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随着奥斯曼西南部某武装组织的视频可谓是享誉全球,以至于不少武装组织都想有样学样,搞上一批以便具备与奥斯曼西南部某武装组织一样,叫板正规军的实力。
正因为如此,不到从2月份开始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出货量持续飙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销售超过1000架,以至于奥莱塔亚公司位于中国浣城的代工厂,工人们三班倒、连轴转都供不上火爆的出货速度。
无奈之下只能在星洲又新建了一座无人机组装代工厂。
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星洲代工厂尽管尽可能缩短工期,但想要投入运转尚需要3个月的时间,而这3个月就只能靠着浣城一家代工厂支撑,而国外的需求又如此旺盛,这就导致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价格一路飙涨。
从1999年12月的9998美元一架,一路涨到3月中的4。5万美元一架。
可既便如此,大量订单依旧压的浣城代工厂喘不过气,以至于业内人士不得不反复强调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的价格将会进一步提升,甚至有相关人士预测,到了年底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到8万美元。
这个价格足够买一架性能相当不错的小型双座螺旋桨飞机了。
最起码从驾驶感受到续航时间,都要比展开后不过21英寸屏幕大小,续航时间不过30分钟的四旋翼无人机要强。
问题是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依旧架不住人们对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趋之若鹜,以至于同等价位下,人们更希望入手一架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而不去尝试所谓的有人驾驶飞机。
原因很简单,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门槛足够低的同时,隐蔽性也足够好,一般的航空摄影爱好者拿着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直接就可以进行拍摄,无需考证和报备,更不需要机场和维护。
你用个有人驾驶飞机试试?
没有飞机驾驶证,没有航公管理部门的许可,你能上天?美的上天吧!
那有人问了,既然奥莱塔亚四旋翼小型无人机这么火爆,作为其研制开发的实体,位于匈牙利的奥莱塔亚公司为什么不寻求更多的代工厂进行生产呢?
要知道在世界上具备生产这类四旋翼无人机的厂家并不少,美国、欧洲甚至日本和韩国都是随便找,怎么偏偏非要靠着中国浣城那家代工厂生产?
对此奥莱塔亚公司专门发布了一个声明做出了解释,大意是截止目前为止,他们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同浣城无人机代工厂一样的同时拥有全产业链和高素质产业工人的代工厂。
而作为一架主打性价比的民用无人机研发实体,奥莱塔亚公司对成本极为敏感,而中国腾飞位于浣城的无人机生产厂却在产业链和工人队伍方面满足奥莱塔亚公司大幅压缩成本的需求,正因为如此,奥莱塔亚将中国腾飞浣城无人机生产厂纳入了自己的产业供应链。
当然,奥莱塔亚公司的声明中除了阐述浣城厂的重要性外,奥莱塔亚公司还介绍了整个无人机产业链的情况,比如说德国蔡司的镜头、美国德州仪器的控制模组、韩国三星的芯片代工、日本佳能的感光芯片以及美国朗讯的信息处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奥莱塔亚公司几乎不参与任何产品甚至部件儿的生产,只靠着全球成熟而又高效的产业分工,就把一款优秀的四旋翼无人机给整合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奥莱塔亚公司将这种为人机的定价第一次降到了一万美元以下的原因,要知道以往这类无人机那都是很高端的存在,最起码也要1。5万美元以上才能入手,奥莱塔亚公司却以9998美元直接颠覆传统,这对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然是这种四旋翼无人机必然大爆。
既然大爆,有关限制与克制产品必然一样需求旺盛,于是这些欧美军火商一早就看中这块市场,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票,结果奥斯曼寻过一遍价格和周期,就再没下文,等在有消息时,奥斯曼已经在装甲车上撞上了克制装置,你说这些欧美军火商哭不哭吧……
第1376章 中国腾飞不会干没品的事儿
之所以奥斯曼找了一圈儿后,没有选择他们一直信赖的欧美军火制造商来开发针对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的克制办法,原因很很简单,那就是这些自诩为拥有先进技术手段的欧美军火制造商们要价实在太高。
普遍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报价都在12亿美元以上。
奥斯曼是地区性却强国不错,可问题是经济水平一直不上不下,再加上世纪之交被国际做空机构借机狠整了一把,真真是地主家都没余粮了,别说12亿美元,就是2亿美元奥斯曼都觉得肉疼。
然而这还不是关键的,如果花些钱能快速解决奥斯曼西南部某武装组织,多花些钱奥斯曼心一横,牙一咬估计也能认了。
毕竟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才是问题的核心,相较于全年的GDP和财政收入,12亿美元还真就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那些个欧美军火制造商们给出的研发周期最短的也需要18个月,最长的需要36个月。
对此这些欧美军火制造商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别看只是一款专注于摄影和专业图像传输的民用无人机,但内部的软件算法极其复杂。
即便所使用的通信模组来自于美国的朗讯通信公司,并且这些军火制造商通过多年的合作关系能够从朗讯那里拿到这种通信模组的源代码,但依然无法干扰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的数据传输。
因为奥莱塔亚公司在系统整合时,将朗讯通信模组的源代码中几个底层架构做了稍许优化,使得整个通讯模组能够更好的融入整个飞控系统之中,令操控更加顺滑,图像传输也跟流畅。
然而就是这几个底层架构的优化,令整个破解过程变得极为的复杂。
这就好比在汪洋的大海里寻找一颗掉落的绣花针,难度完全是地狱级别的。
关键是作为通信模组制造商的朗讯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底层架构中哪里被修改了,只能冲着那几个有密切合作的军火制造商们无奈的耸耸肩,然后表示你们自己努努力,反正他们朗讯是无能为力的。
连朗讯这个通信模组的专家都撂挑子不干了,其他军火制造商除了干瞪眼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实在是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的软件算法太过精巧,不是说整架无人机不能被干扰。
实际上军用的大功率干扰机就能做到,甚至复杂的通信杂波也能令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部分失灵。
问题是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在遇到这种情况后会根据软件的预定程序启动内置的GPS或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模组,然后按照原航线返回到操作者手中。
也就是说,干扰问题,但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却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如果遇到的是好莱坞的剧组到没问题,干扰一下,做个警告,合法的剧组自然怎么规矩怎么来;然而武装组织哪里会跟你讲这样的武德,发现无人机被干扰,知道周围有军用干扰设备,收回无人机后自然是马不停蹄换个地方。
游击战嘛,精髓自然在游,二傻子才去硬碰硬呢。
欧美军火商一力降十会的办法不管用,就只能继续研究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的软件,问题是想要破解已经将各分系统完美统合在一起的无人机软件,这些欧美军火商们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当然不是没有霸道的军火商跑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亲自登门奥莱塔亚公司总部,希望能够获得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的软件源代码。
结果不去不知道,一去直接吓一跳。
奥莱塔亚公司是设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不假,可整个奥莱塔亚公司在布达佩斯的员工里里外外加在一起只有8个人。
其中2个执行董事,4个独立董事,一个门卫兼前台,一个清洁工兼水电工,然后……然后……然后就没了……
整个公司居然比搞传销的还要草率,简直不闹着玩儿还要闹着玩儿,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奥莱塔亚公司到底是不是蜚声世界的四旋翼小型无人机的研发者了。
于是一些有心人开始调查奥莱塔亚公司,可调查来,调查去根本就找不到奥莱塔亚公司实际控制人,没办法,实在是奥莱塔亚公司的体系架构复杂到令人抓狂,光涉及到的类似维京群岛这类离岸避税天堂的地方就不下十个,至于代持的基金和信托基金更是多如牛毛,杂乱的比最复杂的蜘蛛网还要驳杂百倍。
当然了,如果要是下功夫聘请专业人士,也不是不能抽丝剥茧,最终找到实际控制人。
可问题是就是专业人士的价钱上,不是顶级的律师和会计师根本就玩不转这个活儿,可无论是律师还是会计师只要是顶级就等于是天价。
特别是在欧美的社会氛围下,顶级的律师和会计师从来没有固定价钱,因为他们的业务都是根据项目预估的价格收取最少30%的分成。
如果是什么隐身战机、战略导弹这类敏感事物,这些军火制造商或许还能花大价钱搞一搞,不过是一款小型民用无人机,只有不入流的武装组织当成宝,正规军连正眼都瞧不上的东西,军火制造商怎么可能去下这么大的成本?
于是对奥莱塔亚公司这家明显是马甲公司的调查就这么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了。
然而奥莱塔亚公司这条线断掉了,但奥莱塔亚公司在产业链上布局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就比如说很大一部分零配件和芯片的生产制造被放在中国国内。
尤其是无人机中最核心的一块中央处理芯片,才用的就是WHNB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130纳米制造工艺。
其技术水平与美国英特尔最新推出的奔腾Ⅲ处理器处在同一水平,然而与奔腾Ⅲ处理器专用于电脑CPU,且性能更为驳杂不同的是,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所使用的中央处理芯片是一款专业的无人机芯片,正因为如此,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性能才会远超同类产品。
基于此,不少业内人士怀疑,奥莱塔亚公司极有可能是中国腾飞搞得一个海外马甲。
毕竟中国腾飞起家就是靠无人机,也在8、9十年代搞过类似的套路,因此想不被怀疑都难。
面对这样的质疑,中国腾飞的掌门人庄建业回答的很干脆:“你们看看,我们中国腾飞像是把民用无人机卖给武装组织的人吗?在商言商,我们中国腾飞别说不会干这么没品的事儿,就算是真干了,也会拿出专用的军用无人机,绝不会让客户那民用产品去战场上凑数的……”
第1377章 毕竟我们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
说完这番话后,庄建业便向采访自己的记者展现出五、六款由中国腾飞研制开发的军用无人机,并指着其中一款科幻感十足的小型侦察无人机说道:“这款无人机是我们针对班组作战开发的小型无人机,续航时间和作用距离什么的都不说了,单说最重要的一点,抗干扰性,就要比如今享誉全球的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要强上数倍。
最起码用我们开发的ZDL—16车载无人机干扰机是无法对我们这款无人机实施任何干扰,与之相比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遇到我们的ZDL—16车载无人机干扰机就只能被乖乖的捕获,这方面奥斯曼安全部队已经在实战中收获极好的效果……”
听到庄建业的这番话,坐在庄建业身旁的那位名叫娜塔莎的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记者,不禁微微张大了嘴巴,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讶之色。
这是时隔数年,庄建业再一次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专访。
上一次是因为庄建业的中国腾飞收购俄国的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引起俄国舆论的震动,所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经过多方努力才联系上庄建业,希望通过专访让俄国上下了解这位能够收购俄国重要航空设计局的年轻中国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
与其说是专访,还不如说是混个脸熟。
因为整个专访的基调与苏联时代区别不大,主持人和庄建业私下里都对了几遍稿,专访期间不会有任何逾越的问题和意外。
可以说平淡的都让人犯晕。
与上次平淡采访相比,这一次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专访就不同了,经过与西方多年的舆论战,俄国人也逐渐学会了西方媒体大胆泼辣的套路,因此对热点的追踪和解析成为他们新闻报道的重点。
然后经过加工,将自己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融入进去,进而影响观众的导向。
正因为如此如此这次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国际频道对庄建业的专访可不是俄国国内舆论的需要,而是近期在全球大卖的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作为新千年之后比较大的新闻爆点,自然引起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关注。
所以他们与其他西方媒体一样,都希望能够采访到奥莱塔亚公司的实际掌控人,可问题这位实际掌控人完全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就找不到人,想专访都没地方去找,怎么办?
其他西方媒体自然是联系那些奥莱塔亚公司的投资人或独立董事进行专访,毕竟都是西方人,骨子里总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却不同,他们把目标瞄准了奥莱塔亚公司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家企业,那就是总部位于中国星洲的中国腾飞航空航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因为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看来,中国腾飞作为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最大的代工企业和最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和产业链集成商,应该在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上有足够大的话语权。
于是从2月下旬开始就联系庄建业,想对他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专访,结果直到3月上旬他们才收到反馈,庄建业同意专访,但地点只能在中国西南某省的浣城,因为庄建业这段时间形成被安排的很满,只能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留给俄罗斯国家电视台。
接到通知的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专访团队立刻马不停蹄的来到中国,之所以如此积极,除了奥莱塔亚四旋翼无人机是由中国腾飞所属的无人机制造厂生产代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