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过几天,这一波完了也就没有。
可陈凡不一样。
陈凡自己不带游客,或者,他带的团人数很少,一般最多5个人。
可经陈凡一推广,那可不是几百上千个人了,那可是按万开头计算。
如果这放在西湖这一些大景点,那就不是万了,而是以十万这样的单位计算。
不只如此。
陈凡不但能够带来恐怖的流量,而且还能提升该景区的文化底蕴。
如此。
未来就算是陈凡不在该旅游景点了,因为其旅游景点文化底蕴的提升,亦是源源不断刺激着游客的入场。
这要是十年二十年……陈凡给这一些旅游景点带来的游客,创造的收入……简直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了。
当然。
对于此,陈凡也被这几家旅游景区给吓了一跳。
“我去,这些家伙,还挺聪明的嘛,知道可以用打赏的方式吸引我的注意力。”
不过。
看到四个打赏出现,陈凡随即便把打赏功能暂时关闭。
虽然陈凡确实喜欢钱,但也不可能所有的景区都能推广。
万一后面几十上百个景区过来打赏,陈凡哪里有时间全都跑去。
黄鹤楼,滕王阁……这两大楼还算好,后面陈凡有时间可以和岳阳楼PK一下。
至于庐山,这样的大景区,也有一大堆的素材。
赤壁嘛,陈凡此前不只讲到赤壁之战,同时,赤壁这个景点还与未来一段时间自己即将要讲的一位大诗人,大词人,也是宋朝当中陈凡最为喜欢的一位文人有关。
先就这样吧。
这几个景点搞好,然后再考虑其他一些地方。
……
“陈凡,回来了啊。”
“是,叶子姐,昨天刚回。”
“辛苦,辛苦。”
“这有什么辛苦的,就是去旅游。”
“呵呵,你还旅游,你的那篇《岳阳楼记》可是让全国一众学校都不淡定了。”
“是范仲淹先生写的。”
“好好好,范仲淹先生的作品。”
看到陈凡回来,叶子有些欣喜,然后说道:“对了,最近有空吗?”
“叶子姐,不会叫我带团去旅游吧。”
“哈哈,我们老师哪有这么多的旅游时间。我有一个师弟,说是想找您到学校上一堂课。”
“哪个小学?”
“杭城大学。”
“噗……”
陈凡差点被呛着:“叶子姐,您就别和我开玩笑啦。我上上小学还可以,中学勉强也行,教大学,真没这个能耐啊。”
“谦虚了吧,以你的水平,别说是杭大了,就是武大,京大,清大……也是可以上的。甚至,去国外,也能让老外见见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
“上那里干饭倒是可以。”
“不是和你开玩笑,真的。”
叶子认真的说道。
“真的?”
看叶子认真的样子,陈凡说道:“上啥课,先说好,我可真不一定上得好。”
“看你了。不过,我那师弟是教历史的,你最近一段时间不也在讲历史么?倒是可以讲一讲历史,说起来,我也很喜欢听你的历史课。”
“那……也行吧。不过,先申明,讲得不好不能扔鸡蛋。”
虽然心里有些紧张。
不过。
前往大学讲课,这多少对于陈凡来说也是挺有挑战,也是挺刺激的。
而且陈凡前世5000多年文化,直播的时候可以讲,上电视台可以讲,就是去大学,同样可以讲。
哪怕让陈凡去修史书,陈凡也可以去。
答应了叶子。
下午,陈凡与叶子见到了她的师弟,王志。
初开始陈凡并不知道王志是谁,后来王志一介绍,陈凡才发现,王志竟然也是他的粉丝之一。
而且。
他还加入了自己的粉丝群。
当时陈凡讲陆游,陆辛弃疾……不时被人否定,说没有这个历史人物,王志却是站出来,将一众人怼得都不敢说话。特别是王志那句,史书上还没有你爷爷呢,难道你就没有爷爷了吗?当真是太经典了。
“凡哥,终于见到真人了。”
“咳咳……王志老师,你还是叫我陈凡吧。”
虽说直播的时候,一众粉丝叫自己凡哥,陈凡感觉没什么。
可真人来到,特别是王志还比自己大,可一句一句凡哥这样叫,陈凡就有一些尴尬了。
“那我还是叫您陈凡老师吧。”
王志点点头,说道:“前几天您在岳阳楼写的《岳阳楼记》,实在是太漂亮了。当然,我是研究历史的。对于岳阳楼记,虽然我知道陈凡老师您在这里面虚构了不少人物,但其实您提到的庆历和议,庆历新政……都是历史当中发生的。而且,你借一位历史人物之口平述当时的年代,这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研究那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有着巨大的意义……”
见到陈凡,王志激动的难于自己,一时说了十来分钟。
当看到叶子瞪着自己时,王志才说道:“抱歉,抱歉,太激动了,见到陈凡老师您,我恨不得将我最近想跟您说的话全说完。”
叶子在一边则说道:“王志,还是跟陈凡老师说说你的想法吧。”
“陈凡老师,是这样的……我是想请您到我们学校上一堂课。当然,这堂课您放心,虽然我们是研究历史的,但我们也并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老古董。只要您到我们那里上课,不管您是虚构人物也好,讲具体的真实历史人物也好,我们都没有问题。”
对于王志来说,其实他们研究历史的,那就是尽可能的找到历史真相。
而历史真相在哪里?
并不一定完全在史料上,也有很多在传说,野史,甚至是一些话本小说里面。
正如陈凡之前说的话,史书要是没有逻辑,那就代表史书写错了。
尽信史书,还不如无书。
一翻马屁,拍得陈凡很是舒坦。
想了想,陈凡说道:“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课题。”
“什么课题?”
“宋词。”
第一百一十章:凡哥,金国有一个大墓等着您去挖呢
“凡哥,凡哥,听说你要去杭大上课。”
“呃……这么快就知道了?”
“群里王志说的。”
“呃……”
陈凡点头说道:“其实还是很紧张的,怕上不好。”
“凡哥,您这是太谦虚了。以您的水平,不管是上中文,还是上历史课,那都是小菜一碟。”
“呵呵,倒时候别被丢了鸡蛋就好了。”
与王志约的时间是三天之后。
这会儿正好有时间,陈凡没什么事做,便上了快抖与大家聊起了闲天。
“对了,凡哥,最近有个大事你知道不?”
“什么大事?”
“金国有一个大墓等您去挖呢。”
“……”
“呵,开玩笑,凡哥您想挖也挖不了,现在上头已经开始挖了。”
“噢,完颜宗翰的吗?”
“凡哥,您关注了?”
“关注了一点点。”
“那凡哥,要不您讲讲完颜宗翰?”
“算了吧,不讲这个人。”
陈凡摇头。
他哪里有空讲完颜宗翰。
别说是完颜宗翰了,一大堆大宋名将文臣,他都没有时间完全讲完呢。
只是。
陈凡正准备岔开这个话题的时候,系统却是提示:“打卡完颜宗翰墓,可获得宋太祖遗训。”
宋太祖遗训?
陈凡一愣。
难道真有太祖遗训?
其实关于太祖遗训,前世也没有找到。
但前世没有找到,野史,传说……当中关于太祖遗训传播度却非常广。
关于太祖遗训,他是这样说的。
太祖遗训是刻在太庙寝殿的一个夹室里的一个石碑上。
这个太庙寝殿,一般是由宋朝皇室才能进入,所以外人不得而知。
在这个夹室里面立了一块碑,碑上面写着太祖的三条告诫。
没想到,前世没有找到太祖遗训,这一世竟然要出现了。
但陈凡对于系统发出来的消息并不感冒。
一个是,陈凡并不想获得太祖遗训。
另一个。
就算是陈凡想要,他也没资格要。
现在这个墓已经被保护性挖掘了,他难道还能去盗墓不成?
不过。
陈凡是不想要这块石碑,但说到这里,跟大家说说这个故事也好。
想罢,陈凡便说道:“不过,虽然不喜欢完颜宗翰这个人,但这家伙本事还是很强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他将北宋给灭亡了。如果要我猜的话,我估计在他的墓地里,会有不少北宋的战利品。说不定,太祖遗训就在他墓里呢。”
“太祖遗训……凡哥,什么是太祖遗训?”
“就是宋太祖给他的子孙留下的戒条。”
“怎么没听过啊。”
“当然没听过啊,他这是留给他子孙看的,你又不是他子孙。”
“凡哥,您说的好有道理……”
一众网友被陈凡的神逻辑给搞哭了,然后说道:“对了,凡哥,您知道太祖遗训写的是什么吗?”
“不知道。但按逻辑来推测,应该会有两个方面。”
“哪两个方面?”
“一个是关于后周柴氏一族的。”
因为之前陈凡讲过赵匡胤是怎么打下江山的,所以此时陈凡只是一说,众人一下子便点头:“陈凡,您说的是赵匡胤黄袍加身?”
“对,但这是黄袍加身之后的事。”
陈凡说道:“说起来赵匡胤虽然在取得皇帝这个位置有一些名不正言不顺,但他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而且也很大气。比如对于柴家,虽然他夺的是柴家的皇位。一般情况下,像这种夺位之事,基本上前朝皇帝都会被后来者给杀死。但赵匡胤没有这么做,而是善待了柴家,保全了柴家的血脉。并且,不只是他这么做。后面继任者,也没有对柴家做过太多过份的事情。从这里推测的话,应该是太祖死前立下了规矩。”
另外。
关于这个,前世水浒传里面也有写过。
说是小旋风柴进祖上有皇帝赐给他们的丹书铁券。
为什么要赐给他们。
就是因为柴进是后周柴氏血脉。
“那还有一方面呢?”
“另一方面啊,那就是有关于治理国家的训条了。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应该是从宋太祖时期就确立下来的国策。这一条遗训,应该就是有关士大夫的,告诫子孙不可杀士大夫。所以,宋朝不管是文人怎么骂皇帝,甚至犯了多大的错,只要不是叛变的,基本上都不会死。最多流放,贬谪……”
一口气,陈凡将宋太祖的遗训说出,然后便下线了。
……
“周主任,您慢点。”
“你当我老了啊,我可以的。”
京都房山,周正华有些激动的来到了这里。
至于他来这里做什么,当然不是盗墓,主要是负责一些文物的确认以及归类。
而周正华,正是这一块的专家。
当然。
你问金国的墓,叫一位研究宋史的去做什么?
事实上,这个墓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金国制品,还有不少是来自大宋的陪葬品。
“哇,竟然这么多宋朝的文物。”
“当时那场劫难,对于宋朝来说,当真是毁灭级别的。”
双手有一些颤抖,周正华无比的激动。
这时。
助手却问道:“周主任,媒体上面传,宋太祖的遗训或许就在这里?”
“宋太祖的遗训?”
“说是宋太祖在死之前立下了规矩,并刻于太庙石碑……但后来这块石碑被金国人抢走了。”
“没这事。”
周正华摇头:“哪里听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史料上没有这方面的说法。”
“好像是陈凡老师说的。”
“怎么又是他?”
周正华虽然现在对于陈凡并不反感了,但他也并不完全赞同陈凡的说法:“历史是讲究证据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他说的很多故事虽然有道理,但也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有没有太祖遗训我不知道。但是,在他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就应该保持没有的看法。”
只是刚说完。
只看到挖掘施工那里却是一下子传来嘈杂声。
随后便听到:“这块石碑有些重,多找几个人过来。”
“对了,小心一点,上面还有字呢。”
“拍好照片存档……”
一翻操作。
直到过了一个多小时,众人才合力将这一块石碑给抬出来。
“王教授,这块石碑上面的字写的是什么?”
“暂时没能完全看清楚。只看清几个字……”
“哪几个字?”
“好像叫勒石三戒……有可能是宋太祖立下的遗训。”
“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不能说完全一致,只能说一模一样啊
“真是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啊……没想到,完颜宗翰墓里竟然发现了宋太祖的遗训。”
此时,清理工作正有有条不紊的进行。
石碑上面的字显现的也越来越多。
至于你会问,宋太祖的遗训怎么会在一个金国大将的墓里。
这太正常了。
当年金国灭了北宋,别说是这样的石碑了,他们可是在北宋首府开封俘虏了15000多人。
在这当中,还包括北宋两个皇帝,一众嫔妃,以及一大堆的大臣。
哪怕就算是宋太祖留下的遗训石碑,被拿走了也再正常不过。
想到这里,周正华走了过去:“王教授,我得跟您说一件事。”
“周主任,您说。”
“有一个叫陈凡的导游您知道吧?”
“陈凡?”
王教授摇摇头:“周主任,您又不是不知道,为了这个墓,我们可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了,你说的这个叫陈凡的是谁?”
“没事,他是一个导游,也对历史有一些研究。昨天他在网上直播的时候跟大众说了,有可能完颜宗翰墓里面会出土太祖遗训。”
“啊……”
王教授一愣:“巧合吧,这也能猜到?”
“这个就不知道了。”
“那他还猜了什么?”
“他说宋太祖遗训里面的内容,应该与柴家,以及士大夫有关……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
正说着。
此时,前方工作人员已经清理了前面一部分了,显示出了第一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