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白眼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零年代白眼狼-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年出来照样是一条好汉。

    “哥,我来。”

    乔应年从富贵身后揽住他,坚定地握住他放在门栓上微微发颤的手; 轻轻把他推到自己身后; 缓缓地打开了大门。

    门口是两位穿着工商制服的同志; 有些疑惑地望着迎出门的乔应年:“你; 这位同志你是?曹富贵同志在吗?”

    “我叫乔应年; 是曹富贵同志的兄弟,他……”

    乔应年的名字刚一出口,那位中年的工商同志眉毛轻轻一抖,眼里多了一丝郑重。

    曹富贵亮晶晶的贼眼一溜,立马认出了这两位前次上门“调查”,还让他老实等候处理的工商工作人员。

    富贵哥他是什么人?苍蝇飞过都能一眼瞄出这公苍蝇是个失恋的,还是家有母大蝇的。两位公务人员脸上神情虽然一如既往的严肃平静,可暗藏的尴尬、揣测与羡慕掩都掩不住啊!他还能分辨不出一点味道来?

    再看看后头跟着的邵公安笑眯眯的,几位街道干部也笑容满面,哪里还不清楚事情有了转机?

    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顾大腿给力,还是老殷他们托了什么人,看这架势实在不像是上门来抓人的。

    曹富贵立马精神抖擞,哈哈笑着一把拽开还挡在他前头的自家小男人,热情如春风扑面一般,道:“在,在!哎呀,我今早就听着喜鹊在门前喳喳叫,还想着有什么喜事呢!原来是几位同志上门啊!请请请,快进屋喝杯水。有什么事要我配合的,您尽管吩咐。”

    “曹同志您客气了。”

    那位姓李的中年工商人员脸上笑容有点僵硬,推拒了曹同志热情洋溢的招呼,干咳两下,匆匆说明了来意。

    “……统购统销政策取消,明确定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商品经济’。”

    那位李工商和他的助手一道进了院子,拿出一份红头文件对着小商贩曹富贵同志作了一番详尽的解读,并且认为像曹富贵同志这样发现群众需求,从正规厂家购买大批布料,然后通过再加工后批发、零售出售的个体经济行为,虽然有不尽规范之处,但是也并不能以单纯的低买高卖,攥取非法高额利润的“投机倒把罪”来论。

    曹富贵瞪大眼睛和小乔一道竖起耳朵听得仔细,不住嗯嗯点头。

    娘哎,幸亏老子机灵,不是直接贩布,而是买来后用自己的劳动做一番辛苦的加工,要不然真的被当作“投机倒把”,就算是顾大腿再给力,怕不也得进局子蹲上几年。

    富贵哥悄悄擦了把冷汗,知道自己这趟算是侥幸过关,以后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琢磨透政策,用“劳动”来赚取自己该得的利益。

    李工商讲了半天口干舌燥,也没见这似乎长着聪明面孔的曹富贵给端杯水来喝,只得暗自撇撇嘴,继续道:“现在国家政策放开,允许私人销售货品,你……有没有考虑过,来我们工商局登记领证,合法经营?”

    “现在我们这样的小商贩也能‘办证’?”曹富贵相当意外,惊喜地问道。

    没想到这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么早就吹到了他富贵哥的头上,哈哈哈!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么!”

    李同志一字一顿地说着,眼神不经意地溜向那位才刚读大学,文章却能上内参甚至“上达天听”的北平大学高材生,转眼再看看这位喜不自禁,牙花都要咧到耳朵根的哥哥。

    他情不自禁地自嘲一笑,得,这位小贩子如今也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做个小商贩倒卖几块布,能把自己给弄到一号首长眼里,这位的际遇也算是开国以来一个手都数得出来的。

    “哈哈哈!李同志,你这话有水平,太有水平了,我就喜欢你这种讲政策又接地气的政府官员,这才叫,叫‘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番薯’!咳咳,这个,我可不是说你李同志不为民作主,我是说……哎呀!党的好政策,首长们英明,知道咱们老百姓的需要和疾苦……”

    曹富贵眉飞色舞,这一张嘴皮子跟着京城人民学了这些日子,那叫一个上下翻飞的贫啊!

    邵公安等几位随同而来的同志们都听得忍俊不禁,李同志抽抽着嘴角,好声好气地打断了曹富贵同志的演讲。

    “曹同志,像你这样敢为人先的弄潮儿,我相信你申请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也不会落于人后。好了,今天冒昧拜访,如果有需要,请来我们西城区工商所申请,到时找我就行,我们一定会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尽快帮你办理好相关的手续。”

    李工商若有所指地又强调了一句,用力握了握兄弟两个的手,又带着一帮人呼拉拉地走了。

    曹富贵忙不迭地送出一里地去,热情地和李同志他们再三挥别,看着人影都望不到了,这才拉着小乔回家。

    “富贵啊!这么多制服同志找你啥事啊?”

    “哟!富贵你这是要发达了,苟富贵,勿相忘啊!”

    “呸!富贵同志多好的人啊,你还骂人家狗!富贵啊!有啥好事可别忘记你赵婶。”

    “切!小人得志……”

    热心围观群众多半都是街坊邻居,富贵在这街上也住了小半年,这个江南来的土包子一到京城就盘下这么个好院子,软硬皆施把一院子老租户都弄出去,羡慕的有之,嫉妒恨的也多,大多的京城人还是暗自不屑的。看着个土包子都活得这么滋润,踩到大伙头上了,嗨!这叫什么事。

    瞧着公安工商寻这暴发户似的外地小子晦气,多数不相干的街坊都是暗自幸灾乐祸,瞅热闹。

    如今瞧着,这可不是要倒霉的样子,而是要发达啊!

    “各位高邻抬举了,哈哈哈!工商同志找我也没什么大事,主要是国家开放个体经济,工商同志邀请我去登记领证,咱们小商贩以后要叫‘个体户’,那也是受国家管理的正规军了。”

    曹富贵打着哈哈,说是要回去好好研究经济政策,慎重考虑领证事宜,给街坊邻居们作了个团揖,笑嘻嘻地回家关上了院门。

    “小乔,你看姓李的工商他这话……”

    还没和小乔说上一句整话,就听墙头上“哧!哧!”声音接连不断,抬头一望,殷三正扒着墙头焦急地询问:“贵哥,真没事啦?”

    曹富贵咧大了嘴,眼睛都笑弯了:“真没事了!替我谢谢你家老头子的关心,谢谢你们一家子,也谢谢你啊!三子。”

    殷三不自在地扭过头,脸渐渐红了:“我,我也没帮上什么……哎呦!”

    扭得太凶,一不小心就扑通栽回了殷家那边的院子。

    “三子,没事吧?”曹富贵一楞,继而大笑着问。

    “没事——”墙那头噼里啪啦一阵响,就听殷三呼啸着奔回他家的屋子,一边还在喊,贵哥真没事了!你们都放心!

    “啧!一家都是好人呐!”曹富贵感慨着。乔应年点点头,默默拉住了自家阿哥的手。

    工商登记自然是要办的,但是李工商态度大变,又意有所指,不弄个明白,曹富贵哪里能睡得着觉?

    他不方便直接去顾家,就让小乔悄悄和顾河岳去了一趟顾家,问问顾大佬有没有什么灵通的确切内部消息,这就叫朝中有人好办事么!

    乔应年一去就是大半天,下午两点多钟才回到自家院子。

    他一向克制又严肃,此时神情居然有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拉着抓耳挠腮好奇不已的阿哥回到屋里,跟他肯定地说:“……要领执照,越快越好!哥,说不定你就会是咱们国家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第一人。”

    还有一个让人“惊喜”的消息顾青山暗示给他,却又没给个明白话,乔应年也不知道自己猜测得对不对,只能强自压抑着兴奋不告诉阿哥,免得他激动过头反而坏事。

    “行啊!那就按你说的办,赶紧去办执照。能拿个全国第一,嘿嘿!就算是个体户,别人也得高看一眼。”

    曹富贵乐呵半天,哪里还按捺得住,当时就冲出门去,让躲在角落里等着接应的捻子去通知躲到各处的哥儿几个,都赶紧的去领“执照”,合法经营!

    他脚步匆匆地推上车子,就往城西工商所走,没让小乔跟着。再怎么个有执照,全国第一也罢,个体户再有钱也始终在别人眼里低人一头,也没必要让小乔去趟这趟子混水,一明一暗,有啥事也能相互照应着点,可比两人同进同出安全得多。

    乔应年激动又期盼地望着富贵哥遥遥远去,等着他的好消息。

    这一等居然就等了两天,等他焦虑不安地想要冲到工商所找人时,黄胖他们激动地拿着中x日报冲进了院子,一边鬼哭狼嚎地叫着“乔哥,乔哥!”一边话都讲不清地展开了报纸。

    报上头版头条就是国家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开放个体经济的重大新闻。这些原本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大事,在后面角落里甚至还挂了一小块“豆腐干”评论——乔应年同学起草,几经多方层层修改的“论个体私营经济……”。

    可是乔应年的目光完全没心思在这些字面上停留,眼睛紧紧盯住了中间的大幅照片插图。

    在那上头,眉清目秀的曹富贵同志臊眉耷眼、羞羞答答地咧嘴傻笑着,一手举着那张光荣的个体户“营业执照”,另一手紧紧握着一号首长宽厚的手掌。

    下头标注着:全国第一位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曹富贵同志。

    第124章 建厂

    “哟!这不是贵爷么?听说您上中央报了?哎呦; 这可给咱杨树胡同的老少爷们儿长脸了。如今一提起您贵爷,那可都说是个体户第一人啊!”

    五爷戴着白色的厨师高帽; 作势要给贵老爷请安。

    “别切!您老这埋汰我呢!也就是上了回报,和首长见个面,照个像合个影,嘿嘿嘿!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红光满面的曹老板一手虚扶五爷,努力谦虚,又实在止不住得意的笑; 嘿嘿嘿了好一阵,扯开嗓门朝着店里对他高山仰止、满脸崇拜的店员们一声吼:“东家有喜; 本月奖金翻倍啊!各位客人,这餐我请了; 都吃好喝好啊!”

    店里欢声笑语冲天而起,共享曹老板的风光和荣誉。

    丝毫不把荣誉放在心上的曹老板,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 向笑得傻呵呵的齐振国招手。

    “振国啊!你是个文化人; 你给哥帮个忙,把这篇报道剪下来; 弄个镜框让人好好裱裱; 挂到咱店里,这也是个历史的见证不是?”

    “哎!好; 您放心!”齐振国小心翼翼地接过报纸; 正是那张刊登了首长接见曹老板的中央x报。

    “记得; 报头和日期都要一块留着,这可是历史,知道不?”

    贵爷笑眯眯地将两手拢在背后,一边点头笑着应和客人们的恭贺,迈着豪迈的步伐,轻漂漂地荡出店门,俨然一位谦虚和气的成功人士。

    贵爷拍拍胸口,怀里厚厚一沓子当日的中央x报发出沉闷的砰砰声,他长叹一声,手下这帮兄弟还是眼界低,气度小了,小乔也不知道盯着点。

    才买了两百多张的报纸哪里够用?亲朋好友、熟人邻居不得人手一份?家里店里还有老家公社、大队、生产队、家里不都需要么!

    载誉归家来的头一件事自然是好好抱着小乔安慰一番,第二件事就是给家乡打电话,这么为家乡父老长脸的事,曹富贵同志从来不会推辞。可惜现如今都不让记家谱造牌坊了,不然就这能让一号首长会见的风光大事,不得焚香祭祖告诉祖宗十八代,儿孙可出息大发了!

    平安接到阿哥,小乔放下心,满腔担忧和郁愤都在欢愉中烟消云散,好好抱着阿哥一道浇灌完“姻树”,终于回学校上课去了。

    乔应年同学现在也不是一般学生,而是在知情人眼中“简在帝心”、得上头青眼的人物,只要自己不作死,那简直一条金光大道铺在他脚底下,就等着他顺当毕业踩上去,直上云霄。

    某些人对他的态度也变得十分微妙,比如伍玉珍伍书记。

    她怎么也没想到,一个落在自己眼里,还算看得上眼却又有着泥巴底子的男人,转眼就能让他哥甩掉土腥气,冲上云霄成了首长都关注的人物。小小的个体户她当然看不上眼,牛牵到北京也始终就是头牛。

    可是站在眼前的这个高傲的男人,始终都没将自己放在眼里,无论她有意或无意地做了什么事,终究不过四个字——干卿底事。

    伍玉珍轻轻咬着唇,将目光从乔应年俊朗的面庞上挪开,何必放在心上呢!不过是一个不识抬举的泥腿子。

    ……

    富贵哥可没功夫管小乔在学校里的烂桃花,腰酸腿疼地送年轻人回了学校,他好好躺在床上歇了半天,开始琢磨起如何有效充分地利用如今这顶冠冕堂皇的金帽子。

    个体工商户虽然合法,可是树大也招风,头上顶着金灿灿的“第一人”,明里暗里都不知多少人盯着他的动作,想要再用炼庐大批量的倒买倒卖肯定不行了。这么个宝贝怀璧其罪,万一被人发现了,可不是惹一身骚这么简单,让人抽筋扒骨都是轻的。

    不做“搬运工”,做什么呢?

    尝过日进斗金的滋味,如今他也实在看不上一星半点的蝇头小利。

    曹富贵琢磨来琢磨去,觉得人生在世,重要的也不过是吃穿住行这几桩事。餐馆这一块可以加大力度,有炼庐的各种方子在手,再把经营管理抓牢了,“随园居”慢慢开出几家分店去,这是细水长流的好生意。

    “住”这块国家虽然现在没有商品房,可以后土地和房产跟火箭蹿天似的增值是必然的趋势,有余钱了没事囤点房子,简直躺成亿万富翁啊!

    曹富贵觉着,自己还是有点事业情怀的,不是说成功的事业是男人最好的x药么,等小乔日后大学毕业,他哥怎么也得有个相当的“事业”来配,不然还不成了一朵鲜花插在那啥啥上?

    想来想去,服装行业大有可为。

    展眼看看这一片青黑蓝绿中偶尔闪现的港式漂亮衣服,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