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精神,司徒越叹为观止。
成语立即赞成了老爷子这种学习精神,奉承了一番,又拉着福源教育了一回,老爷子被孙子捧的心满意足,那表情仿佛明天就能成为一代文豪。司徒越心想您老人家也是见识过朝廷上大臣们更文雅的拍马屁,怎么如今您孙子这么露骨的奉承了一番您就如此飘飘然了,没想过治学比养花更难吗?
“君明觉得呢?”上皇听了承岳的奉承还不满足,转头让司徒越发表意见。
“祖父,孙儿没读过书,不会说话,要是您啊,别说十年了,五年之内要是去科场走一遭,出来就是状元啊。”
呸,唾弃我自己。司徒越在心里对自己说,就当是哄老爷子玩了。
“嗯,说的有道理,明天,不用,咱们今天下山了,让你们小叔叔给朕去问问,朕隐姓埋名先去考秀才。”
承岳看了一眼司徒越,两个人对视一眼,“祖父,”承岳调整了一下表情,“祖父,科举不过是学子们出头的一个法子而已,咱们不必去受那份罪,听说科场里面的单间,嗯,怎么说呢,简陋至极。。。。。。”
上皇摸着下巴上的一绺胡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老话,朕能想得到科场之事,你们不必说了,朕意已决,咱们就这么办了。”
老爷子高兴的背着手在前面走,福源和乔乔一边一个拉着他的衣角跟在两边,乔乔还天真的问“太爷爷,我能一起跟您考秀才吗?”
“傻乔乔,小郎君才能考秀才呢,你是小娘子,不能去。”福源贴着上皇给妹妹科普,上皇满意的摸了摸福源的小脑袋。
司徒越只看见乔乔扭着上皇的衣角,看背影是在撒娇。只能低头对承岳说“怪我,我要是多读点书,多知道点词也不会这么说啊,我不这么说,祖父也不会这么想啊。”
“事已至此,大兄,咱们回去求太后娘娘想想办法吧。”
到了中午,一家人在山顶摆好小火炉,放进去几块碳,把小锅支在小火炉上,先是把鸡汤加热,放进去青菜山蘑,煮了一锅面,司徒越捞出来一碗先给了上皇,接着是两个小的,兄弟两就着小锅把剩下的吃了。吃完之后,让上皇带着两个小的烧水煮茶,司徒越去洗了锅,交给暗卫,承岳摆开了架势在山顶作画。
此刻山顶比山下冷了许多,司徒越看着福泽个乔乔端了一杯茶给承岳送去,和上皇聊天,“果真是祖母见识的多,我和承岳以为上来就行了,没有想到山上这么冷,还是全靠祖母给准备了衣服。”
上皇看了司徒越一眼,“妻也,自当是照顾全家,太后比起你亲祖母来还差了几分,说来说去,是你亲祖母福分薄。也是咱们家福分薄,要是你亲祖母还在,你叔父如今也不敢如此宠妾。”
司徒越看着上皇的表情,似乎是对赵灵妃极为不满。
“婶娘的性子软。不过赵灵妃是确实嚣张了一点。”
“朕悄悄的告诉你一件事儿,赵灵妃给你叔父吃了散药,可恨的是你叔父知道,还自己吃下去了。仗着自己的身子骨好,不当回事,梅氏劝了几回,让你叔父训斥了几回。”
这件事司徒越在宫里的人没传信回来,司徒越自然不知道,“承岳知道吗?”
上皇摇了摇头,“朕把你叔父喊来骂了一通,你叔父就再没碰那些东西了,赵灵妃也没在哄着你叔父沾染那些。在朕看来,赵灵妃不能留了,但是你叔父护着她,如今啊,朕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山顶上的上皇和没有退位的时候一样的精明,那种举手投足之间的帝王气又回到了他身上。
“可能叔父觉得,赵灵妃和他更贴心一些。祖父,赵灵妃不过是一个玩物,不值得你多想,您让御医找机会给叔父把脉就行了。”
上皇点了点头。看着时间不早了,承岳收了工具,一行人下山去了。
司徒越当即让秦五去查赵家最近的举动,过了一日,秦五说,赵灵妃的生母去庙里为赵灵妃求子了。
今上想要一个自己的血脉,这就是他用了药物的原因。
这件事司徒越还没理清楚,上皇在西苑开始了挑灯夜读,没错,他要备战来年的考试,过了年二月初,众多学子就要入场,考过的就是秀才,考不过的,那接着再考。
上皇尽管从小师从名师,然而,他对成为一个秀才,解元甚至是状元十分的渴望,还警告所有知情人,不许把他要考秀才这回事说出去,要是有学官为了讨他欢心让他成了秀才他是不会开心的。
司徒越只想说,祖父,我怕你考不过面子上过不去。
人家是年少有为,红袖添香夜读书。到了上皇这儿,是老妻老妾坐在一边,喝茶绣花看他读书,上皇尽管雄心万丈,毕竟上了年纪,坐了一会,头昏眼花,起来走动几回,坐下了又想瞌睡。到了来年的春天,天气还很冷的时候,头发发白的上皇和一群人排队入场。
上皇提着篮子,里面装着面饼和纸笔砚台,前面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后面是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天才蒙蒙亮,有衙役上前检查他的篮子,一边翻看一边说他“我说老爷子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考啊,考过了秀才,考过了举人,还要再花几年时间成进士。等您成进士了,头发全白,牙齿缺了几颗,今上在龙椅上说什么您都听不见,有意思吗?”
上皇慢吞吞的说“我考进士也不是为了做官啊。”
“您硬气,进去吧,要是舞弊了,就是阎王爷不叫您啊,您也不能考试了。”
话说的难听,雄心万丈的上皇也不和他计较,提着篮子昂首挺胸的找他的号房去了。
等到放榜,司徒越换了便装带人亲自挤着去看了看,别说,上皇考过了,等同年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有人说话带刺,“一辈子终于考上了,鹤年兄心中必定畅快啊。鹤年兄一定要明年考中啊,不然啊,过几年就是考中了今上也不敢用您喽。”
上皇面上含笑,并不说话。一起考中的人一起吃了一酒菜,诚贤和诚泰就亲自驾车来接上皇,他们兄弟驾着崭新的马车,马车上的帘子用的是上进的毛呢,一看就价值不菲,看着上皇被两个孙子扶着上了马车,后面二十几个骑着马的随从,一路上威风的走了,有人哼了一声,“拿钱买的秀才,有什么好嘚瑟的。”
作者有话要说: 和编辑商量了,决定明天开v,嗯嗯,从第48章 开始的,请大家支持一下哈。
爱你们
么么哒
第78章
上皇成了秀才没多久; 秦方来荣王府请司徒越,跪下来遍哭着说“老爷看着不好了,想王爷了,请王爷去看看吧。”
司徒越见到秦邦业的时候; 秦邦业已经不省人事了; 秦夫人坐在外间暗自垂泪; 秦钟送了太医出去,回来之后哭哭啼啼的说“太医说老爷就在这几天了。”一句话说完; 整个人就嚎啕了起来。
司徒越满心难受,但是见了秦钟这个样子; 总想着要教训一通; 想想他这也算是真情流露,也就忍了下去。
“老爷请王爷来,无非是想要托孤; 王爷斟酌着; 要是老爷说了过分的话; 您也别往心里去; 他是越来越糊涂了。”
秦夫人说完这话,自己哭的更厉害了,一辈子夫妻; 虽然是各种看不上人家,但是最后的时候还是非常的难过。
过了半天,秦邦业醒了过来; 看见司徒越在这里,伸出枯黄的手向她那边抓着,司徒越坐在床沿,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秦邦业喉咙里呼噜了几声,说不出来话,又急迫的抓着司徒越的手越抓越紧。
“你要说的本王知道,本王会看顾好夫人和钟弟的。也会照拂秦家的。”
秦邦业点了点头,浑浊的眼睛看着秦夫人和秦钟,下人有赶紧把秦钟的儿子抱来,秦邦业看了一圈,溘然长逝了。
屋子里面的人放生大哭起来。
司徒越在秦家待了一天,晚上才回到王府,秦邦业在她落魄的时候伸出援手,如今算起来,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第二天秦可卿一家去秦家哭灵,司徒越就没有再去,她没有儿子,如今这种红白事儿身份太低的他不用亲自去,全是指派林瑜替她跑一趟,又让秦二到秦八七个人去秦家照应着。
可怜了贾家人,过年那会,贾家凑不出来四十万两银子,司徒越让户部带着封条去了宁荣二府,贾太君惊的亲自去荣王府求见,司徒越不为所动,荣国府再次拿出二十万两银子,又四处托人说情,司徒越只认准了从贾政手里要账,惹得贾妃差点吊死在宫里。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因着贾妃脖子上的一圈於痕,司徒越被今上宣进崇政殿又狠狠的骂了一次。
还说贾家的账目可以选暂缓一段时日。
宁国府因此也赖账起来,拿着今上的这段话,说贾家就是贾家,宁国府和荣国府属于一个贾家,两家可以不还银子。
如今,司徒越每天在户部衙门外边让人写上,荣国府和宁国府因着什么原因,不愿还账,一时间,被人当做笑柄传的满城皆知。
贾家算是坏了名声,如今也没人上门给贾家的姑娘们说亲,这件事急坏了贾府的女眷。贾政更是被贾太君逼着去找荣王和解,但是司徒越避而不见,贾政如今等到了秦邦业去世,没想到天天守在门口,也没见到荣王的车架到来,贾政干着急没办法。
如今,贾家和林家只剩下面子情了,家族大事,贾政也顾不得那么多,让人招来了林瑜,让他在中间说和一下。
林瑜答应的爽快,“上次舅舅说请王爷出来吃饭,外甥说了,王爷也说了,说二舅舅把剩下的欠银还了,桥是桥,路是路,何况二舅舅手里有银子。”
贾政苦笑着说“是在是家里没钱了,有钱必定还了,如今满城风雨,何苦闹成如此呢。”
林瑜把贾政这番话说给了司徒越听,“那是因为贾宝玉的婚事他心里有主意。庶子庶女的前程他才不在乎呢。”
“如何这么说呢?”
“江南甄家你知道吧。”
林瑜瞬间冷了脸“杀父之人,焉能不知道。”
“甄家想把一个姑娘嫁到贾家去。”
“贾家愿意,不提其他的,甄家毒杀了我父,他们家想没想过我们母子心中做何感想。”
“想了,估计是想的不多吧,等着吧,很快这事儿就能议定了。”
“大师父是怎么知道的?”
“过年的时候,甄家派了人来王府给王妃请安,顺便送年礼,把这事讲了出来,媒人是贾宝玉的亲舅舅,王子腾王大人。你二舅妈不是挺喜欢薛家的姑娘的吗?如今啊,薛家怕是也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这事是真的,甄家的人走了之后赵氏立即把这事儿说给了司徒越听,连甄家哪位小姐嫁给贾宝玉都定下来了。是甄宝玉的一个堂妹,据赵氏的乳母讲,在甄家很得宠的一个姑娘,行动坐卧比旁支的小姐们讲究多了。
不说其他的,宁国府宗祠下面藏着三王的盔甲呢,甄家和贾家都说他们是老亲,可见关系亲密极了。
林瑜气的脸色都变了,咬着牙回去了。
过了几天,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并不是司徒越大嘴巴说出去的,而是甄家的人上京了。先去三王府拜访了一遍,再去荣王府磕头。司徒越不待见甄家的人,甄家上门的全是女人,都是打着给赵王妃请安的口号来的。来了,就送上来各色礼品,连恣和郡主司徒乔的份儿都带来了。
当时,司徒越不在家,乔乔也不愿意去宫中读书,窝在赵王妃的正院,母女两个歪着说话,甄家的女人进来时,赵氏去换了衣服,打扮的锦绣辉煌。乔乔就歪在她身上,整个王府就乔乔一个小主子,司徒越也不缺钱,乔乔吃的用的都是好的,头上的一个珠花就价值千金。看着甄家的女眷请了安,懒洋洋的也不愿动弹,听着赵王妃和他们说话。
“是咱们六姑娘说给了贾家,如今是来结亲的,。。。。。。不知道郡主在家里吃什么玩什么?要说玩器,江南的做工最细致,这套七巧板送给郡主。”
宫女看着乔乔的表情收了下来。
“咱们江南,历年来往宫里送了无数的布匹,绣工里面,江南的手艺最好,还要几匹栀子花样的凌霄缎子,给郡主裁衣服穿。”
赵氏含笑听着,乔乔看了一眼,第二眼就没看在眼里。
说了一会话,乔乔听着没意思,带着宫女去玩了。甄家的女眷打头的是甄应嘉的长媳,对赵王妃说,“咱们家的皓哥儿,您还记得吧,是臣妇家的长孙,如今啊,聪明可爱,和郡主堪为一对佳配。”
“我劝大太太快收了这话,王爷和我就这么一个姑娘,心肝宝贝一般,这话我听听就算了,王爷听见可是要恼的。”
甄家的女眷就闭嘴不说话了。
晚上司徒越回到家看到堆了一院子的礼物,件件价值连城,让赵氏收了起来。
第二天就告诉承岳,三王坐不住了。
果真,和三王要好的几位长公主没过几天就邀请今上去他们府上看戏,想要效仿平阳公主旧事,给今上选送美女。
后宫里更加的热闹起来,这些美女走的路子不一样,有的如贾元春一样走贤惠路线的,有的走的是刁蛮任性的路子,还有许多多才多艺的,争宠的路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了的。
皇后的病这一年来就没好过,去和太后说情,想要回到当初的六王府如今的潜邸去住一段时日。太后叹息一声,就答应了。
承岳亲自送她回到那里,恰好此时太子妃生下一个女儿,承岳便抱了女儿给皇后养,果真皇后的精神比以往好了不少。到了夏季的时候,面色红润了许多,人也开始丰腴了起来。
宫中的美人多了,开销自然也多了,司徒越把紧了户部的银钱,自古宫中的后妃都是有定数的,一个皇后,两个贵妃,四妃,八嫔,余下没有品级的无数。皇后一个月的开销是多少送到潜邸去,贵妃,四妃的开销送到后宫各个人的手里,太子皇子都有定数的。剩下没有品级的,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