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火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野火时代-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

    陆坤最近起了心思,打算把名下的所有产业再做一个整合,把各个产业给理清楚,好决定在不久的将来,省政府打量抛出“包袱型”国企、地方企业的时候,到底吃哪一些肥肉。

    他需要尽快地把产业整合了,尤其是华坤控股参与投资的近百个项目,牵涉到了近百家工厂、工坊。虽然其中很多投资的额度都不大,小额投资项目更是在一万元左右,但也需要逐笔地核对和验算,尤其是产权模糊不清晰的投资项目,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

    这个年头产权归属不明晰的问题,并不是少数。由于前几年各种风浪不断,很多企业为了自保,都把自己的产权归属挂靠到了某某乡镇、某某组织关系内。

    “你准备准备,到时候我会从华坤超市和康师傅集团那边给你借调些人手过来,包括法律人才和专业会计类人才,协助你一起完成核查任务。”

    涉及到清理账目的工作,并不是稍微有点经验的会计就能胜任的,清理乱账设计的只是实在是太多了,不具备会计、审计、税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素养,查起来也只能抓瞎。

    这次查账不仅仅需要查自身内部的账,还要下到各个参股企业去查他们过往的账目,涉及到瞒报、少报、不报情况的,更是要毅然决然地处理,追回损失,惩戒胆大包天之辈。

    “这个您放心,我会做好战斗准备的,也会让下面的同事做好准备的。”林春鸣连忙道。

    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自己就是陆总手中的工具人,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个关头把他从华坤超市那边给支过来,当个听起来名头挺大,但一切都得听老板指挥的战略规划部部长。

    他今年已经五十二了,要不了几年就能安安稳稳地退下来了,这可比那些不得善终,在大牢里养老的过往同事好得多了。

    他不在乎职位高低,因为他当初可是拿出一大笔钱参股了华坤控股了,在分红面前,那点工资虽然不算少,但对他来说压根就是不止一提。

    “虽然参股至今一直没分过红,但以后给该会分的吧?“林春鸣心里想着,暗暗算着当初自己参股买的股份目前已经值多少钱。

    “嗯。”陆坤见他态度不错,不禁点点头,还是老人懂事,不会跟那些个自认为才比诸葛的愣头青一样,我觉得我觉得,他们永远不知道,老板永远“只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妙书屋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心急容易烫嘴】

    至于林春鸣暗搓搓想着的分红问题。。。。。。

    陆坤只能说,他是在想屁吃!

    一时半会儿的,陆坤觉得股份分红程序还是不要开启的好,分红这事儿起码得等这个疯狂的时代过去再说,未来十年内都很可能不会进行分红。尽管自成立伊始,华坤控股就很挣钱。

    他的心里总有些担忧一旦开启分红程序,很大一部分持股人会因此陷入盲目自信之中,失去奋斗的动力。

    这个社会正在经历激烈的社会变革,容不得社会群体走慢一点,一旦慢了就会落后,日后想要重新回到如今的社会地位,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这个时代,贫穷是主题,但先富起来的有钱人也不少,但这些先富起来的群体,能一辈子富下去的人却极为稀少,绝大部分都因为一时怠惰,而就此再也销声匿迹。

    一旦到时候弄出一群百万富翁,陆坤可不相信他们其中某些人的心态不会发生质变。毕竟这个年代的百万富翁,那真的是极为了不得的存在,走到哪儿也算个人物。

    一旦他们的心态失衡,陆坤还得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不然带着一群猪队友,能创出什么事业,能有什么前途?说不定企业还会因为人心不齐的原因分崩离析呢。

    这个时代的枭雄人物何其之多,但历经种种现实考验的大浪淘沙之后,能存留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

    多少人多少企业如同彗星一般崛起,到最后又如同火星撞地球般轰然毁灭!

    。。。。。。

    陆坤没有去看堆积在桌面上跟小山一样高的各种账目报表和文件,反而沉下心来做企业组织架构设计。

    一个企业是否优秀、能否长寿,能否在行业中走到极高的位置,最重要的不是企业的领导人多么有人格魅力、多么伟大,而是要看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能让平凡的员工通过不平凡的努力,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得到足够宽广的舞台。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上升通道的问题。

    如何打破既得利益者对后来人的封锁和阻碍,让后来居上者发光发亮,这才是一个企业是否能成为常青树的根本。

    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官僚群体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国企央企内部存在这些问题,私企民企中类似的问题同样不少。

    谈年纪、论资历、排行辈、拼背景。。。。。。如何处理这些现实性问题与功绩业绩论的关系,这足够考验一个人、一个团队的智慧。

    唯业绩功绩论不可取,容易留下各种后患,唯年纪、资历、行辈、背景论,更是容易滋生百病。

    具备优秀组织架构、上升通道顺畅的企业,能让一个平凡的员工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施展能力的舞台,而组织架构混乱,上升通道被堵塞的企业,即便是优秀的员工,也难以发挥出他应有的能力,难以做出优秀的业绩。

    事实上,世上永远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组织架构,这就是为什么改革永远没有完成时的根本原因。时移世易,很多在当时发挥出重大效用、甚至被认为‘完美’的组织架构,可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会变得相对落后,无法发挥出整个团队的应有战斗力。

    然而,虽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完全正确的组织架构,但是必须要想方设法地让组织架构适应当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特定任务和目标选择适宜和匹配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设计和管理得好,可以形成整个团队的力量的汇聚和放大效应,发挥出十二分的功力。

    相反地,一个不适宜当前发展状况的组织架构,很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的情况,甚至会因为内斗而造成团队的力量相互抵消,从而对整个团队形成反噬。

    陆坤手放在脖子处,左右活动了几下,这才接着进行自己的工作。

    他很清楚,自己手下的企业很多,远不止一家,华坤控股只是属于他的诸多事业中的一项。随着自身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很容易发成分身乏术的情况。

    社会在发生激烈的变革,在未来的日子里,那么多产业,有运营良好的,自然也有运营不好的、亏损的、甚至处于破产边缘的,这是必然的结果,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即便是开了重生的大挂,也不可能做每一个项目都赚得盆满钵满。

    截止目前位置,虽然陆坤名下的绝大部分实业运营得都相对良好,但竞争力和凝聚力却谈不上多强。各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力还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在某些问题上时常存在某些真空问地带,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

    最可怕的敌人往往来自内部。

    这种权责不分明,监督不到位、上升通道不顺畅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可能并不会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伤,但经年累月之后呢?一年、两年、三年。。。。。。如果不及时纠偏、及时完善组织架构,这种模糊混乱的状态就会滋生出无数的疾病,把企业这颗青葱大树蛀坏。一旦造成管理的严重失控,企业甚至可能因此腰斩,彻底滑落深渊谷底,陷入死无葬身的境地。

    陆坤对这个问题已经苦思冥想了一段时间,参考了一些聘请的各种高级顾问的意见,把一切不切实际的点子和提议都剔除之后,才勉强做出眼前这个组织架构草案。

    当然了,这只是最初级的组织架构草案,距离落地实施还有十万八千里呢,需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验证之后,才能逐步推开。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会烫嘴。

    这个道理陆坤还是懂的。

    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发展最忌急躁。发展得越疯狂,往往积累下来的问题便越多,如果不足够警惕与冷静,一些平时本该很轻易就能发现的问题也会被疯狂增长的业绩所掩盖,无法及时切除腐肉,最终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妙书屋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上市】

    陆坤忙着弄自己的东西,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半了,才接到小光头的电话,说是刘丽萍让他回家吃饭。

    陆坤结束手头的东西,回到家里的时候,都下午一点多了,还没进门呢就看见小光头搬了张小椅子坐在门槛上,一双小短腿伸出去晒着暖暖的太阳,一晃一晃的,脸上浮现着迷之微笑。

    “爸爸吃饭啦!”小光头见到陆坤从车里下来,立马吼了一嗓子。小光头不高兴,爸爸老是让人操心,忙起来还得让人催他回家吃饭。

    陆坤伸手挡了挡有些刺眼的阳光,快步向他冲过去,顺手把公文包递给佣人,凑到小光头面前,“你搁这儿干嘛呢,吃饭了没有?”

    “吃过了。”小光头点头的动作很大,下巴都差点磕到胸膛上了。

    陆坤一脸不信的表情,伸手进他小衣服里,果然摸到了圆滚滚的肚皮。

    “你别搁这儿晒太阳,容易发烧!”陆坤没管这小子同意不同意,把他扛起来就往屋里走。

    吃了饭刚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蒋嫂就过来叫醒他,说是有人找。

    “老孙,有事儿?”陆坤搓了把脸,这会儿精神头还是迷迷糊糊的,拿起放在茶几上的大哥哥问道。

    孙博文笑道,“陆总,有好消息,有人找我们上市了,您说行不行?”

    听到上市二字,陆坤立马清醒了,没好气道,“扯淡!知道什么叫上市吗?”

    陆坤一点也不希望华坤超市上市,一直以来都让财务管理部门把账面做成亏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可没想道,就这样,还是被人给盯上了。

    孙博文笑笑,“就是去股票市场上圈钱呗,花傻子的钱,折腾咱们自己的事儿。”

    “你告诉来人,咱们会选择最适宜的时机上市。”陆坤没一口拒绝,毕竟他名下那么多产业,说不准什么时候手头紧了,想弄点钱花花,就有了上市的打算呢?保持良好的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华坤超市是个香饽饽,虽然故意把公司账面做亏损能瞒过不少人,但极为夸张的扩张速度和遍地开花的分店是瞒不住人。

    “那行,我就回绝他们了。”孙博文也没坚持,想了想便道。

    华坤超市的现金流一向充沛,他所具有的华坤超市的股份低得可怜,即便是上市了,他也拿不到多大的甜头。另外,他也不缺钱花,即便是缺钱了,遇到急事需要周转,所持有的华坤控股的股份在内部就很抢手,不愁换不到钱。

    相反的,孙博文可是记得的,华坤超市可是一个大坑,面上看着是个香饽饽,但自己老板一直都在从里边往外掏钱,把自个儿名下的地产公司和华坤控股都养得肥肥的。一旦上市,各种监察就会严格很多,漏出什么马脚的话,股价很容易就会发生大涨大跌的情况,甚至会被人狙击。

    与其上市,还不如保持如今的状态,起码自己老板把华坤超市的利润掏出来,流入华坤控股的利益,将来他们可以分得其中一块蛋糕。

    也正是这个原因,公司上下对于上市这件事,虽然感兴趣,但也不是太热衷。

    “好好招待着,别得罪了,往后说不定咱们还有求到别人头上的时候。”陆坤嘱咐了一句,怕孙博文会错他的意。

    孙博文说,“成,我让公关部的同事好好招待他们,喝酒吃肉可以,但正事不谈,是这个意思不?”

    “哈哈,就是这意思,你让人看着来。”陆坤笑呵呵地挂掉电话。

    华坤超市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近三百家门店,去年的营业额一度逼近三个亿,在国内已经算得上是一流的企业了,它的规模完全够得上上市的条件了。

    另外,华坤超市的运营很好,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负债情况也很低,除了那一个亿的银行贷款,几乎不存在其他负债。

    随着通胀一个劲儿地上涨,华坤超市今年要实现三个亿的营收,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压力,属于躺着就能达到的那种。

    这样良好的资质,能够吸引到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注意,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陆坤刚才跟孙博文打听了一下,这次来邀请华坤超市上市的是上交所的,寻思了一会儿就想清楚了始末。

    1993年,对于刚刚成立的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小平同志说了,股票市场要大胆地试!

    他的发言表态,给了市场一颗定心丸,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证券交易行为从“投机行为”开始慢慢转变成“投资理财”行为。

    然而1993年,对于绝大多数股票投资者来说,是个苦涩的年份,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股市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熊市。

    经济转轨促使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和供给被全面释放,通货膨胀陡然升高,经济过热苗头一再闪现,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经济崩溃论开始盛行。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已经开始动用加息等宏观紧缩政策,一把大手死死掐住股市的脖子,把它拖回到正确的位置,由此开始了漫漫的熊市。

    对这件事,陆坤记忆尤深。

    前世这个时候,他刚刚把黑心老板的小五金厂弄到手,混到了个百万富翁的身份,正发愁钱太多没地方使呢,打算往股市里投点儿。

    要不是被理顺五金厂的各项业务和厂子里的各种关系需要时间,种种琐事绊住了他的手脚,八成会头铁地冲进股市。

    陆坤估摸着大概是老天爸爸可怜他苦了二三十年,不忍让他一朝回到解放前,这才用各种事情把他的手脚拌住,让他没那个精力去寻思到股市投机。

    1993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