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天,还真有三足金乌。”
  “这个神树,就是扶桑神树吗?”
  当然。
  目前青铜神树还没有完全拼接到一块。
  但此时,在工作人员的一块块清理当中,一众粉丝已经看出了具体的模形。
  这样的一个模形,与陈凡所画的青铜神树一模一样。
  如果说还有不一样的,那就是,这里面只有九只金乌,并不是十只。
  至于为何少了一只。
  那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
  正在想着,有一位粉丝却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凡哥,后羿射日,射下的九只金乌去哪了?”
  “这个……”
  陈凡有些头痛。
  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陈凡没有想过,其他一众粉丝便脑洞大开的说道:“会不会被后羿捡回家,拿来烤着吃了?”
  “啊……”
  “我估计不是烤着吃,应该是拿来做火锅。”
  “对对对,蜀地不就是火锅的发明之乡吗?原来,在几十万年,我们的先明就已经开始吃火锅了。”
  至于你不信。
  看看三星堆出土的淘器。
  上面就有一个留有三只脚,并呈着一个锅一样的器具。
  从这个模样看起来,简直与做火锅的盆子一模一样。
  ……
  【三星堆震撼发现。】
  【蚕从和鱼凫,神话具现。】
  【青铜神树,4000多年前最美的青铜器。】
  应该来说。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最近几十年来最为重大的一个发现。
  这个发现,可以将中华文明史向前再推动了1000年。
  这也打破了此前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史只有3000年的观点。
  “温教授,关于三星堆,您怎么看?”
  “温教授,您是历史方面的专家,您此前一直认为中华文明史只有3000年,现在还是持这个观点吗?”
  “温教授……”
  又一次被挖坟。
  之前是因为大月氏。
  这一次,则是因为古蜀文明。
  “抱歉,我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
  “关于古蜀文明,我们也在认真研究。”
  “至于陈凡老师说的……可能,也许……也是有道理的。”
  脸色铁青。
  温志敏一方面拒绝了采访,另一方面,他迅速将自己的微博评论关闭。
  是的。
  不关闭不行了。
  这个时候,在他的微博之下,早已经大军来到。
  ……
  “凡哥,凡哥,再跟我们讲讲神话故事吧。”
  “这都是一些小朋友听的,大家这么感兴趣?”
  “感兴趣,太感兴趣了,凡哥,我只有8岁呢。”
  “对对对,凡哥,其实我只有6岁。”
  三星堆的挖掘还在继续。
  目前,主要集中在1号坑。
  其实三星堆一共有6号坑。
  按上头的指示,目前只能挖1号坑。
  不过。
  在周教授与陈凡联线了之后,三星堆基本上也不需要陈凡亲自去了。
  事实上。
  陈凡在此前的联线当中,他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关于这一些文物的鉴定。
  以及关于这一些文物的出处。
  虽然陈凡说的都是一些神话,看起来没有具体的史料。
  但这一些神话,却是无比契合上古时期这一些先贤文明。
  不过。
  在陈凡此前开讲的一个神话之时,无数粉丝却是被陈凡所讲的神话给深深的吸引。
  “行吧,那我就再跟大家讲几个。”
  不用说。
  陈凡也是明白,这一些神话的吸引力。
  别说就是小孩子了,哪怕就是成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神话,也要内心被震撼一把。
  想想之前所说的后羿射日。
  想想陈凡说的,太阳其实就是三足金乌。
  这样的想象力,这样的脑洞……这简直让无数人叹为止。
  “传说上古时候有一位水神叫做共工,有一位火神叫做祝融。两人有脾气都很不好,时不时常常打架。有一日,两位大神又一次打架了。可不小心,两人打架的时候,共工却是将不周山给撞断了。这一撞断非常严重,原来不周山上有一根天柱,直达上天。两人打架,共工不小心却将不周山给撞断,那一根天柱也被毁了。而此时,因为天柱被毁,地球整个的地形环境一下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时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地陷东南,所有的江河水流全部往东南方向流去……”
  这个故事,叫做共工怒撞不周山。
  这个故事一出。
  一瞬间,众人想到了此前屈原所写的天问。
  在屈原写的天问当中,他就提出了,为什么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这一个问题,当时可以说难倒了无数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
  而此时。
  陈凡突然给出了答案。
  原来。
  造成天倾西北的原因,竟然是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在打架。
  虽然这看起来不可能是真的。
  但神话之所以是神话,那就在于他看起来不是真的,但往往这却能很好的解释我们不理解的事物。
  而且有的时候,这看起来不是真的,但又在某一些地方进行了极强的预言。
  就像古蜀国里的蚕丛及鱼凫。
  如果你以为这是假的,那古蜀国的纵目人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的,那三星堆出土的,纹着鸟与鱼类的金杖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的。
  那,青铜神树,你又如何解释?
  “原来,这就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我相信这个神话。”
  “我也相信。”
  当然。
  他们相信这个神话并不是认为真的是两个大神在打架。
  他们相信,就是认为这一个神话确实是有预示的。
  或者。
  当时的先名只是用神话传说的故事,将当时的情况记录了下来。
  至于具体怎么回事。
  这实在是太久远太久远了,根本不需要太过于纠结。
  你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明白。
  与之同时。
  通过这个神话故事,你可能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有了一个更好的解读。
  ……
  不过。
  陈凡的这一个故事并没有结束。
  他继续说道:“共工怒撞不周山之后,天柱倒塌,滚滚天河之水也从所撞天柱这个缺口一下子倾泄而下。整个大地,发生了巨大的洪水,无数生灵的生存再一次陷入威胁。而就在这时,一位叫做女娲的大神出现了。她长得人面蛇身,因不忍世界陷入如此灾难。于是女娲取炼五色神石,将天空那个缺口补住。”
  这个故事,叫做女娲补天。
  其实最早这个神话与共工撞不周山并不是一起的。
  当时的共工撞不周山就是撞不周山。
  女娲补天就是女娲补天。
  两个是分开来的一个独立的故事。
  直到东汉时期,“王充”才将这两个故事结合在了一起。
  但不管两个是独立的故事也好,分开的故事也罢。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却是比之任何一个故事,都更为吸引人,也更为的神话。
  “我以为共工怒撞不周山的脑洞已经够大了,没想到,还有女娲补天。”
  “今天真是开了眼界,开了眼界啊。”
  “我也是开了眼,一会,我一定要将这几个故事讲给女儿听。”
  “我也一样。”
  ……
  “哥们,昨天听陈凡老师讲的神话了吗?”
  “必需的,我现在头都感觉翁仇的,太有想象力了。”
  “我也觉得,真的打破了我对于神话的认识。”
  “不过,你觉得凡哥所说的神话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古蜀国就已经证明。”
  “我的意思是说,这一些神话具体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啊,就不知道了。”
  “要不,一会问问导师。”
  “哈哈,这个主意好。”
  一众学子不时点头。
  过了一会,等导师带着课本来到。
  一众学子问道:“导师,我们有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
  “您觉得后羿射日是真的吗?”
  “你们听了陈凡老师的神话?”
  “导师,您也听了?”
  “稍稍了解了一下?”
  “那您觉得这一些神话是真的吗?”
  “呵呵,我们上的是历史课,不是神话课。”
  导师说完,却是笑了笑又说道:“不过,最早的历史,他就是神话。”
  对于陈凡。
  虽说有像温志敏一样人的存在,但大部分学者,教授,还是非常敬佩的。
  这几天关于三星堆,一众历史界教授亦是非常的关注。
  自然,对于陈凡所讲的神话,他们同样也有一些了解。
  只是。
  相对于很多人认为的,这只是神话。
  但在他们眼中,这一些导师认为,这不仅仅是神话。
  看着一众学子期待的眼神,导师也明白这一些神话的份量,随即说道:“陈凡老师这几天讲了三个故事,一个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另一个是共工怒撞不周山的故事,最后一个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综合分析的话,我认为,这其实是两个故事,一个是有关于旱灾的故事,一个是关于水灾的故事。后羿射日,就是一个处理旱灾的手段,而女娲补天,那就是治理水患,这与陈凡老师此前讲过的大禹治水差不多。”
  “同时,不管是旱灾还是水灾,这一些故事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我们上古时期的先民,在碰到灾难的时候,都会通过自己的办法处理这一些灾难。而且,他们处理灾难的方法越来越是高明。比如像女娲补天,这种补天,应该采用的是堵水的方式。但在后期大禹治水的时候,他却采用疏的方式。包括古蜀国的治水方式,他们也采用打通大山,让江河水回归到大海……”
  不得不说。
  教授就是教授,所看问题比之普通人更为深远的多。
  这时,台下学子又问道:“那关于三足金乌,真的有三足金乌吗?”
  “这个暂时无法解释。”
  导师摇了摇头说道:“但我觉得,三足金乌应该是太阳的象征。而且,从目前我们科学家得到的认证,那就是,太阳其实是黑体。当然这个黑不是简单的黑,他这个黑体,具体是指所有外来电磁辐射都会被其吸收。也就是说,这个黑体同样也会放光。所以,我觉得上古先民将太阳形容成三足金乌,这里面的金乌是非常有意思的形容词。他即体出了太阳的黑,又体现出了太阳还会发光。至于当时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十个太阳,这可能是一个天文学的问题。我猜测的话,当时地球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像现在……”
  当然。
  教授所讲的这一些,可不是解释这一些神话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意义。
  他真正要说的。
  那则是,这一些神话,在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哲学。
  是的。
  一个文明有一个文明的哲学。
  西方的哲学就与东方的思想不一样。
  西方面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也与东方不一样。
  这一些神话不管是真还是假,也不管是否代表具体的事物。
  但这一些神话当中表现出来的处理事物的方式,那就代表着中华文明思想。
  比如。
  面对着天上有十个太阳,面对着不周山倒了……上古时候的先民怎么办?
  他们没有逃避,而是选择将危害处理掉。
  这代表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
  这样的思想,也影响着中华几千年。
  所以,这样的思想也造就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如果这放在西方……那就一样了。
  面对着上天的惩罚,西方文明估计就只能默默的承受了。
  或者,承受不了,直接就逃跑喽。
  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反抗。


第二百六十二章: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也是极为精彩……
  “陈凡老师,这期节目我们给您安排了一位助手,另外,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电视台也接到了好些观众的电话,有不少问题他们比较迷糊,希望您能帮他们解答一下。”
  “行。”
  三星堆那边的连线结束,陈凡便继续做起了《大汉雄风》这一个节目。
  要说大汉。
  陈凡真的是太喜欢了。
  至于喜欢。
  那就是。
  大汉应该是众多朝代里面,唯一一个不屈辱的时代。
  哪怕是唐朝,都比不上大汉。
  ……
  几天之后,东方电视台给陈凡派了一位助手小夏。
  虽然是助手。
  但一听小夏竟然是京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陈凡便稍稍有一些惊讶:“小夏,没想到,你还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
  “陈凡老师,您这样说我会不好意思的。与您相比,我只能是学渣。”
  “看来京大的学子还是比较谦虚的。走吧,我们一起做节目。”
  说是做节目,但其实还是边走边聊。
  或者,如果你想去哪里的话,开着车也行。
  虽然这样的节目看起来比较单调,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众观众就喜欢这样没有太多加工的节目。
  这大概是此前看多了太多的节目,有一些节目虽说办得蛮好的,但来来去去都这些,也有一些审美疲劳。
  反倒是陈凡这种不按常规出牌的模式,倒是受到了不少观众的热捧。
  当然。
  这里面也与陈凡所讲节目的质量有关。
  “陈凡老师,最近这些天您去哪了?”
  “这些天啊,也是到处逛。”
  “都逛了哪些地方?”
  “我本来想去找狼居胥山的,但可惜,没有找到。”
  “2000多年了,有的时候没有找到也正常。”
  小夏与陈凡聊着。
  随时,她便问道:“陈凡老师,很多观众对于大汉都很感兴趣。但是,很多观众,包括史学界也有不少人有不少问题没明白。”
  “你说说,什么问题?”
  “第一个,关于刘据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奇怪,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同时,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按理来说,他是最为合适继承刘彻大位的一位皇子。可是,后来他却不明不白的死了。很多人搞不清楚,刘据到底是怎么死的?”
  “这还真是一个很让人不解的问题。”
  陈凡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