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德礼仪的重视,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只有“修身”之后,才能治国、平
天下。而在众多礼仪中,就餐的礼仪显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教谕中所说,
“在饮食方面无可指摘之人,就不会给别人留下攻击的口实”。
古王国时期保存得最完整、最长的,同时也是内容最丰富的教谕文学作
品当属《普塔霍特普之教谕》。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与《对卡吉姆尼之教谕》
相当,即它应是属于第六王朝后半叶的作品。该教谕目前保存下来四种版本,
其中三种是纸草文书,一种是木板文书,其中出自中王国时期的一种纸草文
书是唯一较全面的。该作品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包括
三十七节箴言诗,每节由四至十二个句子组成。《普塔霍特普教谕》所涉及
的主题众多,有时一节就讨论一个主题,有时一个主题要分几节讨论。有的
主题在作品中反复出现,这表明该主题的重要性或具有较高的价值。综观这
三十七节箴言诗,它们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可理解的道德法规,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并不严密。但其主题却包容了人际关系和基本美德的最重要的方方
面面。该教谕所宣扬的基本美德包括自我控制、谦逊、仁慈、慷慨大方、正
直和诚实。这些美德同样适合于所有人。
普塔霍特普与卡吉姆尼一样也身居高官要职,同为市长和宰相,所不同
的只是普塔霍特普任职于国王伊塞斯陛下时代。
普塔霍特普所教导的第一个主题就是要谦逊,不要骄傲自满。他对他的
儿子这样说道:
“不要为你的知识感到骄傲,
而应向无知者和智者请教;
艺技的追求没有止境,
没有任何艺术家的技艺能尽善尽美;
精美的语言比绿宝石还要深藏不露,
而在磨石女工那里却可以找到。”
这段话告诫人们,知识是浩瀚无边的,不要掌握一点知识就产生骄傲自
… Page 71…
满的情绪,学无止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三人行必有吾师”。
普塔霍特普所教导的第二个主题涉及到社交关系方面,具体地说是与人
发生争论时应采取的态度。在这里,普塔霍特普把争论分为三种情况来阐述:
“如果你遇见一位正在争辩之人,
一个有势力之人,地位比你高,
你要抱臂弯腰,
嘲笑不会使他赞同你。
当他在争辩时,不要反驳他,
不要恶语伤人;
人们将认为他无知,
你的自我节制将胜过他喋喋不休之言。
如果你遇见一个正在争论之人,
其地位与你相当,
要以沉默体现你的价值胜过他,
他口出恶言之时,
将会招致听者众多的议论,
你将在法官心目中留下好名声。
如果你遇见一位正在争论之人,
一个与你地位不相当的穷人,
不要因为他是弱者就攻击他,
让他独处,他便会自己驳倒自己。
不要反驳他,以寻开心,
不要冲着你的反对者发泄,
伤害穷人之人是多么恶劣,
这样人们将愿意做你所希望之事,
你也将通过法官的谴责对他取胜。”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即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富人,与自己地位相同之人及
比自己地位低的穷人发生争论之时,都要保持沉默。虽然沉默的理由各不相
同,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以沉默来战胜对方。
教谕中几次谈及了作为领导者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其应具备的素质,
阐述了人类文明早期的所谓的“领导科学”,这些都是宝贵的社会经验。首
先,作为领导者要做有益于公众的事情,要以身作则:
“如果你是位领导者,
管理着众多事务,
要追求每一件善事,
使你的行为无可指责。”
其次,领导者要做出杰出的贡献,要取得卓越的成就,要具有远大的目
光,不要争名夺利:
… Page 72…
“如果你是位领导者,
你权限很宽,
你应有突出之作,
要放眼于来日。
不要争名夺利,
鳄鱼进入之地会滋生仇恨。”
领导者还需具备虚心和忍耐的美德;要倾听别人的心声,允许他人申辩:
“如果你是位领导者,
就要耐心倾听他人的申诉,
不要打断他为洗罪而要讲的话。
痛苦之人多么希望倾诉衷肠,
这比案件获胜本身更为重要。
如果阻止他人的申辩,
人们便会问: ‘为什么要拒绝?’
并非所有的申辩都能得到应允,
但耐心倾听也可以安慰人心。”
教谕中多次提到结交朋友和保持友谊应该注意的事项,可见古埃及人非
常重视与朋友的情谊。文中把交友与女人联系起来,比较有趣,大有“女人
是祸水”之意:
“如果你要保持与主人、兄弟或朋友之友谊,
无论走到哪里,
千万不要接近女人!
接近女人是多么不幸,
打扰女人又是多么不受欢迎。
成千的男人丧失了美德:
片刻间宛若梦幻,
死神就将降临,
只因他们认识了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教谕把贪婪列为万恶之首,它是一种痼疾,会给人们带
来各种不幸和灾难:
“如果你想获得完美的品行,
要远离一切邪恶,
提防贪婪的罪恶:
它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沉疴,
对此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解。
它将殃及父母,
还将使舅父受到牵连,
它使夫妻分离;
… Page 73…
它是万恶之集大成者,
它是一切仇恨的总和。”
《普塔霍特普教谕》还提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训诫,例如,它对各种不
同职业的人和不同阶层的人都提出了忠告,提出了行为准则。它还告诫人们
由卑微转变为地位较高,由贫穷变为富有之时,不要忘本,要记住,那是神
的赐予。
(2)第一中间期的教谕文学
起源于古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在第一中间期得到了发展,这时期出现了
①
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与古王国时期相比这时期的
教谕文学作品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在形式上出现了国王以遗嘱方式对其
子兼继承者进行告诫的文书;二是在内容上出现了有关王权的论述,告诫继
承者如何当好国王。而在这两方面变化的典型例子便是《对美里卡拉王的教
谕》。它虽然不是这类作品的第一部,但无疑是较早的一部,而且是迄今所
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这类作品。
这部教谕文学作品是一位老王给他儿子兼继承者的遗嘱,儿子的名字为
美里卡拉,父亲即老王的名字没有保存下来。外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从保存
下来的老王名字的最后几个符号来看,该王应属于第九和第十王朝的某位
王,而最可能的便是克赫提。作品的原始文献没能保存下来,现存的残篇都
是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抄本,许多空缺和书吏的抄写错误给理解这部作
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全文的韵律极强,句子匀称、工整。当谈及具
体事件时,教谕采取散文的形式,而在其它情况下则采取诗歌的形式。与古
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作品相比,该教谕体现了知识、智慧和文学性的进步,
其教训更深刻、更精辟,组织概念的能力更强,主题和内容面更宽。
老王首先向其子、继承者提出了作为一个优秀国王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那就是口才:
“如果你善于言辞,你将取胜,
舌头是国王的利剑;
能言善辩胜过所有征战,
这门技术无往而不胜。”
这里宣扬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作为一个国王,其文韬要胜过武略,具
备演说家的才能是统治的保证。但要想安邦定国,还应做到:
“尊重贵族,供养你的人民,
加强你的边界,你的边防军;
为将来做准备是明智之举,
人们关心未来的生活,
虽然诚信者往往落空。
以优良的品质招来人们,
① 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第1 卷,第97—109 页。
… Page 74…
邪恶者才觊觎邻居的土地,
傻瓜才觊觎他人的财产。”
老王还告诫其子,要安抚好各阶层的人,尤其是贵族,贵族是统治的基
础,其中不乏充满智慧的名言警句:
“提拔你的官员,以便他们按你的法律行事,
家境殷实之人才会忠心不二,
因为他是富人,一无所缺。
穷人说话不公,
口说 ‘我希望我拥有’之人没什么公正可谈,
因为他往往谁给钱就听谁调遣。
其贵族显赫者才是真正的显赫,
拥有众多谋士的国王才能强大,
拥有众多贵族的国王才算富有。”
古埃及的统治者已经明白这样的道理,贵族是其财富,是其维护统治的
基础,扩大贵族的数量就等于扩大了其统治基础。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对贫
民则表现出了极端的蔑视和歧视。除了安抚贵族外,老王还告诫其子,要安
抚好军队,要培养亲信:
“提拔你的官员,提拔你的士兵,
使跟随你的年轻人致富,
供给他们物品,赠予他们土地,
奖励他们牲畜。”
此外,还要施行仁政,处事要公正,不能乱杀无辜,也不能巧取豪夺:
“行正义,你在世上能持久;
安抚哭泣者,不要欺压寡妇,
不要削减贵族的财产。
不要剥夺人继承其父的财产,
千万不要错施刑罚,
不要乱开杀戒,它无助于你。
用笞刑和监禁来处罚,
国家将治而有序。”
王权神化是古代社会和国家最普遍的政治现象之一,国王被认为是神在
人间的代表,国王是神的化身,神自然而然地会保护国王的统治。但为了讨
好神,国王必须很好地履行对神的义务,要为其修缮神庙,经常举行祭神仪
式,不停地为其敬献祭品,只有这样,神才会帮助平息不满,镇压叛乱,保
证国王的统治。《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中不乏这样的文字,美里卡拉王被
告诫要很好地敬神。
… Page 75…
在该教谕的结尾,先王向美里卡拉提出了最后的忠告和自己的祝愿:
“不要忽视我的话,
这些话阐述了王权的全部法则,
它们教导你,使你得以统治国家,
愿你能赶上我,无可指责!”
第一中间期保存下来的教谕文学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多,但无论是文
学性还是思想性,都比古王国时期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3)中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
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教谕文学发展的鼎盛期,这时期所保存下来的作
品,其数量也相对要多。中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
式上,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为父亲
的教子书;其二为先知、圣人或其他公共利益保卫者的预言书;其三为两个
观点相左之人的辩论对话。
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是位强有力和成功的法老,以他名义写就的《国王阿
①
美涅姆赫特一世对其子舍索斯特利斯一世之教谕》,起初被认为是阿美涅姆
赫特一世在逃脱暗杀之后写下的一篇真实记载。但近年来,外国学者普遍认
为,阿美涅姆赫特一世在位三十年,在其统治的第三十年遭到暗杀,这篇教
谕文学作品是其继承者舍索斯特利斯一世命令一位宫廷书吏创作的。全文从
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王对王子即未来王位继承人的垂训,
传授其统治术;第二部分描写国王在夜间休息时遇刺的经过;第三部分则颂
扬阿美涅姆赫特一世的辉煌成就。其中第一部分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它虽与
以前此类作品,例如《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同属教子或传授继承者统治术
的遗嘱,但在内容上却有太大的差别。美里卡拉王的父亲教育他要提拔官员,
培养亲信及宽以待人等,而阿美涅姆赫特一世却恰恰相反,他警告其子兼继
承人要防备所有的臣民,不要结交朋友,他们都是潜在的阴谋者和反叛者。
他这样嘱咐他的儿子:
“要警惕无名的臣民,
他们的阴谋不易察觉。
不要相信兄弟,
不要结交朋友,
不要培养亲信,那毫无意义。
你躺下的时候,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