预热,但第二期也绝对要超过第一期的质量。
  要不然。
  他们还真不敢做第二期。
  “大家来想一想,白居易第二期,他能讲什么?”
  “别想了,我们能想到就怪了。”
  “我也想不到,但我却极度的不敢相信。第一期白居易的境界已经如此之高了,白居易还能展现更高的水平?或者说,白居易能创作出一首超过《卖炭翁》的诗作?真要超过了,白居易又是什么境界了?”
  “我们也不敢相信。”
  有的时候,众人的思维是会被限制住的。
  这就像武则天一样。
  因为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女帝,所以陈凡此前怎么讲,他们都不会相信。
  这是被时代所限制住。
  这放在诗词这一块也是一样。
  如果没有白居易,大家平时只欣赏王维,刘禹锡,李商隐……等人的话。
  你可能会觉得,这一些人就是唐诗的最高水平。
  这就像这个世界大家理解的陈易玄是诗仙一样。
  可是。
  当白居易出现,那就是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唐诗的理解。
  可事实上。
  如果不是我们还知道李白与杜甫,我们也会觉得白居易是最高水平。
  我们还能想到,这个世界难道还有超过白居易的诗人吗?
  ……
  “许主任,你们央视一直都是老大哥,也没必要这么狠吧。”
  “怎么了?”
  “还说怎么了,这些天总是放炸弹,我们怎么受得了?”
  “李老弟,你们湘省卫视收视也很火啊,当年可是说要超过央视的。”
  “不敢,不敢……不过,这次你们可得悠着点,我们这一些小老弟真不希望老哥你们将这场戏搞砸。”
  “放心吧,到时候你们按时收看就行。”
  “行,我听老哥的。”
  ……
  “各位同学,下个星期天的晚自习给大家送一个福利。”
  “老师,什么福利?”
  “你们猜?”
  “老师,不要上自习吗?”
  “嘿,这可没有。”
  “切……”
  众学生一片嘘声。
  “别闹,嘘什么嘘,再嘘福利也不给了。”
  “老师,啥福利啊。”
  “下个星期天,晚自习的时候给你们看电视。”
  “真的?”
  “当然是真的。”
  “老师,您是不是想让我们看《唐诗何止三百首》。”
  “猜对了。”
  “哇……老师,我爱你。”
  “少来了……”
  老师笑骂了一众学子,说道:“不过,有一个要求。”
  “老师,您不会说看了这个电视还得写观后感吧。”
  “观后感就算了,估计你们心里又得骂我。”
  “哈哈哈……”
  “给你们一个小要求,看完《唐诗何止三百首》,你们必需将节目里面的唐诗给背出来。当然,也不需要你们全背,你们只要能背出一首就可以了,到时候我会抽查。”
  “老师,万岁……”
  一众学子大呼。
  你说要背诵全部,这可能有些困难。
  但要说背一首,那太容易了。
  这一些古诗有的只是三四句,几秒钟就背出来了。
  可是。
  他们却不知……
  ……
  “凡哥,凡哥,白居易有两期?”
  “媒体不是暴出来了吗?”
  “我靠,真的啊。那啥……”
  “你们想说什么?”
  “我们想说……”
  脑子一下子短路。
  过了好一会儿,一众网友才说道:“凡哥,我们是想说,第二期难道还能爆掉第一期不成?”
  “要是不能爆掉,我做第二期做什么啊。”
  “我……”
  “你们又怎么了?”
  “抱歉,抱歉,凡哥,我们又短路了。那您告诉我,白居易的水平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啊?”
  “这个啊……我也不好说,到时候你们看了就知道了。”
  要说白居易的水平有多高。
  这个陈凡也不好评价。
  不过。
  他相信。
  白居易第二期,不只要超过第一期。
  而且,还将颠覆所有人关于唐诗的映像。
  ……
  星期天。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一个星期又过去了。
  央视综艺频道如期播放《唐诗何止三百首》。
  还是与之前一样。
  陈凡并没有先上台。
  他先是让一众演员进行表演。
  “这个表演的是?”
  “唐玄宗与杨贵妃?”
  “嗯,应该是。”
  不少人盯着屏幕。
  一众演员的表演也很生动,不少人看了一会便知道。
  这应该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场景。
  几分钟后,陈凡上台:
  “大家可以看到,刚才这一幕正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唐玄宗自开元盛世之后,晚年宠幸杨贵妃,自此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并且,杨贵妃也在众将士的逼迫下在马嵬驿这个地方选择了自缢。”
  “当时白居易同友人一起,也来到了马嵬驿这个地方。不过,此时距离当年发生安史之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50年。但虽然50年过去了,关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传说,以及发生的安史之乱,仍然让人记忆犹新。白居易与友人就在这个地方一同聊起这一些事件。甚至,还聊到了许多有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传说。”
  “这个传说很有趣,说是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仍然无比的思念杨贵妃。于是,他就找到道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