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你的,嫌我年纪大就直说,说那么多废话有意思吗?”宋长征一下子就被庄建业给气乐了,笑骂一句就一屁股坐到庄建业对面,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抬起眼皮瞥了一眼庄建业,叹了口气:“你们的飞机是不错,关键是过去几年我们公司已经买了二十八架高原鹰B;十六架TM—9型飞机,已经饱和了,你还让我们怎么买?总不能为了照顾你让我们航空公司赔钱吧?
  再说了,你们的飞机虽然性能不错,可还是太小了,在运营成本上对我们航空公司来说并不划算,所以,小庄,这事儿我是真没办法了,除非你们能搞出载客量更大的飞机,不然别说我,你就是把中央领导搬过来我都不能答应,不符合市场规律。”
  宋长征这话虽然尖锐,但真的没错,低成本、高效能始终是航空公司盈利的不二法门,不然波音的737和空客的A320就不会成为享誉全球的畅销机种。
  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两款窄体干线客机满足了航空公司盈利的所有需求:载客多,燃油经济性好,维护成本低,通勤率高……
  正是由于击中航空公司的G点,所以这两款机型成为全球大卖的爆款。
  腾飞集团在国内来说成长的还不错,可跟人波音和空客比连个弟弟都算不上,手里的产品跟人大卖的737和320相比更是弟弟中表弟弟,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至于符合航空公司盈利标准啥的就更加谈不上了,因为腾飞集团如今的主打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能归类为通用航空,连支线都谈不上,就别说跟人737和320这类干线比了。
  所以无论是高原鹰B还是TM—9在航空公司的销量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就是宋长征所说的,高原鹰B和TM—9尽管没让航空公司亏本儿,但也没让他们赚得太多,与之相比他们更愿意运营50座椅上的客/货运机种,那才是各航空公司盈利的主力。
  对此并不难理解,因为航空公司的想法跟货运卡车是一样的,载重40吨的加长重卡的效率,总是比十几公斤载重的电瓶车要强的多得多,赚得更是天差地别。
  飞机运营也是一样,就拿腾飞集团主打的高原鹰B来说吧,客运、货运都是把好手,在高原和边疆区也获得很好的口碑,但航空公司却在首批订单后就没了下文儿,原因很简单,十几架次的高原鹰B,航空公司用一个架次的支线客机就解决了,不但效率高,而且节省下来的时间成本完全可以重复数次,如此赚的比高原鹰B要高出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各家航空公司又不是傻子,支持国产归支持国产,但也不能盲目的往里头瞎砸钱,谁家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当然如果国内的航空条件跟美国一样发达,腾飞集团旗下的机型也不至于如此,毕竟通用航空的应用还是很广的,问题是国内的民用航空起步的时间也不长,水平还相对低下,对通用航空的需求还处在萌芽状态,就算腾飞集团卖力吆喝,也就得到些友情订单,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至于向国外出口,不是庄建业不想做,而是在形势激荡的大环境下,腾飞集团几个机型的欧美适航证申请被无限制冻结,要知道这东西算得上一种世界市场的准入许可证,有了这东西,飞机就可在世界航空市场上出售。
  可要是没有,卖还是可以卖,毕竟适航证没限制市场销售,但各个国家的正规机场却会禁止这些机型降落,这样的飞机谁还会买?
  正因为如此,这么多年下来,腾飞集团除了尼泊尔订购的高原鹰系列以及与泰国联合生产的TM—9型飞机外,在没有任何外销记录。
  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国的莱比锡公司才会毫无顾忌的提出购买“小叉车”直升机的全套技术和生产许可证,根本原因就是断定没有他们,腾飞集团的直升机连走出国门的机会都没有。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庄建业这两年没脸没皮的往京城的总部跑,终于混成了总部最不受欢迎的人,算是借着国内基建的春风,让腾飞集团挺了过来。
  不然每年那么多的研发费用和铺开的摊子,就靠着旗下几款机型的一锤子买卖还真的不够。
  所以这次借着国防动员演习,见到了联合航空的一把手,庄建业自然不能放过,完全是把自己当成了狗皮膏药,就算被人扯下来,也要黏下一块皮,因此哪怕知道宋长征说的是大实话,庄建业还是摇了摇头:“老宋,你这话可就偏颇啦。”
  “怎么偏颇?”宋长征立马反驳:“你们都是小飞机,运营起来不划算,你总不能让我们航空公司赔钱吧。”
  “可我们已经有了50座级别的支线客机,你们航空公司怎么样?还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庄建业也不示弱:“如果能弄个新型号我也就不说啥啦,居然弄了个英国宇航的BAe—146,我说宋总……”
  说着庄建业从沙发上俯下身子直面对面的宋长征,称呼也从老宋成为宋总:“我就不理解了,你们航空公司口口声声说要降低成本,那就引进个成本低的飞机,英国的BAe—146不过是一款100座一下的支线客机,居然装了四台发动机,空客、波音的干线才是双发,你说降低成本,你告诉我四发的维护成本比双发的便宜多少?”
  宋长征闻言张了张嘴,可就是说不出一句话,没办法,这一番着实是说的他无言以对。


第600章 国产腾飞造
  也不怪宋长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实在是在选定支线客机上,航空公司这边做的有些理亏。
  当时腾飞集团基于先进轻型运输平台衍生的50座级别的支线客机已经确定,并得到国内专家组的认可,希望以此竞争国内航空公司14架支线客机的订单。
  结果几家航空公司评估一番后,认为腾飞集团的支线客机下线时间比预想的要晚,且采用大量新技术,成熟度有待验证,就这么在第一轮审核时就给踢掉了。
  转而将目光投向国外,希望能引进一款成熟可靠的支线客机机型。
  到了这里,一切都没有人诟病,就连腾飞集团自己都默认航空公司的说法,毕竟那时的先进轻型运输平台只是腾飞集团的自研项目,很多事情不完善也正常,得不到青睐也没啥好说的,更何况这又不是先进轻型运输平台第一次碰壁,在此之前已经在空军和海军哪里被撞的头破血流。
  如果那些个航空公司能引进个热门机种,在保持优势的同时,保证运营成本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也行。
  结果也不知道几家航空公司的领导是抽哪门子风,那么多支线客机摆着不要,选来选去居然选了英国宇航公司生产的BAe—146。
  一款100座以下,却采用四台涡扇发动机的另类机种。
  要知道飞机运行中,发动机的维护成本要占到整体维护成本的四成以上,正因为如此,各航空公司青睐双发远程客机,因为相对其他机种,这类飞机维护成本低,效率高。
  这也是为什么当航空发动机取得突破,波音—777和波音—787这类双发宽体客机横扫市场,而巨无霸一般的A380四发大型客机折戟沉沙的重要原因。
  实在是两者的维护成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同样的道理在支线客机上同样适用,双发的支线客机绝对比四发的要划算的多,结果就是这么个连航空入门级的菜鸟都知道的事情,几家航空公司的领导居然就跟没看见一样,毫无征兆的忽略了。
  这也就罢了,四发就四发,关键是BAe—146支线客机并不是什么畅销货,零配件的生产和供应并不充足,甚至某些关键配件上还需要特殊定制,而且完全依赖进口,这就进一步推高BAe—146的运营成本。
  当然,这还算好的,毕竟八十年代中期引进时,国内与西方的贸易关系还算不错,可到了八十年代末,国际形势动荡,英国宇航尽管依旧履行合同,但在配件供应上却时断时续,导致BAe—146完好率非常低下,再一次推高了运营成本不说,由于故障导致的空情事故时有发生,进而导致整个机队处在半停飞状态。
  从1986年引进到九十年代初半停飞状态,整个过程不过五年的光景,用巨额外汇换回来的机队就这么趴窝了,自然引起多方的关注。
  于是几家航空公司的领导退的退,撤的撤,宋长征便是在这个背景下接任联合航空总经理的。
  不过他们这批领导上来却因为之前的调整风暴,整个的经营理念趋于保守,开始收紧在支线客机上的投入,专注稳赚不赔的干线客机的运营上。
  反正国内的航空市场还没有完善,不少地方连机场都没有,支线客机用处并不大,何必多此一举惹一身麻烦?
  万一一个不好又被人装坑里可怎么办?
  是的,上一任航空公司的领导们的的确确是被坑了,他们的确是想找一款性价比高的支线客机,在世界范围内选了不少机型,但价格上都有些不理想,这时英国宇航拿着BAe—146跑过来,以一个难以置信的低价报给国内的航空公司。
  之后就用说了,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尽管不能一概而论,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道理的,航空产品尤为如此,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小庄,这事儿呢,你让我说,我也说不出个啥,你也知道因为BAe—146的事儿,飞机采购权被民航总局全都收回去了,你让我买飞机……”
  也不知过了多久,宋长征终于是长叹一口气,双手一摊也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是真没这个权力。”
  “老宋,你也别往心里去,我就是觉得憋屈,说两句气话。”
  眼看宋长征变得严肃起来,庄建业呵呵一笑,就跟刚才的话不是自己说的一样,拿起水壶帮着宋厂长倒了杯水,笑容不减的说道:“采购飞机的事儿,我也就是争去争取,成就成,不成我也无所谓,咱们总不能伤了和气不是?”
  宋长征有些发怔,心说是谁刚才扯出这么严肃的话题,那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就差直接跑到中央告御状了。
  结果……就这么变脸了?
  “我心脏不好,小庄,你有啥馊主意就直说,别一惊一乍的折腾我这个老人家。”宋长征可没有跟庄建业玩过山车的心思,直接把话给挑明了。
  庄建业也不在意,嘿嘿一笑:“整机你做不了主,配件行不行?”
  “配件?”一听这两字个,宋长征就跟被电流激活的人工智能,双眼突的就亮起来:“庄儿~~你能搞到配件儿?”
  “你先说能不能做主吧。”
  “能,能,太能了。”宋长征点头如捣蒜,然后付下身子,老脸菊花般的看向庄建业:“庄~~你们的配件儿从哪里搞的?是欧美原装还是加拿大、巴西的仿制品?”
  “国产腾飞造!”庄建业毫不犹豫。
  宋长征闻言就跟见了鬼一样,上下打量庄建业好一会儿,这才惊呼出声:“你们自己造的?”
  “怎么?还嫌弃?别告诉我,你们那些快趴窝的飞机还有工夫挑三拣四。”
  “不是,我说小庄,那些东西可不是普通的玩意儿,是飞机,要是弄不好是会出人命的!”宋长征听明白后,一颗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飞机配件儿这东西可不能开玩笑,哪怕现在配件儿进口困难,机队保养率差,可也不能在这方面糊弄,万一出点儿什么事儿怎么办?
  见宋长征态度坚决,庄建业还想说什么,就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显然是出了什么事儿,毕竟是演习期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于是庄建业和宋厂长对视一眼,靠门的宋长征随即站起身把门拉开,堵住一位军官问道:“出了什么情况?”
  那名军官认识宋长征,急急的说道:“有架民航客机出了故障,要备降机场,我们要赶紧准备。”


第601章 波音767
  听了这话,宋长征心里咯噔一下,八十年代末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航空公司运营的机型维护和备件的供应出现异常后,国内航空的事故率直线上升。
  尤其是造成人员伤亡的特大空难几乎每年都有一、两起,至于发动机停车,内部施压,掉零件儿等等小事故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备降、迫降一年下来真的是数都数不过来。
  正因为如此,宋长征不怕别的,就怕备降的飞机出个意外,又是一场巨大灾难。
  所以他也顾不得跟庄建业扯皮儿了,跟那位军官说:“走,我跟你一起去。”
  说着便拿起外套,拉开门抬腿就走,庄建业在后面喊都没喊住,自然不可能一个人留在屋子里,于是拎着外套也跟着出去。
  等到两人来到塔台,透过宽大的落地玻璃看到机场主跑道上已经是一片繁忙,消防、救护、应急处置等等车辆准备就绪,近百名官兵严阵以待。
  宋长征只看了一眼,就把目光收回来瞧向这个机场的指挥员:“老孔,是那家航空公司的?什么型号?”
  被称为老孔的指挥员正调派人员,听了宋长征的话,转过头,就如同看到大救星一样:“老宋,正好你来了,你是民航的干部对这方面应该比我有经验,刚刚得到的消息,沪市航空公司的波音767,发动机故障,目前状况稳定,执行的是京城到番禺的货运运输任务,除了机组成员没有其他乘客……”
  随着老孔的介绍,宋长征是越听眉头皱的越深,原来这架隶属于沪市航空公司的波音767货运包机从京城机场起飞不到10分钟,发动机便开始故障报警,稳妥起见,机组成员并没有选择返航,而是申请在最近的机场进行备降。
  宋长征对机组成员的选择没有质疑,发动机故障怎么稳妥都不为过,毕竟那东西要是有问题,绝对是大事故。
  “沪市航空那面通知了吗?”等老孔说完,宋长征这才开口。
  老孔点头:“已经通知了,他们在京城的负责人已经往这边赶了,不过车辆再快也要明天早上才能到。”
  “SF5214,请求备降机场。”
  就在宋长征跟老孔交流情况时,搭台的通讯设备传来备降货机的呼叫,老孔赶紧拿起通话器:“SF5214,右侧主跑道,可以备降。”
  “明白!”
  备降机回了一句,飞机引擎轰鸣声便传遍的整个机场,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