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业务居然从无人机、小型固定翼飞机以及支线客机配套,跃升到能够研制生产大型运输机和直升机的地步。
连竞争对手都吃了一惊,就别说是那些把腾飞集团当做高级打工仔和供应商的航空巨头们了,不说是惊得下巴要掉下来,估计也差不太多。
要知道,在国际航空工业界有个不成文的铁律,一个企业具备研制生产起飞重量达到80吨以上的大型固定翼飞机的能力,那这家企业的前景必然是走向死亡。
因为波音和空客这样的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绝不会让A、B之后在出现C、D、E从而保持他们在大型窄体和宽体飞机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为什么俄国的图—204折戟沉沙?为什么巴西的大飞机项目中途流产?为什么国产大飞机中道崩殂?根子就在这里。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铁律,腾飞集团的掌门人应该比谁都清楚,结果他却大大方方的承认那款起飞重量远大有80吨的TNB—18F货运飞机就是他们自己产的,这不是明摆着跟那些巨头们说,你们的铁律是个狗屁嘛?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直升机,这一领域更加封闭也更加集中,然而庄建业一句有本事你们也派救援直升机,不正是再打那些直升机巨头们的脸?
如此明目张胆,腾飞集团难道真的不过了,准备自寻死路?
当然不是,那便是牵扯出第二个原因,那就是瓦希德最近利用印尼驻华商务参赞的身份听到的一个消息,那便是国内决策层准备以腾飞集团为基础,组建一个横跨航空、航天两大业务板块的中国腾飞。
如此作为,除了完成世贸组织谈判过程中做出的承诺,即增加国内市场竞争机制;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参与加入世贸后在更大的全球市场上的产业竞争。
换句话说,中国腾飞直面的就是波音和空客。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瓦希德只觉得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只觉得就是个无稽之谈,你们中国何德何能想要跟波音和空客竞争?知道波音和空客是怎样的存在?信不信人家伸出个手指头就能碾死你们中国航空工业?
结果这个看似笑话的无稽之谈,在瓦希德看完东帝汶的现场直播以及庄建业的新闻发布会后,就算在不信,也不得不去硬着头皮去相信。
中国人是真的要在A和B的后面,缀上自己的C!
震惊之余,瓦希德佩服中国人的勇气与意志外,更是从中看到了让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转危为安,续存下去的契机。
既然中国腾飞想要直面波音和空客,那他最需要的便是更广阔的市场,而已如今的中国而言,东南亚是最最天然的原料来源地和产品倾销地。
作为中国腾飞的势力范围可谓是当仁不让。
偏偏在东南亚航空制造领域耕耘最深的便是他们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掌握的渠道可谓遍布东南亚各个角落。
如果能在这方面给予中国腾飞鼎力支持,那中国腾飞同样可以为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提供必要的帮助,最起码不会像欧美那些巨头一样,直接割喉抹杀了事,最起码能给他们留一口喘息的机会。
瓦希德也不奢望什么,只要能给印尼留一个工业现代化的火苗就成,不然印尼就真的半点希望都看不到了。
正因为如此,哪怕瓦希德被顾景友所说的话气了个半死,但在脑袋冷静后还是和颜悦色的说道:“多少钱都无所谓,这一次我们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是带着诚意来的,我相信贵集团同样是有诚意的,怎么样?顾先生,我们要不要继续坐下来谈谈?”
此话一出,电话那头的顾景友也是怔了一下,旋即心里暗暗佩服庄建业正是料事如神,然后便是哀叹,自己啥时候能有这些大佬的眼界行业判断力?
可不管是佩服还是哀叹,顾景友是无权拒绝瓦希德的请求,于是沉默片刻后,顾景友清了清嗓子:“没问题,不过京城我们是没时间去了,最近集团事物比较多,要不你们来秦岭南麓的新厂吧,我们在这里谈。”
一听是去腾飞集团新厂,瓦希德当即眼前一亮,连忙点头:“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安排行程……”
……
不得不说瓦希德的效率还是很快的,第三天上午就抵达了腾飞集团位于秦岭南麓的新飞机制造厂,然而来到新厂的瓦希德却连门儿都没进去,因为新厂偌大的厂区被数个包裹严实的机体分段占据,以至于前来迎接的顾景友只能是七拐八绕的跑过来抱歉:“瓦希德先生,请您见谅啊,我们这里刚接了一个紧急订单,一时间物流方面没调序好,弄得有点儿乱。”
瓦希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扫了一眼空地上五六台大型平板货车上固定的那些套着帆布的机体分段,指着其中的一个问:“这是什么机型?”
“哦,也不是啥稀罕货,就是空军的苏—30MKK,他们有些故障闹不明白,就送我们这里处理一下!”顾景友说的就跟邻家的木头凳子坏了送他捶两下那么简单,可听到瓦希德耳朵里却跟炸雷一样,直接惊的汗毛倒竖!
第1185章 腾飞集团在这方面还算勉强能做
不止是瓦希德,随其一同过来的苏哈托同样是面露不可思议的之色,直接脱口就问:“你们已经具备了苏—30MKK的独立的大修和维护能力了?这……这……这怎么可能?”
是呀,这怎么可能,苏—30MKK战斗机的确是存在的,可问题是关键是这个型号在俄国这个原产地都是个刚刚出现的全新型号,世界上有购买意向的国家是不少,不过连俄国这个原产地都还没完全定型,你们中国有这款战机就已经很令人吃惊了,又怎么可能会具备独立的大修和维护能力?
以至于苏哈托有一种荒谬感油然而生,要么是顾景友吹牛皮吹大发了;要么是自己穿越到数年后,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有种极不真实的感觉。
瓦希德在震惊之余,同样跟苏哈托一样生出一种荒诞的不真实感,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比自己的这个副手还要更加强烈。
原因很简单,苏—30这个型号瓦希德太熟悉了,因为印尼1997年与俄国签订的先进航空作战平台采购备忘录,就是他代表印尼与俄国的苏霍伊航空生产联合体签的。
预计在1999年年底,俄国的苏霍伊航空生产联合体将向印尼提供6架苏—30MK。
而苏—30MK与苏—30MKK大致的性能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苏—30MKK是一款中国特供版,上面按照中国空军的习惯和作战环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而苏—30MK则是大众货,没有特制这一说。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苏—30MKK是自己设计装修的个性小豪宅的话,那么苏—30MK便是开发商批量生产的精装房。
除了内部的风格不一样外,本质上没啥太大不同。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因素在于,无论是苏—30MKK还是苏—30MK,都是从1995年年末启动,1996年正式公布并首飞,1999年交付批量生产型,而如今才是1998年的8月份,中国是怎么得到的苏—30MKK?
批量型连苏霍伊这个厂家都还没生产,腾飞集团又如何具备它的大修能力?
面对瓦希德和苏哈托充满疑惑的质询目光,顾景友却是半点儿被人看穿老底子的意识都没有,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的笑容,脸不红心不跳的解释道:“不过是两架放在我们国内测试的预生产型,可能是跟量产型的成熟度还有些距离,这两架苏—30MKK的预生产型还有不少的缺陷,往俄国原厂家送吧,路途远不说,那边解决问题的效率实在是……所以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空军干脆就把这事儿交给我们了。”
一听是预生产型,瓦希德和苏哈托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就说嘛,连俄国这样的原产地还没有量产型,中国这个买家怎么会有?
可要是预生产型就解释的通了,买个汽车还得试驾一下,感受基本的性能;娶个老婆,婚前还得住一段时间,磨合下相处的状态,作战飞机这样的东西当然也要在批量装备之前好好测试测试,看看那方面不合适好让厂家多改改。
其实不止是中国空军正在测试苏—30MKK的预生产型,印尼空军同样也在本国正在测试他们准备的购买的苏—30MK型战斗机。
但下一刻,松了口气的瓦希德和苏哈托却又是齐齐的心下骇然,因为顾景友的话里透露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那便是他们腾飞集团面对苏—30MKK预生产型的缺陷上,已经不需要俄国原厂家介入,自己就能完全解决。
要知道苏—30MKK可是苏式系列作战飞机当中最新的一个型号,表面看着跟苏—27大同小异,可实际上内部迥然不同。
不说其他的,苏—27使用了9%的钢材,苏—30MKK则将钢材全部取消,换成了强度不亚于钢材,但重量更轻的铝锂合金,使得铝锂合金的占比从苏—27的5%,提升到现如今的22%。
与此同时大幅压缩了普通铝合金的占比,加大钛合金、铝锂合金以及部分复合材料的使用量。
而材料的变化在根本上改变了苏—30MKK生产、制造以及工艺上的所有既定模式,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航空评论界会对苏—30MKK给予完美侧卫,或者超级侧卫的评价。
因为苏—30MKK从根本上改变了苏—27身上结构疲劳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顽疾。
可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苏—30系列作战飞机的工艺十分先进,制造技术相当高超,并不是具备苏—27组装能力的厂家就能够具备苏—30的工艺技术的,因为两者除了肉体相似外,灵魂早已是两种不同的飞机。
正因为如此,想用苏—27的经验去套苏—30根本不可能。
不说别的,印尼就想在他们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来处理他们负责测试的苏—30MK的预生产型,没办法,中国嫌去俄国原厂家远,印尼就跟嫌远了。
这还不算,每一次俄国的苏霍伊航空联合体给的改进和维护的报价都贵的惊人,哪怕合同上写着预生产型是免费保修,但苏霍伊航空联合体该怎么要钱就怎么要钱。
就如同汽车4S店一样,免费保修只存在理论,负责维修的师傅总能找到超出维修范畴的利润增长点。
所以印尼干脆就像撇开苏霍伊,把一些小问题放在本土处理。
反正装备苏式系列作战飞机的国家有很多,乌克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苏联时代在乌克兰建了两座飞机修理厂,不但能够大修和维护苏式系列作战飞机,就连图—160这样的大家伙都不在话下。
因此印尼很快就跟乌克兰勾搭上了,并很快引进了一批设备和专家,结果万事都俱备了,东风却一丝儿都没来,原因很简单,苏—30跟苏—27内部情况完全不同,乌克兰的专家一个个被搞得是稀里糊涂,印尼最后只能是认栽,继续把预生产型的苏—30送到俄国处理了事。
自己有前车之鉴,自然是明白这里面的问道,所以当听顾景友轻松写意的说出苏—30MKK上的一些小毛病他们能够解决时,无论是瓦希德还是苏哈托是真的惊了,以至于愣了半天,瓦希德这才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顾景友:“顾先生,你是说,你们已经能够解决苏—30MKK身上大部分问题?”
顾景友点点头,谦虚的说道:“还行吧,反正苏—30MKK机体内部用的也不是太尖端的东西,腾飞集团在这方面还算勉强能。”
第1186章 使用寿命翻倍
顾景友态度是很谦虚,但说出的话却半点儿谦虚的意思都没有,什么叫“苏—30MKK机体内部用的也不是太尖端的东西”?
还不尖端?不尖端你们中国能做得出来嘛?还不得巴巴的跑到俄国去买人现成的!
所以瓦希德和苏哈托基本上把顾景友刚才的话当放屁了,就如同他们跟俄国签订苏—30MK战斗机采购备忘录前,去新德里实地考察时一样。
那里的人几乎把新德里的组装生产苏—30MKI的能力夸张到天上去了,若不是真的有很多关键零部件无法生产,只能依靠俄国提供的话,陪同他们的新德里专家恨不得能说他们的技术水平比原产地俄国还要强上百倍。
可饶是如此,新德里的专家依旧大言不惭的希望印尼购买的苏—30MK战斗机,在日后的服役期间能够交给他们新德里进行大修和翻新,并言之凿凿的让瓦希德等人相信他们新德里的技术。
对此,瓦希德他们更相信新德里倒买倒卖的坑货水平,所以临离开新德里前,瓦希德背地里与新德里斯坦航空公司的贸易代表签订了一个秘密交易协议。
即新德里斯坦航空公司将12000个俄国原厂出产的苏—30核心备用零部件,以低于市场30%的价格转让给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总价值6亿美元。
通过这次交易,可以为印尼即将到货的6架苏—30MK战斗机提供超过5年的零备件供应,从而为印尼节省超过15亿美元的维护成本。
至于新德里自己的苏—30MKI战斗机怎么办,瓦希德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隐约听说新德里斯坦航空公司利用政府资金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哪里采购了一大批淘汰的苏—27老部件儿,给自家的苏—30MKI战斗机,以至于导致新德里刚装备不就的苏—30MKI战斗机跟雨点儿似的,飞上去没多久就哗哗的往下掉。
对此,瓦希德自然是当做一个笑话看,反正又不是自己国家掉飞机,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有了新德里的经历,在听着顾景友那种比新德里斯坦航空公司同行还要不着边际的话,瓦希德心里忽然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能不能按照在新德里的套路,也在腾飞集团弄一把。
毕竟新德里跟中国基本情况都差不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又极度好面子,关键是上上下下又特别缺钱,要是能操作一番的话,那印尼购买的苏—30MK战斗机未来十年的零备件不就解决了?
瓦希德那是什么人?
绝对是见到机会跟一条疯狗一样,死咬不放的猛人,见到如此好的机会当然就要扑上去啃两口了,于是乎在一时的错愕之后,便附和着笑道:“哈哈~~顾先生真是谦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