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付茗颂偷偷抬眸看了他一眼,却被逮了个正着。
方才她便一直躲着他,不看他,也不同他说话,这会儿猝不及防撞上,她强装镇定的迎上男人的视线,忍住胃里的不适,“……谢皇上。”
说罢,又匆匆移开目光,像是多瞧他一眼会惹祸上身似的。
闻恕瞧她这模样,又气又好笑,分明处处帮着她,真是个没良心的。
末了,付茗颂像一片蔫儿了的芭蕉,就在脚步打转要回降雪轩时,又被叫住。
是元禄从内殿赶出来,身后还跟着个紫衣宫女,便是上回泼了水,将她带到景阳宫的那个。
元禄一张脸笑起,“五姑娘,皇上瞧您身边伺候的丫鬟少,日后左右也要进宫,特从景阳宫拨了个宫女伺候您。”
说着,紫衣宫女上前,双手扣在腹前道:“奴婢素心,见过五姑娘。”
茗颂错愕,下意识抬头往殿内看去。只能看到一抹背影,背脊笔挺,清冷疏离。
—
五月十三,付宅设坛。
法师是元禄从道观请来的高人,姜氏待他恭敬,丝毫不敢有半点怠慢。
此次做法的一应事宜,皆有姜氏亲自操办。不得不说她确实是个极称职的主母,但凡是后宅的事儿,仔细谨慎,就没有办不好的。
付茗颂回府,姜氏亲自接她下了马车,嘘寒问暖,无一不至。
见她身后的人是宫女打扮,嘴上不说,言语里却愈发恭敬客气。
“法师已至内院,一应事物备齐,就等时辰到了,”说着便至内院,姜氏领她仔细瞧了一圈,“五丫头,你看可还有不妥的?”
实在再妥不过了,从里到外,就没有能挑出差错的。
她自然能感觉到,从进门起,姜氏处处赔着小心,恍若供菩萨似的。
可如今于姜氏眼中,她与菩萨确实无异。
付茗颂抿了抿唇,扭头道,“没有不妥的,辛苦母亲了。”
姜氏一怔,听她还喊母亲,不由将心放回了肚子里,笑道:“不辛苦,我应该做的。”
此时,付姝云从长廊缓缓而至,看了茗颂一眼,朝姜氏道:“母亲,时辰要到了,可要将人都喊来?”
不等姜氏答,付茗颂便开了口:“自然是要的,设坛做法超度,讲一个心诚,人自然要到齐才是。”
“是,是是,五丫头说的有理。”姜氏连连点头。
见自家母亲走远,付姝云神色不自然的站在原处,见付茗颂看她,她抬手碰了碰脸颊,着急道:“你、你看我做什么,我脸上有花啊?”
“没。”她摇摇头,随即收回目光,“我去给祖母问安。”
“诶,你——”付姝云叫住她,磕磕巴巴的,犹疑道:“我从前,可有,可有恶语中伤过你?”
茗颂一笑,“四姐姐也知道了?”
“能不知道么,你闹的那么大,翌日一早,阖府上下都传遍了。”付姝云干巴巴的说完,又问,“我有是没有?”
“我不记得了。”茗颂想了想,煞是认真道。
她是真不记得了,印像中幼时她见付姝云的次数并不多,常年只呆在洗春苑那一隅之地,等到大了些后,付姝云并不常同她往来。
只记得这位四姐姐是个嘴上不饶人的,最不喜的人是付姝妍,逮着机会便能将付姝妍堵的两弯泪包在眸子里。
闻言,付姝云像是怕她改口似的,忙接话,“那就这么说定,就当没有好了。”
未时三刻,云层团绕,日头藏起,难得清凉。
法师净手后,从院子的东南方迈向坛边,取了三只香,点燃后朝东方三礼。
一应礼节过后,方才闭眼诵经。
老太太入座后,一张脸便没浮现过任何神情,让她在这张椅子上坐下,已是一件十分没有面子的事儿。
一个丫鬟,哪怕是入了宗祠,记了族谱,那也是妾室。
观妾室超度,已是十分叫她无颜的事情。
而付严栢,自然也是如此想。
半个时辰过去,众人皆显疲惫。
付姝云抬手打了个呵欠,被姜氏一记巴掌拍在胳膊上,疼的她立即挺直了腰背。
付严栢亦是口干舌燥,欲要起身倒茶时,身边的小姑娘声音轻轻的道:“父亲去哪儿?”
付严栢动作一顿,又坐了回去:“无甚,有些渴罢了。”
付茗颂颔首,朝一侧的遮月道:“你去给父亲倒杯茶。”
说罢,她又回头,“法事未完,冒然离席,怕是会坏了法师做法。”
她说话时轻声细语,仿佛堵了一嘴棉花在付严栢口中,不痛不痒,但憋的慌。
又一个时辰后,法事才堪堪完。
所有人都像霜打的茄子,唯有茗颂那背脊依旧挺的直直的,像是半点不累,捧着刻有陈芯二字的牌位往祠堂去。
付姝妍见她走远,云姨娘揉着腰讪讪玩笑道,“五丫头,似是有些不同了,腰杆子都比寻常挺的直。”
姜氏瞥了她一眼,呛声道:“被冤枉了十多年,好容易还了生母清白,自然是能抬头挺胸。”
云姨娘嘴角一扯,语气酸溜溜的,“我瞧是因如今身份不同了,皇后娘娘的尊贵是多了不得,云泥之别,岂会将付家放在眼里。”
“皇后自然了不得,你一个妾室,敢与皇后比?”
“你——”云姨娘睁大眼等着姜氏。
“够了!”老太太长拐拄地,厉声斥道。
姜氏与云姨娘这才堪堪闭了嘴,各自收回视线。
付严栢头疼,挥手叫她二人退下,这才馋着老太太往寿安堂去。
他犹豫道,“母亲,五丫头她…不会再为她生母闹出事端吧?”
老太太脚步慢下来,“她年纪小,遇到这事心里一时不平也是常事,但眼看便至立后大典,她不会再闹的。”
再生出事,只怕宫里亦会不悦。
付严栢连连点头,心里松了口气。
—
按礼数,生母牌位超度后进了宗祠,身为儿女须为亡母诵经。
一直到戌时末,付茗颂才塌出祠堂。
夏夜凉风习习,直将她吹的一脸清醒。回头望了一眼立在祠堂的牌位,心里还是有些发堵。
姑娘鼻尖一酸,嘴角抿的紧紧的。
遮月见她如此,张了张嘴,半天都找不到宽慰的话。
十五年受的委屈,岂是一日能抵消的。
主仆二人各怀心事,一前一后往寿安堂的方向去。
天色昏暗,路边的槐树都只能看个大概的轮廓。
忽然,花坛边拐过一道人影,梳着双髻的丫鬟迎面而来,似是没料到这个时辰会撞上人,她吓得双手一松,一封信便轻飘飘落了地。
遮月提灯一瞧,信封外头半个字都没有。
见那丫鬟神色慌张的弯腰去捡,遮月眼疾手快拦下,“你是哪个院的,我怎没见过你?”
谁料就这么随意一问,那丫鬟竟扑通跪下,哭着道,“五姑娘饶命,奴婢只是替人传话,什么也不知啊!” 。。。
第32章 第 32 章
《别枝》32/荔枝很甜
给主子们递个信儿原也不是大事; 然这丫鬟神色有异; 加之信封外又未有署名,这才叫人心有存疑。
可这个方向,是去洗春苑的。
从遮月手中接过信,付茗颂好奇的看了那丫鬟一眼,随即才将目光放在信纸上。
【亥时二刻,留门。】
姑娘夹着信纸的指尖不由一顿,这个时辰,这几个字,任谁都会想岔吧。
她下意识屏住呼吸; 发觉信封里还装有重物; 拿出来一瞧; 已是摔断了的玉簪。
可即便摔断了,她也一眼便能认出,这簪子是云姨娘的; 还是她尤为喜爱的一件首饰; 曾连着好几日都戴着。
一件私物,一封信; 一句留门。
怎么看; 都尽显暧昧。
可信纸上这字虽粗犷有力,是男子的字迹,但付茗颂见过付严栢的字; 端庄工整; 绝非这般。
何况; 以她对付严栢的了解,他也不是个懂情趣的人,更做不来这等事。
稍一思索,便有了答案。
但她难免心惊,老太太这般重颜面之人,云姨娘竟然敢在付家的宅院会男人?
她将信纸折起收进信封,低头道:“你——”
“奴婢什么都不知,奴婢今夜,也未曾给谁递过信,也未曾见过五姑娘!”丫鬟将头磕在地上,浑身抖的像筛子,生怕这事儿连累到自个儿。
付茗颂一顿,轻声道:“你回吧。”
丫鬟连连应是,踉跄爬起,一下便跑的没了踪影。
—
付宅正中的园子有一处水榭亭台,能将整个付宅的格局尽收眼底。
自然,也能瞧见洗春苑的内里。
许是天色已晚,洗春苑中连个走动的丫鬟都没有,空寂的院落,几间屋子皆是门窗紧闭,连簇光也瞧不见。
在这个时辰,也是正常的。
夏夜风凉,付茗颂抬手搓了搓手臂,在这儿望了一刻钟,眼看过了亥时二刻,莫不是她想错了?
遮月悄悄打了个呵欠,“姑娘,会不会弄错了,云姨娘怎可能如此大胆,何况她对老爷——”
蓦地,遮月睁大眼睛,瞧见个身穿灰棕长袍的男子从后边的林子里匆匆至洗春苑门前,回头四下打量一眼,方才推门进去。
说巧不巧,正好往主屋的方向去,只见他在窗子旁停了一瞬,随后那屋门,便从里头拉开了。
遮月全然懵了,饶是她眼神再不好,也能瞧出这人定不可能是老爷啊。
身高,体量,哪哪都不像。
这个时辰,一个外男进了姨娘房中,鬼鬼祟祟,除了偷…情,还真想不出别的缘由了!
震惊过后,遮月一改困意,整个人精神焕发,肃起脸道,“姑娘,这事若是传出去,按照规矩,云姨娘可是要沉塘的。从前咱们小娘子的事就是从她嘴里传出来,生怕外人不知她宽容大方,如今她干出这般龌鹾事儿,咱可不能放过她!”
付茗颂缓缓收回目光,偏头瞧遮月,见她拳头都握紧了,忍不住笑问,“那你说如何?”
“自然是让众人皆知,从前她如何对姑娘的,就叫她也尝尝这滋味儿。”
月下的姑娘嘴角轻敛,方才她瞧见这一幕时,一股气血涌上头顶,恨不得将云姨娘的肮脏事广而告之,再将从前她的那些污言秽语,一并还回去。
如此一来,付姝妍便要受到曾经与她一般的待遇,甚至更为凄惨。
生母私通外男,光是这项罪名扣下来,将来就连她的婚事都得受到牵连。
正如老太太曾经敲打她时说的,就算是一般人家,都瞧不上她。
而她那个向来注重颜面的父亲,怕是要告假三日,无颜见人了。
—
清晨,姜氏梳洗过后,早膳还来得及用便匆匆踏出屋门,见茗颂着一身青绿色站在廊下,她忙迎了上去。
“五丫头今日怎过来了?昨个儿我让吴妈妈将嫁妆记了册子,你可瞧过了?”姜氏说话恭敬小心,将她请进屋里。
“瞧过了,母亲心细,都妥当。”她笑笑,将信纸连带摔断的玉簪搁在桌上,推给姜氏,“昨个儿,瞧见云姨娘屋里进了人,也不知是谁,茗儿思来想去,这事还是告知母亲的好。”
说罢,小姑娘捧起杯盏抿了口茶,到底还是有些紧张。
姜氏听的一愣,迟疑的打开信纸一瞧,再联系这丫头的话,脸色一变。
她抬头屏退了丫鬟婆子,又将信收到了匣子里,“可有外人知晓?”
见她摇头,姜氏脸色一松,长长舒了口气。
若是一般事儿,她自然乐得云姨娘栽跟头,可这事若是闹大了,只糟践付姝妍的婚事也就罢了,若是还牵连她的云儿,那便不值了。
思此,姜氏又是一怔。她能考虑这些,可五丫头全然不必,立后大典定下,左右也跑不了。
姜氏心下微动,起身看向她,“五丫头,这事我记心上了,你的婚事是皇家大事儿,一应时宜都有内务府和礼部的人操持,说到底我帮不上忙,但你放心,该付家做的,我定仔仔细细,半点不落。”
说罢,不等茗颂回话,姜氏紧接着又说,“我知你在云小娘那儿受了不少委屈,这事虽不好声张,但该处置的定处置。”
茗颂嘴角轻轻弯了弯,说话依旧小声:“谢过母亲。”
姜氏哪里敢担她一声谢,摇了摇头又道:“不过…你尚在闺中,这证据,便不说是你递的,可好?”
姜氏话说到这个份上,茗颂微微讶然,她还以为要废一番口舌。
如此,算是最周全了。
—
五月十九,绣娘最后来量一回身材,便要将礼服的尺寸的给定下。
谁知这么接连一月来,她反而瘦了,本就巴掌大的腰肢更不堪一握,这腰围处又得再改改。
姜氏也在这日将她的嫁妆定下,光是瞧名册上记的物件,好似要将付家给掏空似的。
而最最要紧的,是一处庄子。
地处京南,好地段。
这庄子虽算不得姜氏私库,但却是一直由她打理,算是能拿出的最好的一处了。
连遮月都不由惊呼,“姑娘,这样好的庄子,夫人竟舍得。”
付茗颂合上册子,倒也不觉惊讶。
姜氏做了几十年的大夫人,最顾体面。如今她记在姜氏名下,便是她的女儿,是嫡女,嫁的还是那可望不可攀的九五至尊,她就是咬着牙,也得全了这尊贵。
可茗颂想想这缘由,小脸并未有多少喜色。
天色稍沉,姑娘揉了揉眼睛,已是有些困意,正欲叫遮月给她拆发髻时,徐妈妈腿脚不大利索的走来,珠帘一阵轻响。
“姑娘,姜氏将人捆了,叫了牙婆子来,身契都收了,吴妈妈特地来知会老奴一声,说是老爷与老太太都知晓了。”
闻言,茗颂扬起头,“是要发卖了?”
安妈妈低声道:“原该沉塘的,但此事不宜做大,夫人便想了这么个法子,届时便对外人道是回乡养病了,老太太和老爷未吭声,允了。”
可依姜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