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火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野火时代-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才不是,电影比电视好看。”小光头哼了一声,捂着额头,不再看他老子。

    刘丽萍倒是心软了,努努嘴道,“要不你找个时间带他们去看电影?”

    “那也得看看最近有什么好电影再说,万一遇到烂片,进去了影院也是打瞌睡。”陆坤琢磨了一下,而后道,“再说了,要去干脆全家一起去,留你在家那也不叫个事儿。”

    1994年,电影史上绕不开的一个年份,很多经典的电影在今年如同遍地开花般在荧幕上绽放璀璨。

    陆坤记得的,内地有《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港片就更多了,有《醉拳2》、《九品芝麻官》、《国产凌凌漆》、《重庆森林》、《东邪西毒》,这些电影都是可以经受时间考验的经典。

    国外的话,《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杀手不太冷》、《阿甘正传》、《低俗》、《狮子王》等,拍得也相当不错。

    一集电视剧看完,刘丽萍想要去厨房看看,直接被陆坤给缠住了,“好好歇着就成,老往厨房跑什么呀?”

    “你中午不吃红烧肉了?”刘丽萍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又不是不吃红烧肉就吃不下饭。”陆坤嘴角抽了抽,直接招手让阿姨们开始准备午饭,而后才看向刘丽萍,“红烧肉晚上再吃。”

    小光头光着脚丫站在沙发上,蹦来蹦去,趁着陆坤夫妻俩说话的功夫,拿起遥控器不断调台。

    “诶。。。就看这个。”刘丽萍招呼陆一鸣停手。

    陆坤定睛一瞧,原来播的是《倚天屠龙记》。

    后世《倚天屠龙记》有很多个版本,这个版本并不是最受欢迎的,给很多人的印象都不深,但在今年,的确算是火剧。

    很多人喜欢这版《倚天屠龙记》,都是冲着“杨纪恋”看的,孙兴把杨逍这个角色诠释得相当不错,让“一见杨逍误终身”的说法深入人心。

    不过,貌似孙兴在饰演了杨逍一角之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春光灿烂猪八戒》大火,才通过太白金星一角勾起观众们的回忆。

    陆坤对这版倚天的观感一般,也就是周芷若出场的时候,才心思认真了一些。

    这版倚天中,周芷若的扮演者名为周海媚,据说她是得到金庸老爷子盖章认证的,夸她是最好的周芷若扮演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版倚天的音乐做得相当不错,黄霑的《随遇而安》、周华健的《刀剑如梦》、李丽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成龙的《你给我一片天》、辛晓琪的《俩俩相忘》,质量水平极高。

    。。。。。。

    市政府会议室里。

    “那现在我们。。。”一位副市长小声开口。

    “要不拍卖会提前吧。”一位同志开口。

    温市长点了点头,“的确,这件事不能再拖了,日本不可能在我们这里一直停留,可能过段时间他们就往沿海跑了。”

    众人纷纷应是。

    虽然双方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促进合作的意愿,双方还是有的,尤其是南明市政府。

    “那好,现在我们来议一议,究竟该把那些产业抛出去,吸引我们省内的民营企业与日本人竞争。”温市长面带微笑,说完过了一会儿才道,“哦,对了。把第三钢铁厂摘除出此次改革改制名单吧,算是给老百姓们一个交代。”

    市里的动作很快,当天晚上的省内新闻播报就出现了第三港铁厂以解归园为首的一批硕鼠落马的消息。让陆坤没想到的是,纪检竟然顺藤摸瓜地查到了市里的几位官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领导头上,成功一窝端。

    晚上八点多。

    陆坤边泡脚边捧着本书看得入神呢,边上的大哥大就响个不停。

    “喂?哪位?“陆坤寻思着这个点儿谁会给他打电话。

    好在没让他等太久,李尔福的声音立马从对面传来,“陆老弟,我又遇上麻烦事儿了。”

    陆坤眉头一挑。

    去年年底的时候,华坤超市之所以能和六福集团达成合作,其中也多亏了李尔福帮忙牵线搭桥,这事儿可是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怎么了?”陆坤把手里的书搁在边上的茶几上,沉声问道。

    欠人人清,总得还不是?

    李尔福这人,还是值得真心相处的。

    “这事儿说来就话长了。“

    李尔福缓了一会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想着怎么长话短说,“我之前不是接手了一个制片厂嘛,现在出了点乱子。。。”

    李尔福把事情始末娓娓道来。

    原来他去年曾与地方政府控制下的一个制片厂组建成了股份制制片厂,但由于一些原因,制片厂的管理层和人手都没怎么变动过。

    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李尔福几乎没法插手制片厂的事情,厂子依旧是跟之前行政指挥下的厂子差不多,效益一再降低。

    厂子里的人迟到早退只是寻常,旷工甚至拿着制片厂账上的钱以各种名目大吃大喝,都不足为奇。

    “这个事情。。。”陆坤挠挠头,帮忙想法子。

    后世哪个企业做得再大,也没听说过完全放弃考勤制度的,由此可见这个制度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了,李尔福的问题再与花了钱,可厂子他说了不算。

    说句实话,李尔福肯定是被坑了。

    “厂子的股份构成是怎么样的?”陆坤眸光一闪,问出了其中的关键。

    有的国企、地方企业虽然实行了股份制,但是并没有拜托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隶属关系。

    哪怕是这个时代已经崭露头角、甚至声名鹊起的联想,也受到了这个问题的困扰。

    “我占股百分之三十七,另外我还招呼了一帮朋友入股,他们拢共占股百分之二十六点四。当初我想的是,我跟朋友的股份合到一块儿,制片厂怎么也是我说了算才对。到后来我才算明白,政府压根就不吃我这套。”李尔福唉声叹气道。

    陆坤问道,“那制片厂的最大股东是谁?是政府?”

    “我啊。政府手里的股份还不到百分之二十,相当一部分在工人手里,还有少量在上下游企业手里。”李尔福忙道。

    陆坤有些无语,“那你都绝对控股了,肯定是董事长吧,怎么你说了还不算?”

    这么操蛋的事情,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李尔福嘴角扯了扯,“可上到管理层、下到底层员工,没一个听我的啊。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本来就是国企工人,铁饭碗,只听国家的,用不着听我这个冤大头的。”

    “你这个事儿,里边肯定有猫腻,我建议你还是好好查一查比较好。”陆坤翻了个白眼道。

    妙书屋


………………………………

第五百零六章 【热闹】

    改革开放进程至今还没几年,股份制改革也才刚刚推开不久,目前顶多只能算是试验阶段。

    有的国企和地方企业虽然已经实行了股份制改革,逐渐转变思路方法,希望借助民间资本、外来资本的力量来把原本犹如死水一般的经济搞活。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惯性下,目前尚未显露明显的成效,这些企业依旧没有摆脱计划紧急模式下的行政隶属关系,甚至变得更为混乱,形势更加严峻。

    这种初步合资的企业,董事会成员和总经理不是按照规定程序产生,上至董事长、总经理、各部门一把手等高级管理人员,下至各种技术人员,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去行政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与此同时,有的大型国企和一定规模的地方企业,甚至保留了改组前的党政班子,并将之并入董事会,以两套班子并存的形势,牢牢控制着新出炉的合资企业的各项决策权。

    股份制改革推开的初期,对于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企业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坑。

    如果政府指派的人员光是占着茅坑不拉屎,那还简单。

    关键是一座庙里供着的大佛太多,香火不够分,干活的人数还没领导的人数多。

    一个部门里,九个官身一个打杂的,把各个部门都搞得乌烟瘴气,办公室政治氛围浓重得叫人难以忍受。

    有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后,仍需与地方财政部门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产权并未进行明确的“确权”行为。

    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家入股了地方企业、甚至占了地方企业股份的大头,仍然不能‘当家做主’,无法插手企业的日常营运。这放在后世是不可思议的,但在这个时代却显得相当常见。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企业是亏了,但有人官帽子升了、荷包鼓了,里边的甜头让他们舍不得放手。

    这种股份制改革后形成的特殊产物,在行政上依旧是政府部门的直属企业,在财务上的隶属关系归于当地财政部门,企业家作为董事长,一不能插手财务、二不能插手人手的升、降职,在企业里几乎成为吉祥物一般。

    “那你找当地的大领导疏通疏通关系呗。”陆坤出了个馊主意。

    现在不都讲究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嘛?各种歪门邪道都可以试一试,成与不成的,也没什么关系,社会的容错度,还是相对较宽的。

    “找过好几次,没用啊。”李尔福急得拍了拍手掌,过了好一会儿才道,“白瞎了我送了那么多回好东西。”

    “那他们给你什么说法了没?”陆坤继续问道。

    李尔福唉声叹气道,“说法倒是给了,但解决的办法却连屁都没放一个,每次都搪塞我,各种推诿。”

    说完,李尔福还掐了掐嗓子,学着领导身边的大秘的话,“股份制改革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构成中,少不了主管部门的指引,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重组,给予指导意见,是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利与义务。。。。。。”

    陆坤一听就知道,这是上边的人舍不得撒手,眼馋这个制片厂。

    傻瓜瓜子是怎么彻底完蛋的呢?

    竞争变得更激烈,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深层次的原因就在“合资”二字上。

    傻瓜瓜子的品牌知名度在当时时代可谓是红遍一时,单个商品利润虽低,但企业的总体利润却很高。

    于是地方企业主动上门提供“贴心”的合作方案,拿出一部分土地与现金,与傻瓜瓜子组成新的炒货公司。

    但深层次的问题也来了,双方不同理念的碰撞,不是擦出了激情的火花,而是给企业发展泼了一盆冷水。

    企业的财务和人事行政权都被政府紧紧握在手里,反而创始人连动用账上资金的权力都没有,人事任命权也被剥夺,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最终傻瓜瓜子由于其僵化的体制、计划经济氛围过浓,创始人与政府主管撕破脸等原因,迅速走向了末路。

    “陆老弟,你倒是给我出个主意呗?”李尔福大概是抽空喝了口茶,见陆坤许久不吭声,这才催促了一句。

    他为了那个制片厂,可是花了不少钱的,要是连个水泡都溅不起,大概能心疼得三两年不痛快。

    那可是好几百万呢!

    除此之外,当初那些被他“忽悠”着一起入股的老友,也是他现在发愁的原因。

    人家当初跟着一起投钱,那是信得过他,信得过往日的交情,一旦这事情搞砸了,自己得再拿出一大笔钱来赔给他们,要不然,自己的口碑在圈子里坏了,往后就没法做生意了。

    现在可不是当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时候了,他的年纪上来了,想要稳定下来,给自己逐渐洗白,就不能跟以往一样,大赚一笔然后就往东南亚的那一谭浑水里钻,躲起来不见人。

    陆坤琢磨了一下,有些不确定道,“你那些朋友跟你一条心不?”

    “一条心啊,怎么了?”李尔福抓了抓头上越来越稀疏的头发,有些摸不着头脑道,“他们都是看着我的面子入的股,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的。”

    “那当地政府有能给你说话的领导不?”陆坤继续问道。

    李尔福稍微缓了一下才道,“有倒是有,但他不是话事人呀,这事儿上做不了主。”

    “没事儿,这个事儿也不能全靠上边的人帮着老哥你出头,咱得靠自己。”陆坤随口道。

    老话说的好,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只有靠自己最妥当。人这一辈子,最大的靠山,只能是自己。

    不展示自己的手段,往后行事,也没法随心所欲。

    李尔福脸色稍稍严肃了些,沉声问道,“你说,我边听边记。”

    “不用记,听着就成。”

    陆坤摆摆手,虽然知道李尔福看不见,但还是客气道,“要不,你干脆继续增资入股算了。”

    陆坤在说这话的时候,底气着实是有些不足,因为就连他自己都不确定有没有用,一旦失败了,那就得赔更多的钱。

    “什么?”

    李尔福吓了一跳,“还继续增资入股?”

    他一门心思地想着爬出这个深坑,结果陆坤叫他继续增资入股。

    这不是闹呢嘛!

    陆坤赶在他发脾气的时候给他解释道,“这也是避免不合格的大股东和管理层伤害中小股东的一种形式嘛。”

    其实在陆坤看来,这次的事儿,李尔福完全可以钻一钻法律的漏洞。

    香港那边多的是状师,只要花笔钱,给他们一段时间,好好找一找合资法的漏洞,最终完全有可能体面地解决。

    “我的建议就是召开股东大会,然后再砸一笔钱,直接把政府持股淘汰出局,在董事席上一家独大之后,再收回人事任免的权力。”

    政府的持股被稀释成小股东之后,不再拥有董事席位,很多事情就好操作了。

    李尔福和他的那些朋友已经占股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而政府手里持股只有百分之十几,只要李尔福舍得砸钱,把政府淘汰出局,并非不可能。

    李尔福仔细思索了一下,觉得这事儿虽然风险不小,但还是大有可为,一旦成功,他可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制片厂的话事人,这家厂子也名正言顺地属于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