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6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这还仅是主力作战舰艇,诸如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的的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的071船坞登陆舰,满载排水量超过4。5万吨的901型综合补给舰等超大型舰艇的主动力也将采用D—71M燃气轮机。
  这么一算,未来五年80台D—71M燃气轮机能不能够用还是个未知数。
  因为海军已经开始规划大型航母3号舰和排水量4万吨级的075型两栖攻击舰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
  正因为如此,海军已经授予中国腾飞航空动力有限(集团)公司一份价值2500万人民币的预研合同,要求腾飞系在D—71M燃气轮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功率,以便用于所谓“未来超大型水面舰艇新式动力驱动所需”。
  若是再算上海军的舰载机项目,这段时间腾飞系的担子愈发沉重的同时,与海军的捆绑也不受控制的日益加深。
  庄建业对此并不意外,毕竟他早几年就开始推动腾飞系向海军靠拢,只不过90年代主流对海军的发展并不看好,只有庄建业押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海军会迎来大发展。
  如今海军已经开始规划第三艘航空母舰了,这在十年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可是现在海军还觉得3艘航空母舰不够用,最起码要6艘才能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海外贸易和复杂多变的能源线。
  6艘大型航母,其中近一半是排水量达到8万吨以上的超级航母。
  先不说配套舰艇需要多少燃气轮机,光是要配齐这6艘航母的舰载机就不是个小数。
  最起码是4到5个航空兵师的装备规模,几百架的数量!
  得知这个消息的国内航空制造商不知道有多少背地里捶足顿胸,大呼当年自己失策呀失策……


第1512章 和平使命
  的确是失策,十年前谁能想得到进入21世纪的国内经济就跟开了挂一样,一路的高歌猛进。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以上。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国内经济的基本面依旧向好,高增长还会持续。
  于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做出的一系列预测几乎完全失效,因为按照当时的预判,国内GDP能够在2015年赶上日本已经算是奇迹中的奇迹,2020年达到这个目标才算是正常操作。
  可是现在,最新的预测模型显示,国内在2010年的GDP就会超过日本,等到2015年国内GDP将会是日本的两倍,到2020年甚至会超过日本三倍。
  这个就过可比当年最乐观的预计还要厉害,这也就难怪海军会不遗余力的加大投入了。
  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如果没有相匹配的防卫力量作支撑,那还不得成为一坨任人宰割的肥肉?
  看看日本失去的这么多年就应该知道,独立自主的国防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6艘航母多吗?
  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最大的工业国,这点体量并不多。
  问题是十年前可没人这么认为,主流的观点是能在2020年拥有两艘6万吨级的常规航母已经是极限,再多就有可能压垮财政。
  而两艘6万吨级的常规航母所有舰载机,即便是把教练机都算上满打满算也不到一百架,而且依照九十年代海军蜗牛爬一样的装备更新速度,就这不到一百架的量还很可能是一锤子买卖。
  再加上这不到一百架飞机还是战斗机、预警机、直升机、教练机等多机种的集合,分到各个制造厂不但型号技术复杂而且数量进一步减少,完全得不偿失。
  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几个主流制造厂对海军舰载机的兴趣都不是很大,就算有兴趣的,诸如东北航空工业集团,那也是拿着空军的陆基飞机进行改造,而不是另起炉灶做个新型号。
  原因很简单,装备量那么小,搞个新型号完全就是浪费资源,在空军机型的基础上能凑合用就行,反正又不指望两艘航母真的能在大洋深处去乘风破浪。
  能做到合围某岛的战略目的就够了。
  哪成想不过短短的十年时间,海军居然规划出6艘航母,其中超过一半儿是8万吨级的超级航母。
  这么大规模光战斗机就超过一百架,算上预警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至少也有4个航空兵师的体量。
  这买卖就很可观了,别说一口全都吞了,就是各大航空制造厂几个型号分一分,都够吃好几年的。
  结果中国腾飞居然将这一大批海军舰载机型号一股脑的全部打包带走。
  那可是至少4个航空兵师的体量呀,不眼红才怪呢。
  可问题是眼红也没用,谁让人中国腾飞押宝押对了,先一步开展专业舰载机的研究和探索,十多年下来早就跟其他友商在舰载机方面拉开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现如今其他友商就算想奋起直追都不可能。
  毕竟经验和积累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弥补的。
  因此,各大友商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腾飞与海军你侬我侬的,各种秀恩爱,撒狗粮而无可奈何。
  不够只觉得中国腾飞目前跟海军关系亲密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现如今的中国腾飞与军方的关系是全方位,就比如说此时此刻,庄建业就被总部临时成立的联合指挥司令部邀请过去,希望能给不同单位的领导讲解下中国腾飞研制生产的相关装备的性能特点和维护情况。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即将举行的和平使命军事演习就要在中亚某国开打。
  与之前的几次和平使命演习不同,作为主导方之一的俄国介于中亚和中东波谲云诡的局势,提议此次和平使命军事演习做些应对实战化的调整。
  即除了既定的多国军队联合训练外,希望能举行几场营级规模的背靠背的多兵种联合对抗演习,从而检验各国军队实战化训练成果的同时,进一步震慑域外的恐怖势力。
  背靠背实战化演习按照之前的抽签确定各自的对手。
  不出意外,国内部队自然被老毛子内定位为自己的演习对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无论是中亚的几个斯坦,还是东欧的白俄、摩尔多瓦,碰上国内部队和老毛子都是被虐的下场。
  当然了,作为观察员国的新德里非常不服气,跳着脚的要求跟国内部队做上一场,以便表示自己已经不是60年代的新德里。
  老毛子也没惯着,让同为观察员国的白俄跟新德里来了场“友谊赛”,结果可想而知,新德里号称精锐的贾拉拉得机械化营不到一个小时就被白俄的第22摩步营打得连亲妈都不认得。
  这下新德里算是彻底老实了,老老实实的挑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第117摩步营,准备虐虐菜,号找回失去的自尊心。
  问题是,新德里有着落了,国内部队心里却还是空落落的。
  没办法,谁让对手是老毛子。
  尽管自打苏联解体后,老毛子实力下降的厉害,军队战斗力大不如前,可问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不济老毛子继承的是苏联的老底子。
  再加上这么多年俄国在高加索、中亚、中东等地区也没消停,军队实战经验方面非但没有退步,反而比苏联时期更加富有进攻性。
  再加上源于苏联时代本就不弱的装备,以及老毛子独有的作战体系,整体的战斗力依旧在世界范围内处在领先行列。
  尤其是在营级规模的实战能力上,得益于车臣战争当中经验教训,老毛子在营级单位上的编成、兵力的配置,装备的运用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毫不夸张的说,其战斗力不亚于巅峰时期的苏军精锐。
  反观国内部队,自打九十年代初结束南疆作战后,已经十多年没经历过战火了,再加上战略重点难易,部队在兵力兵器上做了几次大调整,至今尚未摸索出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应对未来现代化战争的编制模式。
  正因为如此,整体战斗力究竟如何,就连总部的首长们都心里没底儿。
  偏偏对手又是老毛子,那可是过去几十年的假想敌,想想当年踏着自己尸体过去的豪言壮语,就知道此时联合指挥司令部的压力有多大了……


第1513章 进攻
  若非如此,联合指挥司令部的领导们也不可能把庄建业请过来,给他们这些首长级的干部亲自讲解相关装备的性能情况了,没办法,面对过去几十年的老对手,心里没点儿压力是不可能的。
  毕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机械化集团的阴影过于庞大,哪怕现如今的老毛子不如当年,但基本的理念一点儿也没变。
  正因为如此,此次营级规模的背靠背实兵实弹演习该用何种战略战术,联合指挥司令部的领导们是有分歧的。
  资格较老的首长们主张按照90年代前我军应对苏联时期大兵团的策略,以大纵深梯次防守,配合预备队进行防守反击的战法,来应对此次与老毛子部队的对拼。
  好处是相关部队的自身对这套防御反击的战法熟悉,相关的兵力兵器同样有针对性,一旦实施可以快速展开,且具有相当大的取胜几率。
  理由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内部队的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特别是一些武器装备,不但毁伤性大,更重要的颠覆了传统的战略战术。
  基于此,即便国内部队在实战经验上不如俄军,可如果灵活运用新装备赋予的全新的战术战法,正面与俄军部队抗衡还是没问题的,甚至还有极大几率正面将其打爆。
  而这个意义对于国内部队的士气以及未来的新军事改革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那便是这么多年来历任首长们心心念念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设想终于可以落地生根。
  可问题是郑权礼的对攻方面好是好,但风险太大,万一输掉对抗,上至首长,下至普通指战员的面子都会挂不住不说,还会让外军笑话。
  但采用老资格首长们的作战方案又太过保守。
  于是双方对此争论不休,从迟迟未确定最终的方案。
  所以庄建业这次介绍的重点,绝大部分集中在装备的可靠性以及适应性上,毕竟中亚地区的气候比较恶劣,如果新式装备能不能发挥作用,对于作战方案的最最终成形至关重要。
  “这么说,这些装备可以在演习当中保证有效?”
  在一番详细的介绍后,联合指挥司令部的首长最后问了一句。
  庄建业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只要训练到位,我相信我们的指战员应该能把装备的性能发挥出来!”
  “既然如此……”联合指挥司令部的首长环视了一圈周围的几位领导:“那我们下决心吧!”
  ……
  就在联合指挥司令部的领导们做出决定之际,郑权礼和小满却在焦急的等待着联合指挥司令部最后的决定。
  作为此次带队的领导郑权礼自不必说,从空降兵到现如今的领导到岗位,老郑的风格始终是进攻、进攻、在进攻,从来就不知道防守是个什么东西,主张进攻无可否非。
  但此次作为合成营指挥官的小满却是个稳重的人,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小满都很均衡,尤其是防守,作为国内第一支专业蓝军部队的主要指挥官,近些年小满的拿手好戏就是防守反击。
  而这也是上级选派小满担任这支由精锐组成的合成营指挥官的原因所在,再不济还能打国内部队擅长的防守反击不是。
  然而实际上,小满打心眼里是崇尚进攻的,正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才男儿驰骋疆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同样的装备,同样的兵力,被人按着头一阵狂揍不能还手,实在是太憋屈。
  可小满没办法,谁让上级在关键时刻总是要照顾红军部队的情绪,怕那些有着光荣历史老部队士气受挫,这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红蓝对抗演习还不能让观摩领导看出明显的破绽。
  这样的情况下,你让小满怎么打?
  只能是防守反击最靠谱,红军攻势势如破竹,蓝军节节抵抗,纵深防御,这样下来整体的画面感才有利于红军部队。
  至于小满防守反击打得好,也不是刻意练的,只是红蓝对抗做得多了,熟能生巧罢了。
  可实际上小满最想打的还是进攻,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次与俄军的演习中,小满的主张与郑权礼一样,直接跟老毛子刚正面。
  部队的训练水平不差,装备不差,唯独欠缺的是实战经验。
  若是在十几年前,小满对此毫无办法,可是现如今手握一大批新装备的合成营完全可以用技术弥补经验上的不足,甚至有可能反过来碾压。
  既然如此哪还有什么可保守的,直接撸起胳膊,干就完事了。
  然而上级似乎对进攻的态度过于谨慎,方案讨论了有十几轮也没定下来,眼瞅着演习就要打响,究竟用那套方案小满说实话心里还挺忐忑的。
  就在两人在临时驻地里焦急的等待之际,通信参谋匆匆进来,将一份电报递给郑权礼:“司令部来电!”
  郑权礼赶紧起身,接过电文,只扫了两眼便哈哈大笑:“我就说嘛,该打就应该打!”
  说完便看向小满:“给部队下命令吧,用第五套方案!”
  “是!”小满兴奋的打了个立正,一扫过去几日悬着的心,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命令道:“命令各部,执行第五套方案,半个小时后进行火力准备,入夜之后即刻发起进攻!”
  正所谓军令如山,随着小满的命令传达到各部队,位于辽阔中亚草原上的合成营炮兵部队配属的12门89式122mm自行榴弹炮和6门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同时发出怒吼,瞬时便覆盖了二十多公里外的俄军阵地,伴着黄昏的夕阳,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上演一抹残酷的血色残阳。
  与此同时,小满指挥着己方的一个配属6辆96式坦克和12辆86式步兵战车组成的主力机械化分队,进入到了进攻出发阵地,只待黑夜降临,便将这支机械化精锐化身成为一把尖刀,对着俄军的结合部直刺过去……


第1514章 近卫第82机械化步兵营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打破了草原上的宁静,也惊醒了演习场内那些前来观摩的外军观察员。
  “这么快就开始了?”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观察员伊莫拉汗上校第一个冲进观察所,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