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7年,楚怀王想通过变法以期达到强盛国家的目的。屈原因为很有才华,也就担当了楚怀王的左徒,这个官相当于是左丞相,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也因为楚怀王的支持,屈原也同样认识到楚国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随后几年,屈原制定了一系列变法的法令,以及改革。但可惜……这一些改革与变法触犯到了一些守旧贵族的势力。三年之后,屈原被一众大夫弹劾,于是屈原就被罢了左徒的官,任职三闾大夫。与之同时,楚国的变法基本上也没有再推进了。”
“只是此时的楚国早已不复当年称霸中原时期的强大,秦国的崛起让楚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虽然屈原不再是左徒,但屈原仍然向楚怀王建议,应该联齐抗秦。也就是联合东边的齐边,一同对抗秦国。楚怀王觉得屈原的策略有道理,于是就派屈原出使齐国。”
“但此地,秦国得知楚国想联齐攻楚,于是就派了张仪前往楚国劝说楚怀王。”
陈凡一边说。
舞台之上,这时已然出现了两位演员。
一位演员饰演楚怀王
另一位演员饰演张仪。
对着楚怀王,张仪说道:“张仪听说大王要与齐国联盟,特意前来劝说大王。”
楚怀王便说:“我们已经与齐国达成联盟,你再劝说也没用。”
张仪并不着急,说道:“大王若能听从我的意见,就请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愿意奏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楚国又能得到自己的利益,而秦国也能永保和平。”
楚怀王认可了张仪说的策略。
他感觉这是占了一个非常大的便宜。
自己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秦国600里的土地,这是楚国巨大的一个功绩。
于是。
楚怀王就与齐国绝交,并把楚国的相印给了张仪。
然后派了一支部队,前往秦国接收秦国600里的土地。
可是当来到秦国之后,张仪却故意从马上摔了下来,一连3个月没有上朝。
楚怀王听到了这件事,心里就想,可能是秦国觉得楚国与齐国绝交的不彻底。于是楚怀王就派人到宋国,并借了宋国的符节前往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一气之下斩断符节,彻底与楚国绝交。
可楚怀王原以为这样操作之后,秦国就会将600里的土地归还于他。结果,当秦楚国两建立邦交之后。张仪却说,我什么时候说过600里的土地,我说的是6里的土地啊。楚怀王感觉被张仪欺骗,于是就挥兵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军打败,楚怀王再次以全国的兵力攻击秦国。这时,魏国又看到楚国兵力空虚,转又开始打楚国。楚国就向齐国求援,齐国因为之前楚怀王大骂齐宣王,齐国便没有搭理楚国。
最终。
楚国向秦国割了两座城池,楚国与秦国的战争这才稍稍结束。
“我草,这个楚怀王简直没脑子。”
“竟然被一个叫张仪的家伙耍得团团转。”
“想堂堂楚国这么牛逼,竟然被一众国家欺负。”
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异常精彩的故事。
只是因为年代太久,很多人都不知道。
而在此时。
陈凡借讲屈原,再次讲到纵横家张仪戏骗楚怀王,一时之间,无数的粉丝便已热议了起来。
陈凡也是感叹。
对于春秋战国。
他觉得。
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有实力称霸天下的并不是秦国。
楚国,齐国,赵国,魏国……这里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可能称霸天下。
当时的秦国,其实还不是特别的强大。
但可惜。
最后这一系列的国家,只有秦国真正的实现了统一。
“这样的一种结果等屈原从齐国回来发现之后,一时悲从心来,但也没办法。于是,他就对楚怀王说,你一定要杀了张仪。但这会儿张仪已经离开了楚国,怀王派人去追,但没有追到。只是又过了几年,楚国与秦国关系变好了起来。因为屈原一直主张联齐攻秦,楚怀王觉得屈原没啥用,所以楚怀王就将屈原流放到了江北。”
“只是虽然楚国与秦国关系变好了,但当时那个时期,任何国家的结盟都可能在倾刻间瓦解。因为楚国太子从秦国私自跑回来的原因,秦国又是不断的进攻楚国。后来,楚国便想与秦国联姻。这时秦昭王就说,想与楚怀王到秦国见面。屈原与一众大臣不断劝说楚怀王不要去,屈原认为,秦国是不会讲什么道理的,也不会有任何信任的。但楚怀王的小儿子却说,如果不去,秦国又来打楚国,还是保持与秦国的关系比较好。结果,这一去,楚怀王就被秦昭王给杀了。到最后,却是让士兵运着楚怀王尸体回来。”
“楚怀王死后,他的儿子倾襄王即位。楚国人都抱怨他的弟弟,也就是之前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如果不是因为子兰,楚怀王也不可能死。屈原对此也很有看法,而后,屈原得罪了子兰,再一次被流放。结果几年之后,秦国再一次攻击楚国。又在随后的十几年间,不断的派兵攻打楚国。直到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当流放在外的屈原得知了这一个消息,他的心情极度的郁闷,他来到汨罗江上……”
此时。
舞台当中饰演屈原的正是陈凡。
看着舞台当中投影出来的滚滚江河之水,屈原一时感慨万千,他缓缓的念出: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第二百三十五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辞原本是楚国的歌辞。
后来在屈原的吸收继承与改良之下,推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这种体裁经过屈原的推出,在汉代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格式,叫做楚辞体。
不过虽然有不少楚辞体的作品问世。
但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屈原的楚辞,才是真正的楚辞。
此前在新闻联播节目当中,一首《天问》,众人对于屈原的楚辞再也没有怀疑。
而这首诗,正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当陈凡饰演的屈原念出这一首《离骚》时……与之天问一样,众人都是内心一凛。
听着这一首诗歌,众人只感觉到屈原是在述说自己的生平: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的父亲叫做伯庸。
岁星在寅年的孟春月,我在庚寅日出生。
孟是老大的意思,也是第一的意思。
春季的第一月,也就是寅月。
这里说的是,我是在寅年寅月寅日出生的。
正因为这个时间很好,所以他的父亲就拿去算命。
一算之下,也觉得非常好。
后来他的父亲就给屈原取了一个很好的名字。
名叫做正则,字叫做灵均。
正就是中正的意思,则就是法的意思。
灵均里面的灵,是神的意思,均是调的意思。
这个名字非常崇高,也有着远大的理想。”
舞台上的屈原,再次念了起来: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相对于此前陈凡小小透露出来的《天问》。
如果《天问》是那种奇之又奇,是那种宏大不可描述,是那种哲学。
那么。
这一篇《离骚》则是唯美让人尖叫。
正如这一首诗歌里面一样。
其中使用的“兮”字……虽然他没有什么意思,但却给诗歌带来了别样的韵味。
而在《离骚》里面,他绝对不仅仅只是兮字。
正如这里面写的一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一句明明说的是,我恐怕会渐渐老去,但通过一句,你便会发现,《离骚》里面所有字词的精美。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将美人比作自己,太美了……我一点都没有感到有什么违和。”
“不,不只是没有感到违和,实在是太美太美了。”
“嗯,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诗歌。”
闭上眼睛,众人只感觉这样的诗已经不是诗了,这是世界上最为美丽的一幅画面。
画面当中。
一位高洁的男子自出生以来,一直都重视自己的修养。
他把自己的高贵品质比喻成秋兰,并一直将这一些兰花挂在自己身上。
可哪怕如此。
时光还是不断的流逝,草木也不断的会凋零。
哪怕这位有着无比修养的男子,也终有老去的一天。
那怎么办呢?
当想到自己越来越会的年老,于是屈原便更加想引导帝王,让自己的国家强盛。
所以就有了: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但可惜。
哪怕屈原一路奔走,为国操碎了心,但换来的却是不理解。
不但不理解。
反而还听信谗言对屈原发怒。
这就是“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的意思。
但这又怎么样呢?
哪怕君王不听信自己,哪怕君王还怪罪自己,但屈原仍是按着自己的德行操守,一直为国家献计献策。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溃{。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为什么我会这样?
因为我自小的时候就与平民生活在一起。
我知道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的苦难。
他与他们是一样的。
他们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
他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可君王你却不听我的建议,我只能掩面痛哭,除了叹气好像也没有别的。
可哭没有用。
不但没用。
反而,我还因此被贬到了江北。
可是呢。
这就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哪怕就是百死,我也不会后悔。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屈原……”
“不,他不是屈原,他是屈子。”
“子”是对品德无比之高,做出无比贡献人的尊称。
甚至可以说。
能称之为子的,那就是圣人。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无数观众,粉丝他们已经双眼有一些红通通的。
他们终于明白。
为什么会称屈原为屈子。
不是他写的诗厉害,而是他的内心与整个国家的百姓一致。
甚至。
为了百姓的利益,屈原发出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
这便是圣人。
这便是屈原。
你能达到吗?
不能……
所以有的时候,这样的思想并不被人接受。
哪怕是屈原的姐姐。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姐姐说。
上古时候一位叫“鲧”的人就是因为性情太过于刚烈,最后就被杀死在了荒野。
你如果再这样的话,恐怕也会有这般的下场。
没得办法。
连自己的姐姐都无法理解屈原。
屈原便只好将自己的心思上表给最为贤名的“舜帝”,屈原对他说夏商周以来的兴亡。
然后再述说自己的“美政”理念。
述说完后,屈原的思想已然熬游于太空,他周游天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以及实现理想的办法。
结果,换来的却是【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天上人间,都是一样“溷浊”,蔽美称恶,嫉贤妒能。
……
“我想灭了楚怀王。”
“我也想,一个修养品德这么高,又有非常强的施政才能的人,竟然被排挤到了江北。”
“你不用灭楚怀王,这家伙自己都去秦国送死。”
《离骚》虽然是一首诗歌。
但其实,也相当于屈原的自传。
只不过。
这个自传是用诗歌的方式写出来的。
而且。
写出来之后,名垂千古……
面对着君王的不相信,而屈原又没有太多的办法时。
于是。
他就选择了求神问卜: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神灵告诉他什么呢?
告诉他,既然现实这样,你应该离开这个地方啊。
并且还告诉他,要早做行动,择明君行事。
于是屈原便按照神灵的办法,他找了一个好日子准备离开。
只是。
就在屈原高兴的离开之时,他突然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家乡。
这一看……
……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