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重要的是,因其是一体化设计,结构优化程度远高于原本的分布式部件设计,润滑效果不但高效,配合着对整体震动的抑制,使用寿命一下子就提了上去。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上的主减速器上一共应用了数个这类轴—轴承—齿轮一体化组件,省掉了近百个零部件。
  不但让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主减速器能够传输每分钟两万转的高转速,而且整体的寿命也接近其搭载的涡轴发动机。
  同时也令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动力总成更加紧凑和轻便,为后续的装甲防护以及未来“长弓”雷达的安装都预留了极大的冗余空间。
  所以轴—轴承—齿轮一体化技术说是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一点儿也不为过。
  相比之下苏联就要逊色的多,依旧采用传统的齿轮、轴、轴承分开设计,集中优化,用到是没问题,只不过使用寿命很难超过三千小时,而且日常的维护保养也十分不便,事故率偏高,至于紧凑什么的就更不用想了,对比下米—28与阿帕奇的机身高度就知道了。
  米—28高4。81米;阿帕奇4。05米。
  两者相差0。76米。
  别看这半米多高的差距,放在战场上可就等于被弹面积增加几个数量级。
  苏联人不想把米—28武装直升机做得低矮,被弹面积小一些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就此原因还是技术差点了意思,没办法兼顾紧凑与使用寿命。
  欧洲人好一些,意大利生产A—129型武装直升机内的主减速器就应用了轴—轴承—齿轮一体化技术。
  只不过意大利人的A—129型武装直升机很多核心技术都是采购自美国的,其中就包括轴—轴承—齿轮一体化技术,意大利承包商将A—129型武装直升机的主减速器的设计图纸交给美国,美国帮着进行了轴—轴承—齿轮一体化技术的优化,这才有了A—129型武装直升机优异的动力传输性能。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轴—轴承—齿轮一体化技术是直升机脱胎换骨的关键,即便是在航空技术发达的欧洲,也属于绝对的前沿。
  旁的不说,欧洲的“虎”式直升机已经启动几年了,可测试型号迟迟出不来,原因何在?还不是应用于主减速器上的轴—轴承—齿轮一体化技术的性能不达标,拖延了整个进度。
  连欧洲合力都搞不定的东西,落后且贫穷的中国就能搞成?怎么可能!
  “约德尔先生~~约德尔先生?”
  就在约德尔震惊过后,好不容易消化了顾景友的话,并以其德意志民族特有的严谨分析,彻底否定中国不具备拥有这类关键技术的能力之时,那位被他询问的陆航领导关切的声音,将约德尔的迷思打断。
  连忙歉意的笑了笑:“刚才突然想了些事情,没事儿……没事儿……”
  “如果有哪里不舒服,驻地有医生,可以帮你检查。”那位陆航领导还是很关心约德尔的情况,约德尔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真的很好。”
  话音即落,刚准备就顾景友刚才说的轴—轴承—齿轮一体化技术问下身边的这位陆航领导,结果就听机库外传来直升机螺旋桨转动的声响,一下子就把约德尔要说的话给打断,对面的陆航领导也有下差异,询问了下身边的陪同军官,这才笑着跟约德尔说道:“刚刚是一架民用直升机临时降落添加油料的,昨天刚刚得到批准的。”
  约德尔恍然的点点头,民用直升机在军用驻地降落补给是常有的事儿,没办法谁让直升机大部分都属于腿短的类型。
  于是下意识的便瞥向机库外的机场,结果这一看,约德尔立马就张大了嘴巴,几乎是下意识的叫了一句:“S—64,空中吊车?”
  旋即又迅速摇摇头:“不对,比空中吊车要小的多,这是……”
  结果还没等他猜测出外面那架正在降落的怪异直升机究竟是什么型号时,就听不远处那个叫庄建业的年轻人同样诧异的失声道:“我们集团的直升机怎么跑这边来了?”


第569章 “小叉车”直升机
  听了庄建业这话,约德尔连忙转头问:“那是你们集团的直升机?腾飞集团的?”
  刚刚跟陆航首长解释了顾景友所说的专用技术名词的庄建业笑着点点头:“是呀,隶属于我们腾飞集团下属的通用航空队,你看机尾横梁上还有‘腾飞通航’的字样。”
  这么一说,众人望过去,的确在那架好似凶猛爬虫一样的怪异直升机的机尾后面见到四个龙飞凤舞的“腾飞通航”的大字,以及一个鹰击长空,展翅腾飞的Logo。
  见状约德尔点点头,但还是皱眉问:“庄先生,这款飞机很像美国的S—64,空中吊车;不过整体要小很多,不知道是哪里生产的,看风格很像是南非或是苏联,恕我孤陋寡闻,能告诉我这款直升机的生产商?”
  “啊~~就是我们腾飞集团!”
  庄建业随口就应了一句,他现在可没工跟约德尔扯皮儿,而是专注的看着外面那架刚刚停稳的直升机。
  但约德尔听了却如同受了一记暗雷,外面的直升机居然是腾飞集团生产的?中国人自己造的?
  如果他刚才没看错的话,已经在停机坪上落下的那架小了S—64,空中吊车一半还多的直升机是吊装着某个大型结构件儿过来的。
  此时此刻还能看到那个结构件儿就放在距离停机坪不远的草地上,也就是说这架直升机是在执行运输任务,而不是刻意过来作秀。
  联想到前段时间听说距离此处驻地不远的山区里正在进行的西南地区输变电工程,再看看草地上的大型钢结构件,约德尔的脑袋嗡~~的一下。
  欧美的媒体不是说中国国内的大型工程水平低不说,质量还非常差,稍微复杂一点的就做不来。
  可是现在,人家中国人用的是什么?直升机!
  美国人财大气粗没法比,可欧洲各国搞输变电工程那个用到了直升机?
  其他国家约德尔不知道,反正德国自己很少能用上,基本上都是大型吊车闷头硬上,好在欧洲大平原,地形不复杂,只要有轮子可以到处跑。
  可一旦遇到地形复杂的施工地段,吊车再厉害也没法子过去,这个时候工程直升机就显示出他的优越性了。
  美国人因为自身的航空技术强,底子厚,率先在输变电、石油管道、海洋勘探、桥梁工程上应用了直升机,型号便是从美军退役下来并翻新的S—64,空中吊车。
  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内不少利润丰厚的工程,基本都被美国人揽入怀中,因为能搞到调运直升机的美国工程公司施工方法更灵活,成本更低。
  反观德国的工程公司由于运输成本和吊运成本以及设备维护居高不下,每每成为陪跑,令不少德国的工程公司扼腕叹息之余,不断向欧洲航空界抱怨,为什么航空技术发达的欧洲没有自己的空中吊运直升机?
  结果欧洲都没有的东西,被欧美媒体天天狂喷技术落后的中国不但有,而且还投入到应用……不,还不是应用,而是大规模应用。
  因为就在约德尔心身接震的看着停机坪那架旋翼逐渐放缓转速,显然已经发动机熄火的直升机时,天空之上再次传来直升机旋翼的轰鸣。
  这下机库内的众人再也待不住了,就连还在检查S—70的顾景友等人也都放下手里的事情,跟在陆航首长、领导以及约德尔等外国承包商后面出了机库。
  然后抬眼一看,只见远处天空上四架分别吊装大型钢制结构件的直升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这边飞来。
  见状顾景友把油乎乎的手套摘下来,呵呵一笑:“好嘛,一共就五架都来了,这是哪路神仙这么大魄力,一下子把咱们的五大天王全都弄过来了?”
  “武警水电?”一人下意识的猜测。
  连忙就有人摇头否认:“不太可能,记得上个月庄总和吴厂长去武警水电找他们的首长,说愿意为他们承担复杂山区的电力工程所需的材料和结构组件,据说报价比汽车运输还低两层,可惜他们的首长担心咱们的直升机不成熟,没敢答应。”
  “那会是谁?”另一个人发出了终极疑问。
  顾景友这时摩挲了一下下巴突然自信满满的道:“应该是电力部门下属的输变电工程公司。”
  一旁的几个人齐齐转头看向顾景友,奇怪的目光都在闪烁着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
  顾景友哈哈一笑,朝着已经刚刚从第一架降落直升机上下来的一个人扬了扬下巴:“那人叫张和平,在星洲开会时见过两面,跟咱们庄总是多年的老相识,今年刚刚由电力部门部委转调输变电工程公司任总经理,没想到工作刚理顺,就抛出这么大手笔,不愧是庄总老相识,唉~~你们说说,我咋就找不到这么老铁的好哥们儿呢。”
  前面的话顾景友说得还有模有样,可到后面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惹得其他人一阵的群嘲。
  庄建业因为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加之直升机巨大的噪音,根本听不见顾景友等人的话,不过跟顾景友一样,当他见到张和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这家伙接掌输变电工程公司的主要任务便是建设国内的发电站和输变电线路,解决工业发达地区缺电、少电的现象。
  正因为如此重新回到工程建设一线的张和平真的是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可怎么干,如何干,张和平却想了许久,随后便跑去西平找到庄建业。
  因为早年无人机扯线作业给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从那时起,张和平的仕途才平步青云,所以他去腾飞集团主要目的就一个,看看还能不能复制早年无人机扯线时的辉煌。
  结果无人机没找到的合适的,却见到了五架犹如爬虫般的怪异直升机,然后经过一番腾飞通航飞行员的展示之后,敏锐的张和平立马眼睛就是一亮,二话不说,直接就跟庄建业要两个月的租借期。
  却没想到这才过去不到半个月,老张以及租借的五架直升机便以这种方式霸气无比的亮相了。
  “呦~~老庄~~~你怎么在这儿?”从直升机走下来的张和平朝着人群粗粗的一扫,立马就看到了最前头的庄建业,顿时咧嘴一笑,然后挥手大喊:“不过正好,待会儿跟我去工地一线去看看,直升机怎么吊装塔架的,说实话,你们生产的‘小叉车’直升机真心不错,可是解决了我们输变电工程中的大问题呀!”


第570章 空中突击群的架子
  张和平这话还真没说错,电厂建设还好,一般的情况下工程选址都还过得去,至少工程机械和相关材料通过车辆运输就行运进去。
  但高压输变电就有些坑了,出于成本与安全上的考虑,输变电线路一般都选在远离人员密集的地区搭设,如果是平原还好,施工车辆和人员还可以方便进出。
  可要是在山区、丘陵、密林乃至海岛等等复杂地形环境怎么办?车辆进不去,设备上不了,一座高压输变电线路塔少说也要几十、上百吨,人扛肩挑根本就不现实。
  正因为如此,国内有些地区明明水利、风力、潮汐等自然电力资源丰富,当地也筹建了相应的发电站,却偏偏运不出来,究其原因就在这了,输变电架设塔的施工难度太大,只能眼看着一些电厂生产出来的电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
  电力部门愁的厉害,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久而久之复杂地区的高压输变电架设塔就成了电力部门的硬骨头,寻常人都不去碰。
  张和平就任输变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后也没想着碰这块硬骨头,正所谓没那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儿,张和平也是半点儿招都没有,就那么贸贸然的去找硬骨头啃,那不是英雄主义而是个大傻叉。
  直到他见到了以直6直升机为基础,除去整体客舱后改进而来的专业工程吊运直升机“小叉车”后,张和平脑中便闪过一束亮光,之前没有金刚钻,啃不了硬骨头,要是手里有了“小叉车”直升机的话,那硬骨头自己是不是也能啃出点儿滋味呢。
  结果与张和平预想的一样,不但啃出了滋味,而且滋味儿还很不错,因为在租借五架“小叉车”后张和平做了一系列测验,效果那是相当不错。
  于是二话不说,就向主管电力的部委提交报告,准备承接东南沿海某海岛潮汐发电厂的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
  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结果部委方面觉得海岛输变电工程难度还是有些大,不可控,再者说将直升机运用到工程建设别说是电力部门,就是整个国内都是首次。
  且腾飞集团的“小叉车”直升机属于自主研发,虽然得到了国内民航局的认可,但究竟成不成熟没人敢打包票。
  毕竟这几年国内航空事故不要太多,所以主管电力部门的部委与武警水电的首长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以稳为主。
  这要是在武警水电,就直接翻篇了,好在电力部门这边还有个张和平并没有放弃,跑到京城找部位领导是求爷爷告奶奶,外加拍着胸脯打包票,总算是软磨硬泡拿到一个小工程。
  西南某县水力发电站电力输送工程。
  而且为了稳妥起见,电力部门还联系了陆军航空兵驻西南某团,希望其能成为该工程直升机转运的中转站和维护补给基地,协助完成西南某县的电力输送工程。
  如此才有了刚才五架直升机同时凌空的壮观场面。
  “事情就是这样,一共十五座塔,其中六座在复杂山地,需要直升机航空作业,工程量并不大,给各位首长添麻烦了。”
  此时在机库旁边的休息室内,坐在椅子上的张和平双手扶在膝盖上,腰杆儿挺得笔直,拘谨的不要不要的。
  没办法,这哥们儿的眼神儿不大好,为了保持形象又不爱戴眼镜,加之看到庄建业有些喜出望外就更不太注意旁人,结果挥着手跑过来后才发现,庄建业旁边那些穿军服的肩章不是将军就是大校,连上校都得拍到后面不敢冒头。
  顿时就紧张的咽了下口水,心说就是过来加个油,喝点儿水,用得着这么大的牌面儿?
  等知道这么大的牌面儿不是给他准备的,张和平明显松了口气,但下一刻陆航首长却希望找他了解下“小叉车”直升机的情况,于是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