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周围可是有不少来来往往的飞机交织于此,宛如大城市早高峰的车流,可就在这如此密集的航线中,先前与他们比翼齐飞的无人机竟然避开了所有潜在的危险,走出一条精准无比的航线,快速接近拉什号。
这说明什么?
人家没有GPS照样飞得精确!
第794章 886万人民币,一架
问题是没有GPS,东方某大国的无人机是怎么做到的?
惯性导航?
算了吧,这种导航虽然可行,但误差太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惯性导航测量的数值的偏差就会越大,所以这类导航在大方向上还可以,精确校准根本就用不上。
而从雷达显示上看,东方某大国的无人机如同绣花针一样,在航线密布的区域内,走出一条精准而又安全的航线轨迹,快速接近后方的拉什号巡逻舰。
如果无人机上依靠的是精准误差几百米,上千米的惯性导航,无人机说不定早就跟其他航线上的飞机做亲密接触了,还能飞得如此诗情画意?
当然除了惯性导航,还有地面无线电引导。
就比如说HU—25D一直接收长三角空管的通话,其实就是一种变向的地面引导,问题是海岸警卫队的HU—25D“监护人”指挥巡逻机可不是吃素的,机载电子设备一直在被动接收周围区域的无线电信号,然后利用机载计算机加以区分甄别。
刚才东方某大国的无人机距离HU—25D“监护人”指挥巡逻机最近的时候只有50多米,任何电信号都逃不过HU—25D的眼睛。
可经过快速分析发现,无人机只接收姿态调整信号,回传普通广播电视信号,并没有航空专用的地面引导,载机应答的导引信号。
也就是说,无人机上根本就没装这个功能。
惯性导航误差太大,地面无线电导航又没装,GPS卫星导航因为故障大概率信号中断,如此情况下东方某大国的无人机又是怎么在密集的航线中精准的穿插而过,难不成上面长了眼睛和耳朵?
“我知道了!”
科尔对着操作台的屏幕不知愣了多久,终于是恍然大悟的叫了一声,直把旁边的道恩是吓了一跳,连忙问:“你知道什么?”
“东方某大国无人机用的是什么导航装置。”
“什么装置?”
“类似MK6自主导航系统的装置。”科尔脸色有些凝重,但一旁的道恩却是一脸懵逼,MK6自主导航系统,这是什么鬼?完全没听说过好不好。
好在这次没用道恩问,科尔便自顾自的说出来,结果不听还好,一听之下道恩心中就跟被轰了一记闷雷,被炸得一颗脑袋嗡嗡作响。
“MK6自主导航系统自身并不出名,但它应用对象却是世界闻名,那就是令全球闻风丧胆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心导航系统。”
说着科尔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至于其发展型,更是被广泛用于B—52战略轰炸机,B—1B战略轰炸机,RC—135电子侦察机,C—5重型运输机等诸多航空平台,其最大特点是重量轻、结构简单,最重要的是不会受到任何干扰,更不会溢散电磁波,因为这套系统的锚定物是外太空的恒星星光……”
……
“星光?”
科尔一番思考得出了自己的判断,但在相州的TY—6无人机的控制室内,陈放等人却在第一时间从庄建业哪里得知,即便没有GPS信号,TY—6无人机依然可以不受影响,精准导航的原因所在。
实际上当得知GPS信号出现故障,导致TY—6无人机卫星导航信号中断的一刹那,陈放一行人心里是很复杂的。
既担心TY—6无人机会出问题,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也抱着这下好了吧,看你还怎么吹牛逼的看热闹心态。
没办法,实在是庄建业刚才介绍TY—6无人机时那话说的都快没边儿,各种五个第一都快成口头禅,至于性能更是就差化身无人机机甲战士去拯救世界,狂虐外星生物了。
以至于跟随陈放一同来的某位干部略带调侃的说:“除了生孩子TY—6无人机似乎都能干。”
结果庄建业还真的十分郑重的表示,这位干部说的不对,TY—6无人机还真能生孩子。
“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进行TY—6无人机挂架下加装无人机,然后空中放飞的实验,我们管这项多无人机控制技术叫做无人机蜂群技术,一旦这项技术投入应用,想不想妈妈生小宝宝一样,一串串的无人机就生出来争先恐后的去完成任务?所以,蜂群技术还是抽象了,刚才那位领导说的就好,等我回去就按照领导的要求改成子母技术。”
那位干部听了庄建业如此厚颜无耻的话,差点儿没找个地缝一头钻进去,他不过是因为庄建业吹牛吹上天,借着由头调侃两句,讽刺一下,哪成想庄建业不仅当真了,还煞有介事的说了下蜂群技术的事儿,临了话锋一转,要按照领导要求改名。
这可就要了老命,真要是改成子母技术,被传出去,大家伙还怎么看他,还不以为他这个快退休的老干部是个不正经的老流~~~氓。
于是只能向着庄建业解释他没别的意思,就是开句玩笑缓和下尴尬的气氛,让庄建业别当真。
加上陈放等人帮着说好话,总算是让庄建业收回成命,可还没等陈放这面放下心,下一刻庄建业的报价就让陈放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好了。
886万人民币,一架!
是的,只是一架,而不是像腾飞集团以往的无人机,是按套卖,全套的地面控制装置、通信装置外加数架无人机构成一套无人机系统。
可TY—6无人机却打破了这个传统,光一架飞机就要886万人民币,若是算上全套的地面控制装置、通信装置,不多不少正好一千万人民币。
且只有一架配套无人机。
这价格刚从庄建业嘴里蹦出来,就差点儿让陈放等人的老心脏跳闸歇火儿,要知道国内普通的小型运输飞机才500万人民币上下,TY—6才是个无人机居然要886万人民币,庄建业你咋不去抢呢。
正因为如此,之前对TY—6无人机印象再好的人,听到这个价格后,也是毫不犹豫的粉转黑了,恰在此时GPS信号故障,整个亚太地区都出现异常,TY—6无人机卫星导航信号更是直接中断。
于是那些因为价格太高而粉转黑的人就开始幸灾乐祸了,还886万人民币一架,看庄建业嘚瑟的,怎么样,没了GPS信号看你怎么办,居然还敢要886万人民币,先把眼下的破烂事儿处理好再说吧。
结果,失去卫星导航支持的TY—6无人机只是失控了一瞬,旋即整架飞机就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不但该怎么飞还怎么飞,更是大着胆子跑到来访的海岸警卫飞机旁边用机载摄影设备拍了几张近距离高清大图这才满意离去。
一番操作下来着实是让陈放等人看的是目瞪口呆。
第795章 天顶星—1型星光导航系统
在没有GPS精确的导航指引,又缺乏地面无线电导航的设备,仅靠着TY—6无人机上的那套老式的惯性导航装置,居然就能靠近来访的海岸警卫队飞机50米的距离大摇大摆的拍照留念。
这也就罢了,之后更是穿过航线密布的空域,如同绣花针般轻松接近那艘准备访问长三角的拉什号巡逻舰,继续所谓的“航空摄影”业务。
所有的这些,地面控制装置的大屏幕上自然是实时显示的,不仅如此,在屏幕的一侧,原本先是GPS信号的区域也被一个不断变化的经纬度数值所取代。
如此种种都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TY—6无人机可以在不依赖GPS卫星导航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正常拥有精准导航能力,实现中远海多任务的执行能力。
这下陈放等人可都惊了,紧接着就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不依赖GPS便可拥有高精准的导航能力,这说明什么?TY—6无人机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任务行动能力。
拥有GPS导航能力的飞行器同样可以自主可控,毕竟驾驶员是自己国家的人,想怎么飞就怎么飞,谁还能管得着吗?
问题是GPS终究不是自家的东西,终端掌握在别人手里,这就好比卵蛋被人的火钳子捏着,日常活动啥事儿没有,真有点儿风吹草动,人家使劲儿夹一下,保准让你酸爽到爆炸。
而类似的经历,在场的某些人可是亲生经历过的,毕竟那场阿拉伯海的登船检查事件太过记忆犹新,尤其是域外某大国在关键时刻关闭GPS信号,令航行此处的船只失去航向,只能在海上漫无目的的飘着。
那次教训实在太深刻了,问题是深刻也没用,人家有,你没有,除了被人碾压,被人降维打击,半点儿办法都没有,毕竟口号伤不了人,谴责更打不到人,唯有硬邦邦的实力摆在那儿,才能让人忌惮之后获得尊敬。
所以这个世界的美好只是表面,深层次的逻辑依旧是强者为尊。
只是通往强者的路哪有那么好走,就拿陈放他们即将加入的海监部门来说吧,阿拉伯海的教训深刻归深刻,但GPS该用还得用,没办法,谁让现阶段没有类似的替代品,哪怕国家已经开始论证自主建设卫星导航系统,问题是这么大的系统工程没个二、三十年很能见成效。
难不成海监部门为了国产卫星导航系统,要干挺二、三十年,不出海维护国家利益了?
所以,除了嘴上骂两句娘,捧着GPS该宝贝儿还得继续宝贝儿,哪怕GPS信号经常出现故障,甚至有可能被人为掐断,那也得打掉牙或者血往肚子里吞。
也正因为如此,当陈放等人看到TY—6无人机因为GPS信号中断而失控时,幸灾乐祸归幸灾乐祸,但心内深处还是生出浓浓的无奈感。
想要在海上正常执法巡逻,终究是避不开GPS,就好比是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根本就躲不了。
结果腾飞集团的TY—6无人机不但躲开了紧箍咒,而且比当年在花果山那只刚出生的孙猴子肆意的更加潇洒飘逸。
而这对包括陈放等人所在海监部门在内的国内大部分强力部门的意义可就太大了。
其他不论,就说海上执法巡逻吧,国内的万里海疆何其之大,如果把导航这种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核心技术全都寄托在GPS身上,那就等于实在一颗歪脖树上吊死,老百姓都不会做的事儿,这个道理怎么可能不会懂。
只是之前没有替代品,不得不把GPS当成香饽饽罢了。
可如今,TY—6无人机完全摆脱GPS的束缚,立刻就让其地位直线上升,以至于之前看不惯庄建业做派的,质疑TY—6无人机性能的人,都不得不正视这个足以改变国内导航领域战略性变革的新产品。
于是TY—6无人机886万人民币一架的昂贵价格不重要了,一千万人民币的低级别配置也不重要的,所有人都集中在一点,那就是TY—6无人机上面用的究竟是什么导航装置,这种导航装置有没有可复制性,能不能在更多,更广阔的平台上应用。
“能!”庄建业的回答非常干脆:“我们这款天顶星—1型星光导航系统,适用于各类航空器,舰船、潜艇甚至是一些大型的车辆上……”
既然陈放等人完全被TY—6无人机展示出来的导航能力所吸引,庄建业当然是紧着客户需求做重点介绍,好在目标客户是海监,说点儿民用应用就能糊弄过去。
这要是海军、空军这样的强力部门,庄建业免不了又得背着良心把天顶星—1型星光导航系统最关键的应用给讲出来。
是什么?
当然是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了。
而在冷战结束之前,全球范围内真正在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上配备星光导航系统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苏联,另一个就是美国。
至此,人类的远程导弹才正式迈入了精确制导时代。
因为星光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相结合,组成星光/惯导复合制导方式,一下子将远程弹道导弹5公里以上的圆周概率,急速缩小到500米以内。
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元器件精度的提高,远程导弹的精度更一次次取得突破,就比如说域外某大国的民兵系列洲际导弹,虽然停产多年,但内部的制导系统每隔数年就会升级一次,以确保该系列导弹精确毁伤能力。
尤其是1992年开始的新升级计划,将原本MK5星光/惯导复合制导系统,升级为MK6星光/惯导复合制导系统后,民兵洲际导弹在12000公里的最大射程的圆周概率由之前的280米,进一步提高到惊人的160米。
要知道,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短程导弹还没达到这种精度,足见民兵导弹的可怕程度。
而这仅仅是MK6星光/惯导复合制导系统支撑下取得的成绩,既没有GPS作支撑,也没有类似潘兴Ⅱ导弹的雷达图像匹配的末端制导做辅助。
因为域外某大国在推演中发现,在惨烈的核大战中,无论是GPS还是雷达图像匹配都会受到严重的电磁干扰从而导致信号完全中断。
只有完全不受干扰的惯性导航和星光导航才能在某日般的核战争中运行正常。
是的,星光导航与惯性导航一样,是完全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导航机制,因为他的锚定物是外太空的恒星,利用数颗恒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计算出精确的导航信息。
因此这种导航技术不但不受干扰,而且比惯性导航更为精准,毕竟恒星的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受到加速度的干扰。
正是因为星光导航有着稳定、精准、抗干扰等优点,才会成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秘而不宣的核心机密。
第796章 大哥白杨导弹,大姐图—160
当然了,星光导航好是好,却也有无法回避的缺点,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自然天候问题。
晚上还好,星光璀璨的,利用星光定位的法子数千年前的老祖宗都会,就别说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人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天文自动罗盘和光点六分仪这类依靠星象标定航迹的装备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普遍装备各国海军。
二战后更是将其小型化装备在大型轰炸机上,比如域外某大国的B52战略轰炸机上就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MD—1天文自动罗盘和KS—85光点六分仪,以此组成夜间导航系统,从而增强B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