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NB—2500V前,开始事无巨细的介绍起来。
  什么铺丝头,什么束丝数,节省多少人工,又降低多少废品率,总而言之,庄建业是各种数据乱飚。
  听得总部首长等人是头晕脑胀,眼瞅着庄建业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已经被众多听不懂的数字折磨的脑仁儿生疼的总部首长刚准备开口止住庄建业的长篇大论,结果话刚到嘴边,就听庄建业冲着设备的操作人员吩咐道:“打开设备,给各位首长展示一下NB—2500V工作情况。”
  “好的!”
  操作员点点头,便准备启动设备,可还没等按下开关,操作员便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问:“庄总,我们生产哪个产品好?”
  “就做最简单的那个,0516B工件!”庄建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好的,没问题!”操作员这下毫不犹豫的按下开关,旋即在控制台上输入0516B工件的加工指令,按下确认键后,模具固定架先启动,在旁的磨具架上找到一个S型的磨具,固定完成后,自检一般上下转动两下,随即稳住不动。
  与此同时,机械臂探出,在模具表面缓缓行走一边,然后快速移动到中部,机械臂顶端的那具结构复杂的铺丝头贴近模具,下一刻8束,6。4毫米宽纤维束,犹如春蚕吐丝般从铺丝头内喷出75mm宽的丝带,结合同一时间定量侵染的环氧树脂,均匀的贴敷在磨具上。
  如此行走到S型的复杂曲面处,原本固定的模具支架缓缓偏移,与行进的铺丝头形成一个几位舒适的进给角度,T800碳纤维丝就这样如丝滑般,从复杂的S型曲面稳定而均匀的略过。
  如此在机械臂与支架各种角度的配合下,铺丝头好似粉刷匠,又如纺织工,在模具上时而前进,时而倒退,时而上扬,时而侧向偏转。
  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整个0516B工件就在这种杂乱无章中渐渐露出它的真容。
  其他人也就罢了,看着黑不溜秋,上面还黏糊糊的东西,身上不由自主的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别说能看出是个什么东西了,就算没有鸡皮疙瘩,这些人也搞不明白S型的0516B工件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因为他们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航空器和航天器上会用上这么另类的S型管状物。
  然而其他人搞不清楚,专门研究航空航天应用研究的老韦在NB—2500V选定模具那一刻,就如同见到漂亮的初恋女友一样,双眼立马就直了。
  等到第一层T800碳纤维铺设完毕,准备进行第二层的铺丝,老韦那张老脸跟不老女神初次飙车般变得潮红。
  等到NB—2500V准备铺设第三层时,仿佛枯木逢春的老韦终于是忍不住了,指着那个正在被加工成的0516B工件兴奋的惊叫道:“各位,美国B2进气道就是这么造的,他们的隐形轰炸机的进气道就是这么造的!”


第1017章 钱,不是问题
  老韦刚说B2时,包括总部首长在内,不少人还没反应过来,但听到“隐身轰炸机”后,这才恍然大悟,但还是有不少人有些懵懵懂懂。
  B—2隐身战略轰炸机他们明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领先图—160和B—1B这类超音速突防轰炸机整整一个时代,属于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有力证明。
  问题是,大方向上这些首长们都明白,但老韦说的是进气道,这就有些不明所以了,难不成B—2的进气道不是直的,而是跟蛇一样弯成了S型?
  “是的,根据美国刚刚发布的年度航空技术期刊上的论文显示,为了使B—2战略轰炸机的隐身效果更加显著,他们对进气道进行了优化,采用一种S型的新式进气道,从而将雷达反射面极大的发动机风扇叶片完全遮住……”
  说着,老韦深吸一口气,看向已经开始铺设第三层碳纤维层的NB—2500V,扶了下眼镜继续说道:“当然,这篇论文中并没有阐述该进气道是怎么制造的,只是强调雷达信号照射在进气道内会发生多重反射,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层层递减后,会将雷达信号完全消化干净,从而达到无发生效果。”
  话音未落,老韦便看向一旁神色从容的庄建业,露出一副看穿一切的表情,音量略微提高,再次说道:“腾飞集团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多重编织技术上独步全国,其中就有一项跟我们军事科学院联合研究的重要课题,那就是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多重编制手段,吸收雷达波信号,这点与美国B2轰炸机的进气道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先前我们还在拿着美国人的论文研究,他们到底是用的什么方法做出这样复杂且领先世界的进气道,毕竟那种复杂曲面要完成雷达的镜面发射与层层吸收是很难同时做到的,可美国人偏偏就把鱼和熊掌给兼得了。
  直到我看到了NB—2500V,这才恍然大悟,美国人很可能是利用自动铺丝机完成的这件壮举,不过他们的自动铺丝机要比公开的要先进得多,因为他们有可能实现了自动铺丝机上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雷达波吸收多层编织技术,所以……”
  说着,老韦转过身,向着总部首长打了个立正:“首长,我请求军事科学院与腾飞集团联合开展自动铺丝机的研制计划,争取在数年让咱们国产的自动铺丝机也具备吸收雷达功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多层编织能力,为我们下一代作战飞机再夯实一个基础……”
  老韦一番话说的是有理有据有节,配合那一张忠厚老实的大圆脸,拳拳报国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尤其是那不经意的决然之情,让周围之人敢断言,就算总部首长让老韦立军令状,老韦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以至于在场之人都被老韦的精神所折服,只有……躲在控制台后的操作员坐在那里看着面前一大群大佬们的慷慨激昂是一脸的目瞪口呆。
  0516B工件不就是一件普通的医用护肘吗?用来当做手臂骨折后固定之用的辅助用具。
  虽然在生活中不常见,但遇到个骨断筋折啥的,还是能在医院找到的,当然,腾飞集团的要高端一些,用碳纤维打造的,一般人用不起,但总有不差钱的人消费得了的。
  就是这么一个医用物品怎么到了部队大佬口中成了B2的进气道?
  对了,B2是什么?隐身轰炸机又是个什么鬼?进气道……是烧柴火的烟囱还是家里炒菜时的油烟道?
  操作员是一脸懵逼,庄建业脸上到没什么,依旧笑对一切,仿佛老韦的话就是他想表达的,这个逼虽然被老韦抢去了风头,但大家伙都知道,真正的操盘手还是庄建业,如此不漏声色的隐形装逼最致命,以至于不少一起过来的军队领导纷纷看向庄建业,各种赞许的目光不要本钱的投过来。
  可实际上,庄建业心里早就骂开了花。
  这老东西,实在是不讲究,这是要干嘛?觉得NB—2500V好,就准备摘桃子?
  还联合研制,共同攻关,我呸!
  过来蹭腾飞集团的经费还差不多!
  问题是心里骂归骂,庄建业不能直接跳出来揭穿吧,毕竟老韦刚才把NB—2500V拔的那么高,将一个护肘硬生生说声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进气道,不管如何老韦这个权威一出马,立刻就把NB—2500V给定性了。
  即便这款距离真正的航空应用制造还有些距离的自动铺丝机还不是航空航天霸权,可有了老韦刚才的加成,那也能卖出航空航天霸权的价了,甚至在美国技术垄断,大搞全球禁售时,还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溢价。
  这对腾飞集团来说并不是啥坏事儿,但是,可但是,事儿再好,摘桃子也不能忍,所以庄建业面上淡然无比,脑袋里却想着用啥办法推掉老韦的“伸来的手”的同时留下老韦的“好意”。
  结果就在庄建业苦思冥想之际,总部首长的一席话飘然落到他的耳朵里,令庄建业精神为之一阵:“明年开始,国家在科研的投入要有一个大幅的增长,既然NB—2500V涉及到下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制,那可以重点扶持,只要能把成果拿出来,钱,不是问题!”
  钱,不是问题!
  总部首长最后一句话,差点儿没让庄建业激动到哭,曾几何时,总部首长这么大方过,日常经费能给一半儿就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钱,不是问题……
  一瞬间庄建业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再看向老韦,就发现这老家伙笑得是那样鸡贼,很明显这是有内幕消息的呀。
  既然如此,这机会又怎么让你一人独享,拼内部比不过你们,拼项目,腾飞集团还真就没怕过谁。
  于是庄建业点点头:“这事儿我和韦首长早就商量过了NB—2500V的后续项目NB—5300P卧式自动铺丝机即将进入工程实质阶段,不过相较于NB—2500V,我准备向首长汇报另一件事,那就是之前用于‘狙击手’头盔试验的直—12直升机,采用了无轴承旋翼桨毂设计,所以……”
  “小庄,你说什么?刚才的直—12上用的是无轴承桨毂?”庄建业话还没说完,老牟就一个箭步窜出来,老脸那叫一个激动。


第1018章 颠覆性的新技术
  老牟虽然是空军出身,早年还开过强—5强击机,不过后来随着职务的升迁,老牟便从强击机航空兵转为直升机航空兵。
  八十年代,组建陆军航空兵,为了培养专门的陆军航空兵人才,当时隶属于空军的直升机飞行学院被更名为陆军航空兵学院。
  当时在哪里担任教研室主任的老牟就这样成被从空军划归到陆军,正因为如此,老牟之前才会那么在意“狙击手”飞行员头盔。
  因为那是专门为直升机部队,尤其是武装直升机部队专门打造的现代头盔,再加上直—12内部先进的座舱布置,让老牟恨不得立马钻进去,亲自飞上天,看看究竟爽不爽。
  结果被老韦这么一搅和,所有人都被NB—2500V自动铺丝机吸引了注意力。没办法谁让这东西被称作航空航天霸权呢,能让加工碳纤维复合材变得高效且简单,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也正因为如此,包括总部首长在内都觉得自动铺丝机是代表着未来,甚至是颠覆未来的好东西。
  相比之下,“狙击手”头盔这个已经展示过的东西自然就没啥新鲜感了,哪怕老牟极不情愿,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毕竟陆军航空兵组建到现在满打满算才十几个年头,在全军各军兵种中算是小老弟中的小老弟,话语权自然没有那些老部队的领导来的大。
  所以看着其他人都跟着去看NB—2500V自动铺丝机他也不好不来,只是如往常一样躲在最后面,盼着这里的参观早点结束,自己看看有没有机会申请一下驾驶直—12上天体验体验。
  结果,就在老牟站在人群后,独自遐想该怎么跟总部首长提这个事,又该如何把这事儿完全落实时,庄建业的一句:“无轴承直升机桨毂”如同一记重锤,直接就把老牟给砸得面红耳赤。
  没办法,实在是“无轴承直升机桨毂”这句话把老牟给震撼到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同属于航空方向上的专业人士,老牟这个倾向于应用的,见到NB—2500V自动铺丝机就没有老韦这个搞基础生产的来的激动。
  相反在“无轴承直升机桨毂”上老韦同样没有老牟来的兴奋。
  尤其还是老牟这样专注直升机十多年的实践与理论都具备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听到这个词如同美妙的仙乐一样,瞬间难以自持。
  原因很简单,只因为“无轴承直升机桨毂”是当今旋翼飞行器领域最具颠覆性的新技术。
  有多颠覆?
  看看美国正在试飞的“科曼奇”武装直升机就知道了。
  如果说B—2轰炸机吊打其他型号轰炸机;F—22碾压全球一众战斗机,那“科曼奇”在直升机领域中的咖位就跟B—2和F—22在各自品类是一样的,都是吊打和碾压的存在。
  除了“科曼奇”直升机具备隐身能力外,最关键的是其在结构减重和飞行品质上的颠覆式的突破。
  以至于美国的试飞员毫不夸张的对媒体说:“‘科曼奇’的驾驶体验就跟真正的战斗机差不多,十分的灵活和顺滑,几乎能把你脑袋中想到的动作完全转化为飞行姿态,令你在低空可以随心所欲,仅凭这一点,世界上的同类直升机再过20年也未必达到。”
  美国飞行员的言论一出,欧洲和俄罗斯这两个同样是直升机生产旺盛的地区和国家便柠檬精上身了。
  飞行品质好坏尚且不论,竟然敢说他们再过20年也达不到“科曼奇”的飞行性能,这就不是一般的打脸的,而是薅着脖领子左右开弓的狂抽。
  欧洲和俄罗斯做隐身或许还真不行,但说到拼经验和积累的飞行性能,欧洲和俄罗斯还真没怕过谁。
  因为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就跟汽车的驾驶感受是一样的,不是说装个发动机,配个变速箱就能让汽车如丝般顺滑。
  底盘硬不硬呀?变速箱齿轮速率是多少呀?发动机输出怎么做到线性,又该如何爆发呀?
  如此种种可不是随便装装就能出现爆炸性能的,而是需要汽车生产企业日积月累的积累,才能慢慢通过海量的数据对比,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直升机也是一样,涡轴发动机,配主减速器,想要飞行品质优异,除了两个关键部件质量过硬,还要看匹配和调校,在这方面欧洲和俄罗斯并不比美国差多少,经验条同样是满格的,凭什么你美国人能升级,我们就不能?
  结果不信邪的欧洲和俄罗斯人便扎进提高直升机飞行品质的深坑里,结果折腾几年方才发现,不是他们经验条不够丰满,而是美国人他不讲武德,直接把桨毂上的轴承一个不剩,全部去掉,使得原本结构复杂的桨毂,重量直接降低了将近50%。
  如此轻量化的桨毂脱离了轴承的束缚,就等于脱离枷锁的骏马,自然是可以根据飞行员的各种想法变换飞行姿态。
  这么一来,欧洲人和俄国人可就没咒念了。
  因为他们的直升机配置的桨毂无法削去轴承和复杂的液压拉杆矩阵,没办法,直升机方向调节是由螺旋桨的前后左右的偏转实现的。
  而想控制螺旋桨的偏转,就必须利用复杂的轴承和液压连杆将桨毂与控制系统相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