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这种套路玩儿的最溜的,当属俄罗斯卢卡斯克光电设备综合体,他们作为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飞行员头盔的主要研制单位自然是有着辉煌的历史,不然也不可能造就苏—27与r73空空导弹组合的霸气。
问题是卢卡斯克综合体辉煌那是在苏联时代,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卢卡斯克综合体跟其它苏联时代的企业一样,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苏联在电子设备领域本就差些火候,导致卢卡斯克综合体除了苏—27系列配套的飞行员头盔的对外销售勉强糊口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研发。
问题是苏—27的改进可是一直在俄国政府的介入下一直在推动的,前些年还算好,靠着苏联时代留下的老底子,卢卡斯克综合体还能勉强维持人设。
可随着苏—27新版本,苏—30系列的试飞,卢卡斯克综合体的老型号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空战需求,亟待更新改进。
问题是卢卡斯克综合体没钱投入,搞不出来新产品,怎么办?
那就只能疯狂炒作概念,用雨雾飘渺的概念来立住人设。
俄国人也是没办法,苏联时代还有位于乌克兰的彼得罗夫综合体跟卢卡斯克综合体形成事实上的竞争关系,可随着苏联解体,二毛分家单干,大毛即便还能干预,也没法像苏联时代那般的如臂使指。
更何况,乌克兰国内比俄国还能折腾,如果说俄国是自我阉割,空前绝后的话,那乌克兰就是除了阉割还自断手脚,完全不给自己留活路。
正因为如此,曾经跟卢卡斯克综合体齐名的彼得罗夫综合体情况更糟,不但工人大批流失,关键的生产设备也是能卖的全都卖了。
厂房被卖给一个叫季莫申科的糖果商人,准备将这座拥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光电设备生产厂改造成甜腻腻的巧克力食品厂。
远方外甥转行了,只剩下一个不争气的亲儿子卢卡斯克综合体,俄国人能怎么办?也眼瞅着卢卡斯克也生产巧克力?
所以就继续惯着吧。
卢卡斯克综合体一看,亲爸爸都被忽悠瘸了,然后就飘了,开始有样学样的忽悠新德里人,毕竟那边还有一百多架苏—30mki战斗机,至少需要300个飞行员头盔。
于是赶紧跑到新德里,直接把新德里人真的忽悠瘸了,再次捞了一大笔。
眼看着俄国和新德里都被拿下,卢卡斯克综合体便把目光投向另一个苏—27系列的装备大户,东方某大国。
于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全方位的概念人设以及拿下俄国和新德里两地大单的自信和霸气,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开始忽悠。
东方某大国又不失卢卡斯克综合体的亲爹,也不是新德里那般的没脑子,通过测试发现,卢卡斯克的产品与几年前从俄国引进的苏—27的飞行员头盔没啥本质上区别。
甚至还因为添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导致头盔净重达到了2。64千克,超过了五斤。
俄国那种西方体质的人种或许还能承受得了,国内这种纤细的东亚体质人种缺非常吃力,特别是大过载机动时很容易导致飞行员颈部扭伤。
所以当时的总部也没惯着,直接就拒绝了卢卡斯克的销售。
结果这一决定却惹怒了飘上天的卢卡斯克综合体,竟然把国内仿制苏—27飞行员头盔的几种关键光学零部件给断了。
以此施压,逼迫国内就范。
这导致本来一切顺利的苏—27飞行员头盔刹那陷入了困境。
前不久发生的事情,庄建业是不清楚的,但总部首长都是亲历者,当时卢卡斯克综合体便宣称自己的头盔是“看穿一切”的全球唯一存在。
结果……垃圾的一塌糊涂。
正因为如此,当总部首长等人听到庄建业说“狙击手”飞行员头盔也具备“看穿一切”的功能,心里就是猛的一颤,不自觉的就在脑海中浮现出卢卡斯克综合体不要脸的忽悠嘴脸。
庄建业虽然不知道总部首长等人之前发生过什么,但从其困惑而又怪异的神情却能看得出来,这些首长对自家的“狙击手”飞行员头盔的性能并不相信呀。
这要是别人可能就要苦口婆心的给这些个首长们事无巨细的介绍“狙击手”飞行员头盔的具体性能了。
放在几年前庄建业可能会屁颠屁颠的这么干,可是现在……
“首长,要不您带着头盔,在驾驶舱里试试?”
此时的直升机已经渐渐熄了发动机,总部首长瞧了瞧螺旋桨空转的直升机,有看了看庄建业,眉毛不自觉的挑了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要知道我们的头盔可不像其它国外品牌,只玩儿概念,我们腾飞集团永远是创造概念。”
庄建业当仁不让,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说。
“哦?”总部首长闻言,神情中带着几丝玩味:“前些日子俄国的卢卡斯克综合体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拉出来一遛就拉稀了。”
“您放心,‘狙击手’的架构,再给俄国人十年也追不上!”
“那就看看你的成色!”听着庄建业的话总部首长玩味一笑,便从在飞行员的帮助下进了驾驶舱,随后带上“狙击手”飞行员头盔,按照飞行员的指导放下两侧的瞄准具镜片,然后启动电源,瞬间总部首长的眼前便呈现出一幅别致的景象,以至于不自觉的惊呼出声:“这……这……这……这东西能透视?”
第1013章 勉强世界领先
也难怪总部首长会如此,因为带上头盔的那一刻,他的双眼就仿佛被施了咒法一样,眼前的机舱场景立刻变得通透。
本来遮挡在面前的驾驶舱玻璃就好像不存在一样,直接被他的视线穿了过去,直接将200米外的厂房呈现在他的眼前。
稍微低一下头就更不得了,脚下的地板同样消失不见,让总部首长轻松的看到了起落架下面的地面。
以至于总部首长下意识的用脚踩了踩座舱地板,以便确认自己是坐在其舱里还是坐在地面上。
不仅如此,当总部首长平视时眼前便出现高度表和转向仪一样的浅绿色图形,上面的数字虽然都是零,但却如同脉搏一样跳动,显然是在不断的刷新之中。
总部首长尽管是陆军出身,但长期分管航空航天方面的装备研制与后勤工作,自然是认得这种图形和数字是个什么东西。
那就是如今现代化飞机上普遍采用的抬头显示屏,只不过现在普遍使用的飞机上这类抬头显示屏是装在飞行员与挡风玻璃只见的仪表盖上。
腾飞集团的却干脆将这一功能集成到了“狙击手”飞行头盔上,若是再加上目标指示,参数瞄准可不就是看穿一切。
“首长,您可以左右转转头再试试。”这个时候庄建业的话如约而至的传到总部首长的耳朵里。
总部首长闻言“哦”了一声,便按照庄建业的提议,左右各转了60度,结果这一看不要紧,直接惊呼出声:“小庄,你们这是怎么做到的?”
庄建业没有回答总部首长的话,而是笑呵呵的反问道:“首长,咱们的‘狙击手’不比俄国的东西差吧。”
“什么叫不比他们差?是他们拍马也赶不上咱们!”总部首长连半点儿犹豫都没有,直接给了一个顶高的评价。
跟着总部首长过来的其它部队领导一听,一个个的脸上都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尤其是一位来自空军的领导,更是一脸的跃跃欲试,没办法刚才总部首长在驾驶舱内惊呼,这位就知道“狙击手”飞行员头盔可能要比想象的还要厉害。
于是就想过去体验一下。
若是旁人,说不定这位上去直接赶人人,问题是座舱里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顶头上司总部首长,这就没办法了,只能望眼欲穿的盼着总部首长爽够了,自己上去爽一爽。
可看总部首长的意思,似乎玩上了瘾,在里面是一会儿仰头,一会儿低头,久不久再来个左右偏转,来个总体120度大幅度。
如同是在做颈部保健操,但更像是顽童遇到了新奇事物的躁动。
嘴里更是不住的惊叹于称赞。
这一切看在这位空军领导眼里更是急切的想体验下“狙击手”的妙处,怎么就能把总部首长弄的这么流连忘返呢?
“老牟,你看你的脸怎么急成那个样子?老脸的褶子都快抽抽到一起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一些人立刻回头看向老牟。
然后又看了看端坐在驾驶舱内的总部首长,如此来回看了三四遍。
一个个的脸上半点嘲笑的意思有没有,反倒是挂着一副副吃惊的表情。
因为老牟在众人的身后,于机舱间隔差不多20米。
一般人在这个距离上看清楚对方脸上的褶皱都费劲,就别说总部首长这种有老花眼的老人家了。
可总部首长不但看清楚了,而且描绘的纤毫毕现,众人回头看去,发现可不是这样,老牟一张老脸都快皱成菊花了。
可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众人震惊,因为这说明“狙击手”飞行员头盔具备视觉加成功效。
也就是说对特定景象有重点成像的能力,这在平时倒没什么,就是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一些。
但是在战场上,这个功能可就不得了,尤其是对直升机这类擅长低空突击的飞行器来说,简直如虎添翼。
不说别的,就拿地下暗堡来说,最有效的打击手段不是直接摧毁暗堡,而是利用爆炸物打掉这类暗堡的出入口。
但这类暗堡的出入口也是敌方保护的重点,经常使用多重伪装,防止敌方发现。
以往的空中打击手段的确很难应对,因为飞行员很难观察到暗堡的出入口,也就无法确定精确的打击参数。
有了“狙击手”飞行员头盔就不一样了,它能将重点区域聚焦、放大,并且提供极为清晰的视觉角度,让飞行员有足够参数确定打击方位和力度。
单凭这一点“狙击手”飞行员头盔就不愧狙击手这个名号。
老牟是飞行员出身,早年飞过强—5这样的对地攻击类强击机。
自然是清楚这类性能的重要性,于是就更加急不可耐的想体验体验了。
“看看给老牟急的,行吧,还是让你这个专业的过来把把关,看看咱们的‘狙击手’是不是真的不负盛名。”
老牟的一举一动自然逃不过总部首长的双眼,没办法,头盔的加成就是这么霸道。
可即便如此总部首长也不准备再体验了,正如他所说,老牟是这方面的行家,前不久俄国卢卡斯克综合体就是因为老牟的最终评判才会溜溜的离开国内的。
所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是总部首长历来倡导的,正因为如此,就算没看到老牟那着急忙慌的表情,总部首长也会叫他来把把关。
老牟婷了总部首长的话,立刻小跑着奔过来,老脸笑的就跟中了彩票似的,搀着总部首长从机舱里下来,便迫不及待的钻了进去。
然后从飞行员手里接过“狙击手”头盔,在手里掂了掂,旋即一双眼睛便睁大,反复掂了好几下,这才偏过头看向旁边的庄建业:“你们这头盔多重?”
“这方面我们经验不是太多,集成方面没有还有些欠缺,导致总质量上没把握好,目前为2。05千克,以现在体现出的功能来看,勉强算是世界领先。”
老牟刚开始觉得庄建业还不错,挺谦虚的,没有传闻中那么霸道,还是很谨慎。
然而听着听着,老牟差点儿没一头从机舱里跌出去,啥叫勉强世界领先,nnd这炫耀的暴击度着实大了些。
第1014章 自动化设备
尽管心里对庄建业这种明贬实褒的新套路是各种的腹诽,但也的的确确是被震惊到了。
要知道前不久卢卡斯克综合体准备拿来推销的飞行员头盔重量可是超过了2。5公斤,并且根据选装的设备不同,重量还会提高,最高的顶配版本,号称可以用眼神杀死敌机的全新一代飞行员头盔重量更是高达2。84公斤。
当时老牟带上去就跟顶一个铁疙瘩没啥区别。
问题是,这么重的玩意里面的设备并没有卢卡斯克综合体宣扬的那样,真的具备指哪儿打哪儿的,顶多就是比原版的苏—27战斗机所使用的飞行员头盔提高些许的识别精度,使得配属R—73空空格斗弹的命中概率提高了几个百分点而已。
至于卢卡斯克综合体宣扬的颠覆性的能力,老牟是半点儿没发现不说,顶着2。84公斤的头盔飞了十来分钟差点没把脖子给累断喽。
性能没怎么提升,却让重量成倍提高,由此可见卢卡斯克综合体在材料、微电子以及系统集成方面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了。
与之相比,腾飞集团的“狙击手”头盔完全是另一个位面的存在,老牟虽然之前隔着比较远,但也看得明白,“狙击手”头盔相较于一般的飞行员头盔集成了不少飞行要素上的东西。
因此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目标指示,而是朝着多功能综合显示方面发展。
但就这一点,就把卢卡斯克综合体的同类产品甩了十万八千里。
正因为如此,老牟觉得这样的头盔重一点无妨,毕竟集成了那么多的东西,俄国人提高些许精度就把头盔的重量弄得飞起,自家的东西中嵌入的更多,造成重量超标也属正常。
毕竟是一款试验性头盔,距离正式定型还有不少的路要走,最起码也得有个提高的空间吧。
所以老牟上前体验时都已经在心里放宽对“狙击手”飞行员头盔的评判标准,哪怕高达10公斤,只要显示的性能优异,整个视觉模式、目标显示等基本情况符合未来战术发展方向,那他老牟就会举双手支持,毕竟代表未来的东西是可以迅速现阶段有些瑕疵的。
结果老牟将“狙击手”飞行员头盔拿到手里后这才发现,不但比卢卡斯克综合体的产品重量低多了,更比自己预想的最好结果还要好。
不过2。05千克,集成了那么多东西,还能保持在这个重量水平上,很明显腾飞集团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
于是老牟完全无视庄建业全新的装13套路,举着头盔问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说来惭愧,本来我们想用凯夫拉作为头盔的主材的,可惜这种材料重量实在大了点,没办法我们就只能采用T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