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号工程预生产型试飞时发动机忽然停车,好在试飞员处置得当,滑翔降落,但还是把十号工程团队吓出一身冷汗,所以十号总师问您,咱们的后备计划到底能不能顶上去?”


第1195章 大功率军用发动机
  听了这话,庄建业不由得舒开了眉头,一颗心总算是略微放下。
  实际上这一次从琼州凤凰机场急匆匆赶回来,庄建业还真不是为瓦希德和苏哈托这两位印尼客人,即便是有意兼并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庄建业也用不着亲自上阵。
  而是因为十号工程预生产型试飞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空情事故,作为重要配套生产厂的负责人,庄建业接到这个消息,哪怕天上下刀子也得赶回来。
  因为谁也不清楚这次空情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若是出在配套这一边,腾飞集团是要负相当大责任的,除了他这个当家人能扛得住,腾飞集团有一个算一个还真就接不下来。
  没办法,实在是十号工程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跟引进的苏—27不相上下,身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超过一线。
  尤其是在大事件后,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形势陡然上升的大背景下,一款完全国产的中型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总部希望能够在五年内将首批十号工程量产型正式装备部队,并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内形成完整的作战能力。
  基于这个时间表,总部要求个参与厂家要严格质量,责任到人,谁出了问题就要问责谁,哪怕是天王老子也绝不姑息。
  总部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接到十号工程预生产型试飞出了问题的庄建业哪里敢怠慢,直接包了一架琼州航空的A310客机飞回来。
  当然,跟瓦希德他们自然不能实话实说,所以庄建业嘴巴一张,就把A310说成是TNB—18F,反正对方也不能跑到机场去调查,庄建业也就毫无顾忌的胡诌,不管怎么样先把印尼人弄迷糊了再说。
  攘内必先安外嘛,庄建业还是拎得清的。
  如今问题原因找到了,依旧是俄制的AL—31FN大功率涡扇发动机,并非十号工程本身,庄建业在松了口气的同时,舒展的眉头又不禁慢慢拧紧。
  是的,依旧是AL—31FN,而非居然是,换句话说十号工程预生产型类似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自打十号工程首飞成功后,便进入紧张的试飞阶段,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型号的成熟度并不高,正因为如此试飞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不过问题都不大,很快都被解决。
  然而有一项核心问题,令十号工程项目组上上下下是操碎了心,那便是配套的大功率涡扇发动机。
  国产的涡扇6太过拉胯,光设计指标就变更过五次,反反复复上马三次,导致整个项目最后变得不伦不类,不得不彻底下马。
  没有了涡扇6,十号工程只能被迫选择俄制的AL—31F大功率军用涡扇发动机,而作为苏—27系列的主要动力,AL—31F的性能是毋庸置疑的,算得上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功率军用发动机,满足十号工程应该不在话下。
  俄国人当时把胸脯拍得是咚咚响,甚至说出美国能用F—110撑起F—15和F—16,他们俄国的AL—31F自然也能撑起苏—27和十号工程;不然怎么对得起前苏联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这话听起来很提气,也十分有道理,但谁见过前苏联俄国采用AL—31F发动机的单发作战飞机吗?
  没有!
  于是AL—31F的改型AL—31FN的确是把十号工程给撑起来了,但天生双发体制的AL—31F在单发飞机上的可靠程度低,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也很快便暴露出来。
  为此十号工程团队要求俄方厂家根据中方的实际需求对AL—31FN做进一步的改进,俄方厂商答应的很痛快,也表现的非常积极,然后便很不客气的伸出毛茸茸的大巴掌,张口就要6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令AL—31F的可靠性增加,从而如美国通用的F—110航空发动机一样,能够在单发和双发机型上都能用同样是俄国人梦寐以求的奢望,奈何如今俄国人手里没钱,便把盯上了中国,既然你们的十号工程是单发战机,且国内缺乏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你们中国人出钱,我们俄国人出力,弄一款符合单发战斗机要求的AL—31FN的深度改进版不就行了?
  如此简单快速,又富有成效的双赢举动,俄国人相信十号工程项目组不会拒绝,也没法拒绝。
  十号工程项目组的确是没法拒绝,毕竟国内在大功率航空发动机这块根本就是空白,而西方有在这一块对国内实施严格的封锁和技术禁运,除了俄国十号工程项目真的别无选择。
  所以6亿美元就6亿美元,十号工程项目组咬咬牙认了,不过拿钱归拿钱,十号工程项目组却向俄国厂商提出分享AL—31FN深度改进型的全套技术的要求。
  结果俄国厂商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立马就不干了。
  用中国的钱来反哺俄国的发动技术突破没毛病;俄国人辛辛苦苦弄出来技术凭什么要跟你们中国分享?
  反正中国要的是产品,卖给你就行了,技术却不行,无论如何也不行,万一你们中国学会了,俄国厂商以后还赚谁的钱去?
  这个时候十号工程项目组方才发现,俄国厂商虽然活儿糙了点儿,可心里的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
  可问题是十号工程项目组花了那么多钱,要是弄不到技术,那不等于是打水漂了吗?
  于是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是你来我往,争执不下,分歧很大。
  直到这次十号工程预生产型出现发动机空中停车特大空情,俄国厂商非但没有就此积极找寻原因,反而将其作为筹码,向十号工程项目组施加压力,以此迫使十号工程项目组接受他们的条件。
  结果彻底把十号工程总师给惹怒了,当着俄国厂商代表的面爆了两句粗口便摔门而去,旋即跟身边的工作人员气恼的说:“这窝囊气我是忍不了了,给上级起草报告,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大功率军用涡扇发动机,必须要有!”
  ……
  听着小陆从其他地方汇总过来有关这次十号工程预生产型空情情况的介绍,庄建业有些嘬牙花子,刚准备交代两句,然后继续起程赶往锦官城飞机研究所去见十号工程总师,可还没等开口,庄建业的手机忽然响了,接起来没等说话,里面便传来十号工程总师不容置疑的话音:“我这边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既然如此,我这就带着国内几个航发厂的领导和该领域的资深专家去你那儿,咱们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大功率军用发动机该怎么做,最好这几天就拿出个章程!”


第1196章 WD—72SUV大功率军用发动机
  “老总师,要不您再好好考虑考虑……毕竟……”听了十号工程总师的话,庄建业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将手机换了个手,耐心的劝了起来。
  到不是庄建业畏惧什么,而是觉得如今这个时候再由老总师担这么大的责任实在是有些不值。
  没办法,庄建业实在是太了解老总师的想法了。
  那就是要为下一代国产大功率发动机铺一条路出来,就算铺不出一条路,那也要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是的,老总师的眼界可不仅仅局限在十号工程上,而已放在已经开始预研的二十号工程,甚至更后面的三十号工程上。
  毕竟十号工程再不济还有俄国货撑着,即便没有俄国货,也可以在腾飞集团为FBC—1A战斗轰炸机量身打造的WD—62SUV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款推重比为8,加力推力达到12吨的大功率涡扇发动机,理论上并不存在技术困难。
  毕竟WD—62SUV涡扇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已经达到了1600摄氏度以上,远高于俄制AL—31的1390摄氏度,只要合理的规划压气机结构和适配的口径和材料,一款不亚于俄制AL—31系列的国产大推力军用发动机并不难获得。
  只不过人家俄制产品早在冷战时期就已经投产,能拿到现货;腾飞集团的还在研制,需要再等上两、三年的光景罢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十号工程在进入到型号试制阶段时,涡扇—6彻底下马,当时的老总师便全国各地的航发厂跑,想要找一个能承接十号工程配套动力的生产厂。
  可惜当时各航发厂对此兴趣都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与涡扇—6给当时的航发工业界的打击太大,谁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万一走错了路,被上级责难怎么办?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切等着上级明确了态度再说。
  可问题是上级又不是一线员工,他们的决策总是有明显的滞后性的,而十号工程已经到了研制的关键,哪里能等得了,于是老总师没办法,只能找到当时仅能生产小推力涡喷动力的腾飞集团,希望腾飞集团的航发部门能够沿着涡扇—6这样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路子在摸索一阵,最起码别把这条路彻底断喽,毕竟航发这东西跟别的行当不一样,一旦断掉想在捡起来可谓难上加难。
  至于老总师给予腾飞集团什么厚望,慧眼识才,笃定成功那都是无稽之谈,以当时的情况看,老总师手上的东西那就是烫手的山芋,技术难度大不说,经费还不足,更关键的是还很难出成绩。
  这对那些把政绩看得比天大的航发厂领导们来说简直要了亲命了,自然是不接手,不然的话早就被这些航发厂给疯抢了,哪能轮得到当时只能做无人机,并不受人待见的腾飞集团。
  可当时的庄建业不但接了老总师这个烫手的山芋,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最终在WD—62SUV涡扇发动机上获得了回报,实现开花儿;但当庄建业准备带领腾飞集团用更大推力的WD—72SUV大功率军用发动机,实现第二阶段航发领域的结果时,一个无形的紧箍咒忽然就照在了腾飞集团的头上。
  刚开始是航空部门提出,希望国内的航发厂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攻关WD—72SUV大功率军用发动机项目,并承诺为此投资120亿人民币。
  腾飞集团当时没有拒绝,既然有人分摊经费当时好的,可是坐下一谈,味道就不对了,那些个航发厂哪里是把WD—72SUV大功率军用发动机当成项目了,分明是看成肥肉,都想过来咬一口,分好处。
  今天东南航发厂要求腾飞集团援助一批设备;明天西南航发厂希望腾飞集团发扬风格帮他们解决生产线老化问题;后天东北航发厂恳请腾飞集团调拨一批外汇,因为他们看上一批德国的多轴机床……
  如此明目张胆的把腾飞集团当大户吃,庄建业哪里肯干,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
  结果这些航发厂非但没有收敛,反倒是跑到上级部门告状,说什么腾飞集团破坏团结,想吃独食儿。
  这也就罢了,业内更是传出,腾飞集团在航发上都已经赚了那么多,就应该拿出来接济下兄弟单位,一个大家庭里那个发达了还知道帮帮穷亲戚,都是一个系统里的兄弟厂,以后国内军用发动机都快被你腾飞集团垄断了,难道不应该帮帮其他厂嘛?
  类似的言论可谓是甚嚣尘上,如果是以往,庄建业早就不惯着了,舆论这东西他比谁都会玩儿,然而这次,庄建业却没有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航空主管部门的态度实在是有些暧昧。
  虽然没有明确支持其他航发厂的意见,但也没有明确反对,这倒也罢了,关键是私下找到庄建业,希望他能够用理解下其他航发厂的困难,能帮一把是一把。
  这个时候腾飞集团底蕴不足的后娘养的属性就暴露出来了,其他航发厂再不济也是航空主管部门的亲儿子;腾飞集团再能干,也是不知道哪个河沟里抱来的,既然如此,作为一家之主的航空管理部门自然要偏心些,你腾飞集团不做这个扶弟魔,谁来做?
  这要是其他单位负责人,面对顶头部门的明示、暗示早就扛不住了妥协了;可庄建业却愣是半步不退,用庄建业自己的话来说:“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给他们?眼红?眼红自己涨点儿志气自己赚去!你们要是觉得我庄建业不行,就把我拿下去,反正我也干烦了,回家吃老婆软饭不比天天跟你扯谈舒坦?”
  这要是其他企业负责人敢跟上级部门这么叫板,早就下课了。
  实际上上级部门也想让庄建业挪挪窝,换个听话的上来,可惜总部那边不同意,毕竟腾飞集团也只有庄建业能够玩得转,换了其他人保准乱套,到时候总部那么多项目怎么办?
  再者说,就算没有总部因素,主管部门内部其实也不想换庄建业,每年那么多利润和外汇,可不是谁都能弄得到的,真要换了,做出业绩影响的可是所有人的政绩。
  基于以上种种,庄建业回家吃老婆软饭的梦想终究是没有实现,继续做着腾飞集团当家人的职位,劳心劳力。
  不过位置不动不等于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手段锁住庄建业,就比如说职务平级,按照庄建业的咖位早该再进一步了,可主管部门拿着计生原则硬是给卡主了。
  还有腾飞集团各类项目总是受到一层无形的天花板压制,使得无法再进一步。
  再有就是主管部门动不动就传出组建综合航空集团或综合航发集团的风声,暗示要将腾飞集团拆分……
  总而言之是搞得人心惶惶,免不了要影响项目的进展,其中最大的便是WD—72SUV大功率军用发动机。
  而这也是为什么老总师在这次空情后会发这么大火的根本原因,于是还不等庄建业把话说完,老总师便斩钉截铁的说:“这事儿你用不管了,得罪人的事儿我来,他们要是有能耐就把我一起拿下去!”


第1197章 全听老总师的
  “可是……”庄建业还想再劝一劝,可这话还没出口就被老总师直接打断:“没什么可是的,就这定了!”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见状,庄建业也只能摇头苦笑,随机转过身吩咐小陆赶紧准备,没办法,这次以老总师真真是来者不善。
  ……
  庄建业预料的没错,老总师的确是来者不善,国内几个航发厂没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