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火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野火时代-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松道,“早就安排好了,立马就能开吃。”

    陆坤招手,后边一大堆员工前呼后拥地跟着陆坤进了几个内部联通的包厢内。

    酒菜在陆坤踏入酒楼大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上了,如今码得整整齐齐的,看着十分的赏心悦目。

    陆坤没客气,招呼一声,让大家伙儿坐下,“大家别客气啊,今天就是给你们接风洗尘的,吃好喝好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大家伙儿都是兄弟姐妹,可没有什么上下级之分。”

    黄明博乐呵呵地打趣道,“你们要是不好意思开吃,那就随便吧,反正我盼陆总这一顿,可盼得够久了,比盼星星盼月亮还难盼到。”

    “都吃都吃,别客气,太拘束了不好,今天咱得尽兴!”陆坤挽起袖子,给自己添了一碗饭,舀了一碗汤,而后又转身让服务员给大家伙儿开几瓶红酒。至于白酒,每桌先来个两三瓶就行,啤酒直接一箱一箱地送过来。

    老黄和老陈也帮着招呼其他人坐下,没一会儿便成了觥筹交错的局面。

    陆坤吃了几口菜,也自己斟满了一杯白酒,举起来道,“这趟真的是辛苦大家了,我敬大各位一杯!”

    见大家要站起来,陆坤连忙摆手道,“都坐着,都坐着,站着喝酒吃菜,多没劲。”

    说完,仰首就干了!

    那股干脆利落劲儿,旁人见了没有不说好的。

    四十多人,坐满了三张桌子,全都是一口干了,哪怕是喝红酒的女同志也显得英气十足。

    “嘿嘿,陆总,明天放假不?”老陈嘿嘿一笑问道。

    陆坤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出差了这么久,理所应当给他们放个假,要不然显得不人性,得给人家点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放,都放!”

    “放几天啊?”萧如兰问道。她如今可是康师傅财务一把手,这几年的能力进步很大,堪称是被火速提拔的典范,看着跟康师傅刚成立那会儿因为得罪人而来应聘的落魄模样,简直就像是两个人一样。

    萧如兰这么一问,似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都以期待的目光看向陆坤。

    陆坤摸了摸后脑勺,寻思了一会儿道,“明天大家都歇一天,然后我让人事部安排一下,看看能不能弄个轮休。大家明天没接到人事部电话的,就可以在家好好歇着了。当然了,如果人事部给你打了电话,不接还故意当没这会儿事儿的,那咱们就按照规矩来办。”

    全部放假自然是不可能的,得轮着来休息。

    “行。”黄明博点点头,而后又转头看向其他人,“都听清楚了哈,这事儿我帮你们跟陆总提了。”

    。。。。。。

    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拘束,但一起高高兴兴地喝了几杯酒,气氛就热闹起来了,大家大多轻松愉快,许多人的心里都松弛了一些,三三两两地谈起话来。

    老陈好像有话要说,陆坤给打断了,“不着急,咱们先喝酒。”

    这和和美美的气氛才刚起来,有什么事儿可以待会儿再说,现在就聊的话有些操之过急。

    酒宴过了一半的时候,陆坤出了走廊吹风,老陈没一会儿就跟着出来。

    老陈道,“陆总,你还置产不?我手里有块地,要不卖你?给你打个九折?”

    老陈前两年就开始跟着陆坤囤地,每个月的收入,有一大半都攒起来,不是买房就是买地块,那个时候坚信会跟自己老板说的一样,房子和地都不会长腿跑了,什么时候都亏不了。可这才过了多久?如今的房价地价跌得一塌糊涂。

    “你有花钱的处儿?”陆坤挑了挑眉,“如果不是急着用钱,握着房子和地,也就眼前看着亏点,但前途不可限量。如果有急事儿需要花钱,你跟我说说,我看看能不能挤出来点借你周转。”

    “不是急用。”老陈有些尴尬,挠挠头道,“我家婆娘最近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不愿意在家好好带孩子也就算了,还非要折腾,说是要在市里开一家美容店!”

    “美容店?”陆坤挑了挑眉。

    这一行如果只是想骗钱的话很容易,随便用点印着洋文的劣质护肤产品就能唬住不少人。

    但要是想要做出信誉的话,需要的钱可不少。

    没个几十万上百万,压根就不够前期亏的。

    这个年代的美容产业可不像后世那么火爆,如今的中产基本也就是刚刚踏上吃喝不愁、小有家资的地步,可没那个闲情去护理脸蛋儿。

    老陈大概有多少家资,陆坤还是能勉强猜到的,一百万估摸已经是他一半多的身家了。

    “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也算是挺有前途吧。”陆坤笑笑道,这生意如果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的话,前期估计能亏得老陈他媳妇怀疑人生。

    妙书屋


………………………………

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情定了】

    最终陆坤还是从老陈那儿把那块地买过来了,价格上就按照市价卖,也用不着他打九折。

    最近的天气,几乎把天气预报给整懵逼了,天天下雨,不是白天下就是晚上下,看了天气预报的人成天埋怨天气预报不准。

    气温有点凉,外加刚才进门的时候沾了点雨水,陆坤发梢上挂满了水珠子。

    刘丽萍心疼地给他找毛巾找衣服,擦头发,“你就不能等雨停了再回来了,非这么急,再不济,你打个电话,我让人给你送个伞就是了。老是跟个小孩一样,往后老了遭罪,你就知道后悔了。”

    “行行行。下次听你的。”陆坤笑笑。

    下雨对小光头来说,是最值得兴奋的一件事儿。

    他偷偷摸摸地溜进厨房,寻摸了一会儿,端出来一个盆,蹿出客厅,一个人蹲在屋檐边,把盆摆放好,让水蓄在盆里。

    “嘿嘿嘿。”

    小光头伸出两只小胖手,一张一合,雨水密集地带在他的小手上,溅起的水珠子飙到了脸上,心情反而更好了。

    “回来,再玩水,衣服弄湿我,看我不修理你。”刘丽萍正帮陆坤揉着头呢,冲着陆一鸣招呼了一句。

    小光头当做没听见,端起接了大半盆子的雨水往外院外一泼,没想到脚下一个打滑,一屁股摔在地上,盆子的水溅得走廊到处都是,盆子晃晃当当地响了好几下。

    这傻小子的操作,把刘丽萍气得够呛!

    “回来,听见没有?!”刘丽萍声音陡然一高,脸上完全没了刚才那副软软绵绵的样子。

    小光头朝刘丽萍这边看了一眼,嘴巴一瘪,就要掉金豆子。

    可惜,刘丽萍现在完全不吃他这一招。

    “我让你不听话!我让你非要玩水!”刘丽萍抄起巴掌就朝小光头屁股上扇去。

    小光头差点哭岔气了,哭得惊天动地!

    他老娘竟然揍他了!

    这怎么可能?

    以前每次他犯错了,老娘都只是吓唬他而已。可这次怎么。。。。。。

    莫非,有了更可爱的弟弟,老娘就不稀罕我了?

    小光头委屈极了。

    “到我这儿来。”陆坤伸手朝这小子招了招。

    刘丽萍见陆坤招手让小光头过去,倒也没多做阻拦。

    陆坤哄了这小子一阵,这才把道理跟他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

    小孩子是最不讲道理,但有时候很多东西他们都懂。

    陆坤不愿意让孩子们觉得家里有小弟弟,他们就因此受到了冷落,他宁愿更宠爱大一点的孩子。因为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而大的什么都懂。

    “喏,啃干净!”陆坤把煮熟的玉米棒子拿条小毛巾包着递给小光头。

    这玉米棒子还很嫩,是老丈人在乡下种的,还没到正式采摘的时节,但老人家顾念他们回去一趟不容易,前些天给他们掰了一袋子装好顺车回来。

    小光头小心接过,啃着玉米棒子,一边咬得滋滋响,眼珠子一边往自己二姐手上的玉米棒子瞧,“嗯嗯,好吃,香!”

    二丫儿正犹豫要不要把掰一半给弟弟的时候,陆坤发话了,“你吃你的,没人两个,你用不着给他。”

    说完,又看向小光头,“你瞅瞅别人瞅瞅自个儿,同样是吃,你咋吃得跟猪一样,啃得没样儿?”

    。。。。。。

    “喂?”陆坤抬腕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五点多,外边的天色几乎全暗下来了,雨水哗哗地下个不停,估计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下来了。

    “陆总,我是赵副省大秘”,说话的人很客气,“恭喜您,您进省政协的事儿定下来了。”

    “哦。”

    陆坤点点头,心中喜意虽有,但却也没到欣喜若狂的地步,“那还有什么程序要走不?”

    “赵副省说了,明天有个演讲会议,到时候需要您参加一下,顺便做个演讲。”说话的人没自作聪明地提出提供演讲稿什么的。

    “那行,明天九点钟之前我过去一趟,需要准备什么,你说,我记。”

    陆坤把事情了解清楚之后,跟赵副省的大秘道了一声谢才挂断。

    次日。

    阶梯会议室里坐满了人,知名记者在门口边支起了三脚架,三流小报记者只能在最后排靠墙的地方尽量抢占位置。

    今天的主角是陆坤,会议主题就是商人与慈善。

    陆坤站在台上,往下一瞅,全是脑袋,或是秃头,或是地中海、或是稀疏挂着几根毛。。。。。。头发浓稠的还是少数。

    “咳咳。”

    陆坤清了清嗓子。

    毕竟是来了不少记者和新闻工作者,这次得讲得正式一点。

    “鄙人陆坤,很荣幸能站在这里跟大家交流。“

    “。。。。。。在我没进省政协之前吧,我听到不少声音,说是某某某,身家多少多少,然后做慈善捐款那么一丁点。”陆坤大拇指和小拇指比划了一下。

    台下的领导怕陆坤脱稿演讲,把今天这场演讲给玩崩了,隐晦地给他打了个手势,让他收着点儿讲,别满嘴跑火车,到时候不好收场。

    然而其他记者、新闻工作者一听这话,心里立马暗喜,精神一震。

    记者那都是一群什么人?那就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

    没新闻都恨不得煽风点火、断章取义,闹出个大新闻来。

    更何况现在貌似有现成的大新闻可以捡,还不用费尽脑细胞去编。

    “在这里呢,我要解释一下,我个人认为,做慈善有做慈善的模式,做商业要有做商业的态度。”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不由得为之一肃。

    这是干货,也是今天演讲的中心所在,绝大部分人都把握住了重点。

    “很多人做慈善,仅凭一份爱心、一腔热情,哪怕是钱出得再多,实际上能付出的也微乎其微,影响的范围也极其有限。

    在我看来,慈善之于商人,应该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来做,而不是作为一时爱好来做。

    假如你是商人,你有一百万,你是把九十万拿去做慈善,剩下十万经营,还是拿十万去经营,把剩下的九十九万投入到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伟大事业中去?”

    妙书屋


………………………………

第四百七十章 【车间】

    我们生活中,或是各种新闻报道中,很容易看到各种形形色色的贫困人口。

    且不管他们是怎么贫困的,单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那些在贫困中生活的人,他们是靠什么活到今天?”

    陆坤缓了缓,给聆听的众人一点思考的时间。一位女同志很有眼色,立马捧着一杯茶过来,递到他手里。

    “毫无疑问,他们之所以活到现在,基本上还是靠市场,也就是那些为了牟利而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个体户和企业,而不是个别忠于慈善的爱心任何和尚不具备社会兜底能力的政府。

    而他们即便是接受了政府和个人的输血式的短暂而有限的帮助,他们也没法就此长久地脱贫,到最后还是得依靠市场才能活下去。

    对于政府来说,想要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是倡导社会人士给困难群众捐多少钱,这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责任。政府要多问问自身,如何才能让死气沉沉的落后地区焕发生机。”

    台下众人若有所思。

    “我们康师傅集团搞的工农合作,打造生产原料基地,带领农民兄弟创业致富就搞得很好嘛。”

    陆坤见缝插针地给自己名下的企业打广告,把不少人逗笑,但陆坤自个儿不笑,还一脸深沉,“我们去年一年,采购的面粉支出,就是一千多万!

    我承认,我们赚回来的远不止这一千多万,但我们吃肉,跟着我们混的农民兄弟,是不是也喝汤了?大家想想,一千万呐!即便是落到人头上,一户一万,也能带领一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不少新闻工作从业人员都很感兴趣,这是个很好的新闻切入点,以往他们关注的点都在于某位富商富贵之后给哪里捐款多少多少,但类似于这种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新闻,一向难以到达顶尖媒体的笔触之下。

    有几个记者在笔记本上刷刷地写着:一人一万,人人都是万元户!

    至于怎么编内容,这事儿回去再想,照着现在记录的标题发挥想象力,瞎鸡儿写就对了。

    “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让穷苦老百姓的日子变好,就是世间最大的慈善。我们康师傅今年进入爆炸式发展区,大家想必也听说了,我们康师傅在广交会上,拿到了五千多万的外汇订单。”

    说到这儿,台下静悄悄的气氛突然变得热烈起来。

    前几天的头版头条都是这个,在座的各位也不是生活在山里的野人,不了解外界信息。

    “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康师傅集团上半年的原料支出费用,已经超过了去年一年的总和,达到一千二百万人民币。根据我们的预判,年内原料支出费用至少需要两千万人民币。我们能帮助更多的农民兄弟脱贫致富。

    行善的效率往往不如商业,商业本身便是最大的慈善。”

    金句一出,台下又是刷刷刷的记笔记的声音,大家的脸上没有了刚开始时那种苦大仇深的愁容,开始展望随着市场经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