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在酒厂为柯学头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天也在酒厂为柯学头秃-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浅间弥祢大声地宣布:“易容科技有了突破性进展!”
  贝尔摩德微微吃惊:“易容?科技居然能实现?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3d打印技术。”浅间弥祢得意地说,“和普通打印机原理相同,通过电脑将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将电脑图纸化为立体模型,就是3d立体打印。只要找到最近似皮肤的胶质材料,就能通过电脑操控,将人脸以一比一的比例打印出来。只用套上头套,人人都是易容大师!”
  贝尔摩德神色凝重:虽然这种技法听起来儿戏,制作出的面具质量也不会太高,但确实是易容泛滥化的先兆。
  “这种机器现在制造出的面具真实度如何?”
  “看起来神似。”
  贝尔摩德哑然:“神似?”
  浅间弥祢“诶嘿”一声,“这不是胶质材料没有发现合适的种类,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也不太行嘛。神似就很不错啦。”
  贝尔摩德嘴角一抽:“所以现在3d打印机究竟有几台?”
  浅间弥祢说:“我在漂亮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刚造出来一台,他们最近正四处为项目拉赞助。”
  贝尔摩德说:“这个项目很有前景,漂亮国本土不缺有眼光的人投资,他们怎么会跨国求到你这里?你该不会是在这个项目也插了一脚吧?”她越说越觉得有可能。
  在所有人的印象里,浅间弥祢都是个灵感如泉涌,思路跳脱如羚羊挂角的天才。
  这种人悄悄涉足小众领域,然后某天忽然搞出个大新闻,贝尔摩德一点都不奇怪。
  浅间弥祢只能老老实实承认:“是的,3d打印的灵感有我一份。毕竟这项技术未来前景不错,我就没忍住插了一脚。但后续不会继续跟进了,我的精力不允许。”
  贝尔摩德似笑非笑:“原来你也知道自己精力有限。”
  浅间弥祢贴心地为她捏着肩膀说:“可前期我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就此放弃也很可惜。mom你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毕竟现在身份核验技术越来越先进,什么步态追踪、什么虹膜扫描、什么声纹控制,易容没法进入的地方越来越多,我觉得传统易容方法可以添点科技手段……”
  贝尔摩德打量了一下浅间弥祢:“这么明显的诱饵,很着急让我回漂亮国?看来你瞒着我的事相当不小。”
  浅间弥祢动作一僵,冷汗冒了出来。
  “不过呢,看在你刚才讨好很有趣、很卖力的份上,暂时放你一马。”贝尔摩德笑眯眯地说。
  浅间弥祢浅浅松一口气。
  “反正琴酒快回来了,”魔女坏心眼地补充道,“他肯定能挖出你所有的小秘密。”
  浅间弥祢脸终于垮了下来。
  琴酒。
  人间杀神,行走的灾难,一切试验的克星,浅间弥祢通向“虚拟实境”的毕生之敌。
  想在自己身上重现茅场晶彦制造第一枚世界之种的过程,浅间弥祢就必须瞒过这个疑心病世界第一重的男人。
  不然等琴酒发现她的目的,他很有可能冷笑着将自己一捆,直接送去西伯利亚冷静三个月。
  怎么办。
  浅间弥祢焦虑地想:她该怎么拖延琴酒发现自己搞事的步伐?
  然而远东的消息传来那刻,她呆呆的想:不用为琴酒发愁了。
  12月,远东巨变,红旗落地。


第50章 
  浅间弥祢是在街头听到的红旗落地的消息。
  十字路口亮着红灯;没精打采等过马路的行人抱怨着年景不好,连隔壁大国都破产了。
  旁边的人表情平静到近乎漠然,疲惫的面孔昭示他们已经没有精力关心生活之外的远方。
  见埃斯维因表情不好;爱尔兰以为她嫌行人太吵;抬手升起车窗。
  红灯转绿,轿车重新启动。
  浅间弥祢忽然发问:“爱尔兰,你对世界两极之一解体怎么看?”
  爱尔兰思考了一下,谨慎的回答:“做梦一样,从来没想过会是这种发展。但是应该和岛国无关?”说着;他表情忽然变得惊恐;“埃斯维因,这个世界该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按照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间隔,这个猜测似乎不是不可能?
  爱尔兰顿时屁股下像点着了火,左右扭动不安;车速也渐渐变快。
  浅间弥祢望着窗外;“是吗?连你也这么想。”
  窗外,普通人依旧像没有思考能力的工蜂;忙碌个不停,但不知何时;米店门前悄然排起了长队。
  秋风未动蝉先觉。普通人未必没有感知到危机。
  之后的每天;日卖新闻一派歌舞升平;娱乐圈的热闹依旧层出不穷;但光鲜亮丽之外的现实里;所有人的心脏都被晃晃悠悠推到了悬崖边上。
  如果说世界两极之一的超级大国分崩离析还远在天边;那原本似乎永远涨不到尽头的地价从顶点一跃而下;就是已经落下的铡刀。
  几乎所有人都被砍得鲜血淋漓。
  大批企业倒闭;中小型银行接连破产;过去纸醉金迷的都市,如今成了吞噬血肉的磨盘。似乎岛国人还没来得及迈入人人期盼的新世纪,就不幸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
  比背负债务更可怕的事情是失去工作,比失去工作更可怕的事情是沦落街头,比沦落街头更可怕的事情是衣食无着……
  地狱的大门一层层打开,魔鬼的嘲讽追赶着所有拼命逃跑的人,在他们耳边窃窃私语:
  别忘了地狱可是足足有十八层……
  更可怕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没人想知道。
  不想被不幸追上的人开始拼命工作。
  原本拼命工作只是一种形容,但现在,拼命工作的人真的是在工作中燃烧自己。
  几乎所有拼命的人心中都有着无法说出的惶恐:
  最强大的敌人都已倒下,最富有的祖国都会落魄,这个时代已经开始暴走,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之事。
  如果不在这一刻拼尽全力活下去,也许下一刻就会被不幸追上,在绝望中死亡。
  在这种恐怖的紧迫感中,新的一年开始了。
  巨人倒塌的影响终于开始扩散。
  随着宗主国威势急速倍增,岛国政府似乎已甘愿躺平,任人宰割。
  被寄予极大期望的政府救市计划姗姗来迟,却与即将崩溃的市民无关。也许有大财团借机脱胎换骨一跃登天,但死掉的中小企业更多,失去工作的人更多。
  房子、车子、存款……当拥有的一切都因还不起贷款被银行没收,普通背债人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一月的东京都几乎听不到笑声。
  即使曾经从记录中知道这段历史,浅间弥祢仍对亲眼所见的现实心惊。
  原本整洁繁华秩序井然的东京,夜里化身妖魔巢穴,随处可见流浪汉、酒鬼、流莺、瘾君子。
  末日论不知何时甚嚣尘上,真假难辨的各种教派传单遍地都是,浅间弥祢甚至在实验室里都见过不止一份。
  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到处都是,实验室虽然好一些,但也有限。
  毕竟,足足有七个研究员选择独自背负起家庭债务,在默默和妻子离婚后,搬进了实验室的员工休息区。
  这可是年入600万…800万元的中产阶级!
  然而依旧逃不过时代的崩塌,沦为银行的奴隶。
  浅间弥祢对这种社会悲观氛围毫无办法,因为一切才开始,经济崩溃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研究员们再这么恍惚下去,实验室早晚会发生特大事故。说不定某天琴酒出没,她就会迎来实验事故死亡的结局。
  为了将手下研究员从绝望中拯救出来,浅间弥祢掏出今年一整年的工作安排。
  想麻痹痛苦?
  来加班吧!
  只要工作够勤奋,没人能胡思乱想;
  只要工作够勤奋,保证谁也不会被辞退!
  另一方面,因为经济下行,东大医学部极其渴求资金,得益于此,卡拉集团的基础临床试验项目进展飞快。
  浅间弥祢才和大山将教授见了一面,简要介绍了稚产灵探测仪的功能,胖胖的老教授就笑容满面答应了成为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pi),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在实验方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催促手下学生快点进行伦理审查。
  方案审定和合同签订的过程简直一帆风顺,大山将教授甚至热情地向项目组推荐了好几个合作医院。
  浅间弥祢笑着一一答应。
  作为合作的回报,浅间弥祢牵头的夏国留学生联合培养计划也在东大顺利落地。
  东大答应每年招收三十名夏国留学生,其中十五名由夏国官方派遣,十五名由卡拉集团委托培养。集团支付留学费用,留学生则需签订十五年服务合同。
  夏国官方的善意回报来得更快:超算研究基地已经建造完毕,u
  do项目(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的方法)一期实验需要的100名患者已完成入组,目前试验数据显示药物效果不错。
  浅间弥祢笑纳了这个好消息,并将它分享给实验室所有人。
  得知实验室研究成果喜人,极有可能大获成功,研究员们脸上终于有了笑影。
  浅间弥祢若有所思,拿起克隆小组送来的火热出炉的报告。
  梦寐以求的克隆小羊“多莉”终于诞生了。
  人造生灵,世界级成果。
  人类再次证明自己掌握了神灵的权能。
  这无疑又是一剂强心针。
  在集团新闻部公关大师们的采访(吹捧)中,实验室的研究员们终于找回了身为精英的信心。
  岛国政府似乎也试图让民众找回世界第一流的信心,从日卖电视台到朝日新闻报纸,到处都能看到多莉诞生的新闻,浅间弥祢作为项目主持者再次风头无两。
  浅间弥祢放撇撇嘴:奸猾的政府,半点救市措施都没有,只想通过精神鼓励来麻痹人民对痛苦的感知。
  难怪“奶…头乐”的说法始终甚嚣尘上。
  因为他们一直就在这么做!
  但虚假的奶嘴只能吸引无聊的孩子,却无法安抚因为饥饿而哭泣的人民。
  生存焦虑无处宣泄的人,只能走投无路付诸暴力。
  盗窃、抢劫、闯空门……
  路怒、情杀、骗保、积怨冲动杀人、口角纷争上升为杀人、误会难消演变为杀人……
  东京的治安越来越差了。
  此消彼长,官方势力隐去的地方,黑暗开始肆无忌惮滋长。
  大批精英失业下岗后,以组织为首的黑暗势力竟然焕发了又一春,抄底捞取了大批人才。
  为了生计,这些走投无路的精英们只能投身昔日看不起的帮派事业。
  不然他们只去“死”。
  ——彻底抛弃身份烂在街头,或者干脆自杀。
  堪称黑色幽默。
  在这种动荡的乱世气氛中,安室透他们返回岛国。
  下了飞机,听着熟悉而久违的日语,安室透情不自禁露出一个放松的笑容。
  终于离开了那片腐烂的血色地狱。
  推着行李箱的绿川光同样脚步轻快。
  熟悉的空气,阔别已久的家乡,他还以为这辈子再也无法回来了。
  诸星大走在最后。
  他是唯一没有放松下来的人。
  岛国当然比巴尔干半岛安全。
  这里不会有突如其来的冷枪,也不会有从天而降的火箭炮,但那并不意味着这里没有危险。
  森绿色的眼睛警惕地扫视周围。
  长途旅行后的乘客们面色疲惫,依次通过海关人员检查,带着行李离开。没有异常。
  三人混在人流中,离开机场进入地铁站。没有异常。
  风尘仆仆的三个青年进入地铁车厢,毫无违和地融入了来往乘客之中。
  不对劲。
  诸星大皱眉,车厢内气氛不对。
  过去空间范围良好的车厢变得十分拥挤,本该生机勃勃的乘客要么冷漠如荒原,要么沉默如火山。
  不该如此。
  安室透和绿川光也发现了问题。
  这不是他们熟悉东京人。
  东京是一座生机勃勃,充满野心,活力四射的城市,车上的乘客们不该像被关进笼子里的困兽,焦躁,绝望,心死如灰。
  安室透和绿川光交换了一个眼神。
  三人默契靠拢,呈品字形背靠背站定。
  车厢里只有铁轨摩擦的声音,什么都没有发生。
  “滴,滴,滴。”
  地铁到站,大批乘客从门口涌出。
  变故就发生在这一刻。
  “啊——”
  沙丁鱼罐头似的人群中,忽然有人爆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惨叫。
  人群轰的一下散开,发出惨叫的人扑倒在地,暗红色的血溅在地上。
  西装笔挺的男人挣扎着伸出手,身下漫出大片鲜血,他喉头“呵呵”两声,随即没了动静。
  他死了。


第51章 
  恐慌瞬间笼罩了车站内的乘客们。
  没头苍蝇一样的人群推搡着叫嚷着往外跑;瞬间将刚才的站位打乱。
  纵使绿川光眼力惊人,此时也无法分辨刚才站在受害人附近的人有哪些。
  安室透、绿川光知道这是在场凶手刻意制造混乱,但碍于卧底后乌漆嘛黑的组织干部身份;他们什么都不能做,只能顺着人流向外移动。
  抓住在公共场合制造恐怖事件的罪犯;是阳光下执行正义的警察应该做的事。至于他们,潜入黑暗的卧底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完成。
  地铁站应急反应能力还算不错,治安人员将将在人群涌出站口之前将所有人拦下。广播上也配合着安抚受惊人群的情绪,同时希望找到外科医生;对受伤倒地的乘客进行救治。
  诸星大不想因卷入杀人事件在官方留下记录,悄无声息向后移动,站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冷眼看嘈杂叫嚷的人群。
  安室透则悄然握紧拳头。
  过高的洞察力已经告诉他凶手是谁。
  凶手就在那里;不;是凶手们。
  他从不止一个人身上闻到了杀人者浓烈的恶意。
  治安人员做到的事情终究有限;地铁站也不是能够长久驻足的地方。五分钟后,又有列车进站;堵在出口的乘客数目越发庞大,车站工作人员维持不住场面;只能放任凶手混在乘客中拥挤着离开。
  出闸前;安室透又向后看了一眼。
  人群挡住了他的视线;只有那缕血腥味却越发浓烈。
  他垂下眼;登上岛国分部特意派来接人的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