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火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野火时代-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了,再密的网也有空子可以钻。

    前两年,农村的村口小卖部还是有散盐可以买的。

    所谓的散盐,就是没有包装、按斤论两卖的盐。

    村里人都知道这盐来路不正,但这盐比包装好看的“官盐”便宜一大半,大家也就心照不宣了。

    田螺去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陆坤估计最快也得四五个小时才能吐去大半,想要吐得大致干净,恐怕得等到明天。

    陆坤舀了半盆水,将满满一桶的田螺倒进盆里清洗了两三遍,这才把铁器放盆里,等待田螺自主吐沙。

    洗干净手,陆坤一把抄起二丫儿,父女俩玩起骑大马的游戏,笑呵呵地出门去。

    “田螺就放那儿,不用管它。吃饭了我会回来,不用找我。”

    陆坤留下话,免得待会屋里忙活完了的母女因为找不着自己和二丫儿心里埋怨。

    “粑粑,粑粑,我们去哪里呀?”

    二丫儿骑在陆坤脖子上,摇头晃脑。

    “去你石头叔叔家。”

    陆坤快步向着石头家所在的位置走去。

    在路上遇到同村的乡亲,陆坤也只是笑呵呵地打声招呼,并未多谈。

    陆坤是因为记忆太浅,好多村里人的名字都不大叫得上来,不愿意多谈。

    “吃了吗?”

    这个打招呼的方式是不会错的。

    通过对方回答的“吃了”或“还没”呢,“大侄子带二丫儿去哪”、“兄弟去哪”等,陆坤粗浅地理顺了同村里人的关系。

    对于陆坤没有与他们多说的事情,他们倒也见怪不怪。

    毕竟陆坤早些年是个混混,也就是结婚有了孩子,这心思才大体定下来。

    老实巴交的乡亲,大多与陆坤关系不深厚,也就是同龄人之间感情较深。

    石头家住村尾,四邻也没几个人。

    门前就长了挺高的杂草,门槛都长了青苔。

    破烂的木质院门在这湿热多雨的季节里,散发着浓浓的腐烂气味。

    叩叩。

    陆坤敲门。

    他知道这个时候石头是在家的。

    石头这人心思不坏,对兄弟很讲义气。

    虽然有点痞气,但也从未祸害过乡亲,甚至还对乡亲多有帮扶。

    石头还没讨老婆,日子大体过得还不赖,白日补觉,晚上出门。

    村里人都不知道他的是出去干嘛,唯有陆坤清楚,石头是去做拉皮条的。

    每做成一单,少的时候能从姑娘那儿提五毛钱,遇到豪客甚至能提三四块,累积下来,石头至少能有一百多块钱一个月,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陆坤和他是穿着开裆裤就拜了把子的兄弟,那些个“姐姐妹妹的”看在石头的面子上,倒是也让陆坤吃了几回免费“鸡”。

    可惜。

    走得夜路多了,终是遇见鬼。前段时间遭了别人举报,进了局子蹲了半年多,这会儿放出来还没几天。

    这还是因着他舅舅使了劲运作,人情加金钱开道,这才大事化小

    “谁呀?!”

    石头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睡眼惺忪地开门。

    “我,坤子。”

    陆坤把二丫儿从脖子上放下。

    “原来是你小子。”

    石头哐当一声把门打开,笑呵呵地说道。

    “石……石头叔叔好,抱抱。”

    小丫头记得这个左额有道蜈蚣形状口子的叔叔。

    每次来这个叔叔家玩,他总会给甜甜的白糖水喝。

    “哎,二丫儿乖了。走,到屋里喝糖水去喽。”

    没等陆坤多说什么,石头便一把抄起小丫头,往屋里走。

    陆坤也不见外,随着他往屋里走。

    “你这倒是稀客了,每次都是我上你那儿,今儿个总算是肯挪挪脚,到我这儿来了。”

    石头也是知道陆坤家里发生的那些事儿,担心他会因为儿子没了,一蹶不振。

    “总不能老待家里发霉呀,这天儿好了,就上你这坐坐来了。”

    陆坤呵呵笑道。

    “得了吧,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找我准没好事儿。有事说事,别不好意思开口”。

    石头知道陆坤家里的大致情况,想着帮扶一下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放心、放心,真需要了,兄弟不会便宜了你的,一准儿开口。”

    陆坤笑笑。

    “那就成,别啥事都憋在心里,别忘了,咱可是兄弟!”。

    石头眉毛一挑,笑容灿烂。
………………………………

第六章 艰难岁月

    不出意外地,陆坤只是跟石头打了声借自行车的招呼,石头连自己的家门钥匙给了他一份。

    陆坤是打算做夜市的,白天要自行车也没多大用,所以车就先留在石头那儿。

    倒是石头家里墙角处的蚌壳,被陆坤用一个大大的蛇皮袋全给装走了。

    “贼不走空啊你!”

    石头笑骂。

    “二丫儿,走了,你娘该着急了。”

    陆坤唤回二丫儿,扛起大半袋蚌壳就走。

    “需要车了我会来拉。”

    陆坤走出石头家老远,声音还在这片地方回荡。

    “这小子!”

    ……

    陆坤带着二丫儿回到家门的时候,发现媳妇和大丫儿连饭都摆上了,就等他俩回来一起吃了。

    “你俩快洗把手,这就吃饭了。”

    刘丽萍边忙活边向陆坤父女俩喊道。

    “爹,好多蚌壳,可以给我一个玩么?”大丫儿小脸红扑扑地问道。

    “额……”

    陆坤有些语塞,刚想回答可以就听得刘氏忙回话:“当然不成,这些蚌壳有用。”

    大丫儿看向陆坤,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祈求。

    “下午你们娘三就把这袋子蚌壳洗净,见着破损的你就自个儿捡出来几个玩吧。”

    陆坤思索片刻回道。

    “耶!”

    大丫儿显然很开心,高兴得蹦起来。

    刘丽萍也没有再说什么,一个是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另一个则是在孩子们面前,妇人总是会自觉地维护自家男人的权威。

    “粑粑,我也要一个玩儿。”

    二丫儿含着手指头,声音糯糯地开口。

    “成成成,也给你一个,先吃饭吧。”

    这回刘丽萍倒是答应得挺爽快的。

    饭菜很简单,糙米、素菜。

    这个时候的米,因为碾得不太好,一般都比较碎,谷壳也比较多。

    刘丽萍节省惯了,洗米时不大舍得让孩子多擦洗两遍,故而饭煮熟之后显得有些发黄。

    大人和孩子们也没有嫌弃的意思。

    毕竟。

    就家里现在的光景,想要顿顿吃饱饭,那真的是奢望了。

    前些年还好,公告粮缴得少,几乎家家户户有余粮,实在吃不完还可以养牲口或者卖出去换俩钱。

    但从去年开始,公告粮缴纳数目就上涨了不少。

    陆坤很清楚,农村最艰难的时代就要来临了,要是闯不出去,窝在偏僻的山沟里,还有的是苦头吃。

    以前是农民们抢着上交公告粮,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做贡献,接下来的那几年就是农村万家哀鸣。

    公告粮翻倍地往上涨不说,各种名目复杂的摊派更是数不胜数。

    种一年的粮,交完公告粮,只剩下汪汪泪眼。

    甚至有好些收成不好的,种了一年的粮,自个儿还没吃上一口,就被强制上交并倒欠乡里一大笔数目的粮食。

    各种名目的义务工,更是多到让人头皮发麻。

    光是修渠,一年就得两次,每次都得三四天。

    各种修路、建学校、筑水坝、修水电站……

    一年里就得做一个多月的“义务”任务。那真的是自备干粮,光着膀子咬牙干。

    三提五统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再不早点跳出去,还不知道捱到什么时候才有机会。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边政策还没那么开放。

    现在这边的,连身份证这回事儿都没有。想要出省务工,最好还是有村里介绍信的好。

    这个时候出去打工,也不是那么好混。

    工资大多是一年一结,甚至过年了也拿不回所有工资。

    这都是惯例了。

    平时如果不是急事,老板一般不会给你预支工资,过年了也得压两三个月工资。

    这还算是好的,要是遇上无良的老板,临过年就跑路了的,更是一年辛苦白费,拿不到一分钱。

    这个时候想要靠打工攒本钱起家,那是真的难如登天。

    陆坤承认自个儿的思想境界不高,心里只能装下老婆孩子热炕头,管不了那么多的国家大义。

    陆坤就清楚地记得,村里一户姓陈的人家,孩子多,耕地少,连续两年没有交足公告粮,村委会的干部亲自带着人来抢粮。

    没断奶的女娃,就那么活活饿死!

    谁也说不清楚公告粮要交多少,反正每一年都在涨,每一双伸到里面的手都是黑的。

    “或许,这就是开启工业化必须承受的代价吧!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九亿农民的血泪。”

    陆坤眼眶微红。

    “算了,自个儿就是个小屁民,轮不到我操心那么许多。”

    ……

    饭很干。

    大概是柴火回潮的原因,饭有些烟熏味,但大家都吃得很欢实。

    菜只有一盘空心菜,没什么油水,盐倒是挺足。

    二丫儿巴拉巴拉盘子,找出一粒花生,很是高兴。

    家里没油,每次炒菜,先往锅里扔进去几粒花生,煎出几滴油,再把青菜倒进去炒。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吃苦的,没什么能把他们击垮。

    最穷不过讨饭,不死终将出头!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唯有坚定信念,学会苦中作乐,才能闯过去、熬过去。

    两个孩子都很开心,只因为那许多天才能吃一碗的米饭。

    很简单。

    却很幸福!

    今天捉回来的几条泥鳅没有杀,得留到晚上。

    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没有哭闹。

    “把肉留到晚上吃”这种观念在这个时代深入人心。

    除非是家里来了客人,不然中午是不吃肉的。即便是头一天晚上剩下的,农村人也会把它留到第二天晚上再吃。

    自然,过年的时候例外。

    无论多么穷的家庭,也会想方设法地弄来一块肉,让一家子过过嘴馋。

    一向凶神恶煞的猪肉佬们也会稍微发发慈悲,允许实在是困难的家庭赊账买点儿肉吃。

    ……

    两个女儿吃饭跟打仗似的,腮帮子塞得鼓鼓的,怎么咽也咽不下去,急得都快要哭出声来。

    刘丽萍赶忙端来一海碗的水,给她们俩一人倒了一半,嘱咐她们慢点吃。

    菜是咸得很,但很有味儿。

    农村人多半吃得比较咸,这是因为菜里没什么油水,太淡了像吃草,不好咽。

    吃完饭,刘丽萍哐哐地收拾东西。

    两个孩子没事情干,在院子里哇哇大叫,被陆坤赶回屋子做作业去了。

    孩子还没上学,作业当然是陆坤布置的,就是一些简单的算术题。

    陆坤要出去寻做五香田螺的其他配料,也不好太耽搁。

    “陆坤,加油!”

    陆坤握拳,在心里对自己说道,快步走出家门。
………………………………

第七章 派头

    想要做正宗的五香田螺,必要的配料可不能缺少。

    葱、姜、蒜和辣椒都比较容易解决,自家家里就有。

    陆坤现在是去采罗勒的叶子。

    罗勒叶所需不多,陆坤估摸着有五十片左右就差不多够用。

    罗勒这玩意并不难找,没多大功夫就找到了一大片。

    “坤娃子,你这是干啥?”

    陆坤转头,发现问自己的是村干部梁金宝。

    “呵呵,叔儿,我这采点罗勒叶子炒田螺给大丫儿、二丫儿解馋呢!”。

    陆坤不想惹事,随口答道。

    梁金宝这人是村里的坐地虎,已经当了五六年的村干部了。

    陆坤记忆中,这人还会继续当下去,直到2018年,堪称村委会官场的不倒翁。

    “唔……坤娃子,你这不太像吧,采这么多,田螺有好多嘛?”

    梁金宝吧唧嘴,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陆坤眉头微挑,心中暗骂:“草尼玛的龟儿子,倚老卖老。芝麻大的官,派头摆得比省高官还足”。

    再怎么说,陆坤上一世也是阔过的,乘着房地产经济的爆炸式增长的东风,身家更是通过一番公关,让自身跻身胡润百富榜的。

    没点手段和傲气,他一介农民白身,哪儿闯得出那等身家。

    “没多少,糊弄糊弄孩子的玩意儿罢了。田螺少,多放点罗勒凑数也是好的”

    梁金宝越听越觉得有点不对味。

    “这坤娃子吃了炸药不成,怎么今儿个说话夹枪带棒的?”

    梁金宝暗忖。

    最近也没得罪他啊,自己不过是想提点提点他,要是田螺炒好了,主动端一盘去他家孝敬点。

    “难道这还有错?”

    好在陆坤不是梁金宝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他内心的想法。

    不过,就算是知道,陆坤也不打算给他这个脸。

    只要他的计划成功,跳出这个村,他一个村里的干部还没那个能耐拿陆坤怎么样。

    “呵呵……也是,孩子都喜欢这些玩意。”

    梁金宝脸色微芥,额头的皱纹挤在一起,皱着眉头尴尬回道。

    陆坤知道这混账王八蛋的意思,不就是还想让他借着给孩子解馋的借口给他家送去一盘么,当听不懂就好。

    “呵呵。”陆坤笑笑。

    梁金宝:……

    我有句mm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梁金宝都快要被气疯了。一句呵呵,仿佛带着无穷无尽的讽刺。

    心中mmp,脸色还是得笑嘻嘻

    当官的,脸面还是要的,有什么龃龉,也不能当面发作,影响不好,还是背后捅刀子的好。

    “哈哈。坤娃子真是爱说笑。”

    梁金宝决定给自个儿找台阶下,跳过这个话题。

    内心则在咆哮:草尼玛,最好别落老子手里,不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