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上来玩儿空中拼刺刀,一下子就把“台风”战斗机打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可问题是汉密尔顿找的理由是没错,却不过是表面的潜在原因,根本上的事情连提都没提,很明显“台风”战斗机在单独应对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的未来空战模式完全是力不从心。
空有一身的力气,却总是打在棉花团上,不但过于空耗,关键是精疲力尽的“台风”战斗机完全就是对手眼中的一盘菜,啥时候想吃,根本不是“台风”战斗机能够决定的。
这不是技术上的代差,而是整个理念上的鸿沟。
就如同二战初期德国的装甲部队与英法联军交锋一样,不是装备和训练的孰强孰弱,而是作战理念上谁更胜一筹。
汉密尔顿这个能坐上英国BEA系统公司防务部门高级副总裁的人,能不知道这里面的本质原因嘛?
当然知道,甚至为此在肚子里不止一次的腹诽欧洲在防务产品上对某些国家的限制,现在是“忠诚僚机”,日后还会不会有“忠诚僚舰”?“忠诚僚车”?
正所谓一通百通,只要能在“忠诚僚机”上完成通信系统、航电系统、探测系统、数据链系统以及电子对抗系统的搭建,完全可以推而广之。
而通过这些系统的搭建,原来欧洲俯视某些国的高端设备将不再有竞争力,甚至还会被反超。
届时人家看不上你的东西,别说想卖个好价钱,就算白给对方也未必会要。
到那时,损失的可是整个欧洲的防务企业。
当然了,有人会说,欧洲可以增加投入,继续研发呀。
问题是,现如今的欧洲因为冷战结束,完全是一副刀枪入库、牧马南山、化剑为犁的节奏,国防开始被不断削减,然后用来填补日益增长的民众福利的大窟窿。
以至于原本属于防务企业的研发费用被砍得砍,削得削,以至于这些欧洲的防务企业不得不抱着老本儿过活。
这个时候,还不想着把老货清清仓,收拢资金以便为此自己的优势地位,居然选择封锁国门,与世界头号防务进口国物理隔绝,汉密尔顿很想问问那些欧盟的决策者们,脑袋里是不是全是屎!
第1682章 估计这一趟又是白来了
问题是,汉密尔顿心里想的是一回事儿,面对萨勒曼王子说得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无论如何,欧洲的防务产品出口政策如何变化,那都是汉密尔顿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跟萨勒曼王子这个外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所以一番胡天胡地的解释后,汉密尔顿最后总结道:“空战终究是一种体系作战,没有完善的配套作支撑,单靠‘台风’战斗机的话能发挥的作用很难达到高品质效果。
当然,在通常的情况下仅凭‘台风’战斗机的能力是足够的,然而沙特毕竟是地区性大国,只要然……”
“你的意思是说,我还得从你们英国BEA系统公司采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电子战飞机?”
萨勒曼王子被汉密尔顿这一番解释给气乐了,没等对方把话说完,便出言打断,他又不傻,明明“台风”战斗机自身存在严重的问题,却偏偏向飞行员甩锅。
这根波音和空客的飞机出了事故,往往推到飞行员身上有的毛的区别。
但汉密尔顿却仿佛没见到萨勒曼已经达到了怒火爆发的边沿,依旧维持着那股子绅士般的微笑:“如果可以的话,我个人建议最好全都配齐!”
“配齐?”萨勒曼王子眉头一挑,旋即脸色一寒,终于是爆发出来:“你们想得美!别说采购其他机种了,就算是‘台风’战斗机,我一架也不会买,我向天神发誓,一架都不会买!”
话音未落,便气咻咻的快步离去,只留下汉密尔顿孤零零的留在原地,不满雀斑的脸上有些愕然,带点儿吃惊,但最后却被一如既往的绅士般的微笑所取代。
没办法,这一幕汉密尔顿早就料到了,毕竟萨勒曼王子刚愎自用的性格他太了解了,也正因为如此,看到“台风”战斗机落败,汉密尔顿就知道,萨勒曼王子会把所有的罪过扣在他的头上。
这要是换做其他防务供应商,那估计这单生意算是彻底凉凉了,但对英国BEA系统公司来说,萨勒曼王子不过是跟他汉密尔顿一样,实在台前做做样子的工具人儿,真正决定订单走向的是沙特的现任国王和英国BEA系统公司那些身在美国的大股东!
所以眼见萨勒曼王子远去,汉密尔顿拿起一部电话,拨了个号码,待接通后无奈的说了一句:“我尽力了,可萨勒曼王子却很固执……”
“好的,剩下的交给我了,记得明天穿的正式一点儿,毕竟签约时媒体记者们会很多!”电话另一头的人轻描淡写的撂下一句话,便挂断了电话……
……
“嗨,哈立德,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你,怎么样?有没有关于阿布扎比防务展成交的内部消息?”
次日上午,阿布扎比防务展正式开幕,云集了全球顶级防务供应商的展览会,堪比一场武器装备的饕餮盛宴,除了核武器之类的明令禁止的装备外,各家几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看家本事在这场展会上争奇斗艳。
也正因为如此,展会往往能够创造令人惊诧的大单,毕竟在防务装备这块海湾国家的购买力摆在哪呢,那叫一个妥妥的刚需。
而各路媒体记者们对此可谓是趋之若鹜,因为大单的诞生不禁成交金额吓人,同时也是双方实力的一次大曝光。
卖方的技术水平、制造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浓缩在订单里。
买方的财力,获得这批装备后实力的提升,同样浓缩在这份订单上。
如此露脸的事儿要是不重点的宣扬宣扬,实在对比起订单上那令人咋舌的庞大金额。
所以每到阿布扎比防务展开幕,都会吸引一大批媒体记者,他们不仅仅是拍些展品素材,更重要的是盯着有可能产生的大单。
而这些大单往往在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可能产生。
就拿上一次防务展,波音公司便一骑绝尘,开幕第一天就跟科威特签署了60架F—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销售协议。
总金额高达100亿美元。
最关键的是,之前有关协议的风声丝毫没有透露出来,以至于那些神通广大的记者们得知这个消息后自己都懵了,着实是没想到第一天就有成交额达到百亿美元级别的超级大单出来。
正因为如此,这次阿布扎比防务展,各路媒体吸取上次被打得措手不及的教训,不但派出了精兵强将参与报道,更是无孔不入的向各路参展厂商打探相关的内部情况,看看有没有提前爆料大瓜的机会。
而其中作为海湾地区媒体界的扛把子,在中东地区都具有极强影响力的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便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不同于欧美西方媒体,阿拉伯半岛电视台的优势在于他们跟海湾各国的王室关系密切,很容易通过接近各国王室把订单的事儿摸个八九不离十。
其准确度相较于欧美媒体的信口开河要准确的多得多,因为不少与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有人脉的媒体人都会有意无意的找过来询问一二。
而此时来自日本NHK电视台的媒体人小泽浩二抓住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曾经驻日本的专访记者,现如今被调回总部的哈立德,十分诚恳的询问情况。
因为他从三菱航空制造所的内部人士了解到,日本研发的MRJ—70/90系列支线客机极有可能在此次防务展中斩获订单。
而买家是海湾某个很有影响力的国家。
起初小泽浩二并不相信,因为MRJ—70/90系列支线客机首架原型机刚刚完成第二轮地面静力测试,用于首飞的第三架原型机也才刚刚下线,最早也要等到年底首飞,结果就拿到了订单。
如果说是波音和空客小林浩二还能理解,毕竟巨头的牌子和口碑摆在那儿呢,新机型就跟目前东亚某些地区盛行的期房交易一样,都不用把房子建起来,只需要一套漂亮的模型就能把房子一股脑的全都卖光。
空客和波音拿着新机型的模型在国际市场上晃一晃,就能拿到航空公司的大笔订单。
可问题是空客和波音的这样巨头没问题,三菱能行吗?
所以小林浩二并没有偏听偏信,而是找到哈立德来验证一下。
哈立德闻言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这一次你们日本,还有你们的邻居韩国都有斩获,唯独那个东方某大国有些差强人意,至今我没听到任何成交的风声,估计这一趟又是白来了……”
第1683章 总价值超过500亿美元
“哦?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小泽浩二闻言立刻喜笑颜开:“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透露一下就进是海湾那个国家下的订单?”
“这个……”哈立德闻言,便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到时候开发布会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答应过人家,不能说呀……不能说……”
说着,哈立德便离开了,小泽浩二虽然有些失望,不够也就仅仅那么一瞬,毕竟知道MRJ—70/90支线客机有人订购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他赶紧把自己的两位助理找过来,通过租借的移动卫星通信车向位于东京的NHK总部发送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据悉,我国自行研制的MRJ—70/90支线客机获得海湾某国订单。”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通过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很快就被NHK总部获知,正值日本东京黄昏十分,NHK电视台真播放一档政经类谈话节目,受到消息的NHK电视台制作人先是以字幕的形式在电视屏目前给打出来,做一个提前的余热。
随后主持人开始引入,将此作为今天节目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开始与所谓“评论家”开始对MRJ—70/90支线客机被海湾某国订购一事开始热烈的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或许是日本在21世纪最为耀眼的成绩,因为这标志着日本开始突破现有产业的桎梏,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如同上世纪60到80年代的日本黄金年代将再次来临!
同样的调调,南韩的KBS电视台上同样在重演,没办法,接替崔记者的新记者在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内同样也有人脉,套路跟小泽浩二的如出一辙,只不过相较于日本人的含蓄,南韩人就直接多了,认为自家T—50高级教练机实现的历史性突破,过不了多久南韩就能冲出亚洲,成为世界航空产业的一级。
类似的情况还在美国、欧洲等多国上演,然而相较于日、韩通过航空产业的突破来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国民认同度不同,欧美相关厂商就要直接的多,那就是拉升自己的股价。
也正因为如此,欧美的消息里真真假假,莫衷一是,弄好的鸟枪换炮,土鸡窝变大豪宅也不是不可能;可要是弄不好,那就是妥妥的韭菜一枚,被资本家连根是怎么刨的都未必能弄得清楚。
所以,欧美的民众对此根本就不关心,反正又玩儿不过那些专业的机构,扯那犊子有啥用,还不如老婆孩子热炕头来得实在。
当然,在众多国家中却有个另类,那便是国内。
事实上国内很多部门还是很希望相关企业能够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上有些斩获,特别是成品飞机,那种对国民自豪感的提升,可是比一些烂大街的口号要有用的多。
可问题是这么多年,国内的相关防务产品出口状况并不容乐观,这一方面是海湾战争一战把国内防务装备的口碑给打崩了;另一方面便是处于垄断地位的欧美防务制造商用他们的那套标准绑架了使用国。
使得诸多的使用国就算想改弦更张就没那个能力。
先不说人员的习惯,光是体系上的不同,就得相关国家投入巨资重新来一遍,那种状况就好比一个家本来买点儿普通的柜子、装饰画就能提升下格调,结果却非要把整个屋子砸烂了重新装修。
哪个耗费更大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不是土豪,真的是玩儿不起,而真正的土豪有眼高于顶,很难看得上被欧美媒体渲染成LOW货的国内产品。
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国内的防务产品,尤其是航空类产品,基本上与海外市场绝缘,既然绝缘了哪还有什么好关注的?
自家人不揭自家短,有那个功夫还不如研究研究国际形势来得痛快且深邃。
还有两个半小时就要开播的《防务新观察》栏目编导就是这么想的,因此这一期节目的议题依旧是各类国际大事,比如说今年冬天俄国和乌克兰会不会因为天然气过境问题在“斗气”?
西欧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会不会因此跟大哥美国离心离德成为世界一级?
英国脱离欧盟的呼声日益高涨,会不会真的有一天成为现实?
总之都是些坐下来按照编导给的话术谈就完事儿了,反正及不确定,也不肯定,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家学者都挑不出毛病。
这就是妥妥的好节目!
只不过此时此刻策划好这期节目的编导遇到点儿小意外,那便是参加这期节目的嘉宾,近段时期在国内名声鹊起的军事评论家张局,突然提了个建议,希望能在节目结尾处加一个两分钟左右的阿布扎比防务展的专题。
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过去一年《防务新观察》做过英国范堡罗航展专题,法国巴黎航展专题,俄国莫斯科航展专题。
而如今阿布扎比防务展的影响力已经不亚于这些老牌儿航展,也应该适当的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这些颇具影响力的防务展。
更何况就算电视节目不制作,报刊杂志也会刊载相关内容,不仅如此发达的互联网资讯更是能让广大网友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情况,既然如此,与其视而不见,还不如大明大亮的说出来。
再者说国内近些年也不是没有斩获,PLZ—45型155mm自行榴弹炮就是很好的范例,尽管整体上不如那些发达国家海量的成交额,但怎么说也算是零的突破呀。
听了张局的意见,编导说实话很犹豫,他不是没想到做一期阿布扎比防务展专题,相关的策划都提上去了,可临近节目制作时却被领导给毙了,理由没说,但编导通过关系多少知道些内幕。
原因很简单,日韩等国正在各自的电视台大肆报道自家航空产品在阿布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