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西平。
  庄建业的家里。
  宁志山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报纸一脸的气愤:“这个李斯特赚够咱们的钱,反过来还骂咱们真TM不要脸!”
  说完就把报纸一巴掌派到一旁的垃圾桶里,显然是气到了,但很快老脸就被担忧所取代,抬眼看向正陪嘟嘟在电视上打魂斗罗的庄建业,开口问道:“建业啊,你们的企业是不是真的撑不过三年啊?”
  “爸,你别听美国佬瞎哔哔,今年我们集团业绩可能要破纪录呢。”庄建业连头都没回,拿着手柄,一双眼睛就差钉进电视屏幕里了。


第562章 去依附
  宁志山闻言很是诧异,老爷子这么多年心忧天下的心思非但没减,反而越来越热切,每天是早上读报,晚上准时看新闻,就算午睡前还得听一听收音机里重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项方针政策,国内国际的局势那叫一个了然于胸。
  真要火力全开,庄建业这个正牌的国企一把手都未必能辩得过人家。
  所以老爷子很清楚如今国内经济形势很不好,不少企业陷入了困境,有些维持不下去的直接就倒掉,很多工人下岗。
  远的不说,老爷子奋斗一辈子的永宏厂这两年就有两个分厂倒掉了,一千多工人下岗,至于那些还在坚持的分厂和总厂也没好到哪里去,不是停产就是半停产,工资更是大半年都没发了。
  就连宁志山这个退休的永宏厂老干部也有三、四个月没见到退休金长什么样了,怎么说宁志山也是做过组织部长的人,清楚这样的状况意味着什么,而当这种状况成为普遍现象时,对经济甚至社会的冲击将有多大。
  可就在如此不力的大背景下,腾飞集团的业绩将会破纪录?这对老爷子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于是赶紧确认似的追问:“今年的业绩这么好,能破纪录?”
  结果还没等庄建业回答,一旁正努力按着手柄的嘟嘟便不耐烦的道:“姥爷,快到关底了,等我们打过去,您在问我爸好不好?”
  “好,好~~~哈哈~~关底啥的你狠劲儿的打,狠劲儿的打!”
  宁志山对嘟嘟那是无条件支持,也不在乎关底是个啥意思,举着拳头就给嘟嘟加油,如果可以恨不得自己上去把庄建业这个碍眼的踢开,好跟嘟嘟一起狠揍那个叫关底的家伙。
  结果爷三个就这么形成统一战线,准备一起冲击魂斗罗倒数第三关关底时,电视的屏幕忽然就灭了,嘟嘟和庄建业纷纷就要骂娘,老爷子丫挺的更快,直接退口而出。
  可还没等他把挺后面的附加词说出口,抬眼一看,连忙神色一收呵呵一笑故作威严的说了句:“是晓惠回来啦,唉~~~刚才的报纸哪儿去了?啊~~这儿了。”
  然后老爷子堂而皇之的便把垃圾桶里的报纸拿出来,展开,默默带上老花镜,饶有兴致的读起来,就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
  庄建业看着宁志山那行云流水的熟练模样,眼睛都快瞪出来,这么自然,这么迅速,老爷子莫不是晚上偷偷学《演员的自我修养》吧。
  然后等他反应过来时,看到的却是嘟嘟可怜巴巴的眼光以及自家老婆怒火万丈的凶光。
  “额……”
  庄建业想说什么,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宁晓惠发出了直击灵魂的质问:“嘟嘟,你作业写完了吗?”
  说完又看向庄建业:“嘟嘟这次的期中考试很不理想,你这个当爸的平时忙我也就不说什么,好不容易休息了也不说帮着辅导孩子,竟然拿出游戏机陪着孩子打游戏,你知道这游戏是什么吗?学校老师都说了,那是精神压片!”
  “还有你,爸!”话音未落宁晓惠转头又看向故作镇定的宁志山:“游戏机是哪儿来的?我记得上一台已经被我给扔了,这才几天怎么又出来一台,是不是你给晓东打电话,让他给寄过来的?”
  “怎么可能?”宁志山立马否认。
  “行,我这就给宁晓东打个电话。”说着就拿起旁边的电话,就要拨号码。
  宁志山就跟踩了尾巴的猫,一把按住电话的关机键:“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较真儿呢,长途电话贵不贵?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开始浪费了?
  别给晓东那个王八蛋打电话,我听了就烦,行了,嘟嘟赶紧去写作业,庄建业你也被杵着了,去厨房做饭去,还有你宁晓惠,建业本来就忙,你就应该肩负起辅导嘟嘟学习的重任,快进屋看看嘟嘟的数学题,哎呀小庄也是的,北航毕业的人连个应用题都搞不明白,丢人,快去做饭。”
  宁志山摆出一副大家长的风范,对着屋里的几个人一顿敲打,但谁都知道,这老爷子是心虚了,不过也没人点破,该去写作业的写作业,该辅导的辅导,该做饭的去做饭。
  等着人都散去,老爷子把手里的报纸重新扔进垃圾桶,然后凑到厨房门口:“小庄,你们企业今年业绩真的能创纪录?”
  没想到老爷子还记着刚才的事儿,正剥蒜的庄建业不禁呵呵一笑:“虽然国际形势不太好,影响了出口,但我们跟武警水电、武警黄金、联合航空以及铁道部下属的几个铁路工程局的业务增长的非常快,弥补了我们出口方面的损失。
  特别时从去年年底,国家发行了特别国债,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我刚才说的这些部门成为主力,各类配套设备需求旺盛,导致我们集团今年的订单比去年增长了两倍还多,创纪录应该是没问题了。”
  庄建业说的还真没错,随着1988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通货紧缩,加之苏联解体带来的地缘政治动荡,本就不看好中国的外资纷纷撤离中国。
  这导致依靠外资发展经济,准备实现二次工业化的中国经济一下子失去了发展的血液源头。
  怎么办?
  当然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既然求爷爷告奶奶外资也不来,那就干脆不指望他们,国内的事情国内自来。
  发达国家都能靠着发国债来筹集资金,刺激经济,国内怎么就不行?更何况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内的债务水平那叫一个低,完全有空间做类似操作。
  于是国家在进入九十年代便发行了400亿的特别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有了资金,有了目标,有了产业方面的闭环,经济的内在驱动性便起来了,这个过程在当时的状况下属于应急的无奈之举。
  但起到的作用却是关键性的,因为这等于是国内将财政与金融的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未来的亚洲金危机、次贷危机国内都因为应有财政与金融的主权而受益。
  所以后人在总结这个时期国内以特别国债刺激经济的举动取了个很正式的名称,叫做去依附。
  即掌握财政与金融主权的国内正式摆脱对外资的深度依赖,走上一条真正的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快车道。
  腾飞集团作为最先踏上这条快车道的受益者,业绩飙高也就在正常不过了,可宁志山却皱起眉头,显然很不理解,庄建业想解释一下,可还没开口,屋里的电话响了,宁晓惠正好出来拿水果,顺手就接了,只听一句,就扣住话筒朝着厨房喊:“老庄,小郑说,空军的人找你!”


第563章 陆军航空兵
  “空军的人找我?”
  庄建业听罢第一反应是不是与部队关系密切的几家航空公司那边出了什么问题,要知道这几年对腾飞集团飞机的采购的大户第一就是联合航空公司,第二便是中国邮政,第三则是西北航空。
  至于海外市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令正在申请的航空适航证被美欧给冻结了,导致高原鹰和TM—9两个系列的飞机无法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使得销量锐减。
  不过这对腾飞集团的冲击并不大,反倒是让泰国皇家宇航工业公司吃了不小的亏,不过泰国皇家宇航也不是吃素的,凭着泰国与美国的关系,频繁向美国施压,所以从去年开始TM—9型飞机的美国适航证程序已经重新启动,这才让泰国皇家宇航工业公司稍微松了口气。
  但纯腾飞集团血统的高原鹰系列飞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到了现在也不见松动的可能,所以除了尼泊尔的少量订单外,高原鹰系列飞机的海外销量基本是零,别说跟那些航空制造巨头们比了,就是一般的小型飞机制造公司腾飞集团都比不了。
  还好庄建业早一步未雨绸缪,通过空军搭上了联合航空公司,之后通过联合航空公司拓展了中国邮政货运机队以及西北航空边疆区通勤航空业务,这才稳定住腾飞集团在飞机生产领域的基本盘。
  所以一听空军的人找他,便想着这不是这几家的飞机出了问题,要知道这两年类似的事并不少,其中最严重的一次,一架高原鹰B因为机械故障迫降时机身严重损坏,还好当时该飞机执行的是货运任务,没有搭载乘客,加之飞行员处置得当并没造成人员伤亡。
  可饶是如此,还是让腾飞集团后怕不已,急忙查找原因,增加安全设计,并召回所有同类机型进行修改。
  经过不断调整和改进,高原鹰系列与TM—9型飞机近一年来的任务完好率一直保持在极高的水平,但谁也不敢保证飞机真的不会出问题。
  所以庄建业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入客厅拿起电话,皱眉说道:“喂~~我是庄建业,具体什么情况,是不是咱们的飞机又出了什么故障?”
  “不是,庄总,这次只一个叫做蒋亮的首长带队,专门过来找您的。”助理小郑在电话里那头说着。
  蒋亮?
  庄建业眉头皱的更深了,作为郑权礼军校时期的同学兼好友,大兴安岭救灾后没多久,郑权礼就带着蒋亮来到西平,跟庄建业、栾和平还有宁晓东这群死党连喝了三天。
  庄建业自然是熟悉的,心说这货不是陆军的嘛,怎么跑去空军了?跨军种调动?
  “好,我吃完饭就过去。”说完便挂上电话,然后便重新返回厨房做起了大厨,很快青椒豆腐丝、小炒肉、莴笋藕片儿外加一个青菜豆腐汤便做好了。
  简单吃了一口,庄建业便告别了准备午休的家人,匆匆赶往西平厂的厂区。
  本来距离就不远再加上庄建业一路急行,很快就到了西平厂的办公区,还没等他进办公楼的大门,几辆军车便呼啦啦开了进来,随即从里面跳下几位穿着空军制服与陆军制服的军官,当先的那位扛着上校军衔的不是蒋亮又是何人。
  蒋亮也第一时间发现了庄建业,连忙三步并作两步窜到庄建业跟前:“哎呀,老庄总算是见到你了,听说你们腾飞集团能做高端的航空备用件儿?你可得帮帮我们呀。”
  庄建业没想到蒋亮一个搞装甲突击的糙老爷们儿,一张嘴就航空备件儿,弄得是满脑门子问号,蒋亮也发现庄建业被自己的话搞蒙了,于是指了指办公楼的大门:“走,找个地方我跟你细说。”
  于是很快一行人就进了办公楼的大门,并在二楼的会议室坐下,蒋亮便简单的介绍了他们一行人的情况。
  原来蒋亮并没有跨军种,小郑也不算弄错,而是部队刚成立没两年的新兵种实在是让人陌生。
  陆军航空兵,一个1988年刚刚成立的年轻兵种,一个以直升机为核心的飞行陆军。
  当然这个时候的陆军航空兵还不能跟几十年后多机种,高机动,强突击的航空打击群相比,无论人员、装备还是配置都还很原始。
  甚至不少都还是空军整体支援过来的,不说别的,会议室里坐着的军官里就好几位身穿空军常服的,显然是刚从空军那边转过来没多久,以至于连军装都没来得及换。
  至于蒋亮就更不用说了,陆军内部调动,担任西南地区陆军航空兵某团的副团长,负责机降兵的日常训练,装备的系统保养等非飞行工作。
  说起蒋亮这个团可不得了,作为陆军航空兵的基干部队,驻西南地区陆军航空兵某团,是如今陆军航空兵仅有的三个航空团之一,另外两个全部驻扎在围绕京畿地区的B军区。
  之所以无他,只因为西南地区陆军航空兵某团肩负着想雪区高原驻军运送补给的艰巨任务。
  也正因为如此,该团装备的直升机也是整个陆军航空兵,甚至是整个部队内部最先进的,那便是美制的S—70型直升机,绰号“黑鹰”。
  这个部队1988年成建制从空军移交给陆军航空兵,作为陆军航空兵的基干部队继续执行向雪区高原运输补给的任务。
  没办法,虽然有运6可以承担一部分航空运输任务,但固定翼飞机在点对点的运输上并没有直升机灵活,尤其是那些坐落在高海拔山区的边关哨所,别说五百米的跑到,就是两米长的土路都开辟不出来,运6就是在牛也没法子降落,只能利用向上转运。
  正因为如此,S—70直升机的使用量非但没有降低,反倒因为雪区的发展以及边关哨所的改善,出勤率变得更高。
  高的出勤率便意味着平时保养量的增加,相关配件儿的消耗量自然飞速减少。
  这要是在以前,配件低到一定程度,跟美国的供应商打一声招呼,配件儿很快就能运来,可是现在,美国人盼着这边崩溃,好进来抄底狂赚,不但将资金全都撤出去,也把能断的供应全都断了,其中就包括S—70直升机的零配件。
  将具体的情况介绍完,蒋亮叹了口气:“现在已经有三架趴窝了,部队总工就这么几架能飞高原的,少一架往高原的运力就少一分,老庄啊,我蒋亮可是很少开口求人的,我这次真的是求求你啦!”


第564章 这么多年的备胎……
  蒋亮这话半点儿夸张的成分都没有,驻西南陆军航空兵某团一共才下辖24架S—70直升机,除去早年坠毁报废的两架以及存在故障、正常维修保养无法执行任务的,蒋亮所在团能立即行动的S—70直升机一共才5架。
  换句话说,整个S—70直升机机队的完好率还不到30%。
  这是个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如果下一刻战争来临的话,需要S—70去执行任务,二十多架飞机中随时能出动不过5架,且这仅有的5架在高强度任务中究竟能坚持多久也不得而知,因为从整个机队的妥善率来看,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