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理解地下诸神的心思!
人类从何而知神的态度?
昨天还生龙活虎,今天却要命丧黄泉。
他的悲惨命运并未就此停止,各种疾病纷纷向他袭来。他的耳、眼、头、
足和筋骨血脉无处不生疾,已濒临死亡的边缘。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
位正直、诚实的受难者也还是显得那样的无助:
我的神并未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我的女神并未对我显露怜悯之情。
但这位正直、诚实之人并未因此灰心丧气,他仍然不停地祈祷、哭诉和
哀求,希望得到神的帮助。最后,他终于感动了马尔都克神,马尔都克神最
终解救他出苦海。经过是这样的:这位受难者作了三个梦。在第一个梦中,
出现了一位年青貌美的男子,但泥板由此中断了;在第二个梦中,一位年青
男子以驱魔者的身份出现,他按照神的指示,为这位受难者履行了诸多仪式;
在第三个梦中,出现一位妇人,她既像王后,又像女神,她许诺解救他。继
她之后来了一位巫术祭司,此人乃长须男子打扮,手执马尔都克神许诺富裕
的泥板。因此,这位诚实的受难者很快摆脱了各种疾病和不幸。长期困扰他
… Page 32…
的恶魔被遣返回冥府,他恢复了健康和富足。因此,他来到马尔都克神庙,
对马尔都克神大唱赞歌。
(2)《巴比伦的神正论》
①
第二部重要的宗教一哲学诗篇是所谓的《巴比伦的神正论》这是一部由
②
二十七节组成的离合诗 ,每节由十一行构成。其中的十九节全部或基本全部
保存下来,其余的八节大部分遗失。每节都以同一音节开始,二十七个音节
组成一个离合的诗句:
a—na—ku sa—ag—gi—il—ki—'i—na—am—u'b—bi—
ib ma—ǎ■ ma—■u
ka—ri—bu■a i—liú| ar—ri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萨吉尔—吉纳姆—乌波碧波,巫术祭司,是神
和国王的崇拜者。
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比 《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稍晚。它的主题似乎也
是所谓的“苦难”问题,它采用的是一位受难者与其朋友对话的形式,由受
难者揭露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由其朋友竭力地根据神建立宇宙秩
序的公正观点来进行解释。例如:
受难者:我是一个遗腹子,我母亲在生我时死去,扔下我一孤儿。
朋友:所有人都必有一死。
受难者:我体弱多病,生活窘迫。
朋友:神最终会奖励虔诚者。
受难者:有些人不虔诚,却很富有,我很虔诚,却不富有。
朋友:我们不理解神道。不虔诚者的富裕只是暂时的,他最终会受到惩
罚的。
受难者:根据我的观察,情况不是这样。
朋友:怀疑神的决定就是亵渎神灵。 (以下遗失)
受难者:像乞丐一样生活有许多好处,这样可以不对社会负有义务。
朋友:这是一种发疯的想法。
两人围绕神的赏罚与现实生活的许多实际情况不符争辩不休,最后似乎
也没能解决这一问题。但在结尾部分,两人在这一点上取得了一致,即神负
责主持人间的公平与正义,如果人遭受了不公平,乃神使然。
(3)《主人与奴隶的悲观对话》
第三篇重要的宗教一哲学诗称为《主人与奴隶的悲观对话》或《悲观对
话》。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可能较晚,有学者认为,根据文中提到的“铁剑”
①
判断,它不应属于古巴比伦时期及加喜特时期的早期 。这部作品是楔形文字
文学中较奇特的一部作品,具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它采取主人与奴隶对话
① 原文及英译文见J。B。普里查德 《古代近东文献》,第601—604 页。W。G。兰伯特:《巴比伦智慧文学》,
第63—91 页。
② 数行诗句中的第一个词的首字,或最后一个词的尾字,或是其他特定处的字母,能组合成词或词组等的
一种诗体。
① 参见W。G。兰伯特《巴比伦智慧文学》,第141 页。
… Page 33…
的形式,主人显然是一位富人,他不断地向他的奴隶提出许多计划和打算,
每次他的奴隶都立即表示赞同,以“是的,主人,是的”来回答,并进而指
出这样做的好处。但当主人不断地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时,奴隶同样立即
表示赞同,并阐明这些计划和想法的不利后果。但在这部诗篇的末尾,故事
的情节却急转直下。当主人否定和放弃了一切打算和想法后,悲观地对奴隶
说:“现在做什么好呢?”奴隶傲慢并不无嘲笑地说:“砍断我的脖颈,砍
断你的脖颈,把它们投到河里去——这样就好了。谁能高及苍穹?谁又能宽
盖大地?”主人显然勃然大怒,恶狠狠地说:“不,奴隶,我将先杀了你,
把你先投入河中。”但奴隶的回答很意味深长:“我的主人,我死后你还能
指望再活三天?”①
对这部奇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学者们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1954
年以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篇严肃的哲学论文。但后来以斯佩泽尔为代
表的许多学者提出了新主张,认为它是一部讽刺或幽默作品,传统的旧观点
忽略了这两种文学形式所具有的生动的现实主义特色。作品中对主奴关系的
讽刺,为新观点提供了证据。这位奴隶不是只会说“是的”的工具,不是只
会服从,他从一开始就在窃笑他的主人。他最后的一击,是其真实意志的的
②
表达 。
巴比伦文学的宗教特征在《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巴比伦的神正论》
和《主人和奴隶的悲观对话》中,尤其是在前两者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三
部作品还具有较深刻的哲理性,体现了一种理性的思辨。它们可能代表着巴
比伦人在思想和观念方面的变化。
7。寓言
根据西方传统,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伊索被认为是寓言的首创者,他
那著名的反映古典世界社会生活的《伊索寓言》,也自然被奉为动物寓言的
始祖。但《伊索寓言》的许多“原型”可以追溯到比他早一、二千年的苏美
尔人和阿卡德人动物寓言中。动物在苏美尔智慧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根据目前的材料和研究成果,在迄今翻译过来的近三百则寓言和格言中,
①
涉及到的动物达六十四种之多 。它们不仅包括牛、马、狗、狐狸、狼、驴和
羊等野生动物和家畜,还包括各种鸟类、鱼类和昆虫类。除动物以外,古代
美索不达米亚寓言故事的主角还有植物、工具和自然现象等。这些寓言所涉
及的内容大体反映了动物凶残和贪婪等本性,以及植物、工具和自然现象间
的内部争斗和骄傲自大等弱点。这些寓言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古代美索
不达米亚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其中保存较好和较著名的包括《狐狸的故
事》、《牛与马》、《骑驴的故事》、《柽树与椰枣树》、《柳树的故事》、
《牲畜与谷物的争论》、《冬与夏的争论》、《铜与银的争论》、《锄与犁
的争论》及《鸟与鱼的争论》等。这些“争论文学”多以一方获胜而告结束。
②
(1)《锄与犁的争论》
① 参见J。B。普里查德 《古代近东文献》,第438 页;W。G。兰伯特:《巴比伦智慧文学》,第149 页。
② 参见W。G。兰伯特《巴比伦智慧文学》,第139 页。
① 参见S。N。克莱默《历史始于苏美尔》,第124 页。
② 英译文参见S。N。克莱默《历史始于苏美尔》,第342—347 页。
… Page 34…
这是一则苏美尔寓言。在该寓言中,同属农具大家族的两兄弟锄与犁在
谁优谁劣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寓言以描述锄的制作原料和形状开
始。原料共有四种,即杨木、梣木、柽树和“海木”,但却只有两种组合,
即齿用梣木制作而柄用杨木制作和齿用“海木”制作而柄用柽树制作;在形
状或类别上则有三种,一种是两齿锄,一种是四齿锄。锄首先向犁挑战:
当水冲来时,我可以阻止它,
你不能把土装入篮中,
你不能和泥,你不能制砖,
你不能打地基,你不能建房屋,
你不能加固旧墙的根基……
这个挑战激怒了骄傲的犁,它把自己说成是大神恩利尔之手的创造物、
人类的农者及国王和贵族的宠爱物。它丰收的谷物可以装点原野,可以为人
和畜提供食粮:
我,犁,由伟大的臂膀制作,由伟大的手掌装配,
我是众神之父恩利尔高贵土地的书记员,
我是人类农业的忠实经营者。
当舒努蒙月在田间庆祝我的节日时,
国王为我屠宰牛,为我繁殖羊,
往石坛倒满酒。
……
国王握住我的扶柄,
把牛套入轭中,
所有的显赫贵族在我身边行走。
所有的土地无不充满赞赏,
人民兴奋不已地观看。
我掀起的犁沟把原野装点…
显示了自己的神圣和尊贵以后,犁便开始炫耀自己的功绩和德善:
①
我的谷堆遍及田间,那是杜穆兹 的羊群在休息。
我的麦垛点缀原野,
那是青山充满魅力。
我为恩利尔积起堆垛,
我为他聚集麦谷,
我填满了粮仓…
孤儿、寡妇和赤贫者,
手挎芦苇篮,
拾起我撒落的麦穗。
标榜了一番自己以后,很自然地便是大肆贬低别人,并加诸谩骂与威胁:
(而你)锄,无谓地挖洞,无谓地凿齿,
① 杜穆兹 (Dumuzi),牧神。
… Page 35…
(你)锄,在泥中劳作、翻滚,
把你的头埋在地里,
你和砖模在肮脏的泥土中度过时光,
你…不适合高贵之手,
你的头装扮成奴隶之手,
你竟敢对我恶言侮辱!
你竟敢与我相提并论!
滚到草原上去,我已看 (够了)你…
锄在遭到犁的激烈反击后,当然不甘示弱,马上抛出宏篇巨论,它首先
也是炫耀自己如何为人类服务,诸如灌溉、排水及为耕地做准备:
犁……,
我先于你来到恩利尔之地,
我挖掘沟渠,我开凿运河,
我使牧场水源充足。
当洪水淹没芦苇丛时,
我的小篮子可以应付之。
当河流决堤,当运河决堤之时,
当决堤之水汇成河流泛滥成灾,
到处一片汪洋之时,
我,锄,在周围建起堤坝,
南风和北风都不能摧毁之,
(于是)捕禽者开始拾蛋(不受妨碍地),
渔民开始捕鱼,
人民开始筑栅,
所有的土地都充满富庶。
在牧场排完了水,
湿地开始耕作之后,
犁,我先于你进入田地…
进行了一番自我吹捧之后,锄也如法炮制地开始了对犁的攻击。不过这
一次与刚开始提出挑战时略有不同,前者只是自夸能做什么,蔑视犁不能做
什么,这次则直接贬低犁的工作或作用:
(你)耕地之时,践踏脚下的一切,
你要耗费六头牛、四名劳力,你自己是第十一个。
所有的技术工人从田地中逃走,
(而)你竟把自己与我相比!
当你远远落在我后边,走进田地时,
你只能望着你唯一的垄沟沾沾自喜。
在接下来的十行中,锄诉说犁不坚固,工作中容易损坏,一旦损坏,其
农人便讨厌地称它为“废物”,随后便得雇人修理,等等。之后话题转移到
… Page 36…
工作时间上,在这一点上犁显然处于下风,因为它只应用于耕作期,而锄则
不然,它不仅用于农业中,还用于建筑等其它行业中,一年四季都用得上:
你,成就贫乏, (但)品性骄傲,
我的工作时间是十二个月,
(但)你的工作时间只有四个月,
(而)你闲置的时间却有八个月,
是工作时间的一倍。
锄不仅在工作时间方面自视甚高,对其所谓的成就更是自我陶醉:
我,锄,居住在城市,
没人比我更尊贵。
我是一名跟随主人的仆从,
我为主人建房筑屋,
我加大畜圈,我拓宽羊栏,
我和泥,我制砖,
我打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