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上马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杀手锏”装备的研制计划。
问题是这些装备动辄周期都在10年以上,在这期间部队怎么办?还要抱着宝物件儿啃到掉渣嘛?
所以部队一方面积极地寻求改进老装备,另一方面希望从国际市场上扩大采购规模,引进一批国内部队急需的重点装备。
就比如说俄国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S—300防空导弹系统,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陆续进入国内的一线部队,成为新时代的顶梁柱。
然而俄国货虽好,但同样有着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就比说装备的电子设备,不仅是落后,而是落后的一言难尽,所以部队希望能够在欧洲采购一批配备先进电子设备的主战装备,比如说电子对抗系统,再比如说相控阵雷达等等。
本来国内与欧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属于双赢的局面,可不知道欧洲发的哪门子疯,居然对国内军品禁售。
双方你来我往扯了6、7年也扯出个所以然,直到欧洲开出条件,加入他们的卫星导航计划,军售问题可以帮着通融一下,国内不少人为此是颇为心动。
然而心动归心动,真要行动的话,多少要顾忌一些主张独立自主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专家和领导的感情。
毕竟这些专家和领导的坚持同样有道理,而且还更符合主流价值观。
主张与欧洲合作的人士要是贸贸然说独立自主不行,只能选择欧洲才是王道,那绝对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大汉奸。
所以干脆,用一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话术,把国内自主和国际合作两者框在一起。
向世人说明,看,不是我不重视独立自主,而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怎么样?没毛病吧?
可问题是经费全都投向国际合作,独立自主连个零头都拿不到,这叫没毛病?毛病大了好不好!
若非如此,腾飞集团怎么可能仓促成立腾飞宇航,借着NB—Plus通信卫星系统疯狂恰饭,以至于连锅盖式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都做,还不是因为用于导航卫星验证和星际间通信试验的NB—Plus通信卫星系统刚刚下线,有关部门就停掉了该项目的大部分经费。
然后一股脑的投向了欧洲卫星导航计划,并且还起了个颇为烧包的名字,叫什么鸟门子伽利略计划。
这要是其他单位,卫星被抽离了经费就意味着下马,哪怕卫星已经生产出来也没办法发射上天,没办法,航天这东西运营的成本太大,可不是普通单位能够承受得起的。
因此哪怕在不甘心,心里再委屈,生产出来的卫星要么拆解,要么作为其他航天器的备份星等着重见天日。
然而腾飞集团是其他单位吗?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东西要被打入冷宫?这是腾飞集团的风格?
开玩笑,没经费就自己投,怎么独立自主就不行了?TNND的,不信那个邪,就自己干!
第1102章 少年强,则国强
腾飞集团的做法得到国内航天领域不少资深专家和领导的鼎力支持,甚至还有两位曾经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一边为腾飞集团多方奔走,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上的支持;一边号召自己的学生和团队加入腾飞集团,帮助腾飞集团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正是有这样强有力的外援,腾飞集团的NB—Plus通信卫星系统才能在轨道确定、结构算法、通信体制方面取得快速突破,最终达成刚刚定型不久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腾飞宇航。
而这同样是腾飞集图的传统,经费不足用恰饭造血是一方面,那么多外援辛辛苦苦的帮着腾飞集团把NB—Plus通信卫星系统弄出来,总不能让人还拿着原单位的借调工资吧,那把人当什么了。
所以腾飞宇航的股份构成便是腾飞集团占42%,其他参与单位占31%,以两位航天领域权威级大佬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占27%。
说实话,受到两位航天领域权威级大佬号召奔赴腾飞集团,参与宏大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制的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有朝一日会成为一家颇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公司的股东。
之所以过来,真真是凭借着航天领域多年培养出来的一腔热血,只要能让自己的卫星上天,不再受制于人,哪怕啃一辈子咸菜也是甘之如饴。
正因为如此,当27%的股份砸下来,这些专家、学者们是很震动的。
要知道凭借着腾飞集团的能力,腾飞宇航想赚钱不说简单,但也不太困难。
原因很简单,腾飞集团现如今已经初步打通了航空、航天的全产业链。
不说其他的,就拿腾飞集团起家的无人机来说吧,在新出产的机型中集成一个NB—Plus通信卫星系统模块,令国内的无人机操控以NB—Plus通信卫星系统为主,并介入一个导航模块作为GPS故障后的备份。
光这块市场每年的产值就超过20亿人民币。
要知道腾飞集团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上到可以续航20小时以上的长航时无人机,下到小孩子随手扔的模型,腾飞集团可谓无所不包。
特别是以TY—2无人机平台为核心衍生出的一系列无人机,每年的出货量保持在200架左右,被广泛的用于森林防火、高压电路巡查、农业喷洒、地形测绘、海上救援、航空摄影等领域。
光这方面,要是全部应用了NB—Plus通信卫星系统模块,就能让腾飞宇航美美的吃上好几年。
除此之外,还有腾飞集团的航空发动机,更是超越无人机,成为NB—Plus通信卫星系统模块安装的大头。
因为航空发动机这种超精密的工业品是需要实时监控运行状态的,以往只能在飞机平台上监控,通信卫星技术突破后,各航发巨头便在航空发动机上集成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如此厂家便可实时把握全球运行的航空发动机,并给予运营商最专业的维护保养意见。
以往,腾飞集团在这方面短板明显,不是不想做,而是国内的通信卫星通道无法支持腾飞集团众多航空发动机信息传输的大过载量。
想用国外的商用卫星,要价又贵得让男人沉默,女人流泪。
所以腾飞集团的航发售后一直都很原始,那便是在各处设立分支机构,定期去运营商那里实地走访调查,用这种笨办法来提前查找发动机的问题。
不仅成本高,而且相当麻烦。
正因为如此,在NB—Plus通信卫星系统研发时庄建业的要求就一个,那就是增加通信通道,最起码能够满足大过载数据传输,为的就是解决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的实时监控问题。
如今NB—Plus通信卫星系统被两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率领的团队成功解决,出口国外的航空发动机腾飞集团占时鞭长莫及,但在国内运营的却可以纳入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实时卫星监控系统中。
一般的运行状况、轻微故障、存放条件、保养情况足不出户便可一目了然。
这还不算,如果某些运营商要搞什么幺蛾子,违背与腾飞集团达成的协议,腾飞集团即刻通过NB—Plus通信卫星系统将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锁死。
从而将自身的航空发动机霸权再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当然了,这项功能腾飞集团在国内不怎么用,一般只针对国外客户,毕竟将世界和平,人类发展为己任腾飞集团,要是没点儿小脾气、小傲娇怎么能行?
所以,当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实时卫星监控系统落成当天,腾飞集团出产的航空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直接上涨10。8%。
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实时卫星监控系统落所有费用号称是由腾飞集团承担,运营商免费使用,可这天下哪来的免费午餐。
运营商又不傻,自然是清楚里面的猫腻,但却每一个跳出来揭穿,原因很简单,各个航空公司运营的ERJ—140还是TRJ—500,上面用的是谁家的发动机各家心里没点儿逼数嘛?
更何况,腾飞集团的这次涨价也不算过分,相比之下通用、罗罗还有普惠的航空发动机每年可都涨5%到10%,理由更是奇葩,叫什么应对通胀。
这么算下来腾飞集团几年才涨10。8%已经是非常良心了。
然而就这小小的10。8%的涨幅却能给两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率领的团队未来五年带来超过22亿人民币的纯收益。
没办法,实在是现如今腾飞集团的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的出货量有点儿大,光去年一年便生产了658台各类燃气动力装置;未来五年更是会保持每年800台以上的出货量。
若是再算上返厂大修后补装的模块,整个产值还要翻上一番。
正因为如此,当两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率领的团队拿到这27%的股份后是懵的,是惊的,是难以置信的,因为这意味着不出数年,他们这帮子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两位权威级大佬更是能登顶亿万富翁。
然后……然后两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就在庄建业目瞪口呆中将99%的收益捐给希望工程,用他们的话来说:“中国的未来还是要看下一代,我们的退休工资够用,用不到这么多钱,还是多帮助帮助中国的下一代,毕竟古往今来都有一个颠补不破的道理,那就是少年强,则国强!”
第1103章 空运
在两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的带动下,不少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学者、老专家都把自己绝大部分收益拿出来,或是无偿赠给希望工程,或是资助大学里的基础科研,或是干脆匿名给老少边穷地区的失学儿童提供一对一帮扶……
至于八、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年轻一辈,到是没有老一辈人如此洒脱的心态,毕竟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急用钱的时候,所以不可能玩儿这种赤果果捐完的戏码。
但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收益里挤出一部分,捐不了一栋教学楼,弄些书籍和书桌板凳还是没问题;解决不了一个村子、一个镇子孩子上学问题,帮一个、两个还是不难;没法子一口气帮着某大学基础科研的设备更新换代,凑点钱更换某个核心仪器还是能办到的。
总而言之,航天领域这帮人,就如同当年投身两弹一星研制的前辈一样,对个人的名啊,利的看得并不重;却对这个国家能不能挺起胸膛站起来,还会不会受人欺负瞧的比谁都重。
所以,他们可以在几十年前隐姓埋名,无谓名利。
所以,他们可以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用金钱衡量一切的年代,散尽家财资助后进,无谓名利。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无谓名利实在是荒唐,甚至是可笑。
其他不论,就是庄建业当时听说两个支援过来的航天技术团队这般做法后,同样想不通,这个世界真的有把看淡名利的人?
然后庄建业便找到其中一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想要搞清楚对方是怎么想的。
结果这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的一句话,就让庄建业彻底茅塞顿开。
“名利这东西谁不想要?我们同样想要,但反过来说,名利这东西之余不同人群又是什么?或者说不同人群对名利的定义又是什么?商人或许是家财万滚;官员或许是步步高升;明星或许是家喻户晓,而我们这些搞航天的既然天生做的是更高更远的东西,格局自然也要大气一点,所以我们的名利就是国家富强。”
然后拍了拍庄建业的肩膀:“家国天下,家国天下,只要这家国安康,天下富足,别说是几个臭钱,就是我这身老命拿去又何妨?”
这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是笑呵呵说的这番话,没有说教,也没有感怀,更没有催人泪下的煽情,就那么自然而然的缓缓道来,如同邻家老爷子向你絮叨多年的往事一般。
但庄建业却能感受得到这位老爷子刻在骨子里的真诚,这或许就是航天领域深入血脉的传承,或者说高人一等的格调。
因为他们征服的是太空,鸟瞰的是天下,所以他们的逼格更高,格调更大。
你可以说这是矫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便是独属于中国航天的传承。
说实在的,庄建业在听了那位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的话后,从灵魂到肉体都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只觉得过去三十来年算是白活了,居然这么俗不可耐,这么低级趣味,这次必须诅咒发誓反一反自己的三俗。
以后也把“别总盯着那几个臭钱。”当成口头禅,把清高的13也装到外太空去。
然后……然后庄建业便在三俗的道路上再次开足了马力,头也不回的朝着远离清高的方向狂奔而去。
不是庄建业不想清高,实在是牵绊太多实在是清高不起来,毕竟腾飞集团这大摊子,各处都要用钱,哪怕是张打印纸那也是钱买的。
庄建业要是不赚钱,偌大的腾飞集团撑不了几天就得散架。
正因为如此,存在恰饭压力的庄建业哪里清高的起来?
所以清高这东西还是让那些个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们玩儿吧,他帮着这些胸怀天下的专业人士铺好路,准备好充足的臭钱,让他们尽情的挥洒粪土就行。
想想庄建业觉得自己还是很高尚的,最起码自己与清高还是很有缘的。
既然如此,庄建业利用腾飞宇航抗洪救灾一线唯一民用通信运营商的身份,对那些看不惯的机构或企业薅几把羊毛也就说得通了,本就是个俗人,怎么就许那些趁火打劫的人渣大发国难财,就不许腾飞宇航分一杯羹?
没这个道理好不好。
当然,这些隐于背后的事情,连总部首长都不太清楚,就别说是曹波和王立这样的一线官兵了。
此时此刻,他们还等着指导员的结论,而指导员看着那份对他们所在部队称赞有佳的南方XX报也是一阵的牙疼,这都什么事儿呀。
让他找曹波和王立谈话,谈就谈吧,结果他这边还没结论,南方XX报那边自己先扇了自己俩耳光。
这就让指导员尴尬了,敢情刚才他一顿哔哔算是放屁了呗?
那可是他手下的两个兵呀,要是传出去以后还怎么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