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商量三家怎么扩建新厂房,好安置从俄国买来的重型设备嘛?”方勇答道。
  方勇说完,庄建业等了半天,见没动静,又看了看黄峰,黄峰摇了摇头表示今天过来不就这么一件事儿?
  庄建业见状不由得叹了口气:“三家联合成立新公司的事儿你们不记得了?”
  “嗨,这算啥大事儿,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方勇满不在乎。
  黄峰也点点头:“就是,别说建一个公司了,就是建个十个八个的都不是问题,国家都放开了,这还算是个事儿?”
  “那我说,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准备承接波音全系型号的部分零部件生产呢?”庄建业待二人话音刚落便顺势一个反问,方勇和黄峰登时愣在哪里,还没等他们二人想明白怎么回事儿,庄建业就从身旁的文件袋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二人:“前些天,京城不是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嘛,几个领导让我谈谈对航空产业的发展问题,我想了大半个月,写了这份文件,你俩帮我瞧瞧,有啥补充的地方。”
  此时方勇和黄峰捧着那份题为《促进我国航空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文件,说实话脑袋有点儿懵,因为他们实在是不知道庄建业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不过等他们翻开文件细细的读下去之后,却是越看脸越惊,越看双眼睁得越大。
  直到看完,黄峰把文件往茶几上一拍:“老庄,你这不是损,而是坑了。”
  “老黄说得没错!”方勇也罢文件放下,笑着感叹道:“这种馊主意也只有老庄你能想得出来。”
  “别说那么难听,我用的可是国际通行规则,符合国际法的。”庄建业一拍正气凛然,好似为国为民的大英雄。看得方勇和黄峰心里都暗啐一口,装,继续装!
  也难怪这两人会如此,实在是庄建业的这片建议够阴险,洋洋洒洒十多页的建议,概括起来就一句话:波音、空客想卖飞机嘛?没问题,先交300%的关税再说。
  为啥这么多?
  垄断了知不知道!
  不想交这么多?也好办,想想办法,看看你们波音、空客能不能整机的生产线落到国内,如此国内可以按照相关政策不但免除关税,甚至还有高额补贴哦。
  当然,就算不能整机落户,一部分零部件放在国内同样可以,只不过免除的税率和给予的补贴可就要按比例来订了。
  从文件上看,庄建业的做法中规中矩,毕竟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便是如此,利用高额税率提高某个高技术产品的国产化率,不但能够提高本国的制造业水平,拉动上下游产业链,还能带动就业,提升经济水平。
  是以一些有能力的国家无不是采用这种方法,将产品制造留下来,哪怕是低端的代工也行。
  问题是庄建业在提交这份建议前还接触了俄国人,并对他们的图—204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这个时候引进波音和空客,庄建业想干什么?
  明显是给俄国人压力嘛。
  耍心眼儿?不认账?没问题,你们的图—204哪儿来的滚哪儿去,以为国内稀罕?波音、空客的那个不比你图—204香。
  同样的,依靠着图—204生产线引进与国产化的期许,庄建业反手还能压波音和空客一头,让他们别以为是巨头就豪横,图—204再差也是大飞机,就算经济性和安全性比不上你们波音和空客,但也够用。
  你们想合作就乖乖合作,真要把老子逼急了,走了空客老路,沿着图—204一路改下去试试。
  世界航空市场的盘子就那么大,空客和波音还不够分呢,怎么可能容得下其他人,不说别的,瞧瞧麦道现在半死不活的模样就知道,这货药丸,最新的消息是,麦道将会被波音合并。
  当初的航空巨头都没落如此,就别说其他新冒头的航空势力了,波音和空客那是见一个捶一个,尤其是俄国航空工业,恨不得直接冲进去生撕了老毛子的生产设备,然后一把火烧成灰一了百了。
  对麦道和俄国如此,对国内想造大飞机的态度自然就可想而知了,还改图—204,别费那个劲了,波音各种7,空客各种A,哪个不妖娆,哪个不浪漫,皮薄水多,各国人民用了都说好。
  基于此,波音和空客的生产线落地是不可能,但零部件的供应比例会被庄建业撕下来一大部分。
  这是什么?
  妥妥的二桃杀三士的阳谋啊!
  都不想国内有大飞机产业,还都想把国内巨大的航空市场当肥肉一口吞掉,好办,看你们三家谁的价码高,我就听谁的呗。
  至于三家用这种办法就能阻止国内在航空领域进取的雄心?
  也不看看操盘的是谁,那可是庄建业,吃人不但不吐骨头,还要把人站着的泥土啃下去的三寸才罢休的庄建业。
  你让他熄了雄心?还不如让太阳直接爆炸来的容易。
  “怎么样,二位?我本来没想这么激进的,但现在我们缺的恰恰是时间!”就在方勇和黄峰思绪万千之际,庄建业缓缓开口,方勇和黄峰二人互视了一眼,明白了庄建业的意思。
  半年多前的大事件所造成的冲击对他们所在的工业生产领域同样不小,尽管包括庄建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看来,再给他们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必然会是另一番景象,毕竟时间优势是在国内这边的。
  但严峻的形势还是让总部觉得加快一些领域,特别是关键领域发展的重要性,航空航天作为关键领域中的核心自然获得高度重视,可问题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是进步了很多,但短板也非常明显。
  靠着自己一步步走不是不可以,然而过长的研发周期却让时不我待的总部望而却步,想要快速的弥补不足,自然要用些非常的手段和方法。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几乎把腾飞集团的家底儿给搬出来,唬住俄国人,反手拿着俄国人的图—204找空客和波音谈合作,把先进的工艺和管理引进来,哪怕只是一部分也行。
  然后在将这些配件生产交给航空工业内的几个重点厂,以产品带动产业升级,训练人才队伍,提升技术能力。
  毕竟在大事件过后,庄建业也意识到,光靠腾飞集团单打独斗根本不行,只有国内整个行业实现提升,完成升级再能对市场有足够的竞争力,对某些大事具备强大的支援效果。
  不说别的,现在生产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还有几个厂合作才能吃得下,以后80座、90座、100座甚至是FCNB—2000投入生产,配套的厂家也会成指数倍增加,到那时很大一部分国内厂家技术实力跟不上,做不了配套,当然可以指望国外产品,可万一某天别人卡脖子怎么办?
  难道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飞机全都当废铁?
  所以无论是从总部战略考虑,还是提升国内供应链水平,庄建业都是在下一盘大棋,那就是在短时间内调整航空工业结构,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基于这个考虑,无论是俄国提供图—204生产线还是空客、波音将供应链的一部分放在国内,对庄建业来说都只是小赚,全行业水平的提升那才是大赚。
  方勇和黄峰都不是傻子,自然是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二人对庄建业是一阵的夸,尤其是方勇,都快退休的糟老头子,还学《地道战》里的胖翻译冲着庄建业竖起大拇指:“老庄,你这招,高~~实在高啊~~~”
  庄建业对夸奖从来是来者不拒,哈哈一笑,正准备照单全收之际,身旁的电话突然响了,庄建业抬手接起,只听了一半儿就笑不出来了:“你说什么?摩托罗拉公司要推迟卫星发射?”


第901章 没有窗口期
  电话是腾飞集团太空探索公司公司总经理梁小平从西场卫星发射中心打来的,然而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庄建业二桃杀三士的好心情消失的无影无踪。
  “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庄建业拿着电话追问。
  “具体的情况我这边也不清楚,就是突然接到摩托罗拉公司代表的通告,要求我们这边推迟发射,我追问,对方也没给我一个理由就粗暴的挂断了电话。”
  梁小平言语间有些委屈,腾飞集团能够在商业航天领域有如今的成就,梁小平可谓功不可没,要知道这位可是改开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被派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航天工程。
  八十年代末取得该学科的硕士学位,按照当时正常留学生的规划,梁小平应该留在美国,毕竟美国无论是待遇还是福利都比国内高得多得多,更重要是美国的科研条件好,容易出成果,吸引力自然是强。
  梁小平又不是圣人,能在美国月入3000美元,谁愿意回去拿60人民币的工资?
  更何况当时的洛克希德火箭推力研究中心已经给他开了个年薪10万美元的offer,梁小平也就顺理成章的入职了洛克希德。
  这要是其他人家,估计恨不得跑到祖坟上烧高香了,10万美元年薪,还有绿卡,福利待遇顶级,绝逼是祖坟冒青烟了。
  可惜梁小平投胎没投好,找了个名叫梁国栋的倔脾气老爹。
  是的,就是那个永宏厂的办公室主任,后来担任六分厂厂长的梁国栋,这老爷子搞经营不行,但子女教育上却是整个永宏厂一等一的。
  大儿子梁小平公费出国留学,普林斯顿大学航天工程硕士。
  二女儿梁小虹京城外国语大学毕业,已经入职外交系统,担任西班牙语翻译。
  小女儿梁小秋考入了复旦大学,如今正在读大三,成绩十分优异,据传有很大可能考取公费留学。
  八九十年代家里有一个大学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老梁家一门出了三个大学生不说,还个顶个都是国内数得上数的好大学,甚至还有一个是最拔尖儿的公费留学生。
  相比之下,庄建业指望的老宁家就有点儿不够看了,同样是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正经学历没一个超过高中的。
  所以退休后的梁国栋没少那这事儿挤兑宁老爷子,每次都把宁老爷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然后回去把孙辈集合起来,发誓要培养个博士,给梁国栋那老匹夫看看,老宁家也是书香门第!
  然而不管如何攀比,怎样挤兑,梁国栋有一点却非常执着,那就是学出来的东西要拿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不然国家好不容易培养了你,你却跑到外面去帮人家干活儿,那不成了白眼狼?
  于是当得知梁小平留在国外不准备回来,梁国栋怒了,顾不得国际长度电话昂贵的花费,有事儿没事儿就给梁小平挂电话,先是劝,然后吼,最后骂,如此父子俩僵持了一年半,最后梁老爷子以死为要挟,才算把梁小平给逼回来。
  说实话,当时的梁小平是绝望的,到不是说国内没有合适的职位,恰恰相反,当得知他要回国,国内几个重点的航天科研所,十几家大型航天企业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甚至某家机构开出了为梁小平单独打造实验室让他领导的优厚条件。
  然而梁小平还是懒得去搭理,原因无他,只觉得国内的这些条件实在是没有成就感,眼皮一翻就能看到天花板。
  航天的目标是什么?星辰大海!什么是星辰大海?自然是无边无沿,漫无边际!
  有天花板,还叫星辰大海?
  直到他遇到了庄建业。
  “太空探索公司要不要了解一下?”
  “具体做什么的?”
  “近期目标是商业航天发射,中期是构建天地往返货运体系,远期登陆月球和火星……”庄建业微微一笑,将太空探索公司宏达的星际征服计划事无巨细的跟梁小平娓娓道来。
  这要是其他人听了,绝对会认为庄建业是在瞎扯,科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然而这些东西却偏偏吸引了梁小平。
  甚至还感到十分惊讶,没想到整体技术落后的国内居然有人憋着这么庞大的太空探索计划,更让没想到是的这个人竟然已经在默默的付出并开始阶段性的工程实施。
  为梦想而窒息!
  干了!
  庄建业也是没想到普林斯顿大学的硕士这么好忽悠,灌一顿梦想鸡汤就拉过来了,还以为要费老鼻子劲,最后还得跟梁老爷子说:“你儿子太轴,还是另请高明吧!”
  结果……正愁航天领域没有个懂行的带头人呢,梁小平忽忽悠悠的就来了。
  那还说什么?
  撸起袖子干吧!
  于是空壳一般的太空探索公司立刻得到腾飞集团的大力投入,并在短时间内步入正轨,之后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技术引进,配套生产梁小平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非如此,腾飞集团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内就具备了火箭生产,卫星发射,在轨交付的全套商业航天发射服务能力。
  努力了这么久,终于迈出了征服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结果火箭都已经组装完成,卫星与火箭整合完毕,摩托罗拉公司居然说要推迟发射不说,还不给理由,任谁心里能好过?
  “行,我这就赶去发射中心,看看能不能联系上摩托罗拉公司的管理层。”庄建业眼见电话里也说不清楚便准备起身前往发射中心。
  黄峰和方勇当然知道这个时候他们插不上手,便拿着那份《建议》跟庄建业告辞,庄建业也不客套,匆匆别过两人便出了房门,下楼坐车一路赶往发射中心。
  等下了车看到梁小平,才发现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航天专家脸色难看的将一份摩托罗拉公司刚刚发过来的新通知颤抖着递过来。
  庄建业接过来一看,一双眉头登时拧成了一个疙瘩:“没有发射窗口期,要求我们无限期推迟发射!”


第902章 到底谁的预报准?
  “怎么又变成无限期推迟了?”
  庄建业来之前是推迟,等到了发射中心却成了无限期推迟,要知道推迟和无限期推迟在时间概念精确到秒后数个小数点的航天领域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要知道此时此刻负责发射的长四火箭已经总装完成,部分燃料已经加注,打出去还好,一旦停下来长四火箭内部的许多部件儿就会因为燃料的腐蚀而出现损坏,届时更换部件的费用与时间将是十分熬人的过程。
  所以别说无限期推迟了,就是稍微推迟几个小时庄建业都受不了。
  “马上联系摩托罗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