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W ·G·兰伯特:《巴比伦智慧文学》,第9 页。
② 泰尔·哈尔马尔 (Tell Harmal),即古代的沙杜普姆(Shaduppum)。
① 参见W。G。兰伯特《巴比伦智慧文学》,第14 页。
… Page 11…
米亚宗教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材料。要在这样一部著作中把所有苏美尔和巴比
伦神话逐一介绍,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好有选择地进行叙述和阐释。
(1)恩奇与宁胡尔萨格——天堂神话
苏美尔文学对希伯来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有关天堂的神
话中。在苏美尔人的天堂中,生活着神而不是人,具体地说是水神和智慧之
神恩奇(巴比伦人称为埃阿)和众神之母宁胡尔萨格(亦称宁马赫)。在《恩
①
奇与宁胡尔萨格》神话中,苏美尔神的天堂称为底尔蒙。底尔蒙被描绘为“洁
净”、“无秽”和“光明”的境域,为“生者的境域”,从不知有疾病和死
亡。但底尔蒙缺乏淡水,而淡水又是动植物的生命源泉,因此水神和智慧之
神恩奇便命令太阳神乌图把淡水从地上引到底尔蒙,使底尔蒙成为田野富
饶、草场丰美的神园。在这个神的天堂里,水神和智慧之神恩奇与苏美尔众
神之母 (就起源而论,似为地母)宁胡尔萨格女神结了婚,宁胡尔萨格经过
九天的怀胎后,未经分娩的痛苦,生下了女神宁穆。恩奇很快又使他的女儿
宁穆怀孕,她以与其母宁胡尔萨格同样的方式,生下了女神宁库拉。接着恩
奇又使宁库拉怀孕,并生下女神乌特图。当恩奇又想使乌特图怀孕时,宁胡
尔萨格出面干预。宁胡尔萨格向乌特图提出了一些劝告,劝告的具体内容泥
板未能保存下来,但根据后面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来。乌特图被劝说不要与恩
奇同居,除非恩奇送给她黄瓜、苹果和葡萄等礼物。但这些礼物对水神恩奇
来说并非难事,他满足了乌特图的要求,乌特图芳心大悦,遂与恩奇同居。
但这一结合并未生出新的女神,似乎是宁胡尔萨格利用恩奇的精子创造了八
种不同的植物。当恩奇发现这八种植物时,可能系出于决定它们命运的目的,
必须品尝它们。于是他的信使双面神伊西穆德为他采摘了八种植物,恩奇一
一地吃下。此举激怒了宁胡尔萨格,她对恩奇说了句咒语后便离去,并声称,
除非他死,否则她是不会再用“生命之眼”来看他的。恩奇的身体每况愈下,
他身上八个器官无不处于病态。恩奇的病情使众神十分悲伤及至痛不欲生。
众神立即召开众神会议商讨此事,众神之王恩利尔竟也一时束手无策。这时
雌狐主动请缨,她对恩利尔说,如果众神给予应有的犒赏,她,雌狐,可使
宁胡尔萨格去而复返。对于雌狐是采取何种手段请回宁胡尔萨格的,泥板的
相应部分被毁。宁胡尔萨格返回后,使恩奇得以康复,她让他坐在身旁,询
问他身体八种器官带给他何种厄难后,创造了相应的八神以对之。于是,恩
奇转危为安。
克莱默教授把苏美尔的天堂与《圣经》中的天堂及故事进行比较研究后,
①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圣经》中的天堂故事源于苏美尔。首先,两个天堂的
②
位置可能相同。苏美尔的天堂在底尔蒙 ,后来的巴比伦人也把它视为他们的
“生者境域”以及永生者所在地。据此可以推知:被描述为位于东方的伊甸
园,并成为四条“世界大河”(包括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发源地的
《圣经》中的天堂,颇有可能与苏美尔的天堂同源。其次,对太阳神以淡水
灌溉底尔蒙的描述,也与《圣经》中有关情节相似。众女神的生育没有经受
① 英译本见J。B。普里查德编《古代近东文献》(J。B。 Pritchard,ed。,Ancient NearEast Texts Relatingto the Old
Testament ),普林斯顿1969 年版,第37—41 页。
① 参见塞·诺·克莱默编《世界古代神话》,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82—83 页;S。N。克莱默《历史始
于苏美尔》,第141—144 页。
② 底尔蒙 (Dilmun),今巴林。
… Page 12…
折磨,无分娩之苦,恰与加之于夏娃的诅咒“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相对
应。恩奇食八种植物并因此遭受诅咒,显然是亚当和夏娃食知善恶树的果实
并因这一罪行而遭诅咒这一情节的原型。克莱默教授对此最有价值的研究成
果在于,他把《圣经》中有关天堂记述的一个最令人费解的情节,根据苏美
尔的天堂神话作了圆满的解释。这一情节是:“一切活物之母”夏娃是以亚
当的肋骨造成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用肋骨而不是身体的其它部位来创造女人
呢?据《圣经》所述,“夏娃”其名似乎意即“给予生命者”。据苏美尔神
话所述,恩奇最薄弱的部位为肋骨。苏美尔语中“肋骨”一词音“提”。为
治愈恩奇的肋骨所造之神,苏美尔人称之为“宁—提”,意即“肋骨女性”。
而苏美尔语中的“提”,又有“创造生命”、“给予生命”之意。由此可见,
此神之名“宁—提”似乎又有“给予生命的女人”之意。因此,在苏美尔文
学典籍中,往往把“肋骨女人”与“给予生命的女人”相等同。正是这一文
学双关语被移用于《圣经》中,并长久保存下来。这一问题如果仅仅依据《圣
经》本身,显然无法解释得通,因为在犹太人的语言中,表示“肋骨”与“给
予生命者”的两个词,毫无共同之处。
(2)大洪水的故事
《圣经》中的洪水故事,其实并不是希伯来人的创造,而是来源于苏美
尔神话。记载苏美尔洪水神话的泥板损坏严重,只有最后三栏内容不完全地
保存下来,因此无法知道神话开始讲的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是,该神话不仅
讲述一个大洪水的故事,还反映出了苏美尔人关于宇宙起源的观念,其内容
涉及人的创造、王权的起源及洪水前的五座城市等。在保存下来的泥板的开
头,记载的是一位神给其他神写信,告诉他将把人类从毁灭中拯救出来,随
后的几行字语意难以理解。接着的四行字涉及的是人和动植物的创造:
当安、恩利尔和宁胡尔萨格
①
创造了黔首 以后,
植物从地上繁茂地生长,
动物,四条腿的平原(动物)巧妙地出世。
泥板在中断若干行后,记述的是王权和洪水前的五座城市:
在……王权自天而降以后,
在高贵的王冠和王位自天而降以后,
他完善了礼仪和崇高的神律……,
在……洁净的地方建立了五座城市,
点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当作祭祀中心来分配。
第一座城埃利都,他赠给努底穆德,领导者,
第二座城巴德提比拉,他给予……,
第三座城拉拉克,他赠给恩杜尔比尔胡尔萨格,
第四座城西帕尔,他赠给英雄乌图,
第五座城舒鲁帕克,他赠给苏德。
泥板中关于神决定毁灭人类原因的叙述,被毁得无法辨认。从泥板中看
① 即苏美尔人,有时泛指人类。
… Page 13…
出,许多神对毁灭人类这一残酷的决定感到不满和不快:
然后宁图泪如……,
纯洁的伊南娜为其人民失声痛哭,
恩奇自我沉思,
安、恩利尔、恩奇和宁胡尔萨格…,
天地众神念叨安和恩利尔的名字。
因此便出现了兹乌苏德拉——《圣经》中的挪亚。他是一位虔诚、畏神
的国王,他时刻注意着神在梦中或咒语里的启示。根据神话,兹乌苏德拉似
乎靠在墙上,听到一位神告诉他,众神会议决定发动一场洪水,“毁灭人类
的种子”:
然后,兹乌苏德拉,国王,…,
建造一巨大的…,
他谦卑、恭顺和敬畏地…,
他每日前来,不停地…,
产生了各种梦,他…,
口念天地的名字,他…
…众神一面墙…,
兹乌苏德拉贴墙而听。
倚墙而立在我的左侧…,
我将隔墙对你说话,记住我的话,
洗耳恭听我的指示:
通过我们的…一场大洪水将席卷祭祀中心;
为毁灭人类的种子…,
这是众神会议的决定。
根据安和恩利尔的指示……,
其王权,其统治 (将结束)。”
接下来的内容应该是神指示兹乌苏德拉建一只大船,以解救自己。但这
段文字已被毁坏,随后当泥板上的文字能够辨识时,大洪水已经到来了:
所有的风暴,异常强大的风暴,始终如一地袭来,
与此同时,洪水席卷祭祀中心。
七天七夜以后,
洪水淹没了土地,
巨船在狂风的吹打下,在大水中颠簸,
普照天地的乌图出现了,
兹乌苏德拉打开了巨船之窗,
英雄乌图把它的光带入船中。
兹乌苏德拉,这位国王,
跪在乌图的面前,
… Page 14…
他杀了一头牛,宰了一只羊。
兹乌苏德拉向太阳神乌图献祭以后的事情没有保存下来,泥板中保存下
来的最后一段文字描述兹乌苏德拉的神化。当他跪在安和恩利尔面前后,他
被赐予“神之生命”,可以永生不死,并且得入“天堂”底尔蒙。
(3)巴比伦创世神话
在苏美尔众神话中,迄今尚未发现一则直接、明确地述及所谓创世。巴
比伦人有关所谓创世的神话流传较多,内容为描述神、宇宙万物和人类是如
何创造的。这些神话所讲述的具体的创世过程却不大相同,其中最著名者首
推《埃努玛·埃里什》,它记载在七块泥板之上。其名字源于起首两词,意
为“当上界”。根据神话,在洪荒时期,“当上界天宇尚未存在,当下界大
①
地尚未存在”,只有咸水提亚马特及其丈夫阿普苏 。随后,其他许多神相继
而生。新神的活动和喧闹使老一辈之神无法安眠,阿普苏盛怒之下决定将他
②
们消灭。智慧之神埃阿借助于法术咒语杀死了阿普苏,使众神免遭厄难。随
后,埃阿在阿普苏的尸骸上营造居所,他的妻子在此生下马尔都克神。丈夫
被杀以后,提亚马特纠集了众多妖魔,意欲为丈夫报仇。威武勇敢的马尔都
克与提亚马特展开了格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他杀死了提亚马特,把她庞
大的尸体一分为二,一半造天,一半造地。之后,他又为众神建造了居所,
设置星辰,建造太阳所由升落之门,并强迫明月隐其光辉。他还释放了那些
为提亚马特而战的俘虏,他们甘愿承担修建巴比伦城及其神庙的劳动,这使
马尔都克大受感动。为了使众神免除繁重的体力劳作,马尔都克在父亲埃阿
的帮助下,又以金古之血创造了人。相传,金古为一叛逆之神,曾是提亚马
特军队的首领。众神对马尔都克的救命大恩感激不尽,在巴比伦城为马尔都
克修建庙宇“埃萨吉拉”,举行盛大庆典,并宣布授予马尔都克五十个头衔,
即巴比伦神庙一切主神的权力,马尔都克遂成为至上之神。
巴比伦的创世神话与其说目的在于叙述创世的经过,毋宁说在于赞美和
抬高巴比伦之神马尔都克,因为显然马尔都克的创世业绩在神话中占有重要
地位。虽没有确实材料以资证明,但一般认为这则神话创作于古巴比伦时期,
①
即公元前二千年代前期 ,因此这则神话似乎具有庆祝巴比伦尼亚统一的政治
色彩。巴比伦尼亚的 (马尔都克的)统一是通过对海地(提亚马特)的胜利
及其有效的安抚政策实现的,并由于这种有效的安抚政策,在胜利之后永久
地统一着这片土地。
3。史诗文学
一般认为,史诗与神话的基本区别在于,神话的内容所涉及的是神的活
动,而史诗的内容则是歌颂人类的业绩,更确切地说,是歌颂人间英雄的伟
业,虽然也不免带有某些传奇色彩。但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这种区分有时
并不十分明显,有许多讲述神的故事也被冠以史诗之名,它们从本质上应属
于神话之列。除了神话以外,在古代苏美尔,歌颂人类英雄的史诗并不少见。
① 即苏美尔的阿布祖神。
② 即苏美尔的恩奇神。
① 参见J。B。普里查德编 《古代近东文献》,第60 页。
… Page 15…
就目前所知,苏美尔时期有三大英雄,即著名的吉尔伽美什、恩美尔卡和卢
伽尔班达。他们三位都是有史可查的真实人物,都记载在著名的 《苏美尔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