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6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销售策略也很优惠,第一年中国腾飞在轨的通信卫星频道免费向使用方开放,第二年半价,从第三年开始收取每小时30美元的通信维护费。
  这个价格看着不算多,架不住中国腾飞的无人机航时长,基数大。
  所谓的器大、耐久、活好也不过如此了,所以叠加起来的费用还是很客观的。
  就拿巴基斯坦空军采购的TY—2ProMAX-Plus长航时无人机来说吧,一次对克什米尔地区的高原巡航少说也要18个小时,这就是540美元,连续一个月就是16200美元。
  这还是一般的情况下,若是遇到新德里作妖,边境紧张的时候,巴基斯坦空军便会将8架TY—2ProMAX-Plus长航时无人机分成两组,进行24小时不间断侦察巡航,遇到带宽不够,增加数据传输还要额外增加70美元的带宽使用费,若是拓展卫星数量则格外支付10万美元的基础使用费。
  今年上半年,巴基斯坦与新德里爆发新的边境冲突,六个月的时间里,光定格的卫星使用费用,巴基斯坦就向中国腾飞支付了50万美元。
  问题是巴基斯坦的无人机不止在克什米尔,东部的沙漠地带,与阿富汗接壤的山地都有部署,再加上一部分的海上巡逻无人机,所以过去一年光巴基斯坦向中国腾飞支付的各类航天服务费用就高达450万美元。
  若是加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等国的费用,光航天服务这一块,中国腾飞的营收就超过了1。8亿美元,妥妥的暴利!


第1338章 中国腾飞的体系
  而这还是中国腾飞航天通信服务一项的收入,另一个航天数据服务还没算呢。
  要知道除了三颗通信卫星,中国腾飞还运营两颗资源勘探卫星,用于国土测量,能源勘探,以及其他数据遥感测量。
  由于卫星上携带有小型变轨发动机,可以随时更改轨道和位置,因此这两颗卫星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再加上高灵敏光学镜头,令这两颗卫星的任务弹性极强。
  正因为如此,不少国家的能源勘探,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矿产开发,环境评估等前期的数据分析和整理工作都交给了中国腾飞来处理。
  只不过不少国家更关心邻国的情况或本国周边的情况,自己国家却很少涉猎。
  就比如巴基斯坦的总参谋部,每年都会要求中国腾飞为他们提供新德里西北部地区的城市建设情况,道路增加情况,环境变化情况甚至是人员聚集情况等一系列复杂而多样的数据分析报告。
  给出的理由是巴基斯坦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报告能够更好的评估新德里西北部地区的投资价值。
  还有泰国皇家枢密院,同样对缅甸和越南的道路、交通枢纽、港口建设、矿产开发特别上心,几乎每隔半月就要求中国腾飞向他们提供更新后的数据分析报告。
  理由是确保泰国在这两国的投资安全。
  类似的理由同样出现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貌似除了国内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地质勘探部门外,就没有对本国土地上的花花草草感兴趣的。
  对此,秉承着太空资源和平利用,绝不从事太空军事化的中国腾飞与各个国家和组织签订一系列和平利用外太空资源的附加协议后,便对这些国家和组织要求的目的地数据分析放开。
  毕竟人家也是为了投资嘛,妥妥的民用行为,中国腾飞有什么好置喙的?至于未来这些投资砸下去的金钱还是导弹,那就看这些国家和组织的良心了,还是那句话中国腾飞又不是这些国家的爹妈,哪能管那么多。
  既然这些国家和组织所谓的“投资”利益巨大,那中国腾飞的数据分析报告的价格同样不菲。
  一般按照精度10米,5米,2米分为三个档次。
  精度10米的重点区域月数据报告每份50万美元;精度5米的重点区域月数据报告每份100万美元;精度2米的重点区域月数据报告每份200万美元。
  精度2米以下的数据分析自然是有,但价格要翻倍。
  至于精度1米以下的,不好意思,以目前中国腾飞在轨的两颗卫星还做不到这么高的精度,想要可以找美国佬要。
  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投资为目的的数据分析报告,精度5米的就足够了。
  若是想做点儿断线操作,可以提升到精度2米。
  就比如上半年的巴基斯坦,因为与新德里的边境冲突就直接提升到了精度两米,且要求每24小时更新一份数据分析报告。
  为此中国腾飞启动一颗资源勘探卫星上的小型火箭发动机,实施了机动变轨技术,停留在南亚地区上空足有一个半月,配合着正常运行的另一颗资源勘探卫星形成了一个24小时侦察网。
  为此,巴基斯坦方面向中国腾飞支付了1。5亿美元的数据分析费和变轨耗材费。
  算上印度尼西亚因为东帝汶跟澳洲的龃龉要求的紧急数据分析;泰国方面针对越南一系列举动要求的加快数据更新频率;阿联酋因为伊朗新港口建设要求的实时分析数据,一整年下来,中国在航天数据分析服务方面获得4。62亿美元的营收。
  从而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便是在整年国际航天发射业务、火箭和卫星研发制造业务巨亏600万美元的情况下,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总收入超过6亿美元,利润更是高达4。5亿美元,利润率高达75%。
  看着高到离谱的利润率,中国腾飞上下算是知道为什么发达国家削尖了脑袋往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里钻,真的是不流汗,不吃苦,就那么舒舒服服的就能大把的赚钱。
  与之相比,苦哈哈的造衬衫,组装元器件,一天天累个半死也赚不上几个钱,反而还拉低生活质量,自然是没人愿意要。
  问题是,想要进入高端服务业,就必须拥有高端制造业,想要拥有高端制造业就必须从低到高一点点的发展起来。
  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能在被整体纳入域外某大国XXX法案后依旧能够通过航天服务业务实现营收上的突破和逆袭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也是从航空模型开始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当然灵活的经营理念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不然怎么其他航天生产单位亏得哀鸿遍野,怎么就中国腾飞这边风景一片独好?
  是中国腾飞的技术先进?
  说实话无论是通信卫星还是资源勘探卫星,中国腾飞用的都是国内航天界耳熟能详的成熟技术,别说中国腾飞这个新秀了,就是任何一家有资质的航天企业或单位都能造。
  至于发射,中国腾飞由于自家的火箭还未完成研发,只能自掏腰包委托其他航天单位和发射场发射。
  费用半点儿优惠都没有,都是按照国际市场价支付。
  在轨的测控和遥测到是中国腾飞自己,问题是这套设备也是国内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和产品,也不是中国腾飞独创。
  唯一不同的是,中国腾飞申请了国内第一张商业卫星独立运营牌照,并将自己运营的卫星与自家生产的无人飞行器和有人飞行器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航天、航空完美的产品闭环,实现完美的良性发展生态。
  换句话说,单独盯着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如何如何赚钱那眼界就太窄了,实际上中国腾飞的玩儿法跟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虐伊拉克的玩儿法是一样的,根本不是兵器的单对单的1V1,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与支离破碎的个体集合的碰撞。
  中国腾飞因为早年间的航空业务为基础,配合航天业务同样形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体系,如此一来,中国腾飞就跟现如今的微软加戴尔一样,既能在终端上赚一份儿钱,日后还能在系统维护、数据升级、业务管理等服务方面时时刻刻的赚客户的钱。


第1339章 为了人类和平
  这种打破产业甚至是行业的界限,实现生态闭环的模式别说是在国内了,就是在如今全球商业领域都是不多见的。
  也因此中国腾飞的这套商业模式被不少商界人士所推崇,特别是在新型的互联网领域,那些还在为一家网站,一个论坛苦苦支撑的互联网创业人几乎将中国腾飞以及掌门人庄建业当做神一样崇拜。
  特别是国内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几乎将星洲当做圣地,乌央乌央的过来,就想着跟庄建业这位具备超前眼光,并敢于打破行业壁垒的商业大佬见见面,聆听些许只言片语,以便指导自己今后的创业之路。
  其中一位来自古都临安的瘦弱年轻人最为执着,虽然颜值上让人一言难尽,但口才和韧劲儿却让人无话可说。
  一般人来几次,见不到庄建业也就打道回府了,毕竟庄建业又不是闲人,每天一堆的事儿放在哪儿,哪有功夫给人灌鸡汤。
  可这位来自临安的英语老师却不一样,见不到就钉死在星洲,每天跟上班一样来到中国腾飞总部大楼,不让进就跟保安搭讪,跟保安混熟了,就攀上了保安主管,之后又跟接待处聊得很投契,如此一来二去竟然就这么认识了中国腾飞总部三分之一的中层干部。
  这样的人,庄建业想不知道都难,于是便抽空见了一面,这位来自临安的英语老师当然很兴奋,热情洋溢的给庄建业介绍了他那家刚刚创办不久的小网站,庄建业也很直接,直接甩出去500万,作为风险投资就砸了过去。
  十多年之后,中国互联网江湖上便流传着这么个传说,当年临安英语老师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从大佬庄建业哪里拿来了500万的风险投资。
  故事中临安英语老师的勇气与才干;大佬庄建业的沉稳与魄力都被描绘的活灵活现,成为许多年轻人夜深人静时必灌的毒鸡汤。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位来自特区的程序员,通过种种关系在一个酒会上见到了庄建业,谈到他的即时聊天软件,准备作价200万卖给中国腾飞,庄建业更干脆,让腾飞投资砸了一千万入股,然后勉励那位来自特区的程序员好好干下去。
  来自特区的程序员感动坏了,当场痛哭流涕不说,回去后便想着把公司名改了,本来也想叫腾飞什么,不过庄建业没同意,但那位来自特区的程序员觉得不涨点儿腾飞的字眼儿就表达不出他的感激之情,庄建业无奈,最后同意把“腾”这个字借给对方,于是多年后叱咤中国互联网江湖的腾X就此诞生。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并且仅限于刚刚起步的互联网领域,而在世纪之交互联网的影响力并不大,传统行业的统治力依旧强悍,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腾飞的商业模式在这一领域,特别是在欧美传统行业里并不被人看好。
  在他们看来,中国腾飞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规则破坏者,一个对规则缺乏敬畏的企业必然不会长久,于是不少欧美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腾飞不过是因为被纳入XXX法案后被逼无奈下的权宜之策,虽然在营收上的数据非常亮眼,却终究无法获得稳定的畅销收益,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XXX法案对中国腾飞的制约性和有效性。
  所以欧美业界非但没有担心,反而继续维持原有政策,同时在即将重启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加入一条航空方面的条款,那便是中国腾飞取消FCNB—2000大型客机的发展计划。
  作为代价,欧美将目前手上42%的民航机型的代工交给中国境内的航空企业。
  对此,庄建业不置可否,FCNB—2000大型客机在如今的中国腾飞的发展规划中早就不是重点,TRJ—900支线干线客机才是真正的王牌。
  所以FCNB—2000大型客机取不取消对中国腾飞的影响都不大,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借着助这个无关紧要的筹码在欧美哪里多拿些好处才是FCNB—2000大型客机项目最大的价值。
  更何况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腾飞的重点还是要放在航天这个产业链薄弱的地方,毕竟生态闭环的利益真是太大了,庄建业想不上头都不行。
  所以借助反导反卫星系统的研制,升级升级中国腾飞的地面测控站简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运行的五颗卫星怎么飞,飞到那儿自己心里要是没谱怎么给别人提供服务?更何况五颗卫星中还有两颗具有变轨功能,就更不能让测控站的技术水平太差了。
  问题是测控站能监测自己的卫星,同样也能看到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卫星,这就让中国腾飞为难了,记录这些卫星的飞行轨迹、轨道参数和变轨动态着实有些麻烦;可要是不记录,哪一天某个卫星失控了,把自己卫星给撞了可怎么办?
  毕竟现在太空垃圾那么多,这要是有个损伤,中国腾飞几百万美元的卫星找谁说理去?
  于是,本着维护自家卫星安全,同时也为了人类的外层空间的环境,中国腾飞拿出了当年世界和平,人类发展的大爱精神,忍着劳累,吃着辛苦,勉强跟踪者天上运行的各类航天器。
  至于发现某些国外特殊用途卫星过顶什么的,完全都是意外,毕竟中国腾飞的初衷是好的,再加上类似TY—22无人机这类涉及到商业机密的东西实在不方便被外界知晓,免得友商山寨和忧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中国腾飞只能勉为其难规避一二。
  总之,中国腾飞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人类更好的利用外层空间,为了世界能够征服星辰大海……NM……实在是编不下去了!
  将中国腾飞为什么会准备的把握卫星过顶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的庄建业,最后说得自己都快被自己恶心到了。
  却听得包括军内大领导在内一众人是哭笑不得,见过不要脸的,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什么都是为了人类和平,那你还搞隐身无人机干嘛?
  面对某个心直口快的领导半开玩笑的问题,庄建业却义正辞严的回答道:“当然是作为我们航天方面的补充,无论是中继通信还是资源勘探,最大飞行高度达到18000米的TY—22都是目前人造卫星的有益补充!”


第1340章 杀敌于万里之外
  庄建业这话,在场的部队首长和领导也就是听一个乐儿,哪怕庄建业把自己包装的太人畜无害,TY—22那无法辩驳的隐身气动设计,机腹下那个足够装填两具1000公斤重磅炸弹的内部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