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双鹰旗下-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海顿在出任皇储后,曾经许诺给予捷克人和克罗地亚人以平等的自治地位,这有利于化解帝国内部的矛盾。但在政府和议会,他的提议一直得不到实行。

    自从1848年维也

纳革命开始,帝国的行政权就从来再也没有交给过皇室,在施瓦岑贝格时代所设计的帝国政治体制期望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以德意志民族这主体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地位,但这一梦想被普鲁士人打破了。

    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对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德意志公国的影响力,并且还失去了东尼德兰比利时和在与丹麦战争期间得到的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只剩下了由上、下奥地利和蒂罗尔所组成的奥地利帝国。

    以维也纳为中心的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国王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联系,奥地利人把圣伊凡特的臣民们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解救了出来,这得到了回报,马扎尔人多年以来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忠实支持者。

    现在的问题是马扎尔人不愿意放弃圣史蒂芬领地内的任何特权。

    这遭致境内占多数的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的反感和憎恶。相对而言,帝国内各民族并不反对哈布斯堡家族,这点在战争初期的顺利征兵过程中就能看出来,不仅是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帝国境内的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捷克人甚至是波兰人,满怀热情地踊跃报名,然后士气高昂地开赴前线,为保卫帝国而勇敢作战。

    克罗地亚人还因为作战勇猛而获得了独立成军的荣誉。

    作为皇储,李海顿很少插手帝国的政治事务,原来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军队和战事之中。现在他成了皇帝,却不得不分出更多的精力来调和国内的各种矛盾。虽然对马扎尔人的有些做法感到反感,他却不得不对蒂萨作出让步。

    现在处于战争时期,奥地利的工业区却不得不仰仗匈牙利地区的粮食借给才能免于遭受饥饿的威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首相同意给予捷克人和克罗地亚人更大的自治权,李海顿则确定在1917年1月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为马扎尔人背书。

    改革首先从军队开始,维也纳的帝国政府同意波西米亚和克罗地亚可以单独组建地方防卫部队,并同意扩大加利西加地区的波兰和乌克兰军队的规模和编制。

    康德拉赫岑道夫男爵成为第一个在战争中晋升为陆军元帅的将军,并成为新的陆军大臣,博洛耶维奇上将成为新的总参谋长。海军部从陆军部独立出来,成为帝国内阁的组成部分之一,涅戈万成为第一任海军大臣,作为平衡,匈牙利贵族出身的米克洛什霍尔蒂晋升为海军上将,并成为新的海军总司令。

    当整个世界从睡梦中苏醒之时,覆盖在欧洲大陆上的白雪依旧,天却悄悄变了颜色。

    在正式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后,头顶着奥地利皇帝兼波西米亚国王、匈牙利国王和罗马尼亚国王数顶王冠的弗雷德里希陛下,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维也纳霍夫堡宫前的帝国广场,帝国的新主人,弗雷德里希皇帝和他的妻子艾琳皇后以及年仅18岁的皇太子马克西米利安一同坐在位于新霍夫堡宫的巨大观礼台的正中位置,他们的身边是来自德国的威廉二世皇帝和皇后。除了敌对的英、法、俄三国外,参加新皇加晚冕匈牙利国王典礼的各国政要或是代表们均又参加了这场奥匈帝国为了展示军事力量的盛大阅兵式。

    钢枪林立,刺刀闪耀。

    帝国的官兵们穿着崭新的制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列成一个个方队通过广场。

    奥国皇帝已经离开了观礼台,穿着一身陆军大元帅礼服,站在一辆敞篷汽车上,开始检阅他的部队。皇家蒂罗尔山地步兵方队、克罗地亚步兵方队、下奥地利步兵方队、匈牙利防卫军方队、上奥地利步兵方队、皇家禁卫军方队、匈牙利骠骑兵方队、加利西亚步兵方队、海军陆战队方队、海军第一舰队水兵方队广场中的数十座大喇叭里播音员在介绍着每支英雄部队的来历和战绩,并引起参加观礼的十数万民众一阵阵的欢呼声。

    “皇帝万岁”

    “为了帝国”

    在新皇帝向每一个方队行军礼时,官兵们都在喊着整齐的口号。锵锵的步伐,万人同声的口号,足以令人热血沸腾。

    “这是我的军队、我的帝国和我的人民,我将竭尽所能,来捍卫帝国的的平安和保护人民的权利”一个声音在心底呐喊。

    “奥利地皇帝是想表达些什么”观礼台上,坐在醒目位置上的奥斯曼帝国的代表海军部长杰马尔帕夏对身侧的外交大臣齐亚说道。

    “联合力量”齐亚说道,他看了一眼台下正在通过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奥地利人步骑兵方队,不无妒嫉地说道,“他在向整个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并借此来维系这个帝国的民心。”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是世仇,是奥地利人在维也纳止住了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步伐,两个国家之间已经打了近二百年的仗,彼此间充满了猜忌和敌意,现在却不得不坐在了一起。

    “到目前,奥地利人得到了太多,可我们什么也没有。”杰马尔说道,“恩维尔和我都希望能够重新夺回克里木、库班和高加索地区。”他看着台下正在通过的炮兵队伍,在战场上奥匈的炮兵尤其是重炮部队表现出非凡的实力,其精良的装备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过了德国陆军,出现在帝国广场的有75毫米口径的1898式加农炮、105毫米口径的1909式轻榴弹炮、105毫米口径的1903式重加农炮和150毫米口径的1905式重榴弹炮,这让财政捉襟见肘的土耳其人看着眼红。

    “这很难做到,奥地利人也在觊觎着克里木半岛,我们顶多能够得到高加索地区,在利益分配上,我们还得看他们的眼色。”齐亚不由叹了一口气,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伤亡巨大,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国力之间的差距。

    所幸的是,他们在背后还有德国人的支持。

    一〇三、乌克兰

    1917年2月。

    一辆满载着从中国所招募华工的列车行驶在乌克兰东部的平原上,惨白的月光照在铁路两侧被白雪覆盖的低矮树林,空气里充满了一种深重阴郁的气氛,似乎在为这些中国人的命运而感到哀伤。

    车厢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一张张东方人的面孔上带着茫然和恐惧。这列从满洲出发的东清铁路公司的蒸汽列车穿过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雪原,经过14天的漫长旅途,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张维城从窄小的床铺上爬起来,到车厢一头的厕所方便了一下,并活动活动筋骨。这是一列标准的俄式卧铺车厢,每节有52个铺位,这趟列车一共挂了50节这样的车厢,总共有2200多名华工。

    车厢里十分寒冷,里面架着两个小煤炉用于取暖,可是这点热气很快就散发到了车外。车内暗淡的灯光令人昏昏欲睡,他跺着脚,站在车门边上向外望去,月光照在雪地上,泛着银色的亮光,远处能够隐约看到一些起伏的山丘。列车行驶得非常慢,似乎前面快到了什么不知道地名的小站。

    将近三年的欧洲战争,数百万青壮的战死在了沙场,整个欧洲现在都极其缺乏劳力,即使是兵员最多的俄国也不能幸免。1914年,坦南堡战役和加利西亚战役中俄国就损失了近110万人,1915年,更是俄国人的灾难,大约有230万人在战场上伤亡或是被俘,1916年的情况稍好一些,即使这样,俄国人依然在东线损失了近80万人。

    为了维持这场战争,俄国人已经征召了近800万军队,几乎国内所有的青壮都被送上了战场,他们不得不用用优厚的条件从远东招募大量的华工来维持国内的生产,以便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这时,小个子的戴戟走了过来,搓着双手对张维城说道:“老兄,还有烟叶吗我的抽完了。”

    张维城从口袋里掏出装着烟叶的荷包,给戴戟卷了一支,递给了他手里,然后又给自己卷了起来。

    戴戟找了根小木棍放在火炉里,拿出来点着了烟卷,夹在嘴里抽了两口,又把带着火星的木棍递给了张维城。张维城也点燃了烟,看着车窗外对他说道:“咋了,睡不着啦”

    “是。”戴戟说道,在嘴里把一口青烟喷在了车窗上,又说道:“我一直想不通上峰把我们派到这来想干什么,难道要替俄国人打仗”

    “谁他娘的知道,反正现在的命令是让我们把这批劳工送到波尔塔瓦。”张维城说道,“谁知道那是什么鬼地方。”

    自去年六月袁世凯死了之后,黎元洪继任民国大总统,但权力实际掌握在总理段祺瑞手上。徐树铮在重新当上国务院秘书长和陆军部次长之后,即与俄国人签订了一项协议,由北洋政府出面,从国内积极为俄国招募劳工。

    此举遭到德国人的抗议,但与他们站在一起的奥地利人却没什么表示。

    黎元洪虽然反对徐树铮的做法,他怕此举会把中国引入战争,并可能会遭到德国人的报复。不过,由于刚刚当上大总统,而且没有什么根基,黎元洪目前自然还不便公开和段祺瑞作对。

    本来俄国因为修筑西伯利亚铁路就从中国招募过大量的华工,现在依然还有大约二十万人生活在西西伯利亚。在远东地区,本身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就比俄国人不少,在海参崴,大约有十八万中国人生活在那里,比那里的俄国人和日本人加起来还要多。

    从1916年7月开始,大约有二十万华工从国内被送到了俄国,徐树铮把一些刚从保定军校毕业的军官生编入了由皖系的第5混成旅升格的陆军第九师,这个师计划要以外交署的工作人员名义派到俄国,来管理在俄国的华工。

    最早进入俄国的是驻察哈尔的一支骑兵团,张维城他们这是第二批进入俄国的北洋军,隶属于陆军第三十三团,团长是宋焕章。

    火车走走停停,每到一个车站,就有人往车上加水上煤,给车上的人分发食物。有的劳工也下车到站台上闲逛着,张维城他们则需要看管着,防止有人逃跑。自从越过乌拉尔山,

    张维城等人便感受到了欧战所带来的严酷后果:整个俄国到处都缺人手。

    码头上缺少搬运工,矿山缺少矿工,林场缺少伐木工,机修厂缺少杂工。甚至远至图拉,基埔等地都在大力招募中国工人。站台上反复播放着军乐和沙皇的动员令,进入乌克兰后,车站上更是塞满了满载着人员和物资的列车,有时等待出发的列车能在车站外排出好几公里的长队,拥堵不堪。

    在沿途的车站上,可以看到很多穿着没有军衔的俄式灰军服的东方人。两年以来俄国车站里的装运工,大都换成了俄罗斯政府从中国的东北、山东、河北等地招募来的华工,目前大约有二十多万华工在俄国的铁路运输线上承担着繁重的劳动。

    苏炳文中校站在一长串的军列旁边,在等待着他手下的官兵们和华工的到来。这是距离乌克兰东部城市波尔塔瓦只有不到十公里的一座小站,车站位于森林地带,整个车站都掩没在白色丛林之中。

    不时有满载着作战物资的列车穿过车站,俄国人的车站管理混乱不堪,一切看起来都杂乱无章,不少列车不得不从车站折回,然后再转到其它的铁轨上又往前开。车站有不少华工在工作,他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天,通过翻译向站长询问,得到的回答永远是:快了,很快就会到。

    可是三天过去了,他等的那趟列车还没有见到踪影。

    在春季到来之前,俄国战场相对显得很平静,俄国人又积蓄好了力量,准备在冰雪融化之后,开始发动反攻。实际上现在俄国在兵力上有些捉襟见肘,不得不依赖中国劳工来为他们保障后勤。

    华工们就这样将会被送上前线。

    当然,苏炳文他们是奉命这样做的。

    大约有三万多华工将前往乌克兰中部位于南布格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基尔沃格勒,在南布格河一线,俄军和奥匈军已经开始进行着一些零星的战斗。

    一〇四、春季攻势一

    在捷捷列夫河到德涅斯特河的战线上,勃鲁希洛夫将军指挥的俄西南方面军与德奥联军已经对峙了一个冬天。在英国和法国的要求下,俄西南方面军在十二月下旬就开始了春季进攻的准备工作。

    勃鲁希洛夫对最高统帅部的进攻计划颇有微辞,在他看来,俄军兵力不足,如果单独面对奥匈或是德国东普鲁士军团,还能有些反击的力量,但在德奥联军的强大压迫下,能够守住基辅已经算是万幸。如果冒然发动进攻,会造成兵员损失加剧,在敌人的反攻下,很有可能连乌克兰都无法保住。

    但重新掌握了军事指挥权的沙皇执意要履行他对英国人的承诺。

    进攻的命令已经下达,战役的重点在日托米尔至文尼察一线,俄军在这一线集中了第3、4、5、9和从中亚调来的土耳其斯坦集团军共五个集团军75万人,第8和11集团军作为预备队,特别军团第13集团军,由于将军们嫌名字不吉利,于是就改称“特别军团”则要防守从乌曼一直到敖德萨,位于南布格河到德涅斯特河之间一大片广阔的区域。

    2月23日,进攻开始了。

    数千门大炮被安置到了第一线,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数十万发炮弹被掷向了敌人的阵地,把德国和奥匈军队在第一线挖掘的两道战壕都翻了个底朝天。在第一天炮击开始后,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就放弃了第一道战壕,在前面只留下了一些监视哨。在俄军开始进攻之后

,他们又放弃了第二道战壕,退守到了其后两公里外的第三道防线。

    2月26日,俄军首先向文尼察一线的奥军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第3集团军的士兵跃出战壕,排成一道道人浪,向着奥匈阵地前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的数道铁丝网前面发起了冲锋。俄国人仍然采用了落伍的法国式人海冲击战术,但在奥匈阵地上,从战壕后面以及远处的灌木林中,发射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