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汉时期传承下来的医学,那则是对于中华影响太大太大了。
  “东汉末年,有一位叫做华佗的医生。对,这个华佗,就是曾经给关羽疗伤的华佗。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AH、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被当时人们称之这神医。有一次,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华佗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
  要说古代神医里面,华佗可是不可不提的人。
  而且。
  因为此前陈凡讲过三国,所以,三国里面的华佗一出,众人瞬间便感兴趣起来了。
  “不只如此,华佗还擅长心理疗法。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他。郡守让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应激怒他让他把淤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传信斥责他。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这是心理疗法,但华佗还更为懂得养生。华佗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如果能保养一个好身体,那就不会得什么大病。而且他也明白,不是医生就能治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病。为此,他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方法,创作了一套《五禽戏》。华佗表示,只要每天练一遍五禽戏,不说能活到多少岁,至少能在你活着的时候,可以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
  这样的一些神奇案例,也让众人大开眼界。
  “辩证治疗,心理疗法,五禽戏……这种医学理念已经和现代没有太多差别了。”
  “所以说,古人的智慧绝对不比我们现代差,甚至,有的还要超过。”
  “但现代已经没有这样的神医了。”
  不过。
  关于华佗的医学,还不仅仅如此。
  陈凡继续说道:“华佗不只擅长各科病症,同时还擅长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这时有台下同学举手回答:“陈凡老师,您说的外科手术是正骨这一些吗?”
  “正骨只是一般的外科手术。”
  陈凡摇了摇头说道:“华佗不只会正骨,他更为厉害的是会开刀。对,也就是像现代西医一样的,他用起了开刀疗法。比如给关羽刮骨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外科手术方式。当时关羽是没在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之下,让华佗直接开刀。但事实上,华佗他发明了一种叫做‘麻沸散’的麻醉药物。这种麻药可以在开刀的时候减轻病人痛苦。也正因为开创了麻沸散,所以,华佗的外科手术却是更进一步。华佗原本的外科手术只在于外伤这一块,后来,在他发明了麻沸散之后,他已经可以做到开腹手术……”
  当陈凡将华佗的医学传奇一说,众人已经目瞪口呆。
  陈凡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此前三国当中我讲过华佗给关羽治过病。事实上,华佗还给曹操治过病。因为曹操多年头痛,他听说华佗的大名,于是就召集了华佗去给他治病。在华佗来了之后,他给曹操进行了针炙治疗,很快曹操的头痛就治好了。但华佗对曹操说,你的头痛是久病造成的,我现在治好只不过能够让你安心几天,但过一段时间头还会痛。如果要真正的将这个头痛的病治好,那就得开头,也就是在脑袋这里做一起外科手术。”
  “曹操一说,在脑袋上动刀,这个华佗是想给自己治病还是想乘机害死自己。随后,曹操就将华佗给关了起来。临死的时候,华佗在大牢当中将他的毕生所学创作了一部叫做《青囊书》的作品。创作结束之后,华佗感慨自己关在监狱当中,不能出去。于是他就对狱卒说道,这一段时间你对我挺关照的,我也没有什么东西给你,就将这本医书传给你吧。但狱卒害怕,不敢接。无奈,华佗就将自己写的青囊书一把火给烧了……”
  关于华佗是怎么被曹操关起来的有多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说给曹操开刀。
  另一个版本是说华佗并不想给曹操治病,然后曹操很生气,就将华佗给关了起来。
  但不管是哪个版本,最终华佗都是被曹操给关了起来。
  而且,还死在了曹操手下。
  不只是死在了曹操手下。
  最为可惜的,那就是华佗至死都没有将他的医学作品流传下来。
  当陈凡将华佗的故事说完,众人只感觉心瘾瘾作痛。
  “我的天,一把火给烧了。”
  “啊啊啊,华佗的青囊书要是流传下来,我们中医的水平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是呀,可恨,我们古代很多的一些知识,科技,医学……都失传了。”
  “这该死的曹操,我现在对于曹操都恨起来了。”
  众人无比的郁闷。
  ……
  “确实很可惜。”
  陈凡也是无奈。
  华佗可以说是医学里面名气最大的一位神医了。
  但……
  他的医学竟然没有一丝传下来。
  不过。
  东汉的厉害之外,那可不仅仅只有华佗。
  陈凡接着说道:“其实在东汉时期,在医学领域表出突出的,不仅仅有华佗,还有一位神医也非常厉害。这位神医,他叫做张仲景。”
  要说名气,张仲景的名气可能稍稍不如华佗。
  但要说贡献,张仲景的贡献却是远远超过于华佗。
  甚至。
  张仲景可以说是对于中医临床领域做出最大贡献的那位。
  接着,陈凡便说起了张仲景的生平:“张仲景与华佗出身于差不多的时代,都是在东汉末年。但东汉末年已不是东汉初年,更不是东汉盛年。东汉末年各个诸侯争霸,整个国家经常处于战乱当中。不只如此,东汉末年还流行了多场瘟疫。原来的几千万民众,就因为战乱,瘟疫,死伤大半。”
  “原本的张仲景出身于官宦世家,虽然比不上那些豪门,但自小也是衣食不愁,按正常来说的话,将来也是一个做官的人。但张仲景从小就喜欢医学,而且自小看着无数的百姓因为生病而死,这更是触动了张仲景,随即一门心思的扑在了学医当中。”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与自身的天赋,张仲景很快就打响了自己的名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名医。甚至,当时的华佗还拜访过张仲景。在看到张仲景的医术之时,眼高于顶的华佗亦是十分的佩服。不过因为家庭的关系,虽然不想做官的张仲景还是被家庭安排出仕,并最终做到了长沙太守的职位。”
  “原本在当时的官场里,一般来说,要做官,那就别做医生。要做医生,那就别当官。可是,自小学医的张仲景不忍看百姓饱受病痛的折磨,却是不再管官场里的规矩。他对外表示,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就暂时不处理官场上的工作,到衙门里坐堂治病。经其手被救治过来的百姓,不知道多少。”
  如果说华佗的故事有一些传奇。
  但他的传奇,其实有不少故事未必是真的。
  那么张仲景,那就是历史当中实实在在有过无数史料记载的存在。
  “只是人到50岁的时候,张仲景突然想到。自己一个人医术再高,水平再好,能救治的人也在少数。可是,天下百姓这么多,天下人患病的又这么多,光靠自己一个,那怎么能将这一些病人治好呢?为此,张仲景想了好长时间,他决定将自己50多年的行医经验以及理念写成一部书。”
  “因为当时百姓患病最多的,那就是伤寒。所以,他将自己大部分的经验以及理念都放在伤寒这一块,所以他写下了伤寒论。不过,在写完《伤寒论》之后,因为还有其他不少疑难杂病。所以,在伤寒论的基础之上,他又补上了杂病论。于是,一部中医史学上最为重要的临床巨作《伤寒杂病论》就此出现了。”
  要说这部书的意义?
  可以说。
  如果没有他,估计中医都可能会消失。
  是的。
  在张仲景之前,虽然也有不少中医作品,但这一些中医作品都是理论类的作品。
  他并不会真正指导你临床应该怎么治疗疾病。
  至于为什么有人会治疗,那就是师父带徒弟一样,慢慢师父不断的交给你。
  可师父也不见得就会将所有教给你。
  很多的一些内容,如果师父不教,那就慢慢的失传了。
  《伤寒杂病论》,就是一本完全指导中医临床学的作品。
  只要你学习了中医理论,然后再来看伤寒杂病论,那么,随着时间的推去,你的医学水平也将会慢慢提高。
  所以。
  这部作品,也被称之为中医四大名著之一。
  至于名著的威力到底有多厉害呢?
  就如现代的一些病情,其中最为有名的中药,莲花清瘟……就是这一部书籍当中记载的方子。
  也正因为张仲景在中医临床学上的贡献,后世人们又称张仲景为医圣!!!


第二百七十九章:我只是导游,不会医术啊……
  “没想到东汉竟然这么牛逼,亏以前还认为东汉没有啥出彩的。”
  “如果只说帝皇,当然没有什么出彩的,但要说其他,每一个行业都是当时全球的巅峰。”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啧啧,感觉身为中国人很骄傲。”
  “我也是。陈凡老师真是人才,以前怎么没有人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个概念呢。妹的,看来我们国人还是比较保守啊,不知道对历史进行润色。”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陈凡老师这样的史官了。”
  史官是干什么用的?
  自然是记录历史事件的。
  但如果光记录的话,那就太死板了。
  史官也应该对于那些重点事件进行加深分析与研究。
  甚至,有的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评价。
  别认为这样的评价带有个人倾向。
  事实上所有的史官,没有一个不带自己个人倾向的
  就如太史公。
  我就喜欢四大刺客,怎么了,我就要写荆轲,你能怎么样。
  结果写了,所有人都记得了荆轲。
  又如李广。
  我就喜欢李广,我就要写他牛逼,你能咬我。
  结果。
  几千年来,无数人都为李广感到可惜。
  ……
  “其实我对于张衡的地动仪很感兴趣,但可惜,失传了。”
  “对,浑天仪其实也很黑科技了,但最为黑科技的是地动仪,不知道他的原理是什么样的。”
  “古代中国已经越来越能解释世界了,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知识,了解到了内容解释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
  “对,就像历法,潮汐,公转,自转……等等,都能总结出具体的经验。”
  “上面这么多,其实我最为感兴趣的是陈凡老师讲到的华佗与张仲景。那啥,华佗是谁,大家知道吗?”
  “华佗我们不知道,不过张仲景历史当中有这个人,但不是特别出名。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在想,如果我们一些医书没有失传,那我们中医还会像现在这样的水平吗?”
  这个世界与前世一样。
  中医式微,主要还是西医。
  或者说。
  这个世界比之前世中医都更为微落。
  前世中医虽然整体也不怎么样,但到底一个县里还是有一家中医院的。
  另外,不少地方也有很多的老中医坐诊。
  可这个世界。
  虽然也有中医院,但基本上是一个市里只有一两家中医院。
  虽然中医是国内本土的医学,但很多人并不是太相信中医。
  不只是很多老百姓不相信,哪怕就是一些领导干部,社会精英,他们也不是特别相信。
  甚至。
  越是高学历的,他们越是不相信中医。
  这其实是一大悲剧。
  “我是很希望中医能够崛起的。”
  “我也希望,小时候我得了一场重病,在西医各大医院治了好几年都没好。可是后来碰到了一位老中医,几个月就将我的病给治好了。”
  “我也是,有很多一些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就治好了。可恨,现在上头对于中医不是特别重视。”
  “唉,中医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原本这只是感慨。
  可是。
  当陈凡做完这一期百家讲坛之后,却是引起了一大票反中医的骂战。
  “哈哈哈,都啥年代了,还有人信中医?”
  “那啥说中医可以治病的,也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多少能治一些。”
  “对,真碰到一些大病,重病,还得西医。”
  “什么大病重病,就是小病,也还得靠西医,哪怕感冒了,你也得看中医。”
  “要我说,中医就和非洲那些巫医一样,或许有一点经验,但这个经验太微不足道了。”
  “原本还很喜欢陈凡老师的百家讲坛,看来,陈凡老师也就这样,就这点水平。”
  “别再追捧中医了,中医混得这么惨,那就是中医自己的问题,别人真没要打压。”
  “如果后面几期陈凡老师还在这样乱吹中医,不好意思,以后我看到陈凡老师,直接就换台了。”
  不只是这一些网友。
  甚至。
  一些专家,也纷纷站了出来,为西医站台。
  “我是三甲医院的一位医生,以我从业20多年来,我认为,不管大病还是小病,建议最好不要看中医。我也不是说中医啥病都治不好,但整个中医理论就有问题。”
  “跟大家透露个消息,所有的中医院用的西药比中药还多。另外,中医师也很喜欢拍片,验血,验尿,至于把脉,给你装装样子罢了。我敢肯定,中医院有一半的中医不会把脉。”
  “当然,如果实在是没办法了,那就去看看中医,反正,给自己一点安慰也好。”
  至于这一些医生为什么会出来站台。
  太简单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