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嘴巴上下开合,始终听不到一句声响,因为此刻这位来自图波列夫的老专家脑袋跟炸了锅一样,嗡嗡的。
  事实上从刘丛叫人把图版拿上来,看到上面那架通体绘制着FCNB—2000字样的飞机效果图时,德约科维奇的脑袋就炸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丛拿出来的这些效果图看在我人眼里充其量只会被人赞一声“漂亮”。
  可落在德约科维奇这样的内行人眼中,效果图上的每一个细节就值得玩味了。
  不说流线、修长且不失浑圆的机身,也不说标志性的垂尾与水平尾翼,就说每架飞机都必不可少机翼,几张效果图看下来德约科维奇就知道,腾飞集团不但是玩儿真的,而且从技术上来讲至少比他们努力为此的图—204飞机领先至少两代。
  这倒不是说FCNB—2000应用了图—204没有应用的超临界机翼,也不是说这个机翼造型更像是在高空滑翔的鹰隼展翅的造型,证明腾飞集团在放生气动外形上的优异能能力。
  但就几幅图话上FCNB—2000在地面静止与空中飞行时机翼那微微上翘的些许角度,就让德约科维奇如同被五雷轰顶一般被炸的外焦里嫩。
  要知道那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搭配全新生产工艺研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机翼结构,相较于传统机翼只能在自身的结构框下,抵抗飞行时空气带来的助力,以一种天降猛男的硬碰硬方式实现飞行不同。
  这种机翼如同柔美的女神一样,用一种柔弱无骨的姿态,随着空气阻力的强弱改变自身的形态,从而适应甚至是利用空气阻力,令飞机拥有更加优异的飞行性能。
  换句话说,这种机翼更像是鹰隼的翅膀,可以根据不同速度,不同高度调整翅膀的高低起伏。
  人类的飞行就是从模仿鸟类开始的,当航空工程师们不断研究鸟类飞行时自然也注意到鸟类翅膀随着空气阻力不同的自我调整,自然也就想应用到飞机上。
  可惜碍于材料与制造工艺始终无法实现,知道八十年代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利用复合材料做成了等比例柔性机翼并试验成功后,这项技术才算具备应用的可能。
  而这项技术应用之后带来的好处简直是颠覆性的,首先就是省油,其次就是降低飞机的结构总量,再次飞行能行提升,再次噪音得以下降,再次飞机更加平稳,再次……
  总而言之好处是一大堆,不然鸟类亿万年的进化不就白费劲了。
  波音近水楼台先得月,立刻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购买了这项专利,再进一步研究后应用到最新的波音777上。
  空客不甘落后,奈何技术上棋差一招,只能集合全欧洲之力拼命攻关。
  前苏联/俄罗斯当然也注意到这种可能改变民航客机格局的划时代技术,想要跟进结果自己先碎了一地。
  然而让德约科维奇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曾经的学生,永远是跟在苏联屁股后面偷摸山寨的中国也瞄准的这个方向,而且还似乎取得极大的进展。
  这要是来腾飞集团之前,德约科维奇打死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出这种柔性机翼,但当他看过了第四代风扇叶片,了解了复合材料风扇叶片以及技术水平远超过的D—30KP涡扇发动机的WD—60ML—22涡扇发动机后,萦绕在心头的那种不信任感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恐惧。
  这要是被腾飞集团做成了,那俄国的民用航空工业不就要玩儿完了?


第897章 完整的图—204生产线
  不止是德约科维奇,其他的俄国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们有一头算一头心里都有些慌,没办法,他们实在是没想到腾飞集团的技术上会跻身世界前沿,更没预料到腾飞集团在民航客机领域的野心会这么大。
  至于可行性……
  复合材料方面,腾飞集团的涡扇发动机的一级风扇叶片都用上了先进的复合材料,要求那么高的部件都可以,飞机上的次一级结构件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所以FCNB—2000上准备应用30。7%的复合材料不是能不能行,而是腾飞集团愿不愿意,甚至在某些俄国专家看来,30。7%的复合材料用量腾飞集团都保守了,以H—ZB800和H—ZB900这两款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配合碳纤维、金属基以及玻璃纤维等其它复合材料的应用,整体占比达到40%甚至是50%都不是问题。
  唯一考虑的可能就是成本因素,问题是性能优异的民航客机无不是用高昂的先进技术堆砌出来的,越是先进利润率就越高,从这方面来讲,高成本就等于高收益。
  至于应用了先进仿生学的柔性机翼,在这些俄国专家看来腾飞集团解决起来同样不是问题,毕竟他们之前看到的第四代风扇叶片以及眼前的复合材料叶片可都属于最先进的超/亚音速兼顾的复合叶片。
  这种气动布局需要十分雄厚的经验基础和理论研究辅以成熟的三维立体工业软件才能构建出来。
  可以说小小的叶片能够充分展现腾飞集团在航空基础科学上的扎实功底,最起码腾飞集团在气动研究上并不比世界任何一家航空巨头差。
  依靠着如此深厚的功底,去全力攻关柔性机翼显然是事半功倍的,甚至一些俄国专家觉得,此时的腾飞集团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毕竟中国人在技术上历来是低调保守的姿态,要是没有确切的成果,绝不可能拿出来向人展示的。
  这从中国人严谨和认真的新闻报道就能窥见一、二,正因为如此,包括德约科维奇在内不少俄国高管和专家认为腾飞集团在FCNB—2000上已经取得十分重大的进展。
  但也由此对他们的冲击那叫一个摧枯拉朽。
  偏偏在这个时候刘丛的重击是一个接着一个:“按照我们当前的进度,预计FCNB—2000将在2002年首飞,2005年正式交付使用,……目前计划投资是500亿人民币,是目前我们国内投资最大的航空项目……国内的几大航空公司都对我们的FCNB—2000非常感兴趣,预计的订单将达到800架左右……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同样对FCNB—2000意向浓厚……”
  刘丛是越说越性兴奋,德约科维奇等人却是越听脸色越是难看,还NM敢说中亚,那五个斯坦要是全用了你们的FCNB—2000,前苏联/俄罗斯横跨十几年憋出了的图—204还有什么用?还不得被人当废铁给熔了!
  是的,德约科维奇等人震惊、恐惧的不是别的,正是FCNB—2000从起飞重量、载客量以及航程等各项指标来看完全是图—204同级的产品。
  既然是一个级别势必会产生激烈的竞争,问题是图—204的有竞争力嘛?
  看看苏联以往民航客机的飞行记录就知道,苏制民航飞机从舒适性到安全性只能说勉强,根本谈不上什么竞争力,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被欧美民航客机按在地上使劲儿摩擦。
  正所谓自家事儿自家知,眼瞅着FCNB—2000性能不属于欧美产品,德约科维奇等人很清楚真要硬碰硬的话,图—204百分百会被FCNB—2000按在地上狠劲儿摩擦。
  怎么办?
  “刘先生~~刘同志~~~达瓦里氏~~”
  眼瞅着刘丛都快把简单的项目介绍变成FCNB—2000的现场发布会,德约科维奇终于是忍不住了,拼劲全身的演技,努力挤出一副和蔼可亲的从容微笑,坚定而不失礼貌的打断刘丛的唠叨。
  刘丛并没有因为自己被打断而懊恼,反而疑惑的看着德约科维奇:“德约科维奇先生,您是觉得我有什么地方说的不清楚,让你对FCNB—2000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闻听此言,德约科维奇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喷出来,还不了解?再了解下去,自己都快把精心培育的图—204客机给生撕了。
  问题是德约科维奇心里想归想,面上笑容却愈发的温和:“不,不,我亲爱的达瓦里氏,你介绍的非常好,而且从专业的角度上看,你们腾飞集团的FCNB—2000也的确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
  不管多好听的话,多中意的建议,就怕后面跟这个但是,此刻德约科维奇便把这个套路玩儿的是非常溜,配合着那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附体般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德约科维奇竟然表现的十分自然且从容,堪称老戏骨中的大影帝。
  就这,德约科维奇还在微表情上狠劲儿的拿捏一番,带着三分遗憾,三分期盼,三分激动以及一分可惜的复杂神色继续说道:“可惜整个项目投资太大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冷战时代那种对立的年代,因此产品的关键便是利润的大小,我不可否认,你们腾飞集团的FCNB—2000非常先进,但500亿人民币的投资真的是太大了。
  要知道,这类民用航空器的适航证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欧美在这方面卡住了你们腾飞集集团怎么办?FCNB—2000就等于失去了绝大部分的国际市场,而这种大型干线客机的利润点便是长距离的国际航线……”
  说到这里,德约科维奇顿了一下,旋即眯起眼睛看向刘丛,十分严肃的问道:“到时候你们国内的航空公司经营不了国际航线,你觉得还有可能采购800架的数量吗?”
  “这个……”
  刘丛听了德约科维奇的分析,胖胖的打脸也不由得一囧,德约科维奇见状立刻乘胜追击:“所以,我个人认为,腾飞集团与其把钱砸在一个不确定的项目上,还不如用来做更有价值的投资,就比如说我们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204客机项目,因为图—204不但已经取得了欧美适航证,跟重要的是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只要腾飞集团愿意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项目上展开深入而又广泛的合作,正如我之前所说,50年代我们就是伙伴,现在依然是最好的达瓦里氏。”
  “图—204?”刘丛皱眉想了一下,旋即坚定的摇了摇头:“可能不行,我们连基本的生产架构都没有,这样的合作根本就不现实。”
  “我的年轻人,同志加兄弟的感情我是白说了嘛?”刘丛话音刚落,德约科维奇便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当初我能帮助中国建立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现在人虽然老了,但依旧能让你们腾飞集团搭建起完整的图—204生产线,你们的FCNB—2000投入500亿人民币,我们完整的图—204生产线却只要40亿……不20亿人民币就成!”


第898章 老庄,你TM太损了!
  “20亿人民币……”
  刘丛听了的德约科维奇的话,没有兴奋,更没有激动,反而一双稀疏的眉头狠狠的拧成了一个疙瘩,随后冒出一句差点儿把德约科维奇气飞升的话:“是不是太贵了点儿?”
  话音即落,眼瞅着一众俄国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一张张老脸都快沉的滴出水,刘丛这才后知后觉的,啊~~了一声,表示自己有些失态,进而连忙解释:“各位,各位,我不是别的意思,就是……哎呀……”
  刘丛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刚一张口就又变得犹豫起来,最后可能是觉得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被逼无奈之下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这才重新开口:“我就直说了吧,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十多年了,我们腾飞集团一直使用的欧美产的数控设备,俄国的……说实在的,除了七老八十的退休老技工,现在厂里的年轻人真就……”
  “没有可以学呀!”
  德约科维奇算是听出来,刘丛这小子是看不上他们俄国的设备,这让德约科维奇是气不打一处来,没等刘丛把话说完便毫不犹豫的打断:“况且,欧美的设备真就那么好?不说其他的,十米以上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机他们肯卖给你们嘛?”
  一句严厉的问话让刘丛立时哑口无言,而德约科维奇根本就没想着让刘丛回答,自己就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能!但我们俄国却可以,甚至你们腾飞集团愿意,我们图波列夫设计局立刻就把喀山飞机制造厂内的那台全球最大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机给你们搬过来!”
  说完便再也不看脸色难看的刘丛,转过头瞧向那位陪同的官员:“这地方能做主的只有庄建业,之前是我言语有些冒犯,但你也知道同志之间彼此的争执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我们看到了腾飞集团的潜力,如果腾飞集团与我们图波列夫能够携手合作,那将是个优势互补的绝佳组合,所以还请你帮我联系下庄建业同志,毕竟一些重要的事情我必须跟他谈。”
  “这个……”
  事实上那位陪同的官员全程都是懵的,原以为以老师自居,高傲无比的俄国航空工业界访华代表团就算来谈合作,也得是国内各企业甩开脸,各种巴结过去才能获得些许的合作机会。
  有介于此,上级才安排德约科维奇等人参观腾飞集团的形成,就是想让这帮老毛子瞧瞧,你们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现在也不差。
  进而以此为契机,把合作的价码稍微抬高一下,合作的范围稍微扩大一下,合作的机制稍微灵活一下,上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哪成想来到腾飞集团后,当家人庄建业直接就来个下马威,一言不合转身就走,连句商量都不带的,接下来就是刘丛的独角戏了,什么第四代风扇叶片,复合材料叶片,12吨推力发动机,16吨推力发动机,柔性机翼……
  别说德约科维奇这个老外都被整迷糊了,就是他这位航空领导机关的官员都觉得脑袋有些不好使了。
  以至于不断的自我发出灵魂三问,腾飞集团这么些东西上级怎么不知道?这么重要的成果立项部门怎么没有?我TM到底是不是生活在现实……
  可还没等官员自己从质问中回过神,戏剧的一幕出现了,德约科维奇以其在苏联时代丰富的理论经验,用最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最最谦卑的意愿——希望跟腾飞集团以图—204客机为框架,建立全面的,深入的,持久的合作关系。
  令这位陪同的官员脑袋就更不好使了,啥情况,之前高傲到天边的德约科维奇居然跟独居十多年的怨妇一样,开始紧缠汉子了?
  问题是这么下去,德约科维奇的老身子骨能行吗?要知道那可是腾飞集团,那可是庄建业,吃肉不吐骨头?那就太美化这群牲口了,他们恨不得把你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