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年底,经过几个月与腾飞厂的合作,零度厂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利润更是达到近几年的新高,高兴之余魏广平也十分大方的在年底给每个工人加了一百块钱的福利,更是让零度厂陷入前所未有的欢乐。
  等把一线工人那边安排好,魏广平这才回到办公楼,刚一进门就直奔二楼的ECM装置办公室,刚推开门,与几个资历较老的技术员打了几声招呼,就准备讲两句话,总结下即将结束的一年中,ECM装置办公室取得的成绩。
  可还没等开口,厂办主任解东风风火火的撞开门,魏广平见状眉头就是一皱,他脾气是好,但不等于没火气,刚准备呵斥两句,就见解东拉住自己的胳膊就往外拖,魏广平正准备阻止,就听解东急急的开口:“快,厂长,部委主要领导打电话过来找你,急事儿!”
  一听是部委主要领导的电话,魏广平再有脾气这是也没了,跟身边的其他厂领导打了声招呼,就跟解东走了出去。
  ……
  “小魏呀,听说你们在搞一个叫做电化学打孔设备,不但能把现有气膜冷却孔的质量提高数倍,还能对涡轮叶片这种精密部件进行气膜冷却孔加工。”
  拿起电话,简单的寒暄一番,部委领导便在电话里直截了当的问起ECM装置的事,魏广平有些惊讶,虽然厂里成立ECM装置办公室,并依照惯例向上申报的ECM装置项目立项。
  可这么长时间都过去了,部委连点儿动静都没有,魏广平以为部委跟以前一样,没把他们这点的事儿放在心上,所以魏广平他们也就很自觉的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哪成想到了年底部委的主要领导居然问起了这件事,魏广平想不吃惊都不行,不过这事儿也没啥可瞒的便点点头:“是的,领导,我们的确在这方面做了些研究。”
  结果他这话说完,部委主要领导接下来的话才让他知道什么叫震惊:“恩~~不错,厂子困难还不气馁,依然想着如何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这样的精神部委不能不帮上一把,所以我们几个党委委员刚才开了个碰头会,准备将你们厂里的ECM装置项目纳入部委‘七五’计划编制名单中报上去,争取拿一个‘七五’计划重点制造装备项目……”
  部委主要领导还在电话里说着什么,可魏广平的却什么都听不见了,因为当他听到“七五”计划编制名单这几个字后,脑袋就轰的一下,变得一片空白。


第292章 这能量得有多大?
  也难怪魏广平会如此,五年计划可是伴随着几代中国人成长的国家发展纲要。
  如果一个项目能够被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里,那就说明这个项目被国家认可,受到国家优先资助和扶持,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优先级更是靠前。
  到时候什么经费,什么政策全都紧着你来,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你的任务。
  想当年零度厂承接电火花打孔装置的时候,也就拿了个部委级别的五年计划申报指标,却得到上级不遗余力的支持,如今他们的ECM装置居然拿到了国家级的“七五”计划重点制造装备项目,那支持力度不得吓死个人?
  是的,魏广平脑子里直接把部委主要领导所说的不确定词语全都省略,哪怕他政治头脑再差,干了这么多年的厂领导的魏广平也知道,既然部委主要领导亲自打电话过来,那么零度厂的ECM装置八成是能进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制造装备项目。
  不然一天忙得要死的部委主要领导凭什么抽时间给你一个差点儿都揭不开锅的中型厂打电话?
  所以,魏广平兴奋、激动、大脑嗡嗡的彻底宕机。
  “小魏……小魏……广平同志?魏广平同志?”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电话的听筒内传来部位主要领导的呼喊,魏广平这才一个激灵,赶紧回话,可是激动的心情还没平复,说的是磕磕巴巴。
  电话另一头的部委主要领导也没在意,笑着打断魏广平:“你没事儿就好,保持好心态,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你们的ECM装置申报材料和基础理论文本要抓紧准备好,现在还是‘七五’计划的论证阶段,所以要尽快做好专家小组的调研工作,恩~~就这么多了,记得帮我给奋战在ECM装置研究一线的同志们带声好,好了,就这样,再见!”
  “再……见……”
  等魏广平彻底反应过来,电话的听筒内便传来一阵阵盲音,可魏广平还是下意识的说了声再见。
  忽然间他的脑海里闪过前段时间在腾飞厂时,庄建业那句自信满满的“剩下的交给我”时的场景,连忙放下电话,快速拨了一个号码,等接通后立即问:“郭所长,这是不是庄厂长帮着弄的?”
  “啊?你都知道了!”
  只一句话就让魏广平心里猛的一跳,难怪那天庄建业敢说让部委和国家给项目出钱,还大包大揽的把这事儿给揽下来。
  当时魏广平还觉得庄建业是在说大话,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之后一段时间半点儿动静都没有,魏广平就认为当时庄建业不过是跟自己胡侃,毕竟是个效益极好的大厂领导,总不能跟自己低三下四的说我帮你却不想惹上别的麻烦吧,多丢面子。
  拍着胸脯说帮你从部委拉资金,听着就霸气。
  至于时候成与不成,哪有当时的面子重要!
  所以魏广平自始至终都把庄建业的话当成了潜台词,只以为是让腾飞厂有个名正言顺的帮忙借口。
  结果等听完部委主要领导的电话后,在一想当初庄建业说的话,魏广平后脊背的汗毛都竖起来,能左右国家的决策,这能量得有多大。
  可转眼又不敢肯定,于是立即给他在大学时的老师郭晓波打了个电话,顿时任何疑虑全都没了。
  难怪人家能从一个小小的分厂做到如今的规模,难怪人家能跟部委直属大厂硬刚而不落下风,难怪人家能处处踩在政策的关键点上大把赚钱。
  人家上面有能人!
  就在魏广平吃惊的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时,听筒内传来郭晓波略带沮丧的话音:“之前我也没想到那臭小子会这么搞,早知道这样,所里的两个项目就交给他一起弄了,哎……行了,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别乱说,不然对谁都不好,我这边还忙,挂了。”
  话音即落,电话就被挂断,魏广平呆了半天,这才意识到对方已经挂断了电话,心里也渐渐恢复平静,还说出去,这么粗的大腿,只要能抱住,连老婆都不告诉,哈哈~~这下零度厂发达了。
  “老解,让ECM装置办公室的人去会议室……不,去礼堂,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放下电话的魏广平可谓意气风发,言语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先不说魏广平的激动,也不说郭晓波的沮丧,咱们把视线拉回到腾飞厂旁边新建的居住小区里,前不久刚从平房里搬到新家的庄建业蒙着被子躺在床上,郁闷的差点儿想哭。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腾飞厂申报的两项“七五”计划项目被上级毫不留情的打回来,别说入选国家级的“七五”计划名单了,就连部委的也没轮上,最后只有当地的浣城市将这个两个项目当做为数不多的工业发展规划,纳入市级“七五”计划发展名单。
  每年可以从市财政获得五万元的专项扶持款。
  问题是这点钱也就能承担燃气涡轮动力装置两个小时的油钱,或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两根编制线的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好在魏广平不知道这些事儿,否则他的三观绝对会崩塌,庄建业不是能量超大的高人嘛,零度厂的项目都能纳入国家级的“七五”发展规划名单,怎么自己的项目却进不去?
  庄建业郁闷就郁闷在这儿,通过柏大记者做了一遍有关国企技术创新和转化的文章,经由内刊立即得到上级的重视。
  要知道国内改革中,最难也是最持久的就是国企改革,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关于国企改革的论点和实践可谓层出不穷,可每每都是以失败告终,国内从上到下都在寻找一个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国企改革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柏大记者的《论国企改革中的技术创新与转化》出现了,文章里没有激进贴靠政治,也没有过分的述说市场,而是强调内在的技术创新问题。
  核心观点就一句话,如果能把一件产品做到在技术上别人想追都追不上,效益、利润自然而然的就追着你过来。
  为了印证这个观点,柏大记者举了最近风靡国内的无叶风扇,这就是个很好的技术创新成功转化为市场效益的例子,不管国内各个厂家如何打生打死,在国外,中国造的无叶风扇风靡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以小见大,如果各个国营企业依靠自身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上的优势,投入技术创新,进而复制无叶风扇的成功例子是不是一条可行的改革之路呢?
  文章的结论是可以试一试,尤其是在如今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背景下,任何有可能促成改革方式方法都不妨用一用。
  与此同时文章还呼吁国家对这样的企业基于扶持和政策上的优惠,并不失时机的以某厂在困难瞄准国内空白,积极研发气膜冷却加工设备作为例子,论述国家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么一弄,零度厂成了试点,而腾飞厂……还是那个腾飞厂!


第293章 隐身材料
  不过只是因为零度厂被柏大记者在文章里隐约点了名,就忽视腾飞厂手上的先进项目,还真不至于,无论是地方还是部委巴不得手上有更多能入得了上级法眼的同类型企业,这说明他们改革有方,执政得力,类似的企业并不是个例,而是普片现象,这样政绩才更扎实。
  所以腾飞厂的两个项目中燃气涡轮动力装置有航天系统的导弹配套小型涡喷发动机竞争,估计是真的没戏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凋敝,还是很有希望的。
  哪成想,就在腾飞厂“七五”计划论证的关键环节,厂里却出了篓子,更准确的说是两个新生儿,彻底葬送了腾飞厂这次申请“七五”计划的雄雄野心。
  至于为什么,无非是四个字——计划生育。
  数十年后随着二胎的开放,这四个字逐渐成为历史,可在八十年代中期,这四个字的威力那是相当强悍的。
  只要违反,无论你能力有多强,背景有多大,统统一票否决!
  腾飞厂很不幸,好死不死的就踩在这个红线上,于是啥计划,啥先进,啥效益,全部否决,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偏偏踩红线的这两人庄建业想不护着都不行,因为一个是他在永宏厂时的好哥们儿,如今腾飞厂厂党委委员,副厂长,航空机械专家彭川,彭大牛人。
  另一个则是去年刚从西航材料研究所挖来的,如今担任腾飞厂特种材料研究所主任的宋亚男,宋研究员。
  先不说彭川了,这位跌跌撞撞的,就没让人省心过,在永宏厂经常被人当成背锅侠,憋屈的要命,来了腾飞厂总算是咸鱼翻身,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于是就跟庄建业和林光华一样,分了房子结了婚。
  不过这位当年永宏厂与宁晓东比肩的渣男代表,在城里选来挑去,结果还是没有逃脱老家村里的那位村支书千金的魔爪。
  对此彭川却没有当初在永宏厂时那么势利,解释的也很周全:“城里的姑娘花花肠子太多,没有老家的婆娘老实本分。”
  似乎经历诸多算计的彭川真的过于本分,以至于在老婆第一胎生了个女儿之后,始终是闷闷不乐,最终在某日深夜,两口子夜里一合计,趁年轻拼一把吧,于是在半个月前,彭家的大胖小子如愿诞生。
  如果说彭川因为想要个儿子情有可原,那宋亚男已经有了一儿一女,还要生第三胎就让人费解了,这位西航大学材料学高材生的解释非常富有哲学气息:“这是个意外,但我和我的丈夫不想让这个意外就这么离我们而去,如果这是个错误,那就让这个错误折磨我们一辈子吧。”
  当时进行单独谈话的庄建业看着一身白大褂,小腹微隆,素面朝天颇有花木兰遗风的宋亚男,是格外的无语,还错误,瞧你那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哪有半点认错的觉悟?
  显然这位宋亚男是认命了。
  这要是放在数十年后,别说西航这种一流大学了,就是二流大学里的材料研究所那都是让人挤破头的好地方,因为都知道材料上的突破就代表有一座金矿被发掘。
  然而这个时候,由于国家科研经费的短缺,学校方面更是无力承担,社会上的企业更多的把眼光放在捞一笔就走的快钱上,还没意识到长线投资的重要性。
  所以材料研究所真的是实打实的清水衙门,别说每年的福利,能按时发工资,保证吃饱饭就烧高香了,至于研究,想都别想。
  正因为如此,这个时候国内的科研人员都想法设法的脱离体制,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的就跑到国外,胆子大一点儿的就去沿海劈波斩浪,就算能力一般点儿的也都努力往待遇更好的科研院所或者学校调职。
  宋亚男也走了,不过她既没有去国外,也没有跑到改革一线的沿海地区,而是经由钱强介绍,被庄建业给挖到了腾飞厂。
  旋即成为腾飞厂特种材料研究所的主任,承担起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工作。
  还真别说,宋亚男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积累是真没白做,腾飞厂的特种材料研究所成立没多久,她就带着庄建业从永宏厂借调过来的十几个材料所的技术员,完成了日本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新式成型工艺,从而令腾飞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加工成本降低13%。
  之后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成功仿制出与日本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同级别的FH1000碳纤维复合材料。
  随着H公司对TY—2C无人机在结构强度和减重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所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从T300升级为T500系列,宋亚男随即有肩负起对T500的仿制工作中。
  如果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宋亚男在进行T500仿制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在碳纤维织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然后再将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